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树造林及其养护方法研究

来源 :东方文化周刊·理论(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__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林业是我国重要的支柱性产业,其发展的好坏将严重影响到我国经济的建设和发展,在我国整个经济系统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随着人们对生态环保意识的提高,林业的重要性再一次的得到了提升和凸显,要求我们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既要让经济发展与环境向适应,又要在一定程度上不断促进林业的发展和进步,并将植树造林不断的融入到国家的发展战略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来。开展植树造林一方面能够为林业的发展提供源源不竭的动力,另一方面给植树造林后期的树木成活率、养护和抚育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本文主要对植树造林的必要性以及日常的养护方法进行了集中的论述,希望本次研究对更好的开展植树造林有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 植树造林;养护方法;必要性
  中图分类号 S7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14)13-0141-01
  植树造林具有长期性和紧迫性的特点,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国地大物博,但是人口数量巨大,人均占有森林资源处于较低的水平,同时随周经济的发展对森林资源的需求,导致了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对森林资源的利用和开发十分的不合理,很多森林中出现了滥砍滥伐的现象。同时,森林作为我国的额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其受到破坏之后,会给地方和国家带来一系列的反作用,对国家经济的建设、社会的发展以及人类的生存环境造成严重的威胁。在发展经济过程中,各种自然灾害,例如水土流失、沙尘暴、气候变暖以及各种洪涝灾害都是大自然给人们的信号需要我们对其重视起来,全面的重视环境保护工作。
  一、植树造林的必要性分析
  首先,植树造林能够起到美化环境,清洁空气的目的。森林系统可以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和有毒气体,例如桧柏林在生长过程中能够分泌一种杀菌素,可以杀死空气中结核病菌和伤寒白喉以及痢疾等病菌。在进行工业生产过程中,由于对废气处理不当导致其进入空气中,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而树木和花卉对这些有毒有害气体有着较强的吸收能力,能够有效的环节空气污染。森林对二氧化硫的吸收能力比没有树林的地区高出了10倍左右。总之,森林具有良好的吸收和净化作用,同时某些树种在生长过程中会分泌某种杀菌剂,这些物质在一定程度上对周围环境的不良细菌进行了消杀,使我们能够处于一个健康的环境之中。此外,树木还具有吸收造林的功能,能够保持生态平衡,为人类提供一个理想的生活场所。
  其次,植树造林能够很好的保持水土流失。在我国的很多地区由于植被覆盖率不断降低,导致了大面积的水土流失现象,入地松散,每逢雨季到来之时,经过雨水不断的冲击,就会把大量的泥沙带入到河流系统中,使得河床不断被抬高造成了河流堵塞,最终产生的山洪等各种自然灾害,给人们的生命健康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树木有着庞大的根系,这些根系能够紧紧的抓住土壤,并能够吸收土壤中的水分,涵养了水源,对土壤进行了有效的固定。在森林地区,有超过70%的水分都会渗入土壤中,所以森林有绿色水库之称。
  二、合理规划,科学种植
  在开展植树造林过程中需要我们制定长远的规划方案,重点加强对生态脆弱地区的种植,对水土流失现象比较严重的地区以及沙漠化严重的地区应该重点加强植树造林管理,并结合国家的政策和法规,注重植树造林的各项经济效益,例如,在严格保护和恢复原有生态系统的基础上,大力培育优质的人工林,从经济角度出发,对现在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的分析,将不利的影响最小化,增加林业的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在进行造林过程中主要会采用以下几种造林的方法:
  首先,播种造林法,这种造林法主要是将种子直接种植到造林区域的一种造林方法,这种造林方法比较简单不需要进行事前的育苗工作,但是这种造林发对立地的要求比较高,一般情况下适合那种种植面积比较大的区域。同时还要求种子萌发效率较高,颗粒较大,种子来源比较充足的树种。
  其次,植苗造林法,这种造林法主要是利用具有完整根系的苗木进行造林的一种方法,其特点是对环境的适应性较强,生长比较未定,因此对立地的条件和树种的要求没有那么高。但是这种造林法在迁移和运输过程中可能会对植株的根系造成损伤,因此在运输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对根系的保护,缩短出苗和种植之间的时间,这种造林法是目前使用比较广泛的一种方法。
  最后,植苗造林法,这种造林法主要是利用树木的营养器官进行造林的一种造林方法。这种造林方法的优点是能够有效的节约造林时间,缩短育苗的时间,技术比较简单,操作比较容易成活率比较高,但是这种方法对立地的要求也比较高,对树种的限制性比较大。
  三、科学合理的进行后期的养护
  首先,森林的后期养护工作离不开政府部门的资金和政策的支持。政府部门应该积极的探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植树造林的新政策和新方法,不断创新造林的绿化形式,不断解决好植树造林的新模式。确保资金长期的投入力度,协调好造林进度和质量之间的矛盾问题,确保种森林幼苗的养护工作具有坚实的经济基础。其次,转变观念,不断加大科学技术投入。林业系统要不断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对现存的固有观念进行全面的转变看,在重点培育与养护新种植林地的基础上,加强对已存在的森林的抚育和管理工作,合理的开发和利用森林资源,拓宽林地的经营品类,提高其在市场中的竞争实力。同时还需要不断的转变人才培养方式,将培育的重点从原有单一的木材生产和传统的木材加工向着具有多种学科知识体系和技能的复合型人才转变,同时还要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力度,加强对理论知识和先进科学技术的创新和应用,科学进行森林管理和抚育,最终提高造林的质量和林地的效率。
