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探讨顺产孕妇产后早期盆底功能恢复情况。方法 以本院进行产后42天复查的120例顺产产妇为研究对象, 再均分为对比组和观察组, 分别对两组产妇采取盆底肌力功能训练和Glazer康复系统方案与盆底肌力功能训练结合的治疗方法, 并记录两组产妇治疗前后盆地综合肌力恢复情况和检查结果来观察其盆底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两组产妇治疗后盆底综合肌力能力均明显高于治疗前, 且实验组产妇在尿失禁、子宫脱垂等方面的恢复效果明显优于对比组, 且其盆底综合肌力状况也明显优于对比组, 盆底功能得到很好的恢复。结论 采用盆底肌力训练和对Glazer康复系统方案对顺产产妇产后盆底功能恢复能够取得很好的效果, 很具有临床指导意义。
关键词: 顺产产妇;产后盆底功能恢复;盆底肌力;
【中图分类号】R714.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236-1879(2018)07-0307-0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6年3月~2017年9月在我院妇女保健科进行产后42天复查的120例顺产妇为观察对象, 年龄22~32岁, 平均年龄在27岁, 其中有30例出现子宫脱垂, 30例出现阴道前壁脱垂, 30例出现阴道后壁脱垂, 30例出现压力性尿失禁, 按照1:1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比组。
1.2 诊断和排除标准。
所有的研究样本在产后均出现盆底功能障碍疾病且符合临床诊断标准的诊断, 并排除泌尿系统感染、慢性肾脏病史、慢性便秘史、盆腔手术史、盆腔器官脱落、尿失禁家族史等, 且研究对象在妊娠年龄、体重、孕周和新生儿体重等方面无显著差异, 具有统计学意义。
1.3 方法和检测指标。
对对比组采用盆底肌力功能训练方法;在对比组实验方法的基础上添加Glazer康复方案来进行实验组产妇的治疗, 两组产妇均每两天治疗一次, 一次20 min。10次为一疗程, 共3个疗程。并观察和记录两组产妇治疗前后盆地综合肌力恢复情况和检查结果。
1.4 疗效评估。
采用阴道肌力测试方法并根据阴道压力计刻度划分不同的等级, 依此来反应产妇盆底肌力情况, 具体规定Ⅰ、Ⅱ、Ⅲ、Ⅳ、Ⅴ分别代表产妇盆底肌力由最差到很好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7.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 计量资料用t检验, 组间资料用 (±s) 检验, 计数资料用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产妇治疗后盆底综合肌力能力均明顯高于治疗前, 且实验组产妇在尿失禁、子宫脱垂等方面的恢复效果明显优于对比组, 且其盆底综合肌力状况也明显优于对比组, 两组比较结果P<0.0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详见表1、2。
3 讨论
盆底功能障碍疾病发病率日益增高, 已经成为当前世界性的医学问题。经过医学界大量的研究和实践已证实产妇年龄、妊娠、阴道分娩次数、盆腔手术、尿路感染等因素都对该疾病的产生有着重要的影响, 而其中的分娩和妊娠造成的产妇盆底支持结构的损害是引起该疾病的首要的和主要的因素[7];而顺产虽然具有利于婴儿发育、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 然而在盆底功能障碍疾病方面存在很大的缺点, 且更容易出现阴道脱垂等盆底障碍疾病而盆底肌力也会大大降低, 需要加强对其产后早期的康复治疗。
