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校制宜 精准发力 转变观念 健体铸魂

来源 :陕西教育·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30955304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9月21日,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联合印发《关于深化体教融合 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总共分八方面37条措施,其中涉及中小学方面的热点主要有“体育科目纳入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范围”“一校一品、一校多品”“构建对口升学的人才培养体系”“四级青少年比赛体系”“社会力量进学校”等。
  《意见》一出台就广泛引发社会、学校、家庭等多方面的关注与热议。如何将体教融合文件精神转化为可操作的方案与行动,让体教融合在中小学落地生根,促进广大中小学生健康发展,这是我们必须思考与探索的问题。作为一名长期在中小学工作的一线体育教师,我将从学校、教师、家长、学生四个方面谈一谈自己观点与建议。
  一、因校制宜,建章立制,为体教融合保驾护航
  体教融合的过程中,“校”是载体,“融”是核心。
  学校所在的区域不同,可利用的体育资源自然就不相同。同一区域的学校,校情、学情不同,它们落实政策的过程与方法自然也会不同。笔者认为,在落实《意见》的过程中不能一刀切、不能千篇一律,应该因校制宜、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让学生在体教融合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实现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这是我们要追求的育人目标。
  《意见》在加强学校体育工作中明确指出:各校要面向全体学生,开齐开足体育课;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训练、竞赛活动,扩大校内、校际体育比赛覆盖面和参与度;按照“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学校体育模式,建设体育传统项目特色学校;加大体育特长生的培养,建立健全人才培养体系,打通对口升学单位等。
  作为学校方面,首先应该把《意见》中相关精神及要求和学校的实际结合起来,制定学校的中、长期体教融合的规划。规划可以分二年、五年来制订,每一阶段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与时事发展调整自己下一步的工作计划。其次还要根据《意见》中的要求建章立制,明确各方的职责,出台学校的考核方案和激励政策,让教师动起来、让学生跑起来。例如:学校如何根据校情组建代表队参加各级联赛?教师训练的课时量如何计算?体育特长生的升学通道如何打通?学校以什么样的方式引进社会体育力量?学校如何构建教、练、赛的教学训练体系等。学校只有根据《意见》要求建立了较为科学的管理制度,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才能为体教融合落地生根而保驾护航。
  二、自我提升,精准发力,让体教融合落地生根
  机遇总是垂青于那些有准备的人。体教融合虽然为中小学体育教师提供了实现自我价值的全新平台,但机遇也会从那些“昏昏沉沉”的人们身边溜走,甚至机遇还会将那些不能适应新要求的人们“淘汰”。
  《意见》就像一盏“明灯”,为广大中小学体育教师指明了今后的前进方向和奋斗目标。
  作为一线教师,首先要学习《意见》,要认真领悟其中的核心与要领,要知道在落实体教融合的过程中,自己应该做什么、自己现在能做什么、自己将来能做什么?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订自我提升的计划,从教育、教学两个层面全面提升个人的素养。比如:主动参加篮、排、足三大球及冰雪等项目的技能培训,拿到相关的教练员、裁判员证书,增强自己的教学水平,提升课余训练能力。
  其次,作为一线教师要有教科研意识,要把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以研促教、以研促训。在日常工作中积极实践与研究,把“教会、勤练、常赛”融入到自己的教学和训练中去。积极组建适合学校、适合学生、适合自己的各级代表队,在“一师一队”的实践中提升自己的教学和训练水平。此外,一线教师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走出校园、走进社会,参与各级体育训练与赛事,在活动中发挥自己的长项,在活动中提升自己,让学生因你的参与而受益。
  第三,作为一线教师要分析校情和学情,结合当地的体育资源积极给学校建言献策。只有学校的规划科学了,教师们才能找到精准发力点,才能展示自己的才华,让体教融合落地生根。
  三、转变观念,陪伴成长,家校联动促体教融合
  无体育,不清华。
