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出土的古代陶牛车

来源 :收藏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zqww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古代牛车的出现很早,据三国时期蜀国史学家谯周的《古史考》中记载:“黄帝作车,引重致远。其后少吴驾牛,禹时奚仲驾马。”少吴乃黄帝之子,说明黄帝时即使牛驾车。
  春秋时期,“老子骑青牛出函谷关”、“孔子坐牛车周游列国”的故事,早已尽人皆知。牛车最初只是百姓用来拉柴运物的,东汉末年以后,高级牛车开始出现,但在当时也只有豪门贵族才能乘坐。到了晋代,人们乘坐牛车出行蔚成风气,在晋墓壁画中,可以看到不少此类画面,随葬品中也多有陶制牛车明器出土。如鹤壁市淇滨区衡山路中段出土的西晋陶牛车(图1),车高19.2厘米,灰陶制作,白粉打底,原有彩绘,惜已剥落。车系长辕,前端有半环形梭套。车厢为长方体,顶略呈拱形且前后出檐,前面敞开,后面有长方形小门以供上下。车轮12辐。牛呈站立状,头部前仲,双眼正视,犄角弯曲,大耳横起,四肢粗壮有力。整套牛车塑造真实,表现出当时的习俗。
  
  古时路况不好,均为土路,难免坑洼,牛车行走速度缓慢安稳,颠簸的程度较马车小,扬起的尘土也少得多。再者,牛车车厢较大,既有车篷,又加围挡,人在里面可以自由坐卧。于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牛车广泛流行,逐渐成为官员、贵族乃至皇帝的主要代步工具。甚至当时的车舆制度中,还规定了乘坐牛车的贵族等级和使用范围,崇尚牛车之风日趋盛行。1955年在郑州市南关外出土的晋代陶牛车(图2),高23厘米,长44厘米,泥质灰陶,分体模制。车厢方形,前面敞开,通风透气,后面右侧开有长方形小门,左右两面封闭无窗,上连卷棚式顶盖,前后檐均较短。车厢两侧附有双轮,为模制、饼状,每轮外侧阳刻辐条16根,集中于粗圆的车毂上,并与凸起的圆形车辋连结。双辕前端有弓形横轭,套于牛颈。牛首前伸,犄角竖立,目视前方,大嘴微张,四肢粗壮,呈站立姿势。该牛车塑造写实,比例准确,一对比较厚实的轱辘,让人感到车的结实和行进的稳当。
  舆盖前后檐较短,尤其前檐较短,是早期牛车的主要特征。车轮模制呈圆饼状,外侧浮雕辋辐,以及车毂硕大,也是当时车辆的特征之一。古代车轴与车身相固定,行车时轮与毂转动,毂上承车厢,下纳辐条,还要耐得住与车轴摩擦,故而体积较大。如1996年在义马市出土的晋代彩绘陶牛车(图3),车高15.6厘米,牛高9.2厘米,通长42.6厘米,泥质灰陶,模制。车厢近方形,拱形卷棚式顶,前后出檐较短。车厢前面全部敞开,便于游览观景。车厢后面封闭,开有一门,供主人上下使用。车厢两旁没有车窗。车厢下附两轮,呈圆形饼状,外侧车毂突出,模印出阳刻车辋和辐条12根,车轮与车轴相连,运转自如。陶车双辕较长,平行前伸,前面两端连接有半环形梭套。陶牛形体健壮,躯干匀称有力,四肢直立,颈上架辕,它张着嘴,低着头,双角向前弯曲,两耳向后竖立,似乎在拉着车缓步慢行。牛与车全身均涂以白粉为地,原有彩绘,仅留墨痕,从寥寥数笔便可感觉到牛眼的生动,以及车棚三道箍饰所透出之豪华。
  
