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时期。科学设置“十二五”规划科技领域核心指标,对于正确引领创新型国家建设方向、客观评价建设成果尤为重要。
一、科技指标的重要作用
(一)引领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政策信号
科学设置科技指标和量值,有利于将发展任务浓缩为若干节点,明确政府的政策导向,调高量值是鼓励全社会形成合力加快发展,压低量值是舒解发展过快带来的压力,使市场主体掌握清晰信息,引导市场行为方向,对政府和市场起到约束督促和指导激励作用。从前5年规划实施情况看,设置了量化指标的规划内容,完成情况明显好于定性表述的内容;设置了约束性指标的规划内容,完成情况明显好于设置预期性指标的内容。
(二)评价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抓手
合理设置科技指标,能够客观反映科技领域发展需要,将发展任务转化为数字,发挥指标可度量、可评估、可考核的优势,揭示科技发展实际,客观评价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和要素投入结构的优化,全面考核我国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成果。
(三)认识国际科技形势的有效途径
科技指标数据可以反映国际科技发展形势,21世纪以来,全球论文数量年均增速从上世纪90年代的4.5%提高到本世纪前8年的6.7%,发明专利授权量年均增速从2.5%提高到4.4%,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增速从5.4%提高到本世纪前5年的7.2%,高技术产品出口额占制成品比重从1990年的15.9%提高到2006年的20.5%,这表明全球科技经过数十年积累,孕育了实现群体性突破的巨大能量,发生革命性突破的先兆愈加明显。
(四)五年规划的核心要素
指标是五年规划的核心。五年规划中,主题主线是灵魂,设计未来发展总体方向,表现为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渗透到整篇规划文本中,统领其他规划要素。战略任务是骨架,勾画出规划的大体轮廓,为实现各项目标提供基本支撑。政策措施是血管,通过顶层设计和分散布局,为完成战略任务输送新鲜血液。指标是心脏,既与主题主线相呼应,又引出战略任务和政策措施,把众多发展任务凝聚到若干重要节点上,起到承上启下、提纲挈领、画龙点睛的重要作用。
二、从现有统计指标看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问题
(一)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的国际比较
一些国内外机构通过设计各种综合性科技指标体系,对世界各国科技实力进行评价,得出了不同结论。一是科技部按照国家创新能力指数,从创新资源配置能力、知识创造与应用能力、企业创新能力、创新绩效和创新环境5个方面,对世界40个主要国家创新能力进行排名,我国位列第22位。二是2006年欧盟理事会按照全球创新计分牌,对世界49个国家和地区创新能力进行排序,我国排名第36位。考虑到排序中将欧盟25国作为1个经济体排在第20位,如果计为25个经济体,我国实际排名为第60位。三是2009年英国著名杂志《经济学家》按照综合创新指数体系,对世界82个国家和地区创新能力进行排序,我国排名第54位。这3个名次都与我国人口和经济总量的世界排位远远不相适应,距离到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目标,时间十分紧迫,任务十分艰巨。
(二)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科技创新投入低
科技创新投入包括人力、物力和财力,具有代表性的指标是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从国际比较看,2000—2006年,世界高收入国家平均为2.48%,日本和韩国均已超过3%,有些较小经济体已经超过4%,我国同期为1.42%,仅比金砖四国中其他三国略高,与发达经济体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见图1)。但研发经费支出结构已经优化,2008年企业资金占比提高到71.7%,政府资金占比下降到23.6%。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看,有研究与试验发展活动的企业占全部企业的比重仅为6.5%,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仅为0.61%。从大中型工业企业看,占比仅为24.9%和0.84%。从高技术产业大中型企业看,经费支出占比也仅为1.4%,其中通信设备制造业投入总量不足Motorola公司的一半,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约为IBM公司的9%,医药制造业约为Johnson公司的11%。主要原因是,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尚未完善,行业平均利润率差距较大,部分资源性、垄断性行业拥有高额利润,比如房地产、煤矿等行业,对企业产生很大诱惑,而技术密集型产业研发周期长、风险大,企业缺乏创新动力和热情,距离真正成为创新主体还有差距。