  在我国,无数的家长都梦想让自己的孩子考入清华等名校,但他们往往忽略了清华大学体育教学也闻名于全国。“无体育,不清华”是清华大学独特的校园文化。清华大学本科学制由5年变为4年,许多课程相应缩短,但体育必修课却从3年变为4年,女生1500米、男生3000米是体育必测项目,不会游泳不能清华毕业已经成为硬性规定。清华大学这些规定都是强制性的,正是这些强制性的体育要求,明显改善了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同时磨炼了学生的意志品质,健全了学生人格,为清华学子的幸福人生奠定了坚实基础。
  近三十年来,根据我国国民体质监测结果显示,总体上来讲我国中小学生的身高等形态发育水平在不断提高,但学生的速度、力量、耐力、靈敏、柔韧等五大素质指标有明显下降趋势,视力不良率居高不下,城市超重和肥胖青少年的比例明显增加。中小学生体质的下降不仅对学生的发育造成不良影响,还直接关系到每个家庭的幸福,甚至还影响到国家的长远发展和国防安全。
  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家长一定要改变观念,抛弃“唯分数论”的思想,要牢固树立健康第一,全面发展的思想。没有健康,一切归零。根据专家研究发现,父母亲是否经常参与体育锻炼会对孩子参与运动产生直接影响。通俗讲,父母亲越爱运动,他们的孩子也越喜欢运动。此外,孩子运动习惯养成的过程也需要家长的督促与陪伴,而不是放任孩子“自主、自由”练习。
  在孩子健康成长过程中,只要家长转变观念,愿意陪伴学生一起经常参与体育锻炼,支持学生参加各级体育竞赛,体教融合工作才能在家校联动的基础上发挥最大的育人效果,而学生就是最大的受益者。
  四、积极参与,健体铸魂,让学生因体教融合终身受益
  在体教融合中,学生始终是主体。我们所有的工作、活动都要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认识规律,也要遵循体育项目自身的特点和训练规律。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的情况,积极主动参加各类体育活动,从而养成终身运动的习惯。运动习惯的养成需要长久的坚持,枯燥单一的运动模式是违背孩子天性发展的。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各类比赛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比如:根据学生的运动能力,可以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在校参加班内小组比赛、班级间比赛、年级比赛。也可以让学生在周末参加社区比赛、校际比赛、俱乐部比赛。通过各类各级比赛激发孩子运动积极性,提高他们的抗挫折能力,进而让孩子更主动、更快乐地参与运动。
  其次,我们要从小引导学生科学训练,比赛固然能提高学生的兴趣,但如果没有日积月累的学习与训练,学生没有拥有良好体能,没有掌握必要的技能与战术,任何比赛都将失去它真正的价值与意义。
  再者,我们要从小引导学生多参与像篮、排、足这样的集体项目,从小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让他们在比赛中懂得角色的转换和分工的不同,通过体育运动提高学生的社会参与能力和适应能力,充分发挥体育的育人效能。
  还有,我们在体教融合的过程中,如果遇到好的体育特长生,我们一定要为他们创建良好的升学通道,消除学生和家长的后顾之忧,为国家储备优秀的体育人才。
  体教融合是探索符合中国特色体育人才培养道路的重要战略部署。它需要国家、社会、学校、家庭等多方面的通力合作,它不会一蹴而就,实施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信心、耐心和决心,更需要科学的决策方法与手段。培养体育人才固然重要,但让广大中小学生在体教融合的大平台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实现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帮他们健体铸魂,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这是我们追求的育人目标。
  作者单位:陕西石油普教中心礼泉分校
其他文献
在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中提出开展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立足教育和发展,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挖掘他们的心理潜能,注重预防和解决发展过程中的心理行为问题”。在目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更多关注了学生心理行为问题的应对与解决,对如何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关注还不够。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与健全人格的培养,积极心理学家提出的性格优势概念具有重要
期刊
