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2月14—16日本溪暴雪天气诊断分析

来源 :农业灾害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p198612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基于地面高空观测资料、欧洲数值预报中心资料及NCEP 1°×1°每6 h再分析资料,分析2月14—16日暴雪过程的环流特征和物理量场。结果表明:低层辐合高层辐散的垂直结构是此次暴雪的主要原因,受高空急流、东北冷涡和强盛西南暖湿气流共同影响,在有利的动力、水汽、能量条件的共同作用下,配合较长的持续时间,辽宁省中东部地区出现了暴雪到大暴雪,局部出现特大暴雪。
  关键词 冷涡;物理量分析;辽宁暴雪
  中图分类号:P45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305(2021)06–0020–03
  暴雪作为辽宁地区冬季常见的灾害性天气之一,可导致交通、通信中断,甚至导致房屋、温室大棚等倒塌,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产生严重威胁[1-4]。例如,2007年3月初及2009年2月中旬辽宁省发生的两次区域性暴雪对全省各行业造成了极大的经济损失[5-7]。本溪地区处于辽宁东部山区,易形成区域性暴雪和强降雪中心。以2020年2月14—16日大暴雪天气过程为例,该过程是自2007年以来仅次于2007年和2009年的第三大降雪过程,辽宁省中东部地区出现暴雪,其中桓仁、宽甸出现特大暴雪,本溪地区、丹东北部和新宾出现大暴雪。此次天气过程,降雪强度大、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新增积雪深、风雪交加、降温幅度大。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和数值预报产品,分析并总结此次过程,进一步深入认识降雪形成机理,可为今后预报此类降雪提供参考,为气象防灾减灾提供有效帮助。
  1 资料选取
  利用美国环境预报中心(National Center of Environment Prediction, NCEP)的业务化全球再分析(final analysis,FNL)格点资料,空间分辨率为1°×1°,垂直方向900 hPa以下等压面间距为25 hPa,900 hPa以上为50 hPa,时间步长6 h;地面气压选用欧洲数值预报中心资料;常规资料即预报业务中常用的高空、地面观测资料[8]。
  2 降雪实况
  此次强降雪过程发生在2020年2月14日16:00至16日14:00(图1)。在有利的动力、水汽、能量条件共同作用下,配合较长的持续时间,辽宁省中东部地区产生了暴雪到大暴雪,局部特大暴雪天气。全省62个国家级气象观测站均出现降雪,暴雪以上的站数占42%,其中有2个站出现特大暴雪。其中,本溪地区的本溪市区、本溪县出现大暴雪,桓仁县出现特大暴雪天气,全区平均降雪量29.8 mm,最大降雪量出现在桓仁县,为36 mm;最大积雪深度出现在桓仁县黑沟乡,为49 cm。此次过程辽宁省平均降雪量为10.9 mm,本溪地区为辽宁省降雪最大地区,是本溪地区自2007年以来,仅次于2007年3月4日和2009年2月13日的第三次大降雪天气过程。
  3 成因分析
  3.1 环流背景分析
  3.1.1 200 hPa高空形势分析 分析2020年2月14日—16日08:00 200 hPa高空形势场获悉,高空形势场呈现出“两槽一脊”型,河套地区延伸一槽,槽后高空急流极为宽广,辽宁省地处急流出口区的右侧(图2)。
  3.1.2 500 hPa高空形势分析 500 hPa形势场上,中高纬度同样呈现出“两槽一脊”的环流形势,2月14日乌拉尔山高压脊东伸北抬,明显加深。配合高空200 hPa形势场,高空急流对应500 hPa槽所处位置,高空槽东移发展增强。14日20:00东欧生成一阻塞高压,增强北抬,极地冷空气沿脊前不断南下补充,河套地区发展出低涡,系统深厚,径向环流增强,促使槽后冷空气南压,持续向东南部发展至辽宁省。冷涡底部偏西气流带来的冷空气和地面西南暖湿气流汇合,促成此次降雪,15日发展最为强烈,16日20:00低涡中心向东北移动到吉林省,此时辽宁省降雪过程基本结束(图3)。在高压脊的阻挡作用下,低涡在辽宁省上空稳定少动,降水持续时间较长。
  3.1.3 850 hPa高空形势分析 大雪以上量级降雪大多与中低空急流有密切的联系,即冷锋与高空槽、中低层切变配合产生。2月14日20:00 850 hPa在辽宁省上空生成低涡,加深东移发展,由于高压脊的阻挡,移动较慢。15日地面锋区南压,槽区东移影响辽宁地区,切变线压在辽宁中南部,16日20:00移出辽宁省至海上,转为西北气流控制,降雪过程基本结束,持续时间较长。从850 hPa风场上看,辽宁省上空风切明显,15日形成急流,配合低涡切变出现较好的水汽辐合,有利于暴雪的形成(图4)。
