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什么要采访?提这样的问题多少有些无厘头,记者的职责原本就是采访、写作。
采访是写作的前提和基础,因为没有采访就没有写作。新闻和传统的小说、诗歌、散文等自创题材不一样,新闻的生命力在于它的真实性,而不是瞎编乱造或随意想象和拼接。可读性很重要,但和可读性相比,新闻的意义和价值在于真实性,且是新近发生的事实。
但仅有新闻真实性远远不够的,特别在互联网时代,传统媒体写作需要的不仅仅是揭示真相、传达精准信息,还要厘清逻辑,写出感觉。杂志和传统报纸所承载的功能并不一样,杂志需要的不只是精准传递资讯,更要求逻辑清晰、文笔精致并有一定的思想深度。所以杂志的采访要求和一般的媒介并不一样。
我认为,深度采访就是要多做“无用功”。因为采访中,一些资讯的获得,如果采访顺利,采访对象愿说话,其实并不难。最难的是,如何精准理解这些资讯背后所传递的真实状态。因为资讯有时会“骗人”,资讯有时也会让人“没什么感觉和印象”。
采访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相关部门扔给你一堆枯燥的文字材料,罗列一大堆数据,自己拿着厚厚的材料,上上下下,左左右右地看了一遍又一遍,但看完了,就是没什么感觉,也没留下什么印象。面对这种情况,怎么办?
我的做法是,拿到材料后,也不要轻易放过受访对象,而是要先撇开材料让对方谈谈,或是针对材料中提及的问题,让对方展开聊。因为材料具有高度概括性的特征,看的人通常没有什么感触,只有将受访对象从书面拉回到口頭表述,语言才通俗,采访要解释的现象才是鲜活和立体的。
采访中,除了对话和不断对话外,我不知道还有什么更好的办法。有时候,我们在采访前看的相关材料不多,随后问的问题也问不到位或问得没有见地。这时,我们需要做的,就是不断搜材料看。
此外,还需要做的,就是不断地采访,针对不同的人,反复采访。有时你没想到的问题,某个采访对象会在对话中,无形地启发你去发现问题并提出更好的问题,这对我们在下阶段的深入采访很有意义。
当然,除了发问外,在采访中,不断地行走和观察,也很有意义,因为别人描述的东西不一定很精准,或是对方即便描述得很精准了,但由于我们和对方生活和工作的环境不一样,我们无法很好理解对方所表达的东西。这时,我们需要放下交谈,实地走走看看,这会为我们文章的开头、结尾或是行文中,提供一两句鲜活的金句。
所以,表面看,很多看似没有意义和价值的反复提问和观察,但精彩的发现、发问和行文,往往就蕴含在这些“无用功”中。
说到这里,我们已经知道:采访需要准备,需要预设一些问题,通俗说,就是要有问题意识,带着问题去观察和发问。
但过强的问题意识也存在缺陷,因为你带着你所掌握和准备的素材去发问,这些问题多少取决于你已掌握和看过的材料,但你没看过的材料呢?所以此时的发问是有一定的倾向在里头的。如果这种倾向还是在你缺乏实地了解的基础上仓促作出的,就会使文章无法接近事实真相。因为你正在陷入你之前预设的问题,这些问题会将你从情绪到理智都给带歪了。
所以,正确做法是:发问既要建立在大量阅读、掌握事件或同类事件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又要在实地采访中,学会将自己从已掌握的材料中抽身退出,超脱原有素材束缚,脚踏实地地以好奇和新鲜的眼光来重新打量眼前的一切和发问,这才使采访和报道更接近事实真相。
采访是一门学问,这和一个人的为人处世、修为有关。采访和做人是相通的,你可以带有一定的目的性去工作(或采访),但凡事不要时时刻刻都被目的性牵着走。工作(或采访)中,多一些洒脱,少一些讨巧、多一些“无用功”,反会有豁然开朗的获得感和重大价值发现。
特别是杂志写作,你需要精准表达,而精准表达需要“有感觉”。台湾作家李敖曾说过,“作家不能等到有灵感才写作,正如妓女不需要等到有性欲才去接客一样”,但如果写作者都“没感觉”,他的书写一定不会精彩。
所以,采访就是一个不断给自己寻找感觉的过程,寻找的过程尽管会产生很多看似的“无用功”,但不要放弃,因为“有用的”东西就是在别人看似“无用”的东西中,不断挖掘出来的。
