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育资源是农村成人教育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与保证。教育资源投入是否充足,使用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农村成人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速度,同时也影响培养人才的规格及其质量,进而影响农村现代化建设。文章主要分析了我国中部地区农村成人教育资源投入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中部地区 农村成人教育 资源投入
[作者简介]朱建文(1964- ),男,安徽蚌埠人,安徽财经大学成人教育研究所副所长,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成人教育基本理论和经济学研究。(安徽蚌埠233061)
[课题项目]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五”规划(教育科学)国家一般课题“中部地区农村成人教育研究”的部分成果。(课题批准号:BKA050031)
[中图分类号]G7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7)27-0013-03
农村成人教育资源的投入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农村成人教育资源投入指一个国家根据农村成人教育事业总体发展的需求,向农村成人教育领域投入的所有人、财、物力的总和。狭义的农村成人教育资源投入是指国家和地方在财政总支出中,用于农村成人教育事业的各种开支。教育资源的投入是否充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村成人教育的发展,这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为此,许多农村成人教育得到长足发展的国家都很重视农村成人教育资源的投入。我国长期以来因多方面的原因,农村成人教育资源投入一直不足,尤其是经济欠发达的中部地区,农村成人教育资源投入更是捉襟见肘,严重影响了农村成人教育的办学质量及农民参与农村成人教育的积极性,制约着农村成人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由此可见,在认真调查分析中部地区农村成人教育经费投入现状与存在问题及其成因的基础上,提出解决我国农村成人教育经费投入不足而影响农村成人教育持续发展问题的思路,以期为我国中部地区农村成人教育的深化改革提供借鉴,很有必要。
一、中部地区农村成人教育资源投入的现状与问题
1.国家教育资源投入不足,中部地区农村成人教育发展受限。国外许多国家与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农村成人教育长足发展的经验表明,教育资源是农村成人教育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与保证。教育资源投入是否充足及其使用是否合理,直接影响着农村成人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速度,同时也影响着培养人才的规格及其质量,进而影响着农村现代化的建设。农村成人教育资源投入是保障农村成人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石。随着以第三次科技革命为开端,以科技知识在经济发展中起基础性作用为主要标志的新经济浪潮的不断深化发展,以及农村成人教育事业在全面提升农村人口的政治、文化、职业技术与科学信息等综合素质、推动国民经济尤其是农村经济发展中重要作用的彰显,世界各国都普遍开始重视农村成人教育事业的发展,尤其是美国、英国、德国、瑞典、日本和挪威等许多国家争相加大对农村成人教育资源的投入,并把农村成人教育资源投入作为推动社会持续稳定发展的基础性投资,有力地推动了农村成人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高达70%以上,也必然重视农村成人教育的发展。我国政府1993年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提出了“逐步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本世纪末达到4%”的目标,其中自然包括加大农村成人教育资源的投入力度。然而由于我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经济增长水平相对比较缓慢,在穷国办大教育的状况下,我国在教育资源投入上一直不仅远远落后于世界发达国家,而且还低于许多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详见下表)。