  3.1.4 地面形势分析 2月14日08:00受地面倒槽东移影响,辽宁中西部地区开始出现降雪。南支系统活跃,暖湿气流源源不斷向北输送,气旋主体分裂,地面倒槽增强。15日11:00海上生成低压,中心气压值为1 017.5 hPa,3 h变压最大值出现在辽宁北部,气旋将向东北方向缓慢移动发展,冷高压从蒙古国逐渐南压,气旋顶部强烈辐合导致15日白天本溪地区出现持续的强降雪。16日08:00气旋中心移至朝鲜半岛,辽宁各地降水明显减少,16日20:00气旋移至黑龙江东部,辽宁地区降水结束(图5)。
  3.2 物理量诊断分析
  3.2.1 动力条件 从2月14—16日本溪上空垂直速度和散度的时间-高度剖面图来看,14日午后过程开始,一开始降雪强度较弱,15日动力条件最佳,200 hpa高空急流伴随强烈的辐散场,同时受地面东北风形成的近地面冷垫和中东部山区的地形抬升作用影响,低层垂直辐合上升运动强烈。在这种低层辐合、高层辐散的垂直配置下,由于抽吸作用导致上升运动强烈发展,对强降雪的形成极为有利(图6)。
  3.2.2 水汽条件 降雪天气中,降雪范围和强度通常与水汽通量散度数值成正比,2月14日午后过程开始,15日白天水汽辐合区与上升区配合较好,作用较强,降雪强度和范围达到最大,16日14:00之后降雪基本结束(图7)。   4 結论
  通过分析2020年2月14日辽宁地区的暴雪天气的气候特征及和成因,结果表明:
  (1)500 hPa低涡和地面倒槽带来的西南气流是此次过程的主要影响系统,在辽宁上空形成强水汽辐合,降水区位于切变处。
  (2)200 hPa高空急流伴随强烈的辐散场,在低层辐合、高层辐散的垂直配置下,由于抽吸作用导致上升运动强烈发展,有利于强降雪的形成。
  参考文献
  [1] 陈传雷,蒋大凯,陈艳秋,等.2007年3月3—5日辽宁特大暴雪过程物理量诊断分析[J].气象与环境学报,2007(5):17-25.
  [2] 蒋大凯,闵锦忠,阎琦,等.辽宁两类降雪过程的对比及定量降雪预报指标[J].气象科学,2012,32(2):219-225.
  [3] 阎琦,蒋大凯,陈传雷,等.1960—2009年辽宁区域性暴雪气候特征[J].气象与环境学报,2012,28(4):43-48.
  [4] 赵雅轩,梁军,石小龙,等.2009年隆冬辽宁雨转暴雪和大雪过程对比分析[J].气象与环境学报2010,26(5):30-35.
  [5] 刘宁微,齐琳琳,韩江文.北上低涡引发辽宁历史罕见暴雪天气过程的分析[J].大气科学,2009,33(2):275-284.
  [6] 李秀芬,朱教君,贾燕,等.2007年辽宁省特大暴风雪形成过程与危害[J].生态学杂志,2007(8):1250-1258.
  [7] 张炳川,吴晓峰,贾旭轩,等.2009年辽宁省一次暴雪天气过程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2):6275-6278.
  [8] 游枭雄,戴劲,刘二影,等.湘潭暴雪天气的气候特征及其成因分析[J].农业与技术,2019,39(10):116-119.
  责任编辑:黄艳飞
  Abstract The circul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physical quantity field of the snowstorm from February 14 to 16 were analyzed based on the ground observation data, the European Center for Numerical Prediction and the NCEP 1°×1° reanalysis data every 6 hours. Results show that the low-level convergence and the high-level divergence of vertical structure is the main cause of the blizzard. It is affected by the upper-level jet stream, the northeast cold vortex and the strong southwest warm and wet airflow. Under the combined action of favorable dynamic, water vapor and energy conditions, with a longer duration.Therefore, the central and eastern areas of Liaoning Province produced a blizzard to a large blizzard, local heavy blizzard weather.
