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恨”文化视阈下的奉俊昊电影研究

来源 :电影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1234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漫长的民族苦难史逐渐形成韩国人特有的"恨"文化心理特征,奉俊昊作为韩国电影界极具社会问题意识的电影导演,他将这种"恨感"精神熔铸于电影文化当中。奉式电影镜头下的韩国社会残酷物语:民族身份缺失与军事独裁统治造就的痛感记忆,底层人物的生存困境,以及"未解决"的结局策略,暴露出韩国的民族伤痕与社会隐痛,体现了其在"恨"的集体情感体验下对于韩国历史与现实社会的考量。
其他文献
幼儿的天性大多十分活泼,喜爱色彩以及爱模仿,将绘画作为一种自由活动能够提高整体美术课堂的教学成果.幼儿与生俱来就具有着很强的创造力,这也给幼师进行美术活动创下了一定
在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日本社会进入全新的阶段,以奋进、重生主题鼓舞观众的励志电影也应运而生。后来的"太阳族",以及70年代以栗原小卷、山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