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初中科学教学

来源 :教育·综合视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bchen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广大教育工作者越来越重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初中科学作为中学阶段的重要学科,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在初中科学教学中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是初中科学教师的重要研究课题。但在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下,很多教师对科学这门课程并不重视,影响了学生核心素养的提高。基于此,本文简要介绍了初中科学核心素养的含义,然后分析了在初中科学教学中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具体策略,以此来供相关人士交流参考。
  在初中教学阶段,科学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如果初中阶段没有对科学知识进行足够深入的掌握,就极有可能给学生后期的科学学习带来困难。因此,为了提高整体初中学生的成绩,教师要尽可能地提高初中科学教学的课堂效率,保证学生具备基本的科学学科素养。
  一、初中科学核心素养的含义
  核心素养指的是学生学习知识,并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获得能够适应中学生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必须具备的关键能力和品格。现阶段,促进中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是世界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提升我国教育质量以及在国际教育中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因此,广大教育工作者要加强培养中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视程度,积极采取措施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初中科学核心素养主要涵盖了三方面的内容,主要包括道德素养、文化素养和科学素养。初中科学核心素养将培养重点放在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思维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方面,这些能力和品格對于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就是培养学生对真善美的正确认知,鼓励学生追求真善美,并通过科学素养、道德素养和文化素养来指引学生。
  二、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意义
  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可以帮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的修养和道德知识。很多学生长时间受到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在学习时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认为只要有足够的理论知识就能应付考试。这样的情况导致学生的学习效率十分低下,没有真正提升自己的能力。除此之外,许多教师由于升学的压力,在教学过程中忽视了培养学生其他方面的素养,导致学生缺乏修养和道德教育。因此,在初中阶段对学生进行核心素养的培养,可以让学生不仅能够学习知识,还能获得道德教育,提升自己的修养,为适应社会奠定基础。与此同时,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还有利于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深入学习,为以后的全面发展提供保障。
  三、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具体策略
  1.运用多媒体,将生活与科学结合起来
  初中生处在发展的初期,对事物有着较强的好奇心但同时又存在着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无法较长时间在课堂上集中精力,学生的学习效率会受到很大的影响。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现在学生的学习需求。传统教学方法形式单一,较为枯燥,无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挖掘科学教材中与实际生活相关的科学知识,并鼓励学生积极观察生活,从生活中发现科学知识,并且积极思考,由此来不断拓展和锻炼学生的科学思维。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是可以通过后天培养的。要想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就必须让学生感受到科学的魅力以及学习科学的乐趣,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过程中,创设情境是十分重要的,情境的创设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知识,还能帮助其运用科学知识。由此可见,高效的教学方法对于科学教学和学生的学习都是十分重要的。此外,将科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会得到锻炼,还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学生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锻炼学生科学思维。其次,促进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符合现阶段素质教育的要求。素质教育不仅仅要丰富学生的学科知识,还要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促进学生将科学知识运用于生活实践中。
  2.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性,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并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教师要换位思考,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学生的学习需求以及对教师教学方法的要求。受到应试教育思想的束缚,很多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往往用分数来衡量学生的学习成果,认为这种方式可以激励学生不断提高自己的分数。与此同时,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往往忽略了班级内一些科学基础较差的学生,对于学生科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也不了解。这种教学方法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科学水平的提高。基于此,教师需要设置合理的教学目标,提高科学教学的效果。
