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信息技术在语文学科教学中的创新应用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a5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什么是“信息技术创新应用”? “信息技术创新应用”,简言之就是在课堂中使用信息技术的独到之处,和别人不同的使用方法,泛指就是在课堂中独特有效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辅助教育教学,把信息技术手段巧妙地融入到课堂教学当中去,使课堂教学变得更加有效,教師能完成更多的教学目标,学生能掌握和获得更多的知识信息,教师教得轻松,学生也学得轻松快乐,这就达到了信息技术的创新应用。
  二、谁能把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创新应用?毋庸置疑,信息技术在课堂里的创新应用,还是离不开我们的老师。再先进的设备都非得人去操作,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应用信息技术去辅助教育教学,怎样用好、何时用,这都非老师莫属,因此,能不能在课堂中创新应用,取决于任课老师的应用创新。这是信息技术创新应用的关键。
  三、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学科中创新应用的条件。
  1.要有先进的信息技术设备。这是信息技术课和语文课整合的必要条件。
  2.教师对信息技术设备和操作使用要相当熟悉和熟练。学生也要有一定的使用基础。这是信息语文整合课的先决条件。
  3.教师的教学意识理念、教学方式方法要有独到之处,为信息技术在小语文课堂教学中做到创新应用做好铺垫,真正做到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否则就是纸上谈兵,何谈创新,这是信息技术在小语文课堂教学中做到创新应用重要条件。
  4.要做到了解教材,了解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因为课堂是学生的课堂,学生的学习如果是积极主动的,那么创新应用就有了活力和动力,使信息技术在小语文课堂教学中做到创新应用成为可能。
  四、怎样使信息技术在小语文课堂教学中做到创新应用
  (一).创新应用时必须遵循的原则,以避免使用上的误区。
  1.目的性原则。有的放矢,方可百战百胜,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相整合的过程中,为啥用、怎样用,啥时候用,达到什么样的效果效果,教师在上课前都要有精心的计划预测,否则用的不好不如不用。同时要以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为中心,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解决实际问题,鼓励学生开动脑筋、自己动手,以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目的。因此这就需要教师课前的精心设计。
  2.针对性原则。在基于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中,信息技术要服务于具体的学科学习任务。整合强调信息技术服务于课程,信息技术应创新应用用于课堂教学的出发点首先应当是课程,而不是计算机。要服务于整个课堂教学,要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为前提,要以学生发展为前提,而不是为用信息技术而用信息技术。否则也就谈不上创新应用。
  3.适度性原则。适度运用原则就是以优化教学过程为目的,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根据教学设计,适当运用多媒体教学课件,创设情境,使学生通过多个感觉器官来获取相关信息,提高教学信息传播效率,增强教学的生动性和创造性;帮助学生对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它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较深刻的理解。如果没有把一定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让他们思考,让他们理解,让他们交流,让他们质疑,那么多媒体课件(包括电子计算机)在学科教学中的使用效果将打大折扣,更谈不上创新。 因此以电子计算机为核心的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的优势是明显的,但不能滥用,否则,多媒体课件便有花拳秀腿之嫌。演示型多媒体课件在学科教学中应适度运用,留出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给学生理解、思考、合作交流、激发创新。
  4.有效性原则。1、 过于注重信息技术使用形式 。 忽视学科知识的内在规律。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应用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学生传统的接受式学习方式 ,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促进学生更好地发现知识、学习知识和运用知识。但是,如果信息技术应用方法没有针对教学内容进行设计 ,而是刻意追求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使用形式 ,这样,不仅不能提高课堂学习效果,反而会干扰学生自主学习的开展,导致学生学习的失败。也就个人能更谈不上创新应用。