另据有关最新统计数据表明,近几年来我国公共教育人均支出经费仅相当于印度的2/3,菲律宾的1/2,泰国的1/10。我国教育资源总体投入不足,使得国家财政用于各类成人教育的经费不超过全国教育总经费的5%,其中用于农村成人教育的经费就更少,基本上不超过全国教育总经费的2%,致使许多地区的农村成人教育难以为继,中部地区农村成人教育也不例外。
2.教育资源投入地区差异大,中部地区农村成人教育举步维艰。农村成人教育资源投入地区差异大是我国农村成人教育发展的重要特点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沿海和一些接近中心城市的农村地区,发挥各自的地域自然条件等优势,积极发展乡镇企业,走农、工、商一体化的道路,经济发展十分迅速,农民生活已经达到小康水平,教育资源的投入也已基本满足了农村成人教育发展的需要,农村成人教育事业得以大力发展。例如上海郊县与苏南等地区,几乎每个乡镇都有一所办学条件较好的成人学校。这些专为提高农民文化水平及其科学技术水平的成人学校,一般占地面积为2~5亩不等,建筑面积为500~1000平方米不等。成人学校校园干净整洁,绿化、美化良好,教学设备齐全且比较现代化,基本上都设有微机教学室、语音室、音像设备、投影仪及其他必要的现代化教学设备。成人学校维持正常教育活动的经费投入有保障,师资队伍及其管理人员齐备且素质较高。因此,农村成人教育的质量也高,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发展前景看好。
相比之下,我国中部地区人口密集,农村人口多,农村成人教育规模大,但因农村耕地等自然条件所限,经济总体发展水平不高,加之农村社会相对比较封闭,进行社会集资和接受捐赠的机会很少,农村成人教育资源投入渠道比较单一,教育资源更加严重不足。此外,基层有些领导对农村成人教育事业的认识偏差,多有欠拨和挪用的现象,造成了部分乡镇地区“农村成人教育经费人均不足一元钱”的现状。这种先天性“贫血”,导致许多乡镇的农村成人教育形同虚设,表现为:(1)缺乏基本的办学条件和办学设施,无独立的教学场所(很多农村成人学校往往与乡镇中小学共用一处教学场所,即人们常见的“一处教学场所,一套人马,挂两块牌子”)、无教学实验基地(经常是黑板上种地插秧);(2)学校教学活动所需要的公务费和业务费短缺、教师工资待遇低甚至难以及时兑现,难以留住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3)缺少先进科学的教学设备、教学手段及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缺乏创新性与实用性。所有这些都很难保证农村成人教育的质量,也难以调动农民参与农村成人教育的积极性,严重制约着农村成人教育的质量与规模及其速度,农村成人教育发展步履维艰。
3.城乡教育资源投入不平衡,中部地区农民素质偏低。长期以来受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的影响,我国中部地区城乡成人教育资源投入存在着天壤之别,出现了城乡成人教育发展失衡的现象。城乡成人教育发展的不平衡,使农村人口在社会发展与自身发展的过程中仍然处于劣势地位,最终导致农村人口整体素质呈现“四低”的结果:文化素质低、管理水平低、科技素质低、竞争能力低。并由此造成了农村劳动生产率低、农产品科技含量低、质量不高、在市场上缺乏竞争力,农村人口生活不富裕,影响了农村与农业的发展。此外,由于农村人口素质偏低,也严重影响了农村富余劳动力渐次向城市的转移。即使已经得到转移的农村富余劳动力,也只能在城市打普通工,干重活、累活、脏活和危险活,收入很有限。这种状况很不利于社会的安定团结与持续发展。
4.教育资源管理不善,中部地区农村成人教育资源短缺。由于有限的农村成人教育资源投入管理不善,使用不合理,使中部农村地区成人教育资源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教育经费的投入和管理是并存的,投入离不开管理,而管理则又可以促进投入,提高投入的使用效率。目前,在中部地区的农村成人教育经费投入的管理中,主要存在着分配比例不合理,缺乏法律政策保证;教学经费来源渠道比较单一,尚未形成较为稳定的多渠道办学的新格局;教育经费分配与使用脱节,不利于统筹规划农村成人教育事业的发展。
二、解决中部地区农村成人教育资源投入不足的策略
针对中部地区农村成人教育资源投入与发展的现状和问题,我们认为只有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才能使中部农村成人教育走出资源投入严重不足而举步维艰的困境,步入健康发展的轨道。