  3.通过科学实验和实践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科学实验是培养学生科学能力的基础。现阶段,如何在课堂上融入科学实验成为初中科学教师研究的重要问题。在科学教学过程中,需要营造有良好科学环境的课堂,在情境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现代课堂的硬件设施不断完善,教师也可以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如智慧课堂对学生进行教学。例如:在《水和水的溶液》这一章进行教学的过程中,由于课堂教学时间有限,为了能够更加清楚地让学生了解到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和物质的溶解、分离情况,教师可以先用视频给学生展示,然后将学生分为小组,为每个小组准备水和易溶解在水中的物质,让学生近距离观看物质在水中的分散情况,有更直观的感受。教师在进行理论教学的时侯,不能忽视实践教学,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带领学生去科学实验室完成科学实验,并让学生仔细记录自己的实验过程和实验结论。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来进行科学实验,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源的效用。
  科学的本质是不断地实践和探究。现阶段的科学课堂,大部分都是教师对理论知识进行讲解,学生首先要在脑海中构建一个清晰的理论知识结构,才能在实践探究活动中灵活地运用科学知识。但教师不能只进行简单的理论知识讲解,还需要鼓励学生参与科学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自己的能力。科学活动的规模比课堂的科学实践规模要大,有较强的正规性,学生参与到大型的科学活动中,能够切实地感受到科学的魅力,对科学的敬畏之心油然而生,可以很好地调动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积极性。除此之外,教师可以在学校内创设科学兴趣小组,招收对科学有兴趣的学生,由学生来负责小组工作并确定研究话题,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研究成果,教师再对学生反馈的研究成果进行指导,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还能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4.通过渗透德育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教育不只是发展和充实学生的智力和能力,而是要在教育的过程中促进学生形成高尚的品德和优秀的品质。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不能仅仅浮于教材的表面进行简单的知识教学,而要深度研究教材,对教育的目的有清楚的认识,通过融合教材知识和德育知识,将德育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融入初中科学教学课堂之中。初中科学有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两大内容,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科学的基础上,逐步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在初中科学教学之中,教师需要结合自然科学的整体形象和人性形象,使学生能够对科学学科的本质有一个更加深刻的了解,认识到科学与人文之间是密不可分的。教师在教授科学知识时,需要对科学教学内容中所蕴含的元素进行挖掘,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質。教师可以向学生普及科学史上的一些重要任务,以及一些伟大的科学家奉献自我、投身科学实验的事迹,让学生感受到科学家崇高的道德品质,鼓励学生学习科学家们对待生活、对待科学的态度。教师在讲解电磁感应现象这一部分的内容时,可以向学生介绍法拉第蔑视金钱和名誉,投身科学事业的故事。通过这样的方式对学生的道德修养进行培养。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会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各种问题,如果不及时解决这些问题,会对学生的学习效率产生很大的影响。教师要积极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改善师生关系,积极帮助学生解决这些问题。如在教学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时,教师要提前对使用方法进行详细地说明,并在初次实验时帮助学生运用显微镜。在实验过程中,对于一些实验出现失误的学生,教师要循循善诱,引导学生找出问题所在,并鼓励学生树立信心,在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下完成实验,并且在实验过后总结经验。
  5.通过美学教学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初中科学教材中不仅有科学知识,还有丰富的美学内容,将科学现象的自然美和科学模型的简洁美充分展现了出来。教师在实际科学教学过程中,需要深入研究教材,在教材中挖掘美学知识和美学内涵,让学生在学习科学知识的过程中能够对科学的美有更深的理解。初中科学教材中还蕴含着科学规律的和谐美,科学家们追求科学真理的人格美也在教材之中体现了出来。在初中科学教学中融入美学教育,可以丰富课堂内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例如,教师在对凸透镜的成像原理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物体成像的过程,让学生感受到物体成像时不同的美。在对折射等内容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感知对称美。在进行显微镜实验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用显微镜观察细胞,让学生对细胞的结构美有更深的感知。在学习一些科学规律和公式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感受简洁的公式。通过教师的启发和引导,让学生对科学教材中的美有一定的了解,认识到科学发展过程中不仅只有知识,还蕴含着丰富的美学内容。一些古诗词中也蕴含着丰富的科学知识,教师可以整合人文资源,让学生在学习科学知识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