2、科技创新产出低
科技创新产出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具有代表性的指标是发明专利数和科技进步贡献率。从发明专利数看,2007年世界高收入国家每万人口发明专利申请数平均为12件,日本和韩国均超过30件,美国也超过15件,我国为1.9件,仅比金砖四国中印度和巴西略高,低于俄罗斯(见图2)。我国单位研发经费支出对应的发明专利授权量仅为韩国的2/5,有限投入没有发挥应有效益。从科技进步贡献率看,根据C-D生产函数进行测算,得出1990—1999年我国科技进步贡献率为50%左右,落后于同期德国、韩国、英国等发达国家(见图3)。主要原因是,除了科技经费投入低外,科技经费管理体制存在缺陷,国家科技经费分配部门过多、计划项目林立,科技部有863计划和星火计划等,教育部有211工程和985工程,中科院有知识创新工程,发改委、工程院和自然科学基金委也都有各自的科技计划,导致条块分割、资源分散。
3、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低
科技成果转化反映科技与经济的结合程度。有研究表明,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不足20%。专利转化率不超过10%,转化为生产力的不足5%,美国则有10%的专利能转化为创新成果。2008年,我国科技论文平均被引用次数为5.2次,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有效专利持有量、关键技术专利掌握情况等专利质量指标与发达国家差距巨大。主要原因是,科技与经济两张皮现象长期存在,产学研割裂的现象比较突出,政府研发经费仍主要投向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企业牵头的国家科技计划比例只有三分之一,科技研究不能突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不能突出市场需求,很多科研成果无法应用、转化和扩散,科技与经济脱节严重。
三、“十二五”规划科技核心指标的设置
(一)历次五年规划设置的科技指标
“九五”计划提出“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有较大提高,主要工业领域的技术水平接近或达到国际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先进水平”,由于都是定性目标,没有设定指标量值,完成情况无法准确衡量,但主要工业领域技术水平目标明显没有实现。“十五”计划提出“研究与开发经费占GDP比例提高到1.5%以上”,但2005年只达到1.3%,目标没有实现。“十一五”规划提出“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GDP比重增加到2%”,2009年为1.62%,预计无法实现。
因此,前3个五年规划科技指标设置的问题主要有:缺少科技产出指标,无法衡量科技投入的效果和效益;缺少量化指标,无法对目标实现情况进行准确评价;指标实现情况与初始量值存在差异,实施进展效果不尽理想。
(二)“十二五”规划应设置的科技核心指标
设计科技领域的核心指标,需要统筹考虑以下因素。一是既要有反映科技投入的指标,也要有反映科技产出的指标。二是要有利于国际比较,体现全球视野,能够建立与国际沟通对话的平台,反映与发达国家差距,客观评价我国的发展成就和在世界上的地位。三是要选择最具代表性和说服力的指标,五年规划不可能纳入过多科技指标,2—5个指标为宜,其他指标可以在科技专项规划中出现。四是要有统计基础,选择有统计、可评估的指标。
因此,“十二五”规划应设置以下科技指标。针对科技投入低问题,设置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GDP比重指标,这是国际通用的代表一国R&D活动规模和强度的指标,从投入角度反映科技创新能力。针对科技产出低问题,设置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授权数指标,这是国际通用的反映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指标,反映全民知识创造的能力和效率;设置科技进步贡献率指标,指科技进步速度与经济增长速度的比率,反映广义科技进步即多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针对科技成果转化低问题,提出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速度指标,评价科技成果产业化情况。
(三)“十二五”期末的指标量值
1、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到2.2%
测算依据是,从全社会R&D经费支出看,“十一五”前4年年均增长22%,其中,政府资金从532.6亿元增加到1088.9亿元,年均增长15%;企业资金从1291.3亿元增加到3311.5亿元,年均增长21%。说明研发经费投入正在逐步走向以企业为主体,企业资金基数大、增速高,并且后危机时期企业竞争将更多地体现在创新能力竞争上,企业自身具备研发的内在要求。预测“十二五”期间全社会R&D经费支出仍可以年均增长20%以上,假定GDP年均实际增速为7—9%、名义增速为10—12%,2015年将达到2.1—2.3%。