1.将国家农村成人教育资源投入量的确定由束缚型转为需求型。目前,我国中部地区农村成人教育资源投入严重不足在很大程度上是受我国经济发展现状的影响。在“穷国办大教育”的状况下,要保证农村成人教育资源投入并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的重要手段,是要将确定投入比例的财政拨款数量由资源束缚型转变为资源需求型,也就是说要提高农村成人教育经费预算的等级,将农村成人教育事业费与农村教育基本建设费合并,将农村成人教育财政拨款的级别由款级提升为类级,将农村成人教育经费在国家预算支出中的第二次分配提升为第一次分配。与此同时,在进行财政开支预算时,应由农村成人教育主管部门对农村成人教育发展所需的资源投入数量与规模的需求进行预计和估算,由财政部门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现有特点和未来发展趋势,比较合理地决定农村成人教育资源投入的比例,而且应该在保证现有农村成人教育资源投入增长率的前提下再进一步加快成人教育资源的投入增长力度,将农村成人教育资源投入预算的编制权、管理权、分配权下放给农村成人教育的主管部门,使农村成人教育资源投入能够得到科学合理的统筹安排,从而更加有效地对农村成人教育的改革发展进行调控,提高农村成人教育资源使用的宏观效益和办学效率。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中部地区乃至全国农村成人教育资源投入不足的问题,从而促进中部地区乃至全国农村成人教育的长足发展。
2.要拓宽中部地区农村成人教育资源投入的渠道。借鉴经济发达国家与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在解决农村成人教育资源投入方面的经验,中部地区农村成人教育资源投入要在注重政府拨款所起的主渠道作用的同时,特别注意拓宽中部地区农村成人教育资源投入的渠道,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具体措施是:(1)转变农村成人教育经费筹措观念,建立以国家为主体,地方、企业、个人多渠道筹措资金的教育融资投资机制。受长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和中部地区地方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制约,“等、靠、要”的思想还在某种程度上支配着某些领导干部的思维与工作方式。因此,确立市场经济观念,积极主动地吸引社会各方面资金来发展农村成人教育,应该是一种有效的农村成人教育投资方式。(2)广开财路,多渠道筹措农村成人教育经费。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成人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要落实现行法规和政策规定的经费渠道,努力增加对农村成人教育的经费投入。各级政府在安排使用农村科技开发经费、技术推广经费和扶贫资金时要安排一部分农村劳动力培训经费,安排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时,要安排一部分农村职业技术和成人学校的建设经费。”这表明,国家针对农村成人教育事业的经费投入制定了优惠政策,农村成人教育经费的增长已有了法规保证。根据这些规定,我们要尽快形成政府、行业、个人和社会等多渠道筹措成人教育经费的机制,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逐步形成自我积累、自我完善机制。农村成人教育筹措经费的主要渠道有:一是国家财政划拨一部分——国家应采取一定的倾斜政策,适当增加对中部地区农村成人教育资源的投入;二是县(市)和乡(镇)财政划拨一部分;三是从农村教育附加费中提取一部分;四是与我国经济发达地区的企业合作办学,开展“订单式”农村成人教育,争取一定的经费;五是兴办产业实体,开展勤工俭学活动创收;六是举办短、平、快的实用技术培训,向培训对象(尤其是经济收入明显的)收取一定数额的学费;七是开展农业科技咨询、推广与农业技术转让等有偿服务;八是接受社会和个人捐资助学,以保证农村成人教育的正常运转。
3.要调整内部结构,提高中部地区农村成人教育资源利用率。在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下,城乡成人教育资源出现了投入不平衡的现象,影响了农村成人教育的发展,导致农村人口的综合素质偏低。同时,中部地区农村成人教育因内部结构不合理,影响了农村成人教育资源利用率,进而影响了中部地区农民素质的提高,这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中部农村成人教育资源投入利用率的提高是确保教育资源投入充分发挥效率、加快教育发展的重要举措。这实质上是要通过对农村成人教育系统自身结构的合理调整来改变其经费的分配结构,进而实现农村成人教育经费的合理使用。当前农村成人教育体系需要完善的主要方面是:一是农村成人学校的布局结构;二是师生结构;三是课程结构。合理确定农村成人教育的布局和规模,首先要考虑当地人口分布、学生来源与人数的多寡、自然条件及原有学校分布等因素。譬如在边远山区或人口分布不集中的地区,可以考虑采取几个自然村联合办学的形式,统一领导,相互合作;在学员数量不足的情况下,还可以考虑隔年招生和复式班教学的方法。在一些人口密度大、办学条件相对优越的农村地区,则应该走“提高内涵能力”的道路,适当扩大学校规模,提高办学层次,以增加教育投入的规模效益。合理确定农村成人教育师生结构的关键,一是通过地方(市、县、乡、镇、村)委托有关教师教育机构培养高素质的农村成人教育教师;二是通过较为优惠的政策吸引高素质的农村成人教育教师,使师生比例合乎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切实提高农村成人教育教学质量。确定合理的课程结构则是指农村成人教育课程设置一定要满足广大受教育者的实际需要,凸现农村成人教育特色,以调动农村人口参与农村成人教育的积极性,从而增加农村成人教育资源投入的利用率。