  Key words Cold vortex; Physical quant-ity analysis; Blizzard in Liaoning
其他文献
通过对宁夏六盘山西麓营造的30多年的水源涵养林华北落叶松生长和天然更新情况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在调查的林分中,随着华北落叶松单位面积数量的增加,平均树高和胸径均呈下降趋势,胸径的降幅高于树高;从决定系数看,平均胸径与单位面积株数关系的紧密程度高于平均树高;华北落叶松在宁夏的天然更新是可能的。天然更新可分为林间空地的天然更新、林缘边天然更新和林地旁撂荒农地天然更新3种。在无人为干预的情况下,林地旁撂荒农地天然更新的华北落叶松生长最好,其次是林缘边(林区道路两侧的),较差的是林间空地。研究结果为华北落叶松水源
摘要 党和国家对林业生态造林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要求各地政府积极落实好林业生态造林工作,并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促进林业健康发展。主要分析林业生态造林中的3种造林技术应用要点,包括播种造林法、分植造林法、根苗造林法,提出林业生态造林中有效防治病虫害的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 林业生态造林;病虫害防治;播种造林法;分植造林法;根苗造林法  中图分类号:S4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
摘要 在城镇化建设步伐不断加快的背景下,城镇绿化面积越来越大。开展有效的城镇绿化工作不仅可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而且可以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但在开展城镇绿化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林木虫害,这极大地影响了城镇绿化的效果和质量。主要针对城镇绿化林木的害虫防治方法进行探究,希望能够为城镇绿化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城镇绿化林木;害虫;防治方法  中图分类号:S4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
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基于遥感影像资料,研究宁夏区域春季沙尘暴与地形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沙尘暴天气发生发展的过程及持续时间与地形、地貌密切相关;同时地形的不同走向和不同尺度对沙尘的运动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受沙尘正面冲击的大尺度山脉对沙尘具有阻挡作用,而稍小尺度的山脉具有迟滞作用,会沿山脉的走向将沙尘引入地势低平低洼之处,从而造成了不同地形区域沙尘天气在发展进程与强度的差异,使靠近山体附近的区域沙尘天气发生的时间相对较迟、推进速度相对较慢,受沙尘暴危害的程度和范围相对较小,同时也减少了较远
[目的]台湾地区在精致农业的发展理念下,实现由传统农业逐步向现代农业绿色发展的转变.当前,农业经济社会发展步入新阶段,学习台湾地区农业绿色发展经验,对进一步促进我国农业绿色高效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方法]通过大量文献资料梳理,概述台湾地区农业绿色发展情况、农业绿色发展成功模式及经验启示.[结果]文章系统介绍台湾地区4种农业绿色发展成功模式,包括资源节约高效发展模式、生态环保发展模式、绿色优质供给模式、绿色防控监管模式,并总结提出坚持农业绿色发展理念,加强绿色增产技术攻关,大力发展创意休闲农业,
摘要 土地沙漠化是荒漠化最重要的类型之一,沙化扩展的原因除了自然因素以外,还有滥牧、滥垦、滥采等人为因素。在我国西北地区,防沙治沙是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主战场。分析了古浪县土地沙漠化形成的原因、现状和过程,总结了预防、控制土地沙漠化的有效措施及成效,并提出了土地沙化治理的主要思路。  关键词 土地沙化;现状;分析;治理措施;治理成效  中图分类号:X1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30
[目的]分析区域资源禀赋与环境条件,针对理县国土空间开发利用问题和风险予以准确分析,识别生态保护极重要区(包括生态极脆弱区),明确农业生产最大合理规模和适宜空间,准确编制国土空间规划,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方法]文章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技术指南》为理论指导;高分一号WFV影像为主要数据源,基于“双评价”下的水土流失敏感性评价,选择降雨侵蚀力因子、土壤可蚀性因子、地形起伏度因子、植被覆盖因子构建水土流失敏感性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空间分析的方法按技术指南标准对水土流失敏感性进行分级
在进口葡萄酒及国内白酒、啤酒的双重压力下,国产葡萄酒亟需抱团“突围”,发展模式上应更加注重“联盟化”“数字化”。本文简要介绍宁夏葡萄酒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了制约宁夏葡萄酒提高附加值和综合效益的问题成因,同时从提升技术、强化引导、打造产业共同体、融合发展、数字化几个方面提出了提高宁夏葡萄酒产业附加值和综合效益的对策建议。
机器视觉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极大地推动了产业转型和现代化发展。本文介绍了机器视觉系统的基本结构及双目立体视觉测量原理,阐述了机器视觉技术在病虫害识别监测、体尺测量、品质检测与分级、智能采摘与自动导航等方面的应用研究现状,从数据处理、作业环境、电源持续性三个方面分析了制约机器视觉技术在农业领域广泛普及应用的原因,建议从算法优化、种植标准化、多技术融合等方面来解决目前所存在的问题。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脑深部电刺激手术评估队列患者手术治疗的相关影响因素及未手术原因。方法选择就诊于2个临床中心因拟行脑深部电刺激术进行术前评估患者共406例,根据评估后是否进行手术分组,手术组302例,未手术组104例。对比两组患者的人口学特征、临床特征和量表评价结果,分析患者基线特征与手术的相关性,总结分析患者未能采用手术治疗的可能影响因素。结果对比基线特征,未手术患者具有更高的发病年龄、更长的病程、双侧起病、认知状况更差、平衡功能更差、Hoehn-Yahr分期更高和生活质量更差。诊断问题是未手术患者的最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