2、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授权数达到2.4件
测算依据是,1990—2008年,我国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授权数年均增长19%,按此推算,2015年将达到2.38件。从发明专利内部结构看,国内发明专利授权数增长了40倍,从1149件达到46590件,国外数仅增长了17倍,从2689件达到47116件。表明我国发明专利已经不再主要依赖国外组织,科技创新具有集成效应,国内发明创造活动发展速度将会更快,加之经济危机往往催生重大科技创新,预测“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长至少20%,按人口年均增长0.56%计算,2015年将达到2.41件。
3、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2%以上
目前高技术产业统计口径包括高技术制造业和高技术服务业,高技术制造业包括医药制造业等五个产业。从我国历史情况看,“十一五”前4年年均增长14.6%。“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如将其中具备高技术特点的产业纳入高技术制造业,同时纳入高技术服务业,增长速度可能远超过“十一五”时期。但从高技术产业内部结构看,1995—2007年,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占高技术产业比重从9%持续提高到20%,其他4类产业占比均小幅下降。“九五”和“十五”时期高技术产业快速发展得益于该产业,但2007年以来,该产业占比开始徘徊不前,市场基本饱和,潜力基本挖掘,难以重现高速增长。因此,预测“十二五”期间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2%以上。
4、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0%
根据C-D生产函数模型,科技贡献率=A/Y×100%=[(Y-αK-βL)/Y]×100%,变量解释为,Y为经济产出增长速度,用GDP表示;A为科技进步增长速度;K为资本投入增长速度,用生产性资本存量Kt=Kt-1(1-折旧率)+It表示,It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减去住房投资;L为劳动投入增长速度,用全社会就业人数(年末)表示;α为资金的产出弹性系数,用资本报酬与GDP比值表示;β为劳动的产出弹性系数,用劳动报酬与GDP比值表示。测算得出,近年我国科技进步贡献率约为40%,假定“十二五”期间GDP年均增速为7—9%、就业人数年均增速为0.75%,当资本存量年均增速在6—9%时,即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在30—35%时,我国科技进步贡献率能够达到50%。
四、完成指标的政策保障
(一)扩大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
中央和地方财政科技经费投入继续稳定增长,引导企业加大研发经费投入,鼓励社会资本更多地投向科技创新,增强全社会科技创新动力和活力。
提高政府基础研究经费占研发经费支出比重,提高非竞争性经费在财政科技经费中的比重,建立适合基础研究特点的长期稳定资助模式,破解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经费支出结构失衡难题,力争取得一批具有世界影响的重大原始创新成果。
(二)强化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基础性作用
国家创新资源尤其是增量资源的配置主要面向企业,新增财政科技经费投入向企业倾斜,技术开发类国家科技计划投向企业的经费原则上不低于70%,促进企业主导和参与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和应用类科技计划。
依托行业龙头企业建设一批国家实验室和技术研发中心,将科技创新指标纳入国有企业及其管理者的绩效考核,培育引领行业创新方向、带动产业技术提升的创新型领军企业。
鼓励国内企业联合国外企业开展技术研发和科技成果产业化,支持企业在科技富集型国家设立研发中心,并购研发机构和技术创新型企业,收购先进技术和品牌。
加强财税政策支持,实施加计扣除、加速折旧、减计收入、所得税减免等激励政策,加快制定消费创新产品税收优惠政策,落实政府采购和首购政策,为创新产品创造初期市场。
探索建立中小企业创新失败保障机制,通过提供研发资助等手段,降低创新门槛,减少创新失败损失,分担中小企业创新风险。
完善知识产权政策,加强对付出巨大创新成本的企业和个人的收益保障,防止其他企业坐享技术外溢。建立外资并购的国家技术安全审查制度,防范国外企业低价收购我国自主知识产权。
(三)推动形成创新主体协同作用的创新格局
产学研结合从政府推动、学研主导的自上而下科技转化路径,转向企业主导、产带学研的自下而上需求导向路径,由市场有效需求向上游获取技术,在渐进性创新中实现根本性创新,填补从原始创新向产品转化的鸿沟。
