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提要:苏轼的《黄州寒食帖》写于谪居黄州时期。多位学者对这一时期苏轼的书风进行了研究,对于其晚年的书法风格却少有谈及。在这一时期,苏轼在书法创作上颇有建树,书风相比前中期有所不同。本文通过对元丰五年(1082)《黄州寒食帖》与元符三年(1100)《渡海帖》进行对比分析,梳理出苏轼晚年书法风格的转变脉络。
关键词:《黄州寒食帖》;《渡海帖》;风格变化
一、《黄州寒食帖》与《渡海帖》的比较
(一)“穷变态于毫端,合情调于纸上”
《黄州寒食帖》又名《寒食帖》或者《黄州寒食诗帖》,是苏轼被贬黄州的第三个年头的寒食节所作。横约34厘米,纵约18厘米,行书,其17行,129字,被称为“天下第三行书”。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从书法风格上来看,其书风一改前期的清秀瘦劲,融入颜真卿、杨凝式等人的风格,形成了独特的、圆润丰腴的书法特点。在章法上,行距较为开阔,字距较为紧密,整体疏朗但又不闷塞,“自我来黄州……两月秋”,此三行字形优雅,气息静谧。之后到“萧瑟……水云里”,情感越发浓重,节奏渐次加快,字组中连带逐渐增多,字形也大小不一。最后写“破灶烧湿苇……死灰吹不起”,使作者的情感达到了顶峰,笔致自然沉着,行笔速度也随着情感的升华而逐渐加快,墨色的浓淡干湿也表现得淋漓尽致,字形参差不齐,忽大忽小,各随其异,笔随心动,自然婉转,好似作者要把内心的不快——表示出来。这也体现出苏轼“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凡推求”的思想。
(二)“不矜而妍,不束而严,不轶而豪,萧散容与”
苏轼晚年的书法作品有《渡海帖》《邂逅帖》《丰乐亭记》《与欧阳推官书帖》等,其中以《渡海帖》最能代表其晚年的书风。《渡海帖》是元符三年(1100)苏轼被诏徙廉州,路过澄迈时,给友人赵梦得留下的札记。它只是一通尺牍,因其有“渡海”二字而得名,又因卷尾有“梦得秘校阁下”诸字,亦称《致梦得秘校尺牍》或《致梦得秘校书》,是苏轼晚年书迹之代表。此帖横约40厘米,纵约28厘米,行书12行,其88字,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从书法风格上来看,通篇用墨丰腴,随意无羁,不计工拙,一气呵成,反映了作者即将北归时的喜悦心情;章法整饬平实,字距与行距都较紧密,但又不显呆板;用笔则笔笔老辣精到,情真意切,线条古拙生涩,变化多端;字形一反惯常的扁平,而取纵势。通篇不考虑章法的错落,不计较笔画的精到,一切顺其自然,有感而发,抒发了他一边归心似箭,一边又夹杂着对友人不舍的矛盾心情。
二、由“天真烂漫是吾师”至“自出新意,不践古人”
从中年巅峰时期的《黄州寒食帖》到晚年时期的《渡海帖》,这期间苏轼的仕途可谓坎坷,但是這并没有把他击垮,而是从中不断地丰富自己,把情感升华到极致。这也一定程度上反映在他晚年的书风里。虽然我们无法想象,在时隔18年后,东山再起的苏轼内心是怎样的,但当他面对复杂恶劣的环境时,也成就了沉着痛快的书法风格。
我们根据字帖来具体分析苏轼两个时期的书法风格。在用笔上,《黄州寒食帖》豪壮劲健,妍丽姿媚,似乎是悉心之作;而《渡海帖》信手而成,却天趣盎然。结体上,《黄州寒食帖》字形变化不一,大小错落有致,大如“灶”“里”“年”,小如“不”“万”“白”;《渡海帖》字形大小变化较小,与其整饬平实的章法相呼应。章法上,《黄州寒食帖》自右到左,由密到疏,由静到动,体现了起伏跌宕、变化万千的特点;《渡海帖》整体风格平实,节奏起伏较小,这体现出了苏轼晚年成熟的表现手法以及超尘拔俗的书法风格。
