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的体育课考核是由教师定时间、定考核项目、定考核标准,学生按教师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的动作。学生参加考核只是为了完成一种差事,对考核结果漠不关心;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没有被充分调动起来,主体意识得不到尊重。考核的效果不明显、成绩不理想也就再所难免了。
如何改变传统的评价体系,激发学生参与锻炼、主动锻炼的意识与兴趣,起到终身锻炼的目的,就成了广大体育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焦点。本人在教学过程中,依据辩证唯物主义观念和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从体育课堂的实效性出发,从改革考核项目、考核过程、考核标准、考核办法等几方面作了一点尝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考核项目
把考核项目的决定权交给学生并不是说不考或少考,而是由教师把考核内容进行分解,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任选一项进行考核。
我校毕业班的教学中,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校场地器材的实际情况,将学生分成五个小组。有跳绳、立定跳远、50米跑、仰卧起做和软排球自垫试的考核时,我把学生以前的考核项目由教师定改为让学生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选择。以软排自垫为例,我把考核内容分为以下二种:一、自垫球(必考);二、对墙垫、两从对垫、互抛互垫(任选一项);不仅学习时分组,考核也分组,学生就感到非常的兴奋,运动参与的积极性得到了空前的提高,不仅课内练,而且课外也练!同学之间为了展示各自的特长,还出现了互相请教的现象。
二、考核过程向课外延伸
传统的考核是教师选一节课考一个或几个项目,一个或几个学生考,其它同学看,考完也就完了,教师、学生双方也就算完成了任务,学生考得好与不好,很少有人到教师跟前要求补考,更不要说在课外进行练习了。而我把考核的时空进行延伸、拓展,然后由学生自己报自己所满意的成绩!这样做大大激发了学生锻炼的兴趣,使学生尝到了做主人的滋味,成绩反而比教师所定的标准要高。
还以软排考核为例,垫球是学生熟悉球性的有效方法。以前在考垫球时,我是把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几组,一组学生考,一组学生数,然后交换,每人可以颠三次,以最好一次记入考核成绩。改变后,首先我让学生自由分组,但必须是三人以上;其次我不规定颠球的次数,而是给学生一段时间(最长的可达一个星期),然后把自己在这一段时间内所颠的一次最好成绩,由学生自己亲自报给老师作为考核成绩。这样,学生考核的时间延长了,空间拓展了,最主要的是学生锻炼的积极性、主动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考核成绩当然要比以前好得多。
三、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考核标准
这里所说的考核标准由学生定并不是说由学生说了算,而是把过去的标准进行合理的改进,变国家标准、教师标准为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定。如以前六年级垫球的考核标准是这样的:一分钟垫球达50个以上者成绩为“优”,40个以上者成绩为“良”,25个以上者成绩为“及格”,25个以下者成绩为“需要再努力”。而改变后,我根据学生所报成绩,算出平均数,把平均数的成绩定为“良”,上下浮动15个,比平均数多15个以上者成绩为“优”,比平均数少数15个者成绩为“及格”,少20个以下者成绩为“需要再努力”。这样,在考核前学生谁都不知道自己能得哪个档次,为了使自己的成绩不在平均数以下,都能积极主动地进行练习。有的同学在考核成绩出来后,对自己的成绩不满意,还主动找老师要求进行重新测试,力争在现有基础上再上一个新的台阶,这种现象在改变考核评价体系之前是没有的。
四、教师领考与学生互考相结合
以前考试都是在教师的主持下,一个一个地进行考核,教师的工作量大且考核效果并不好;学生在教师面前考总有一种“不自在”的感觉。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也影响考核效果。而改变后,我把考核的要求讲清后,完全让学生自己考自己!但要求在考核时,必须有本组同学在场(三人以上组)。
但并不是说学生报完成绩就算了,而是在学生报完成绩后,由教师进行随机抽样检测。在抽测时,由于学生会产生紧张情绪,毕竟当老师面考与当同学面考的感觉、状态是不一样的,并且担心如果抽测成绩比自己所报成绩差的话,会丢面子。所以我还是给学生三次机会,并且允许抽测成绩比所报成绩有所下降,但不能下降太多。
五、考核时也要讲“人情”
不排除有少数同学在改变考核评价体系的情况下,仍然达不到“优”或“良”的成绩,对于这部分同学,在考核时,则“降低”对他们的要求,只要他们努力了、锻炼了,同样可以让他们成绩达到“优”或“良”。毕竟,每个学生的能力不一样,每一个学生都渴望得到教师及同学的认可,都渴望成功!