自从各省教育厅推出“骨干教师体系建设方案”以来,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多年来连续组织了多次教学能手选拔比赛活动,笔者有幸作为评委参加了省、市、县教学能手的选拔工作。结合自己近三十年积累的教学经验与在担任评委工作中发现的问题,特为准备参加各级各类教学竞赛的青年教师提出应该注意的事项与建议如下,仅供参考。  需充分准备,忌仓促上阵  准备参加教学比赛前,青年教师应该认真研读比赛所涉及的教材范围和评分标准,把
期刊
有效实施优秀教师团队建构是新时代基础教育战略的必然要求,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人才保障,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十三五”规划提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和推动教育信息化,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题中应有之意。2019年2月2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到2035年总体实现教育现代化,迈入教育强国行列,为2050年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坚实基础。  
期刊
王雨辰(化名)是一个单亲家庭的孩子,家住在素有天路之称的竹山村,那里到处都是悬崖峭壁,自然条件十分恶劣。开学初,他父亲给他办了校外住宿手续,但他父亲要外出打工赚钱养家,因此没人照管他。  我班上单亲家庭的孩子和留守儿童比较多,对这些孩子,我平常非常关注他们的思想动态和学习生活情况。星期三的早上,下早自习了王雨辰还没到校来上课,我连忙叫上一个男生和我一起去找他,他租房的地方离学校不远,走路十分钟左右
期刊
转眼间,我从教已经十九年了。  十九年前的教师节令我终身难忘,因为那天我正式参加了工作,被分配到离家十里外的一所乡村小学,低矮的宿舍,晚上还可以听见老鼠从顶棚上跑过。教室和我小时侯上学的教室大相径庭,砖头盖成的,窗户漏着风。那一年的雨特别多,下午两节课后,校长赶紧让学生们回家,生怕教室塌了。农家的孩子不怕吃苦,我很快适应了学校的生活,双休日爬高上低把兩面墙上的黑板报办好了,给只有9个人的学校带来了
期刊
新中国成立时,我正在上小学五年级。上世纪50年代初,我们在“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解放区的人民好喜欢”的歌声中愉快学习。课余时间,我们扭秧歌、唱歌、跳舞、演戏、搞宣传,为新中国的诞生欢欣鼓舞。虽然我的家庭出身不好,但也积极争取进步,一心梦想着长大了也要当一名像刘胡兰、赵一曼、江姐那样的共产党员。  1954年,14岁的我考上了安康师范。在党的教育和身边共产党员的影响下,我积极争取入团,下定决心要学
期刊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强调,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几千年来,中华民族英雄辈出,他们是民族的脊梁、时代的辉煌、历史的记忆。新中国建立70多年来,无论是社会主义建设年代,还是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对英雄及英雄精神的崇尚和学习却从未停止。英雄精神一直伴随着我们的时代发展,英雄模范一直在我们身边,从未走远。  英雄及英雄精神的崇尚铭记  对于英雄模范人物,对于英雄
期刊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这是指导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纲领性文件。教育部负责人就此进行解答。  1.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目标和重点任务是什么?  《总体方案》充分考虑教育评价改革的艰巨性、长期性,着眼于与中国教育现代化总体进程相适应,分两个阶段提出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目标。第一阶段:经过5至10年努力,各级党委和政府科学履行
期刊
活着不应该只是一种状态,更应该是一种姿态!这是我读完《活着》最大的感受。  几乎是一口气读完了《活着》,最近几年很少遇到想一口气读完的书。但是也正如此书主人所言:这是一个悲剧,看完之后你的心里一定会很沉重。  主人公一生用坎坷已经不足以描述,“命运多舛”只是四个简单的字,于他的遭遇相比也显得轻飘飘的了。虽然这可能是一个虚构的故事,但是我相信生活中一定有这样的人和这样的人生经历:历经磨难,最终与命运
期刊
2004年9月,19岁的我成了一名普通的乡村教师,那时天真烂漫,其实,到现在连我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会选择教师这一职业,只记得在刚刚参加工作时,爸爸对我说过的一句话:“既然跳出了农门,成为一名教师,今后你得认认真真教书,最起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参加工作的头几年,对这份职业谈不上热爱与不热爱,只觉得这一份职业能够解决我的温饱问题。直到2016年秋季被推荐参加省级赛教,并获得省级教学能手之后,我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