4.要强化农村成人教育资源投入管理。强化中部地区农村成人教育资源管理是加强农村成人教育经费的投入与使用、提高经济效益的关键。农村成人教育资源的管理,应该按照农村成人教育发展规律和经济运转规律办事,注重教育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结合。农村成人教育经费管理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是:管好用好农村成人教育经费,发展农村成人教育事业,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进行科学管理,增强办学效益。具体而言,强化农村成人教育资源投入管理必须做到:
其一,做好经费的预算和决算工作,保证农村成人教育经费的合理分配。农村成人教育经费的预算,要认真贯彻“保证重点,照顾一般,勤俭节约,杜绝浪费”和“为教学服务,为学校服务,为师生服务”的原则,合理安排分配教育经费,坚持按经济规律办事,提高预算资金的使用效果。在教育预算安排上,要先安排固定性经费,后安排临时性经费;先安排人员经费(即先满足聘请高水平的教学人员与管理人员的开支)、业务费,后安排基建费。为了做好农村成人教育事业费预算,计财科(股)的人员要深入了解各学校的实际问题与困难,并与视导等有关人员密切配合,在全面搜集、掌握上年预算执行情况的基础上,再考虑本年变化了的因素,制订当年的预算计划,并按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规模和学校各方面的实际条件,合理分配教育经费。
其二,保证农村成人教育经费的合理统筹和安排使用。按照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的精神,教育经费的管理体制应该采取“统一领导,分级管理,专项列支,部门使用”的模式。具体方式是在各级政府对农村成人教育经费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下,中央、省、市、县、乡各级政府年度预算都按照法定的比例专项列支农村成人教育经费,并专款专用划拨给教育行政部门安排使用。另外,还要加强对农村成人教育投入的监督工作,保证农村成人教育资源投入的的合理使用。
其三,加强农村成人教育投资立法工作,强化法律监督。完备的法律和法规是保证农村成人教育资源的投入和合理使用的前提。实现农村成人教育经费的立法,不仅可以从指导思想上,而且可以从法律程序上切实保证农村成人教育资源投入的合理性、可靠性和稳定性。通过立法可以监督各级政府按比例划拨农村成人教育经费,监督各级教育部门按照要求正确使用农村成人教育经费,同时监督控制其他社会部门对教育部门的乱摊派行为等。
其四,做好农村成人教育财务的审计监督。审计监督是一种全方位、全过程的财经活动监督,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加强农村成人教育经费的管理和审计监督,是使有限的财力发挥应有的作用,促进农村成人教育事业发展的必要手段。农村成人教育财务审计的主要任务有:审查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合理性和准确性,监督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对教育经费的使用和管理;审查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财务计划、预算计划的制定和执行情况;揭露、打击各种经济犯罪活动。并把农村成人教育基金的征集、储蓄、利用纳入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防止资金的非正常外流和使用。
其五,发挥群众的社会监督作用。农村成人教育经费管理必须具有公开性和民主性,以发挥群众的社会监督作用。各级农村成人教育管理部门可以建立相应的农村成人教育经费管理委员会,吸收行政部门、学校教师和地方群众参与,发挥他们的参与作用;同时开辟多种渠道,保证群众的监督意见能及时反馈。
[参考文献]
[1]陈.1978年以来我国教育投入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6(2).
[2]李祖超.教育经费筹措方法的比较与借鉴[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3).
[3]陈非亚.我国农村成人教育发展中的“瓶颈”问题与对策[J].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4).
[4]吕虹.保障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的思考[J].中国教育学刊,2005(6).