  随着牛车的盛行和“身价”的提高,陶牛车的制作也越来越讲究了,车轮由饼状阳刻变成了镂空透雕,车厢似乎也加长了,使乘者能够更加舒服地自由坐卧,虽然只是一种明器,但这些显然是现实生活的真实再现。偃师出土的西晋时期陶牛车(图4),让我们可以欣赏领略到当时牛车的风采。这辆牛车由牛、车厢、车辕、两轮四部分组成。牛高11.3厘米,长23厘米;车高7.9厘米,长39厘米。长方形车厢,前面彻底敞开,后面有供人进出的小门,两侧密闭无窗,上覆卷棚,顶较平,前有檐,后有梢,可以挡风避雨遮太阳。两轮雕塑精细,车辋刻画准确,车辐14根,数量和粗细与现实生活中的牛车大体相同,车毂比例也与实物相当。双辕陶制,前端连接车衡,与车厢一并烧成。牛的体态强健有力,而神态却温顺可掬。牛车应是当时比较先进的一种交通工具,对后代制车工艺具有很大的影响。
  牛车至唐代发展日臻成熟,不仅样式繁多,而且相当豪华。据《旧唐书·舆服志》载,景龙二年太子左庶子刘子玄进议:“古者自大夫以上皆乘车,而以马为騑服。魏、晋以降,迄于隋代,朝士又驾牛车,历代经史,具有其事”,又曰:“夫冠履而出,止可配车而行,今乘车既停,而冠履不易,可谓唯知其一而未知其二。何者?褒衣博带,革履高冠,本非马上所施,自是车中之服。”可知唐代褒衣博带的服饰,是以乘车为宜,故隋唐之际,贵族豪门仍崇尚乘坐牛车。就考古发掘资料和出土文物而言,唐代陶牛车的数量、种类,都比前代有所增多,更加丰富。如1992年在巩义市站街镇北窑湾村古墓地出土的唐代彩绘陶牛车,样式就非常讲究和豪华(图5)。陶牛高13厘米,长17厘米,四腿直立,身体雄健,犄角向前,双耳微竖,圆眼鼓凸,大嘴紧闭,鼻吻突出,长尾上卷,脖下肌肉发达,颈部高耸,似在拉车。陶车高29厘米,轮直径14.7厘米。车顶为卷棚式,微呈弧形,前后出檐,前檐较长,两端上翘。车厢长方形,前有栅栏式装饰,后左侧开有圆拱形门,四周则有贴花装饰,左右两侧花饰图案相同。双轮各16辐,粗大结实。牛车彩绘因年代久远,多已不存,仅牛耳留有粉红色彩,车厢栅栏和轮辐为姜黄色,顶棚则呈铁红,由此可以想见其当年色彩鲜艳、装饰华丽,说明随葬的主人生前有一定身份和地位。发掘者据其特征推断,这套陶牛车,应为七世纪末叶武则天时期的产物。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的工艺水平和社会经济文化状况。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陶牛车,牛身较瘦,车厢卷棚顶部及两端较平。而隋唐时期的陶牛车,牛体丰满,胸肌垂挂,车棚顶盖两端出檐较长且高翘,车的外观看上去更加俏丽。车轮轴心末端的軎,作成葫芦形,或有莲花瓣装饰。軎的作用在于制约和保护轴头,把軎作成葫芦形等装饰,目的可能也在增加车的华丽。如1984年宜阳县王沟村出土的唐代彩绘陶牛车(图6、7),高40厘米,由牛与车厢、双轮一套四件构成,均为白陶质,原有彩绘,惜已大部脱落,但仍留有部分红彩。牛高约18厘米,牛首微昂,小耳,短直角略外弯并向上竖立,圆眼大睁,翘鼻有孔,大嘴微张,脖下肌肉发达,体态雄健有力,尾巴略向右下甩并贴于臀部,四肢呈站立状。车顶为卷棚式,弧形中凹,前后两端卜翘且出檐较长,棚顶饰有六道凸箍,顶檐下部涂有朱红。车厢前面有竖条垂帘及栅栏式装饰,并绘红彩。车厢后面右侧开有长方形小门,以便上下。车厢左右两面密闭无窗。车厢侧附两轮,圆形车辋,中有车毂,每轮各设有16根辐条连结车辋和车毂。整套牛车,虽然简洁,但却造型逼真,栩栩如生,尤其牛的骨骼结构十分到位,体现了牛儿们温顺而又倔强的性格,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唐代陶牛车中也有牛比较瘦小、车顶两端平行不翘、且前后出檐极短的。如1988年巩义市芝田镇第二电厂出土的唐代彩绘陶牛车(图8、9),由牛与车厢及 车轮三个部分分体制作,组合而成。牛高9.4厘米,长15.7厘米;车身高12.6厘米,长12.8厘米,宽9厘米;车轮直径14厘米。车拱形棚顶,前端略凹,檐平齐,后端微翘,檐较短,上面四边阴线刻以箍饰。车厢封闭,前面刻出棂槛和料箱,后面右旁留门,左右两面阴刻窗棂。两边车轮高大,呈圆饼形,车辋和车毂为阳刻,车軎粗长外鼓,刻线为辐,共16根。车辕无存,一牛驾车。陶牛犄角斜竖,张嘴瞪目,体型较瘦,肩部上隆,四腿直立,欲发车状。阴刻笼头,并绘以红黑彩,身上几笔流畅墨线,让人觉得牛毛似乎被风微微吹动。这套陶牛车,造型独特,与众不同,应属唐代同类器物中的个例。
  