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自觉运动,让每一个学生都享受运动的乐趣,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享受成功。把单调、枯燥的考核变为学生乐于参与、主动锻炼的活动,这样一改,学生的自主意识增强了,考核效果提高了,教师、学生之间的关系改善了……作为老师,这种做法又何乐而不为呢?
如何改变传统的评价体系,激发学生参与锻炼、主动锻炼的意识与兴趣,起到终身锻炼的目的,就成了广大体育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焦点。本人在教学过程中,依据辩证唯物主义观念和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从体育课堂的实效性出发,从改革考核项目、考核过程、考核标准、考核办法等几方面作了一点尝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考核项目
把考核项目的决定权交给学生并不是说不考或少考,而是由教师把考核内容进行分解,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任选一项进行考核。
我校毕业班的教学中,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校场地器材的实际情况,将学生分成五个小组。有跳绳、立定跳远、50米跑、仰卧起做和软排球自垫试的考核时,我把学生以前的考核项目由教师定改为让学生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选择。以软排自垫为例,我把考核内容分为以下二种:一、自垫球(必考);二、对墙垫、两从对垫、互抛互垫(任选一项);不仅学习时分组,考核也分组,学生就感到非常的兴奋,运动参与的积极性得到了空前的提高,不仅课内练,而且课外也练!同学之间为了展示各自的特长,还出现了互相请教的现象。
二、考核过程向课外延伸
传统的考核是教师选一节课考一个或几个项目,一个或几个学生考,其它同学看,考完也就完了,教师、学生双方也就算完成了任务,学生考得好与不好,很少有人到教师跟前要求补考,更不要说在课外进行练习了。而我把考核的时空进行延伸、拓展,然后由学生自己报自己所满意的成绩!这样做大大激发了学生锻炼的兴趣,使学生尝到了做主人的滋味,成绩反而比教师所定的标准要高。
还以软排考核为例,垫球是学生熟悉球性的有效方法。以前在考垫球时,我是把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几组,一组学生考,一组学生数,然后交换,每人可以颠三次,以最好一次记入考核成绩。改变后,首先我让学生自由分组,但必须是三人以上;其次我不规定颠球的次数,而是给学生一段时间(最长的可达一个星期),然后把自己在这一段时间内所颠的一次最好成绩,由学生自己亲自报给老师作为考核成绩。这样,学生考核的时间延长了,空间拓展了,最主要的是学生锻炼的积极性、主动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考核成绩当然要比以前好得多。
三、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考核标准
这里所说的考核标准由学生定并不是说由学生说了算,而是把过去的标准进行合理的改进,变国家标准、教师标准为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定。如以前六年级垫球的考核标准是这样的:一分钟垫球达50个以上者成绩为“优”,40个以上者成绩为“良”,25个以上者成绩为“及格”,25个以下者成绩为“需要再努力”。而改变后,我根据学生所报成绩,算出平均数,把平均数的成绩定为“良”,上下浮动15个,比平均数多15个以上者成绩为“优”,比平均数少数15个者成绩为“及格”,少20个以下者成绩为“需要再努力”。这样,在考核前学生谁都不知道自己能得哪个档次,为了使自己的成绩不在平均数以下,都能积极主动地进行练习。有的同学在考核成绩出来后,对自己的成绩不满意,还主动找老师要求进行重新测试,力争在现有基础上再上一个新的台阶,这种现象在改变考核评价体系之前是没有的。
四、教师领考与学生互考相结合
以前考试都是在教师的主持下,一个一个地进行考核,教师的工作量大且考核效果并不好;学生在教师面前考总有一种“不自在”的感觉。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也影响考核效果。而改变后,我把考核的要求讲清后,完全让学生自己考自己!但要求在考核时,必须有本组同学在场(三人以上组)。
但并不是说学生报完成绩就算了,而是在学生报完成绩后,由教师进行随机抽样检测。在抽测时,由于学生会产生紧张情绪,毕竟当老师面考与当同学面考的感觉、状态是不一样的,并且担心如果抽测成绩比自己所报成绩差的话,会丢面子。所以我还是给学生三次机会,并且允许抽测成绩比所报成绩有所下降,但不能下降太多。
五、考核时也要讲“人情”
不排除有少数同学在改变考核评价体系的情况下,仍然达不到“优”或“良”的成绩,对于这部分同学,在考核时,则“降低”对他们的要求,只要他们努力了、锻炼了,同样可以让他们成绩达到“优”或“良”。毕竟,每个学生的能力不一样,每一个学生都渴望得到教师及同学的认可,都渴望成功!
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自觉运动,让每一个学生都享受运动的乐趣,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享受成功。把单调、枯燥的考核变为学生乐于参与、主动锻炼的活动,这样一改,学生的自主意识增强了,考核效果提高了,教师、学生之间的关系改善了……作为老师,这种做法又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