[5]历春元,等.教育投资的国际比较与分析[J].理工高教研究,2004(5).
[关键词]中部地区 农村成人教育 资源投入
[作者简介]朱建文(1964- ),男,安徽蚌埠人,安徽财经大学成人教育研究所副所长,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成人教育基本理论和经济学研究。(安徽蚌埠233061)
[课题项目]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五”规划(教育科学)国家一般课题“中部地区农村成人教育研究”的部分成果。(课题批准号:BKA050031)
[中图分类号]G7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7)27-0013-03
农村成人教育资源的投入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农村成人教育资源投入指一个国家根据农村成人教育事业总体发展的需求,向农村成人教育领域投入的所有人、财、物力的总和。狭义的农村成人教育资源投入是指国家和地方在财政总支出中,用于农村成人教育事业的各种开支。教育资源的投入是否充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村成人教育的发展,这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为此,许多农村成人教育得到长足发展的国家都很重视农村成人教育资源的投入。我国长期以来因多方面的原因,农村成人教育资源投入一直不足,尤其是经济欠发达的中部地区,农村成人教育资源投入更是捉襟见肘,严重影响了农村成人教育的办学质量及农民参与农村成人教育的积极性,制约着农村成人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由此可见,在认真调查分析中部地区农村成人教育经费投入现状与存在问题及其成因的基础上,提出解决我国农村成人教育经费投入不足而影响农村成人教育持续发展问题的思路,以期为我国中部地区农村成人教育的深化改革提供借鉴,很有必要。
一、中部地区农村成人教育资源投入的现状与问题
1.国家教育资源投入不足,中部地区农村成人教育发展受限。国外许多国家与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农村成人教育长足发展的经验表明,教育资源是农村成人教育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与保证。教育资源投入是否充足及其使用是否合理,直接影响着农村成人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速度,同时也影响着培养人才的规格及其质量,进而影响着农村现代化的建设。农村成人教育资源投入是保障农村成人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石。随着以第三次科技革命为开端,以科技知识在经济发展中起基础性作用为主要标志的新经济浪潮的不断深化发展,以及农村成人教育事业在全面提升农村人口的政治、文化、职业技术与科学信息等综合素质、推动国民经济尤其是农村经济发展中重要作用的彰显,世界各国都普遍开始重视农村成人教育事业的发展,尤其是美国、英国、德国、瑞典、日本和挪威等许多国家争相加大对农村成人教育资源的投入,并把农村成人教育资源投入作为推动社会持续稳定发展的基础性投资,有力地推动了农村成人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高达70%以上,也必然重视农村成人教育的发展。我国政府1993年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提出了“逐步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本世纪末达到4%”的目标,其中自然包括加大农村成人教育资源的投入力度。然而由于我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经济增长水平相对比较缓慢,在穷国办大教育的状况下,我国在教育资源投入上一直不仅远远落后于世界发达国家,而且还低于许多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详见下表)。
另据有关最新统计数据表明,近几年来我国公共教育人均支出经费仅相当于印度的2/3,菲律宾的1/2,泰国的1/10。我国教育资源总体投入不足,使得国家财政用于各类成人教育的经费不超过全国教育总经费的5%,其中用于农村成人教育的经费就更少,基本上不超过全国教育总经费的2%,致使许多地区的农村成人教育难以为继,中部地区农村成人教育也不例外。
