人体冷冻:科学实验还是骗局

来源 :凤凰资讯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op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妈妈,我们未来见”,伴随着女儿的期盼,患胰腺癌病亡的重庆女作家杜虹的遗体被冷冻。杜虹期待将来能够通过解冻、移植等步骤“死而复生”。
  这一梦想真的能够实现吗?冷冻人体尤其是人脑,是科学实验还是商业骗局?现代医学距离科幻还有多远?
  冷冻大脑,能否“穿越时空”? 61岁的杜虹是知名科幻小说《三体》的编审之一。据报道,这是我国首例参与人体冷冻保存以待复活的案例。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在读博士魏景亮,是此次人体冷冻手术中负责联络沟通的志愿者。据他介绍,2015年5月30日,杜虹离开人世后不久,医生即对其遗体注射相关药物,启动冷冻过程。经过灌注、降温、“玻璃化”的遗体,被送到位于美国阿尔科基金会总部。头部被分离保存在零下196摄氏度的液氮中,接受长期护理和保存。等待未来的科技能解冻头部、再造身体,实现复活。
  “这次冷冻遗体耗时1个多小时。家属支付费用为12万美元,包括头部保存费用5万美元、手术费3万美元,美方人员食宿经费4万美元。”魏景亮告诉记者,根据合同,只要条件允许,阿尔科公司将无限期保存遗体,并负责未来可能出现的复活过程需要的费用。
  魏景亮说,冷冻前的身体处理过程,并不是匪夷所思的高科技手段,其实一些环节用到的药品和器械都是比较常规的。
  阿尔科基金会网站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8月31日,基金会有会员1027名,保存有141具经过冷冻的人体。
  魏景亮向记者展示了一封64位科学家签署的关于人体冷冻的公开信。信中称,人体冷冻是一项合法的以科学为基础的努力尝试。考虑到技术发展,完全有理由相信,在现今可以达到的最佳情况下进行的人体冷冻,能够保存足够的神经系统信息,进而使得一个人最终能够完全恢复健康。
  “随着科技发展和医学进步,人类对于死亡的概念在刷新,冷冻遗体是最有可能保存情感、记忆等物理信息的方式。”魏景亮说。
  只管“冻”不管“活”,讨论质疑声音四起 据悉,目前世界上提供冷冻人体业务的机构还不多,且价格高昂。现阶段,这些机构能操作的只有冷冻和保管步骤,复活尚未被提上议程。魏景亮坦承,至于以后采取什么方式解冻,现有的机构还没有考虑。各个机构也没有对未来的复活做出任何承诺。
  据魏景亮介绍,杜虹的家属与阿尔科基金会签署了一份长达54页的合同,合同中除详细规定了手术流程、费用和阿尔科基金会永久保存人体的承诺外,绝大部分篇幅向家属讲明了人体冷冻可能出现的风险和技术上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杜虹家属也向律师咨询了这一合同的合法性。
  中国有人参与冷冻遗体的消息传出,引发了学界乃至社会的关注,探讨质疑声四起。
  “我根本无法想象在零下196摄氏度保存的头部是什么样子。”中华医学会创伤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副会长江基尧曾经率先使用超深低温技术治疗脑缺血性疾病,他表示,相比于其他任何一种细胞,脑神经细胞尤其娇嫩,耐缺血缺氧的时间非常短暂,常温下4到6分钟就会发生不可逆损伤,难以想象在液氮中保存,更从未有过复温的探索。“这并不是医学的范畴,而是一种商业行为。”
  “退一万步,即便我们可以使神经细胞冷冻复苏,神经系统是一个无比复杂的网络,必须无数个神经元协同作用。”上海交通大学讲学教授杨国源说。
  “而且,重建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现在还没有技术可以实现。”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副主任委员、解放军器官移植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朱有华教授表示,“头部移植最大的难关在于脊髓。目前,国际上能做的器官移植我国都可以开展,能换肝肾肺等各种器官,但是‘换头术’仍然太过遥远。”
  至于经过了冷冻复苏后的病人会保留多少之前的记忆和人格,业内多位专家表示都还只能臆测。
  决定生死,科学实验如何面对伦理挑战? “我不认识杜虹,但是关注她和家人的选择,钦佩这种先驱性的探索和尝试。”雨果奖得主、《三体》作者刘慈欣告诉记者,“但是我认为,以目前的科学技术水平,要复活冷冻中的人体面临巨大障碍。”
  刘慈欣表示,冷冻人体意味着人类尝试去跨越时间,目前治不了的疾病在未来可能得到医治。“在科幻小说中,跨越时间可以有许多种方法,冷冻人体只是其中一种。”
  在刘慈欣看来,死亡是人类必然面临的结局,如果未来一旦有技术可以实现“永生”,那将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
  国家人类基因组南方研究中心伦理学部主任沈铭贤研究员表示,目前,我国法律并没有禁止人体冷冻和长期保存的规定,但是这一行为探索打破生命周期,对医学伦理形成了巨大挑战。
  冷冻人体移植脑部复活面临着伦理难题。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功能神经外科朱宏伟教授称:人的思维意识主要由脑部产生,但是身体其他部分,例如心脏分泌激素,也有自主的节律,能对人脑产生影响,人脑移植后的新复合体到底是谁,他的社会属性如何,国内外都没有明确答案。(新华)