  5.传统教学手段和现代教学手段相结合的原则。传统的东西旧的东西不一定就是不好的,只要对课堂教学有帮助,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我们就要用,就比如在战场上远距离作战步枪起不了大作用,近距离作战大炮起不了作用,这就需要取长补短,优势互补,不要抱了西瓜,丢了芝麻。
  (二)、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进行有效整合
  随着学习资源的迅速膨胀,有效地利用信息技术来获取信息资源已经成为新型学习模式的重要特征。以整合思想为指导的教学模式需要师生在各学科教与学的环节中学习和应用信息技术,把信息技术作为获取信息、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工具,要求学生能够有效地使用信息工具处理信息、表达思想,以及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通过多通道向学生提供更丰富教学信息是今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必由之路,不可一意孤行盲目拒绝使用,也不可为追求教学手段的多样性而牵强附会——重视了教学形式而忽视了教学内容,更不可对智能化的信息技术形成依赖——离开现代教学设备就讲不了课了——人不是机器的奴隶。因此我们要想做好信息及时与课程的整合,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信息技术的创新应用,要能够激情激趣,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学习积极性。学生是语文课堂学习的主人,触一点而动全身,只要学生有了学习的动机和学习的欲望,有了学习的乐趣和主动性,课堂效果就会大大提升。孔于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课堂教学中,恰当地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是创设情境的最佳途径。就比如在教学《飞夺泸定桥》时,我们就可以利用课件或电影片段把大渡河的气势磅礴情景图和地理环境,以及凶险程度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亲身感受到渡河的艰辛和困难及危险,这时老师及时质疑,这么危险,何况对面还有敌人,红军能顺利过河马?一石激起千层浪,这时学生的学习激情和欲望一下子就提上来了,何愁教学效果不好。
  (2)、利用信息工具,积极收集资料获取和课文内容相关的知识信息。   搜集资料,搜集各类信息是信息技术的主要功能,要养成学生上网自由浏览的好习惯,还要学会摘录下载。信息技术资料丰富,对获取的大量信息必须进行分类整理。因此教师提前给学生布置搜集相关资料,有明确的要求范围,利用收集的材料为学习服务。例如在学习《琥珀》时,课前教师布置相关收集资料,内容如下:搜集关于琥珀的资料,什么是化石?化石是怎样形成的?等,请同学们上网查询。在课上随着课文内容的理解穿插汇报,资料与课文内容揉在一起,学生很快会融会贯通,理解课文内容,并且课文内容内容得到拓展延伸,学生知識面更加宽广。教师指导学生对资料进行适时必要的下载。在众多的资料中,要紧紧围绕课文内容、课文中心来收集,有重点,简单明了,便于汇报,要学会归纳总结资料。
  3、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质疑解难。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已经是学习学习的主要方式,学生不是学习的机器,他们是一个个体,他们有着自己的思想和观点,教师不应该命令学生做什么,做到什么,不应把计算机作为控制学生的“现代武器”,应给学生留有一定空间,通过学生自己亲自动手操作,或网上查阅,或查其他资料,创设适合自己学习的问题情境,学会质疑,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解决不了的问题,在学生间沟通交流,做到资源共享,这样不少问题就会不攻自破。再解决不了的问题,师生共同解决。这样在信息技术、教师、学生三者在交互式学习和自主探究学习中又有了创造性的学习和发展。例如在学习《詹天佑》课文时时,我这样设计:第一步,自己动手查阅资料(网络或其他资料)收集相关资料,并且分类整理,第二步、自己质疑解惑,整理出不理解的问题。第三步、把不能解决的问题在学习小组内交流。第四步、全班师生共同汇报交流,重点问题重点解决,也可穿插课件演示等。这样吧詹天佑这个活生生的伟人就展现在我们面前。所以信息技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创新应用,要建立在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基础之上。它可以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人机互动等多种形式,为学生提供立体式的多向交流的机会。在自主探究中创新,在相互合作的过程中,学生们学会了沟通,学会了交际,学会了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受益终身。
  (三).信息技术和语文课堂教学中创新应用的评价。
  信息技术和语文课堂教学中创新应用,要求学生学习的重心不再是单纯地学会知识,而是转移到学会学习、掌握方法和培养能力上。因此,评价应该是多元化的,形式多样的,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模式的评价体系中,不仅要有对学生掌握学科专业知识的评价,更重要的是要有对学生的信息素养和综合能力等因素的评价。
  总之,信息技术只是语文课堂教学的辅助手段,不是目的,最终的目的是辅助课堂教学取得高效,也就达到了应用的创新。
其他文献