  综上所述,在初中科学教学中,促进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对于学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初中科学教师需要认识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重要性,将科学教学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积极鼓励学生参与科学实践活动,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与此同时,教师还需要加强对学生德育的渗透,以此来促进学生的道德素养发展,使学生能够在知识、技能和素养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
其他文献
信息意识是学生成长、成才能力的先导和基础,它为学生在信息社会中更好地面对未来、生存和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笔者从信息意识初探、信息意识为何重要以及如何增强信息意识等方面,根据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做出的一些思考与实践,尊重具身个体差异,阐述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互联网越来越发达,互联网不仅能接受咨询,还能提供解决方案,若你不能主动思考并且去解决问题,你就没有存在的价值;互联
期刊
新一轮教学改革持续深入,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主要体现在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方面。学生进入高中之后,网络资源成为他们开展自主学习的主要渠道之一,可以应用于众多学科,也成为教师普遍利用的教学资源。但是学生的网络自主学习效果并不尽人意,因而引起广大教师的关注。为何高中生的网络自主学习效果难以保障?应该通过怎样的路径切实提升教学效果?笔者结合平时的教学研究,参阅相关文献,分析问题的成因,并初步提出合理化
期刊
“核心素养”是近年来教育界热议的话题之一,一般指符合学生实际学习与发展需求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具体来说,是指能够满足学生正常生活需求与社会发展需求而具备的能力。单就高中历史学科而言,核心素养是指学生通过历史学习从中汲取有利于个人发展的精神食粮,以丰富知识与技能的积累,提升个人的道德品质与辩证思维。对此,高中历史教师应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引领学生深入历史,由浅入深地在复杂的历史现象中感受其中的
期刊
对于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而言,有效的教育应当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二是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对这两者的培养一直是我国职业教育的优秀传统,即使是在当前核心素养培育的背景下,这样的教育依然是非常重要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社会发展与终身发展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中职学校的学生也要发展核心素养。很显然,核心素养中的必备品格与学生的思想品德相对应,关键能力与学生的技能养成相对应。进
期刊
七十年栉风沐雨,七十载砥砺歌行。1949年,西三小学成立。紧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步伐,这所与新中国同龄的南关老校,通过多年的实践探索,依托优势,挖掘资源,自八十年代起,着力开展儿童水墨画和乒乓球校本课程研究,并结合教科研,立足于学生成长的需求,拓展教育教学内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断丰富和完善学校的课程建设、文化建设,走上了一条特色办学之路。七十年来,学校在狠抓教育质量的同时,坚持以“特色教育”为主
期刊
临床实习是护理教育的重要环节及必经阶段,是护生理论联系实际的主要途径。随着人们的健康意识不断增强,患者对护理工作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而中职护生作为临床护理队伍中的特殊群体,由于中职护生文化基础差,部分护生职业风险防范意识不强、专业知识掌握不扎实、操作不熟练、法制观念淡薄、责任心不强等诸多因素影响导致在临床实习工作中存在相当高的职业风险。因此,如何通过院校联手齐抓共管,提出管理对策,增强护生职业风险
期刊
随着新课程理念在小学数学教育中的渗透不断加深,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成为课堂教学的总目标。其中,建模素养作为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对于小学生解决数学问题效率及能力的提升及调动小学生学习兴趣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教师在教学时,要正视对学生建模素养进行培养的重要作用,紧跟时代发展趋势,不断增强学生建模应用能力。因此,教师要加强教学设计,将建模素养培养融入到教学的各个环节当中,切实提升对学生该方面能力的培养效果。
期刊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教师节给全国广大教师的慰问信中指出:“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承担着让每个孩子健康成长、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任。”没有一流的教师,就培养不出一流的人才;没有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就办不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所以,建设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就成为“立教之本”和“兴教之源”。教师的专业成长,离不开学校。因此,以学校为基础的研究———校本教研,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合肥市西园新
期刊
新课改背景下,对高中历史教师的教学提出了全新的要求,要以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为目标,其中史料证实是一种研究和学习历史的重要形式,也是学生历史学习中必须要具备的一种核心素养。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够围绕学生史料证实素养的培养,既能够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实现学生的个性全面发展,又能够为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奠定扎实基础。因此,高中历史教师需要加强对培养学生史料证实素养创新方法和策略的研究,
期刊
教材是课程资源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图片作为教材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初中历史的教学具有积极的作用。在部编版初中历史教材中,基于史料的记载绘制的插图在历史教材中占据着一定的比重,这些插图在一定程度上复现了历史人物、文物、古迹、遗址等,是对教学内容的有效补充。历史教科书中的图片具有直观性特点,是学生生动形象的感性认识的来源。有效利用教材图片,以增强学习内容的直观性和生动性,丰富教学内容和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