  参考文献:
  [1]郎学军,赖忠全,夏志卿,章定义,蒋水寿,鄢国刚.试论建德市乡镇森林资源的管理[J]. 江苏林业科技. 2011(02)
  [2]金正律,史金山.浅谈植树造林方法及意义[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03)
  [3]柳长华,程广品,黄文才.如何进一步加强国有林区森林资源管理和监督的探讨[J].森林工程.2010(03)
  [4]刘兴国,刘建功,梁羽丰.国家廣电总局呼和浩特地球站盐碱地绿化及治理措施[J].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 2010(04)
  [5]岳可芳.浅析林业执法难的原因及几点建议[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3(10)
  [6]赵彩凤.浅议园林树木的养护与管理[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24)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D2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14)13-0158-01  激励机制是促进基层干部实现工作目标的重要保障,如何有效调动基层干部的工作积极性、激发其工作活力并发挥创造性,是党务工作者有待研究和探索的现实课题。  一、激励机制的基本内涵和意义  激励机制是指组织为实现其目标,根据其成员的个人需要,制定适当的行为规范和分配制度,以实现人力资源的最优配置,达到组织利益和个人利益的一致
公司现金持有与公司的各个方面都息息相关。一方面,它来源于公司经营获利,而此过程又涉及到公司战略、产品市场竞争、公司规模、成长能力、经营资本等;另一方面,公司现金来自于股
企业未来所要面对的不确定性因素呈现出复杂性、动态性和不可预测性,市场竞争也将日趋激烈。为了更好地生存和发展,企业必须意识到保持财务弹性的重要性。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
摘要在我国的市场经济逐步的完善以及现代企业的制度逐渐的健全的基础下,我国的企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企业职员的思想呈现出了多元化的发展趋势,这对于企业的政治思想工作迎来了一次新的挑战。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对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决定性作用,而企业职工的思想倾向的正确与否和企业的持久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主要对当前我国的企业政工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探究,希望能够对此领域的发展有所裨益。
比较单味海藻组、生甘草组、炙甘草组、海藻与生甘草合煎组、海藻与炙甘草合煎组、海藻玉壶汤(生甘草)组、海藻玉壶汤(炙甘草)组不同组别的小鼠急性毒性,进行单味药、反药组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环境污染问题加重、全球气候恶劣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气候问题所带来的灾难性事件使人们的注意力纷纷转移到以C02为首的温室气体排放问题上来。企业面临着
中图分类号F2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14)13-0162-01  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是企业生产经营工作的根基,是开展一切工作的基础,要想在企业经济发展上都取得一定成绩,并积极推进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思想政治建设工作是是前提条件。特别是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不断推进,科技术日新月异的前提下,国有企业改制势在必行,才能适应当前的经济大环境。因此,如何在国有企业改制进程中做好职工的的
摘要此文运用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方法,在分析学术界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思想工作、政治工作、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学等几个基本概念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领域的特殊矛盾性及其研究对象进行了较为深入的阐释和论证。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学;问题研究  中图分类号D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14)13-0168-01  引言:  如何界定思想政治教
摘要党的思想政治理论体系,是我们党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不断总结而得出的,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一项政治优势,同样也是贯穿于各项工作的一个中心点。一个企业的稳步发展,离不开党政思想的正确引导。在企业管理工作中,加强党政思想工作建设,可以有效的巩固和扩大党的执政基础与群众基础。本文笔者结合多年来的工作经验进行阐述,如何加强企业党政思想工作建设,进一步发挥党政思想的指导、服务与模范带头作用。  关键词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