女性盆底组织在盆腔脏器正常生理功能的发挥和维持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而在女性妊娠时期, 机体盆地结构和组织发生了复杂的、大程度的改变来适应胚胎和胎儿的发育和生长。在分娩时, 胎儿对盆底结构的直接积压会直接带来其损害, 而且, 盆底去神经会随着盆底的拉伸延长、肌肉的高度扩张而大程度的改变, 结缔组织的分离等又加剧了盆底肌肉的损害;再加上顺产方式过程中的会阴撕裂直接导致盆底肌纤维和神经的损伤, 以及出现的难产、胎儿过大等异常情况引起的盆底、尿道组织、膀胱等改变, 直接导致压力性尿失禁等症状的发生。这些都会直接引起产妇盆底功能障碍疾病[8]。
早期的康复和治疗可以有效的增强盆底肌肉紧张度和收缩力, 改善盆底肌血液循环。有利于盆底肌张力的恢复, 对预防和治疗产妇盆底功能障碍疾病意义重大, 康复和治疗效果的好坏也直接影响着产妇生活质量和未来的性生活满意度。盆底肌训练可以有效的提高产妇盆底肌肉收缩能力, 延长产妇盆底肌肉收缩时间, 并对产妇肌肉协调能力的恢复具有重要意义;而本研究中实验组采用的Glazer盆底康复系统, 一方面对盆底肌支撑功能、括约功能和性功能进行盆底表面肌电的评估利用经阴道表面电极来记录盆底横纹肌潜在运动电位, 另一方面对盆底肌功能障碍进行生物刺激的反馈治疗帮助产妇正确的进行盆底肌肉收缩、并协助其实现对膀胱逼尿肌不正常收缩的自主性抑制和控制。本研究结果也显示使用盆底肌肉训练和Glazer盆底康复系统的产妇盆底肌力快速收缩能力、持续收缩能力和耐受力等均有很大程度的提高, 且明显的优于只进行盆底肌力训练的对比组。
综上所述, 应当加强对顺产妇产后早期盆底功能的康复治疗, 进而有效的预防和治疗产妇妊娠和分娩引起的盆底功能障碍疾病, 提高其生活质量, 为此, 医学界应当加强对治疗和康复方法、手段的不断探索和研究。
参考文献
[1]折瑞莲, 魏晓萍, 汪杨, 等.产后早期盆底功能恢复情况194例分析[J].新乡医学院学报, 2011, 28 (3) :353-355.
[2]林莉, 潘云港, 吾慧瑛, 等.不同时期盆底肌功能锻炼对阴道分娩及产后盆底功能恢复的作用[J].中国实用医药, 2011, 6 (35) :101-103.
[3]吴燕萍, 王炎.产后早期盆底康复治疗对女性盆底功能恢复作用的探讨[J].中国妇幼卫生杂志, 2013, 4 (4) :49-50.
关键词: 顺产产妇;产后盆底功能恢复;盆底肌力;
【中图分类号】R714.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236-1879(2018)07-0307-0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6年3月~2017年9月在我院妇女保健科进行产后42天复查的120例顺产妇为观察对象, 年龄22~32岁, 平均年龄在27岁, 其中有30例出现子宫脱垂, 30例出现阴道前壁脱垂, 30例出现阴道后壁脱垂, 30例出现压力性尿失禁, 按照1:1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比组。
1.2 诊断和排除标准。
所有的研究样本在产后均出现盆底功能障碍疾病且符合临床诊断标准的诊断, 并排除泌尿系统感染、慢性肾脏病史、慢性便秘史、盆腔手术史、盆腔器官脱落、尿失禁家族史等, 且研究对象在妊娠年龄、体重、孕周和新生儿体重等方面无显著差异, 具有统计学意义。
1.3 方法和检测指标。
对对比组采用盆底肌力功能训练方法;在对比组实验方法的基础上添加Glazer康复方案来进行实验组产妇的治疗, 两组产妇均每两天治疗一次, 一次20 min。10次为一疗程, 共3个疗程。并观察和记录两组产妇治疗前后盆地综合肌力恢复情况和检查结果。
1.4 疗效评估。