  据考古发掘资料可知,同一时代和同一地点的陶牛车,二者造型与风格也有着截然的不同。如1992年10月,在巩义市芝田镇耐火材料总厂唐墓出土的彩绘陶牛车(图10)。牛高14.1厘米;车长22.5厘米,宽22.2厘米,高28.8厘米。用白色粘土烧制,胎质灰白,模制,通体涂有白粉为地,施以彩绘,现仍留有红黑彩痕。牛车辕及轴均已无存,由一牛驾车。牛首微昂,短角直竖,小耳大眼,张嘴翘吻,尾上甩至左臀,体型十分雄健,肩部明显上隆,胸肌丰满下垂,四肢粗壮,直立于一长方形托板上。车为卷棚式顶,前后出檐均较长,两端高翘而中部略凹,呈马鞍形。车厢封闭,前面设有栏槽,后面右旁留门,左右两面无窗。饼形车轮,厚实高大,外侧模印有辐条12根,车辋粗圆,车軎呈葫芦形外凸。巩义市芝田镇,位于洛河东岸的伊洛平原,唐时属于东都洛阳的京畿之地,因此,地下唐墓较多,文物异常丰富。据发掘者考证,出土该牛车的唐墓年代,应为公元672年至694年前后,墓内随葬品虽已摆脱隋代以前的简朴形象,但还尚未发展到唐代中期的华丽气象。
  唐代陶牛车,大多不见双辕以及梭套或车衡,但偶尔也见有双辕及梭套齐全、且与车体相互连接、一并烧造而成的,如1959年郑州市上街区出土的唐代彩绘陶牛车(图11)。牛高14.3厘米,长22厘米;车高17.5厘米,长40厘米。模制,白陶质,饰有彩绘,分体塑造,由驾辕的牛与车辕、车厢及车轮四个部分组成。车厢长方形,封闭式,前面有直棂窗和长方形槽,槽外设栏杆;后面右侧有长方形敞开门;上面高卷棚顶,渐成弧形,两端出檐,略微上翘,中间下凹,并饰六道凸箍,檐下涂绘红彩。车厢左右两侧下附双轮,圆形车辋,镂空辐条,葫芦形軎。车前连有双直辕,首端设一弧状车衡。牛驾在车辕内,颈套车衡,昂首,直角,竖耳,圆目,口饰朱红,墨勾笼头,凝视前方,欲行走状。该套牛车工艺精湛,形象生动,不仅反映了唐代的交通工具和制陶工艺水平,同时,又是一件有欣赏价值的艺术品。
  
  作为冥器的牛车,在唐墓中时有出土,但多为陶质彩绘,三彩虽有,却发现不多,所以显得弥足珍贵。1974年偃师市山化乡关窑村唐墓出土的三彩牛车,由牛、车厢及双轮组成一套(图12)。牛高12.3厘米,阔嘴卷尾,胸肌多皱,体态健壮,四肢直立,施橙黄釉。车厢长方形,开有一门,其他三面封闭,但左右两面似阴刻有窗,并饰绿色窗帘。顶棚弧形,前后出檐,两端上翘,饰有四道凹箍,中间微凹,也饰四道凸箍。车附双轮,圆形饼状,每轮外面均模印浮雕出车辋及16辐,轮毂突出。车体通高26.6厘米,施黄绿蓝釉,配以阴刻条纹装饰。这件唐三彩牛车在写实的基础上,以概括、凝练和夸张的手法进行创作,随意的泼釉挥洒,经过奇异的流淌交融,创造了形与色的完美交织,呈现出绚丽的时代光彩。
  唐代初期,男人出行喜骑马,而女子则坐牛车。盛唐之后,男子骑马,女人改坐轿子。又到后来,有的女子也喜欢上了骑马。两宋时期,达官贵人不但不好骑马,甚至连车都不愿坐了,多已改乘轿子,而且这种风气一直延续到明清。曾经盛极一时的牛车,就这样更多地用于载重运输了。此后的随葬品中,再也看不到牛车明器了。牛车的变化,显示出历史的变迁,也是现实生活的真实写照。 (责编:雨岚)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