2.教育资源投入地区差异大,中部地区农村成人教育举步维艰。农村成人教育资源投入地区差异大是我国农村成人教育发展的重要特点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沿海和一些接近中心城市的农村地区,发挥各自的地域自然条件等优势,积极发展乡镇企业,走农、工、商一体化的道路,经济发展十分迅速,农民生活已经达到小康水平,教育资源的投入也已基本满足了农村成人教育发展的需要,农村成人教育事业得以大力发展。例如上海郊县与苏南等地区,几乎每个乡镇都有一所办学条件较好的成人学校。这些专为提高农民文化水平及其科学技术水平的成人学校,一般占地面积为2~5亩不等,建筑面积为500~1000平方米不等。成人学校校园干净整洁,绿化、美化良好,教学设备齐全且比较现代化,基本上都设有微机教学室、语音室、音像设备、投影仪及其他必要的现代化教学设备。成人学校维持正常教育活动的经费投入有保障,师资队伍及其管理人员齐备且素质较高。因此,农村成人教育的质量也高,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发展前景看好。
相比之下,我国中部地区人口密集,农村人口多,农村成人教育规模大,但因农村耕地等自然条件所限,经济总体发展水平不高,加之农村社会相对比较封闭,进行社会集资和接受捐赠的机会很少,农村成人教育资源投入渠道比较单一,教育资源更加严重不足。此外,基层有些领导对农村成人教育事业的认识偏差,多有欠拨和挪用的现象,造成了部分乡镇地区“农村成人教育经费人均不足一元钱”的现状。这种先天性“贫血”,导致许多乡镇的农村成人教育形同虚设,表现为:(1)缺乏基本的办学条件和办学设施,无独立的教学场所(很多农村成人学校往往与乡镇中小学共用一处教学场所,即人们常见的“一处教学场所,一套人马,挂两块牌子”)、无教学实验基地(经常是黑板上种地插秧);(2)学校教学活动所需要的公务费和业务费短缺、教师工资待遇低甚至难以及时兑现,难以留住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3)缺少先进科学的教学设备、教学手段及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缺乏创新性与实用性。所有这些都很难保证农村成人教育的质量,也难以调动农民参与农村成人教育的积极性,严重制约着农村成人教育的质量与规模及其速度,农村成人教育发展步履维艰。
3.城乡教育资源投入不平衡,中部地区农民素质偏低。长期以来受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的影响,我国中部地区城乡成人教育资源投入存在着天壤之别,出现了城乡成人教育发展失衡的现象。城乡成人教育发展的不平衡,使农村人口在社会发展与自身发展的过程中仍然处于劣势地位,最终导致农村人口整体素质呈现“四低”的结果:文化素质低、管理水平低、科技素质低、竞争能力低。并由此造成了农村劳动生产率低、农产品科技含量低、质量不高、在市场上缺乏竞争力,农村人口生活不富裕,影响了农村与农业的发展。此外,由于农村人口素质偏低,也严重影响了农村富余劳动力渐次向城市的转移。即使已经得到转移的农村富余劳动力,也只能在城市打普通工,干重活、累活、脏活和危险活,收入很有限。这种状况很不利于社会的安定团结与持续发展。
4.教育资源管理不善,中部地区农村成人教育资源短缺。由于有限的农村成人教育资源投入管理不善,使用不合理,使中部农村地区成人教育资源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教育经费的投入和管理是并存的,投入离不开管理,而管理则又可以促进投入,提高投入的使用效率。目前,在中部地区的农村成人教育经费投入的管理中,主要存在着分配比例不合理,缺乏法律政策保证;教学经费来源渠道比较单一,尚未形成较为稳定的多渠道办学的新格局;教育经费分配与使用脱节,不利于统筹规划农村成人教育事业的发展。
二、解决中部地区农村成人教育资源投入不足的策略
针对中部地区农村成人教育资源投入与发展的现状和问题,我们认为只有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才能使中部农村成人教育走出资源投入严重不足而举步维艰的困境,步入健康发展的轨道。
1.将国家农村成人教育资源投入量的确定由束缚型转为需求型。目前,我国中部地区农村成人教育资源投入严重不足在很大程度上是受我国经济发展现状的影响。在“穷国办大教育”的状况下,要保证农村成人教育资源投入并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的重要手段,是要将确定投入比例的财政拨款数量由资源束缚型转变为资源需求型,也就是说要提高农村成人教育经费预算的等级,将农村成人教育事业费与农村教育基本建设费合并,将农村成人教育财政拨款的级别由款级提升为类级,将农村成人教育经费在国家预算支出中的第二次分配提升为第一次分配。与此同时,在进行财政开支预算时,应由农村成人教育主管部门对农村成人教育发展所需的资源投入数量与规模的需求进行预计和估算,由财政部门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现有特点和未来发展趋势,比较合理地决定农村成人教育资源投入的比例,而且应该在保证现有农村成人教育资源投入增长率的前提下再进一步加快成人教育资源的投入增长力度,将农村成人教育资源投入预算的编制权、管理权、分配权下放给农村成人教育的主管部门,使农村成人教育资源投入能够得到科学合理的统筹安排,从而更加有效地对农村成人教育的改革发展进行调控,提高农村成人教育资源使用的宏观效益和办学效率。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中部地区乃至全国农村成人教育资源投入不足的问题,从而促进中部地区乃至全国农村成人教育的长足发展。