在传统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扮演着主角,课堂教学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处于被动地接受知识的地位,通常一节英语课教师讲得筋疲力尽,可是真正愿意学习、认真听课的学生却并不多,课堂教学效果当然不会很好,更不用说高效了。在提倡让每一个学生都学得好的高效课堂建设中,这种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不能适应形式发展的需要,那我们怎么做才能把初中英语课堂打造成高效课堂,真正在英语课堂中做到以学生为主、以学习为主、以学力
期刊
教育家赞可夫指出:“在各科教学中要始终注意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和创造性。”他说明了思维的重要性。也有人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也说明了兴趣的重要性。不过他们把思维与兴趣分开来看了。如果把两者结合起来将会更加完美。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在数学教学中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每个教师十分关心的问题。教师应吃透教材把握教材中的智力因素积极地进行教学。数学教学
期刊
摘要:培养知识能力,提高语文素质,是当前素质教育的研究课题之一。国内外大量资料表明,提高语文的教学质量,培养语文的知识能力,一方面要靠课堂教学方面的努力,另一方面要靠课外阅读的启迪,第三方面靠语文课外活动的锻炼。开展小学语文活动课对于培养小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发展小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使之成为社会主义全面发展的有用人才,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小学语文 活动课  近年来
对一种新合成的红敏光致聚合物进行了一系列研究 ,实验表明用该材料制作的全息干板获得了近 70 %的实时衍射效率 ,从理论上解释了曝光量与衍射效率的关系曲线 ,并研究了该材
期刊
“老师,为什么音乐课要在教室上,而体育课却能在室外上呢?”一个学生这样问我。是啊,为什么呢?我也这样问自己,或许是课型不同,又或许是课的内容需要各有不同吧!真是这样吗?孩子随意的一句问话,引发了我的思考。  其一,从我的角度来看:我从小学起到现在,音乐课都是在教室里上的。似乎在我的潜意识里觉得音乐课就该在室内上,(自己给孩子们上课也一直是在室内)。  其二,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学生可能认为音乐课堂内
期刊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都知道兴趣是做好一件事的关键性的因素。而我们不少的学生见到作文就感到“头疼”,叫苦连天。他们害怕、讨厌写作文,甚至谈作文色变,更谈不上兴趣了。那么,怎样才能消除学生对作文的畏难情绪呢?我认为应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开始。 下面就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一、 引导阅读,唤起兴趣  要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首先必须让学生多阅读。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期刊
关键词:新教师培训 模式  摘要:了解新入职教师需求与问题,并进行有效地入职培训和指导,是帮助新入职教师胜任岗位工作、顺利实现教师角色转变的保证和基础。本文以我县2011年新入职教师培训实施情况为例,对建构合理的新教师培训模式进行了探索和研究。  新教师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其所处的专业发展阶段——入职阶段,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关键时期。它不仅决定着新教师能否顺利开展工作,还会在教学有效性、工作满意度
什么是习惯呢?它是在一定条件下完成某项活动的需要或自动化的行为模式。习惯一经养成,便成自然,难以改变。对于学生而言,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活动顺利进行的保证,是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重要条件之一。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不仅直接影响学生当前的学习,而且还会使学生受益终生。因此作为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必须重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对学生严格要求,持之以恒,坚持不懈。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良
期刊
摘要:素质教育已经提了很多年,新课改实施了很多年,看看现在的课堂,教育模式提了很多,但大部分课堂还是以老师讲、学生听为主。从教学评价来说,学生的能力还是比较低下,超低分、低分的很多,这是为什么?有识之士提出,向课堂要效率,关键在老师,口号喊起来,让老师才智動起来,效率就会提上来。可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老师也不是神仙,怎么办?笔者抓住师、生两个方面来谈课堂教学,给出6点建议,希望能对同仁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