其他文献
廖建夫(化名)曾是一名医生,如今他是一名商人。  2011年前,他是广州一家大型三甲医院的临床医生,如今,他是一家高端私人医疗机构的合伙人。  他宣称自己手上拥有广东乃至国内顶尖医疗保健医生的资源,可以为了富人和领导的身体健康,提供最贴心的服务。为此,他在黄埔大道一座外表普通的写字楼里修建了一个隐秘的私人会所,里面摆放着各种高档红木家具,厚厚的红地毯上看不到一丝灰尘,如果不走进最里面的诊室,你无法
期刊
长久以来,人们认为智力是天生的,我们所能做的就仅仅是开发潜能。然而,现在科学家已经证明,人的智力是可以后天培养的,在学习新事物的同时,大脑会产生新的神经通路,从而让脑子更聪明、高效。以下,就是六种能让你变得更聪明的爱好。  演奏乐器。弹奏乐器能够增强大脑左右半球的沟通“要道”———胼胝体的连通性,促进左右脑的信息交流,提高两半脑协同工作能力,进而提升执行力、问题解决能力和改善大脑整体功能,且这种效
期刊
近日,习近平主席访美,当然,是坐专机去的。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中国的领导人似乎并不像美国总统那样,有一个标志性的“空军一号”。  小布什卸任多年之后,还满怀惆怅地说,自己一点也不怀念当总统的日子,但很怀念空军一号。那么,中国为什么没有“空军一号”呢?  “空军一号”其实并不是一架飞机 严格来说,空军一号并不是一架飞机的代号,而是一个无线电呼号。  无论是什么飞机,只要现任总统乘坐,在无线电航空管
期刊
日媒称,日本名古屋大学研究员中田龙三郎(心理学)等人日前汇总的实验结果显示,即使是一个人吃饭,如果边吃边看着镜子里的自己,会比没有镜子时感觉味道更好。中田认为其原因或许并非味觉或情绪的变化,而在于“创造出模拟与他人‘共同进餐’的环境,从而刺激味蕾感到更好吃”。  据日本共同社报道,在日本,老年人独自进食的情况逐渐增多,此项研究有望为提高进餐质量发挥作用。  实验以大学生和老年人各16人为对象,分为
期刊
屡禁不绝的职业乞丐 在我国,职业乞丐的存在其实并不新鲜。早在2006年,重庆就已经出现了月收入上万的“乞丐专业户”,其生活水平超过白领;2014年7月,在太原,假装残疾的乞丐在被揭穿后,不仅不以自己的做法为耻,反而理直气壮,怒斥记者;2014年12月,在西安,瘸腿男子带着“口口声声喊饿”的女孩行乞,但是女孩却只要钱不要食物。  中国社会的假乞讨现象可谓屡禁不止,也可以明显看到当今愿意付出施舍的人数
期刊
白露之后,秋意渐浓,人们常用“白露秋分夜,一夜凉一夜”来形容此时气温下降速度加快的情形。  秋风的抽湿作用使得空气中的水汽逐渐减少,空气相比夏天逐渐变得干爽。这一时段夏季风逐渐被冬季风所替代,冷空气转守为攻,暖空气退避三舍,是全年昼夜温差最大的阶段,天气渐渐开始转凉。  为什么说白露是全年昼夜温差最大的时段呢?答案是与“云”有关。由于此时副热带高压退居至西太平洋,加上大陆高压阻挡,南方的水汽很难向
期刊
最近复旦大学“小三门”事件炒得火热:相爱十年结婚三年的教授夫妻,丈夫出轨,妻子写万言信,公开丈夫如何“禽兽不如”,丈夫马上写学术论文式的反驳信,攻击妻子在婚姻中的种种恶人行为,夫妻两把对方扒个“精光”给大众看。让大众最感兴趣的是,事件三主角都是留学硕士或博士等高知人群。读过那么多书,去过那么多地方,体面的身份,体面的职业,可他们却把自己的婚姻“丑闻”如此公开,显得非常不体面。人们原有的认识是,高知
期刊
上海9月的午后,静安公园门口的一棵梧桐树下,萨克斯演奏者刘晓明正卖力地表演,悠扬的旋律蔓延,来往的路人被音乐吸引,纷纷驻足欣赏,一曲完毕,有人掏出零钱,放入刘晓明摆在面前的盒子里。  5米开外的另一棵树下,街头画像艺人苏楠坐在小板凳上,手拿画笔,抬头看一眼坐在他对面扎着马尾辫的姑娘,勾勒几笔就呈现了大致轮廓,几分钟后,姑娘的样貌跃然纸上。  在上海,有一群和刘晓明、苏楠一样的街头艺人持证上岗,他们
期刊
当地时间9月25日,美国总统奥巴马会在白宫款待来访的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夫人彭丽媛。奥巴马会请习近平一行吃什么,无疑是各方关注的焦点之一。  “美国举行国宴是一件重要的‘国事’。邀请一个国家元首到白宫做客是美国款待到访国家元首的最高礼仪。”曾经为老布什、克林顿以及小布什三任美国第一家庭服务的“白宫御厨”约翰·穆勒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与只为到访的国家元首准备工作午餐和晚餐,吃完一顿饭就离开不同,白
期刊
为什么有的人吃得并不多却很容易胖,甚至调侃称喝水也会胖。答案就是基因。不久前,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的科学家们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发表了新的研究成果:调控肥胖(主要是脂肪燃烧)的基因是IRX3和IRX5。这两个基因能直接调节人体的“产热机制”,从而决定过多摄入的热量去向——消耗还是存储。  每个人都有这两个基因,该研究有三个重要的新发现:  首先,组成这两个基因的众多核苷酸中,只要有一个核苷酸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