2.要拓宽中部地区农村成人教育资源投入的渠道。借鉴经济发达国家与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在解决农村成人教育资源投入方面的经验,中部地区农村成人教育资源投入要在注重政府拨款所起的主渠道作用的同时,特别注意拓宽中部地区农村成人教育资源投入的渠道,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具体措施是:(1)转变农村成人教育经费筹措观念,建立以国家为主体,地方、企业、个人多渠道筹措资金的教育融资投资机制。受长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和中部地区地方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制约,“等、靠、要”的思想还在某种程度上支配着某些领导干部的思维与工作方式。因此,确立市场经济观念,积极主动地吸引社会各方面资金来发展农村成人教育,应该是一种有效的农村成人教育投资方式。(2)广开财路,多渠道筹措农村成人教育经费。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成人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要落实现行法规和政策规定的经费渠道,努力增加对农村成人教育的经费投入。各级政府在安排使用农村科技开发经费、技术推广经费和扶贫资金时要安排一部分农村劳动力培训经费,安排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时,要安排一部分农村职业技术和成人学校的建设经费。”这表明,国家针对农村成人教育事业的经费投入制定了优惠政策,农村成人教育经费的增长已有了法规保证。根据这些规定,我们要尽快形成政府、行业、个人和社会等多渠道筹措成人教育经费的机制,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逐步形成自我积累、自我完善机制。农村成人教育筹措经费的主要渠道有:一是国家财政划拨一部分——国家应采取一定的倾斜政策,适当增加对中部地区农村成人教育资源的投入;二是县(市)和乡(镇)财政划拨一部分;三是从农村教育附加费中提取一部分;四是与我国经济发达地区的企业合作办学,开展“订单式”农村成人教育,争取一定的经费;五是兴办产业实体,开展勤工俭学活动创收;六是举办短、平、快的实用技术培训,向培训对象(尤其是经济收入明显的)收取一定数额的学费;七是开展农业科技咨询、推广与农业技术转让等有偿服务;八是接受社会和个人捐资助学,以保证农村成人教育的正常运转。
3.要调整内部结构,提高中部地区农村成人教育资源利用率。在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下,城乡成人教育资源出现了投入不平衡的现象,影响了农村成人教育的发展,导致农村人口的综合素质偏低。同时,中部地区农村成人教育因内部结构不合理,影响了农村成人教育资源利用率,进而影响了中部地区农民素质的提高,这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中部农村成人教育资源投入利用率的提高是确保教育资源投入充分发挥效率、加快教育发展的重要举措。这实质上是要通过对农村成人教育系统自身结构的合理调整来改变其经费的分配结构,进而实现农村成人教育经费的合理使用。当前农村成人教育体系需要完善的主要方面是:一是农村成人学校的布局结构;二是师生结构;三是课程结构。合理确定农村成人教育的布局和规模,首先要考虑当地人口分布、学生来源与人数的多寡、自然条件及原有学校分布等因素。譬如在边远山区或人口分布不集中的地区,可以考虑采取几个自然村联合办学的形式,统一领导,相互合作;在学员数量不足的情况下,还可以考虑隔年招生和复式班教学的方法。在一些人口密度大、办学条件相对优越的农村地区,则应该走“提高内涵能力”的道路,适当扩大学校规模,提高办学层次,以增加教育投入的规模效益。合理确定农村成人教育师生结构的关键,一是通过地方(市、县、乡、镇、村)委托有关教师教育机构培养高素质的农村成人教育教师;二是通过较为优惠的政策吸引高素质的农村成人教育教师,使师生比例合乎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切实提高农村成人教育教学质量。确定合理的课程结构则是指农村成人教育课程设置一定要满足广大受教育者的实际需要,凸现农村成人教育特色,以调动农村人口参与农村成人教育的积极性,从而增加农村成人教育资源投入的利用率。