采用阴道肌力测试方法并根据阴道压力计刻度划分不同的等级, 依此来反应产妇盆底肌力情况, 具体规定Ⅰ、Ⅱ、Ⅲ、Ⅳ、Ⅴ分别代表产妇盆底肌力由最差到很好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7.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 计量资料用t检验, 组间资料用 (±s) 检验, 计数资料用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产妇治疗后盆底综合肌力能力均明顯高于治疗前, 且实验组产妇在尿失禁、子宫脱垂等方面的恢复效果明显优于对比组, 且其盆底综合肌力状况也明显优于对比组, 两组比较结果P<0.0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详见表1、2。
3 讨论
盆底功能障碍疾病发病率日益增高, 已经成为当前世界性的医学问题。经过医学界大量的研究和实践已证实产妇年龄、妊娠、阴道分娩次数、盆腔手术、尿路感染等因素都对该疾病的产生有着重要的影响, 而其中的分娩和妊娠造成的产妇盆底支持结构的损害是引起该疾病的首要的和主要的因素[7];而顺产虽然具有利于婴儿发育、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 然而在盆底功能障碍疾病方面存在很大的缺点, 且更容易出现阴道脱垂等盆底障碍疾病而盆底肌力也会大大降低, 需要加强对其产后早期的康复治疗。
女性盆底组织在盆腔脏器正常生理功能的发挥和维持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而在女性妊娠时期, 机体盆地结构和组织发生了复杂的、大程度的改变来适应胚胎和胎儿的发育和生长。在分娩时, 胎儿对盆底结构的直接积压会直接带来其损害, 而且, 盆底去神经会随着盆底的拉伸延长、肌肉的高度扩张而大程度的改变, 结缔组织的分离等又加剧了盆底肌肉的损害;再加上顺产方式过程中的会阴撕裂直接导致盆底肌纤维和神经的损伤, 以及出现的难产、胎儿过大等异常情况引起的盆底、尿道组织、膀胱等改变, 直接导致压力性尿失禁等症状的发生。这些都会直接引起产妇盆底功能障碍疾病[8]。
早期的康复和治疗可以有效的增强盆底肌肉紧张度和收缩力, 改善盆底肌血液循环。有利于盆底肌张力的恢复, 对预防和治疗产妇盆底功能障碍疾病意义重大, 康复和治疗效果的好坏也直接影响着产妇生活质量和未来的性生活满意度。盆底肌训练可以有效的提高产妇盆底肌肉收缩能力, 延长产妇盆底肌肉收缩时间, 并对产妇肌肉协调能力的恢复具有重要意义;而本研究中实验组采用的Glazer盆底康复系统, 一方面对盆底肌支撑功能、括约功能和性功能进行盆底表面肌电的评估利用经阴道表面电极来记录盆底横纹肌潜在运动电位, 另一方面对盆底肌功能障碍进行生物刺激的反馈治疗帮助产妇正确的进行盆底肌肉收缩、并协助其实现对膀胱逼尿肌不正常收缩的自主性抑制和控制。本研究结果也显示使用盆底肌肉训练和Glazer盆底康复系统的产妇盆底肌力快速收缩能力、持续收缩能力和耐受力等均有很大程度的提高, 且明显的优于只进行盆底肌力训练的对比组。
综上所述, 应当加强对顺产妇产后早期盆底功能的康复治疗, 进而有效的预防和治疗产妇妊娠和分娩引起的盆底功能障碍疾病, 提高其生活质量, 为此, 医学界应当加强对治疗和康复方法、手段的不断探索和研究。
参考文献
[1]折瑞莲, 魏晓萍, 汪杨, 等.产后早期盆底功能恢复情况194例分析[J].新乡医学院学报, 2011, 28 (3) :353-355.
[2]林莉, 潘云港, 吾慧瑛, 等.不同时期盆底肌功能锻炼对阴道分娩及产后盆底功能恢复的作用[J].中国实用医药, 2011, 6 (35) :101-103.
[3]吴燕萍, 王炎.产后早期盆底康复治疗对女性盆底功能恢复作用的探讨[J].中国妇幼卫生杂志, 2013, 4 (4) :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