此外,笔者发现《渡海帖》出现了过多的折法笔画,例如“宿”与“宜”的宝盖头,以及“海”的横折钩。元代书家郭畀题跋云:“东坡先生中年爱用宣城诸葛丰鸡毛笔,故字画稍加肥壮。晚岁自儋州回,挟大海风涛之气,作字如古槎怪石,怒龙喷浪,奇鬼搏人。”“古槎怪石”正是对此帖笔法的准确描述。由此推断,这类笔画的出现是在苏轼被贬到海南之后所形成的一种新的书法风貌,这也是他书风的最后一次改变。
在书法风格上,苏轼表现出一种沉着的特点,这可能与他晚年生活的环境以及受禅道思想影响有关。首先,北宋时期海南天气恶劣,政治、经济、教育也比较落后。这就导致了苏轼交往的对象基本都是一些道士与和尚,谈论的话题也都是围绕禅道思想,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了苏轼的书法风格,形成了他晚年纯真又潇洒的书风。其次,苏轼仕途大起大落,如此绝望的现实使他只能通过禅道思想来寻求心灵的慰藉。有学者说:“苏东坡三年海南生涯中,心理情感上经历了绝望、寂苦、适应、调节、融合、热爱的过程。”从绝望到热爱,正是苏轼在禅道思想影响下的转变,而这个转变成就了他晚年沉稳的书风。李之仪在《跋东坡帖》中云:“东坡从少至老所作字,聚而观之,几不出于一人之手。”这句话是说,把苏轼从年轻时到年老时的作品放在一起观看,就会发现几乎不是出自一人之手。这说明了他永不止息的创新精神。
三、小结
综上所述,通过对苏轼中年时期《黄州寒食帖》与晚年时期《渡海帖》进行对比分析,直观地为我们展现了他书风微妙的变化,让我们感受到苏轼在历经岁月的沧桑和生活的磨砺后所形成的一种沉着的书风。我们在欣赏他的书法作品时,不要忘了他“笔秃干管,墨磨万锭”的艰辛。
关键词:《黄州寒食帖》;《渡海帖》;风格变化
一、《黄州寒食帖》与《渡海帖》的比较
(一)“穷变态于毫端,合情调于纸上”
《黄州寒食帖》又名《寒食帖》或者《黄州寒食诗帖》,是苏轼被贬黄州的第三个年头的寒食节所作。横约34厘米,纵约18厘米,行书,其17行,129字,被称为“天下第三行书”。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从书法风格上来看,其书风一改前期的清秀瘦劲,融入颜真卿、杨凝式等人的风格,形成了独特的、圆润丰腴的书法特点。在章法上,行距较为开阔,字距较为紧密,整体疏朗但又不闷塞,“自我来黄州……两月秋”,此三行字形优雅,气息静谧。之后到“萧瑟……水云里”,情感越发浓重,节奏渐次加快,字组中连带逐渐增多,字形也大小不一。最后写“破灶烧湿苇……死灰吹不起”,使作者的情感达到了顶峰,笔致自然沉着,行笔速度也随着情感的升华而逐渐加快,墨色的浓淡干湿也表现得淋漓尽致,字形参差不齐,忽大忽小,各随其异,笔随心动,自然婉转,好似作者要把内心的不快——表示出来。这也体现出苏轼“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凡推求”的思想。
(二)“不矜而妍,不束而严,不轶而豪,萧散容与”