4.要强化农村成人教育资源投入管理。强化中部地区农村成人教育资源管理是加强农村成人教育经费的投入与使用、提高经济效益的关键。农村成人教育资源的管理,应该按照农村成人教育发展规律和经济运转规律办事,注重教育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结合。农村成人教育经费管理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是:管好用好农村成人教育经费,发展农村成人教育事业,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进行科学管理,增强办学效益。具体而言,强化农村成人教育资源投入管理必须做到:
其一,做好经费的预算和决算工作,保证农村成人教育经费的合理分配。农村成人教育经费的预算,要认真贯彻“保证重点,照顾一般,勤俭节约,杜绝浪费”和“为教学服务,为学校服务,为师生服务”的原则,合理安排分配教育经费,坚持按经济规律办事,提高预算资金的使用效果。在教育预算安排上,要先安排固定性经费,后安排临时性经费;先安排人员经费(即先满足聘请高水平的教学人员与管理人员的开支)、业务费,后安排基建费。为了做好农村成人教育事业费预算,计财科(股)的人员要深入了解各学校的实际问题与困难,并与视导等有关人员密切配合,在全面搜集、掌握上年预算执行情况的基础上,再考虑本年变化了的因素,制订当年的预算计划,并按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规模和学校各方面的实际条件,合理分配教育经费。
其二,保证农村成人教育经费的合理统筹和安排使用。按照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的精神,教育经费的管理体制应该采取“统一领导,分级管理,专项列支,部门使用”的模式。具体方式是在各级政府对农村成人教育经费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下,中央、省、市、县、乡各级政府年度预算都按照法定的比例专项列支农村成人教育经费,并专款专用划拨给教育行政部门安排使用。另外,还要加强对农村成人教育投入的监督工作,保证农村成人教育资源投入的的合理使用。
其三,加强农村成人教育投资立法工作,强化法律监督。完备的法律和法规是保证农村成人教育资源的投入和合理使用的前提。实现农村成人教育经费的立法,不仅可以从指导思想上,而且可以从法律程序上切实保证农村成人教育资源投入的合理性、可靠性和稳定性。通过立法可以监督各级政府按比例划拨农村成人教育经费,监督各级教育部门按照要求正确使用农村成人教育经费,同时监督控制其他社会部门对教育部门的乱摊派行为等。
其四,做好农村成人教育财务的审计监督。审计监督是一种全方位、全过程的财经活动监督,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加强农村成人教育经费的管理和审计监督,是使有限的财力发挥应有的作用,促进农村成人教育事业发展的必要手段。农村成人教育财务审计的主要任务有:审查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合理性和准确性,监督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对教育经费的使用和管理;审查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财务计划、预算计划的制定和执行情况;揭露、打击各种经济犯罪活动。并把农村成人教育基金的征集、储蓄、利用纳入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防止资金的非正常外流和使用。
其五,发挥群众的社会监督作用。农村成人教育经费管理必须具有公开性和民主性,以发挥群众的社会监督作用。各级农村成人教育管理部门可以建立相应的农村成人教育经费管理委员会,吸收行政部门、学校教师和地方群众参与,发挥他们的参与作用;同时开辟多种渠道,保证群众的监督意见能及时反馈。
[参考文献]
[1]陈.1978年以来我国教育投入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6(2).
[2]李祖超.教育经费筹措方法的比较与借鉴[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3).
[3]陈非亚.我国农村成人教育发展中的“瓶颈”问题与对策[J].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4).
[4]吕虹.保障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的思考[J].中国教育学刊,2005(6).
[5]历春元,等.教育投资的国际比较与分析[J].理工高教研究,20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