采访是写作的前提和基础,因为没有采访就没有写作。新闻和传统的小说、诗歌、散文等自创题材不一样,新闻的生命力在于它的真实性,而不是瞎编乱造或随意想象和拼接。可读性很重要,但和可读性相比,新闻的意义和价值在于真实性,且是新近发生的事实。
但仅有新闻真实性远远不够的,特别在互联网时代,传统媒体写作需要的不仅仅是揭示真相、传达精准信息,还要厘清逻辑,写出感觉。杂志和传统报纸所承载的功能并不一样,杂志需要的不只是精准传递资讯,更要求逻辑清晰、文笔精致并有一定的思想深度。所以杂志的采访要求和一般的媒介并不一样。
我认为,深度采访就是要多做“无用功”。因为采访中,一些资讯的获得,如果采访顺利,采访对象愿说话,其实并不难。最难的是,如何精准理解这些资讯背后所传递的真实状态。因为资讯有时会“骗人”,资讯有时也会让人“没什么感觉和印象”。
采访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相关部门扔给你一堆枯燥的文字材料,罗列一大堆数据,自己拿着厚厚的材料,上上下下,左左右右地看了一遍又一遍,但看完了,就是没什么感觉,也没留下什么印象。面对这种情况,怎么办?
我的做法是,拿到材料后,也不要轻易放过受访对象,而是要先撇开材料让对方谈谈,或是针对材料中提及的问题,让对方展开聊。因为材料具有高度概括性的特征,看的人通常没有什么感触,只有将受访对象从书面拉回到口頭表述,语言才通俗,采访要解释的现象才是鲜活和立体的。
采访中,除了对话和不断对话外,我不知道还有什么更好的办法。有时候,我们在采访前看的相关材料不多,随后问的问题也问不到位或问得没有见地。这时,我们需要做的,就是不断搜材料看。
此外,还需要做的,就是不断地采访,针对不同的人,反复采访。有时你没想到的问题,某个采访对象会在对话中,无形地启发你去发现问题并提出更好的问题,这对我们在下阶段的深入采访很有意义。
当然,除了发问外,在采访中,不断地行走和观察,也很有意义,因为别人描述的东西不一定很精准,或是对方即便描述得很精准了,但由于我们和对方生活和工作的环境不一样,我们无法很好理解对方所表达的东西。这时,我们需要放下交谈,实地走走看看,这会为我们文章的开头、结尾或是行文中,提供一两句鲜活的金句。
所以,表面看,很多看似没有意义和价值的反复提问和观察,但精彩的发现、发问和行文,往往就蕴含在这些“无用功”中。
说到这里,我们已经知道:采访需要准备,需要预设一些问题,通俗说,就是要有问题意识,带着问题去观察和发问。
但过强的问题意识也存在缺陷,因为你带着你所掌握和准备的素材去发问,这些问题多少取决于你已掌握和看过的材料,但你没看过的材料呢?所以此时的发问是有一定的倾向在里头的。如果这种倾向还是在你缺乏实地了解的基础上仓促作出的,就会使文章无法接近事实真相。因为你正在陷入你之前预设的问题,这些问题会将你从情绪到理智都给带歪了。
所以,正确做法是:发问既要建立在大量阅读、掌握事件或同类事件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又要在实地采访中,学会将自己从已掌握的材料中抽身退出,超脱原有素材束缚,脚踏实地地以好奇和新鲜的眼光来重新打量眼前的一切和发问,这才使采访和报道更接近事实真相。
采访是一门学问,这和一个人的为人处世、修为有关。采访和做人是相通的,你可以带有一定的目的性去工作(或采访),但凡事不要时时刻刻都被目的性牵着走。工作(或采访)中,多一些洒脱,少一些讨巧、多一些“无用功”,反会有豁然开朗的获得感和重大价值发现。
特别是杂志写作,你需要精准表达,而精准表达需要“有感觉”。台湾作家李敖曾说过,“作家不能等到有灵感才写作,正如妓女不需要等到有性欲才去接客一样”,但如果写作者都“没感觉”,他的书写一定不会精彩。
所以,采访就是一个不断给自己寻找感觉的过程,寻找的过程尽管会产生很多看似的“无用功”,但不要放弃,因为“有用的”东西就是在别人看似“无用”的东西中,不断挖掘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