苏轼晚年的书法作品有《渡海帖》《邂逅帖》《丰乐亭记》《与欧阳推官书帖》等,其中以《渡海帖》最能代表其晚年的书风。《渡海帖》是元符三年(1100)苏轼被诏徙廉州,路过澄迈时,给友人赵梦得留下的札记。它只是一通尺牍,因其有“渡海”二字而得名,又因卷尾有“梦得秘校阁下”诸字,亦称《致梦得秘校尺牍》或《致梦得秘校书》,是苏轼晚年书迹之代表。此帖横约40厘米,纵约28厘米,行书12行,其88字,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从书法风格上来看,通篇用墨丰腴,随意无羁,不计工拙,一气呵成,反映了作者即将北归时的喜悦心情;章法整饬平实,字距与行距都较紧密,但又不显呆板;用笔则笔笔老辣精到,情真意切,线条古拙生涩,变化多端;字形一反惯常的扁平,而取纵势。通篇不考虑章法的错落,不计较笔画的精到,一切顺其自然,有感而发,抒发了他一边归心似箭,一边又夹杂着对友人不舍的矛盾心情。
二、由“天真烂漫是吾师”至“自出新意,不践古人”
从中年巅峰时期的《黄州寒食帖》到晚年时期的《渡海帖》,这期间苏轼的仕途可谓坎坷,但是這并没有把他击垮,而是从中不断地丰富自己,把情感升华到极致。这也一定程度上反映在他晚年的书风里。虽然我们无法想象,在时隔18年后,东山再起的苏轼内心是怎样的,但当他面对复杂恶劣的环境时,也成就了沉着痛快的书法风格。
我们根据字帖来具体分析苏轼两个时期的书法风格。在用笔上,《黄州寒食帖》豪壮劲健,妍丽姿媚,似乎是悉心之作;而《渡海帖》信手而成,却天趣盎然。结体上,《黄州寒食帖》字形变化不一,大小错落有致,大如“灶”“里”“年”,小如“不”“万”“白”;《渡海帖》字形大小变化较小,与其整饬平实的章法相呼应。章法上,《黄州寒食帖》自右到左,由密到疏,由静到动,体现了起伏跌宕、变化万千的特点;《渡海帖》整体风格平实,节奏起伏较小,这体现出了苏轼晚年成熟的表现手法以及超尘拔俗的书法风格。
此外,笔者发现《渡海帖》出现了过多的折法笔画,例如“宿”与“宜”的宝盖头,以及“海”的横折钩。元代书家郭畀题跋云:“东坡先生中年爱用宣城诸葛丰鸡毛笔,故字画稍加肥壮。晚岁自儋州回,挟大海风涛之气,作字如古槎怪石,怒龙喷浪,奇鬼搏人。”“古槎怪石”正是对此帖笔法的准确描述。由此推断,这类笔画的出现是在苏轼被贬到海南之后所形成的一种新的书法风貌,这也是他书风的最后一次改变。
在书法风格上,苏轼表现出一种沉着的特点,这可能与他晚年生活的环境以及受禅道思想影响有关。首先,北宋时期海南天气恶劣,政治、经济、教育也比较落后。这就导致了苏轼交往的对象基本都是一些道士与和尚,谈论的话题也都是围绕禅道思想,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了苏轼的书法风格,形成了他晚年纯真又潇洒的书风。其次,苏轼仕途大起大落,如此绝望的现实使他只能通过禅道思想来寻求心灵的慰藉。有学者说:“苏东坡三年海南生涯中,心理情感上经历了绝望、寂苦、适应、调节、融合、热爱的过程。”从绝望到热爱,正是苏轼在禅道思想影响下的转变,而这个转变成就了他晚年沉稳的书风。李之仪在《跋东坡帖》中云:“东坡从少至老所作字,聚而观之,几不出于一人之手。”这句话是说,把苏轼从年轻时到年老时的作品放在一起观看,就会发现几乎不是出自一人之手。这说明了他永不止息的创新精神。
三、小结
综上所述,通过对苏轼中年时期《黄州寒食帖》与晚年时期《渡海帖》进行对比分析,直观地为我们展现了他书风微妙的变化,让我们感受到苏轼在历经岁月的沧桑和生活的磨砺后所形成的一种沉着的书风。我们在欣赏他的书法作品时,不要忘了他“笔秃干管,墨磨万锭”的艰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