鼓励大院大所面向企业开放,基础研究平台、应用研究平台与企业共享共用,激励科研人员为企业服务、进入企业或自主创办企业,探索从大型企业研究所物色国家实验室领导的做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完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共享机制,改变二者封闭独立和竞争关系,高等学院立足于基础研究,指导和服务于应用研究,科研机构加强技术集成与工程化研究,促进科技成果转变为企业可应用的成果。
深化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管理改革,克服行政化倾向和官本位思想,取消实际存在的行政级别和行政化管理模式,建立职责明确、评价科学、开放有序、管理规范的现代院所制度,完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共享机制,增强创新动力。
(作者单位:国家发展改革委规划司)
一、科技指标的重要作用
(一)引领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政策信号
科学设置科技指标和量值,有利于将发展任务浓缩为若干节点,明确政府的政策导向,调高量值是鼓励全社会形成合力加快发展,压低量值是舒解发展过快带来的压力,使市场主体掌握清晰信息,引导市场行为方向,对政府和市场起到约束督促和指导激励作用。从前5年规划实施情况看,设置了量化指标的规划内容,完成情况明显好于定性表述的内容;设置了约束性指标的规划内容,完成情况明显好于设置预期性指标的内容。
(二)评价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抓手
合理设置科技指标,能够客观反映科技领域发展需要,将发展任务转化为数字,发挥指标可度量、可评估、可考核的优势,揭示科技发展实际,客观评价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和要素投入结构的优化,全面考核我国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成果。
(三)认识国际科技形势的有效途径
科技指标数据可以反映国际科技发展形势,21世纪以来,全球论文数量年均增速从上世纪90年代的4.5%提高到本世纪前8年的6.7%,发明专利授权量年均增速从2.5%提高到4.4%,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增速从5.4%提高到本世纪前5年的7.2%,高技术产品出口额占制成品比重从1990年的15.9%提高到2006年的20.5%,这表明全球科技经过数十年积累,孕育了实现群体性突破的巨大能量,发生革命性突破的先兆愈加明显。
(四)五年规划的核心要素
指标是五年规划的核心。五年规划中,主题主线是灵魂,设计未来发展总体方向,表现为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渗透到整篇规划文本中,统领其他规划要素。战略任务是骨架,勾画出规划的大体轮廓,为实现各项目标提供基本支撑。政策措施是血管,通过顶层设计和分散布局,为完成战略任务输送新鲜血液。指标是心脏,既与主题主线相呼应,又引出战略任务和政策措施,把众多发展任务凝聚到若干重要节点上,起到承上启下、提纲挈领、画龙点睛的重要作用。
二、从现有统计指标看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问题
(一)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的国际比较
一些国内外机构通过设计各种综合性科技指标体系,对世界各国科技实力进行评价,得出了不同结论。一是科技部按照国家创新能力指数,从创新资源配置能力、知识创造与应用能力、企业创新能力、创新绩效和创新环境5个方面,对世界40个主要国家创新能力进行排名,我国位列第22位。二是2006年欧盟理事会按照全球创新计分牌,对世界49个国家和地区创新能力进行排序,我国排名第36位。考虑到排序中将欧盟25国作为1个经济体排在第20位,如果计为25个经济体,我国实际排名为第60位。三是2009年英国著名杂志《经济学家》按照综合创新指数体系,对世界82个国家和地区创新能力进行排序,我国排名第54位。这3个名次都与我国人口和经济总量的世界排位远远不相适应,距离到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目标,时间十分紧迫,任务十分艰巨。
(二)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科技创新投入低
科技创新投入包括人力、物力和财力,具有代表性的指标是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从国际比较看,2000—2006年,世界高收入国家平均为2.48%,日本和韩国均已超过3%,有些较小经济体已经超过4%,我国同期为1.42%,仅比金砖四国中其他三国略高,与发达经济体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见图1)。但研发经费支出结构已经优化,2008年企业资金占比提高到71.7%,政府资金占比下降到23.6%。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看,有研究与试验发展活动的企业占全部企业的比重仅为6.5%,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仅为0.61%。从大中型工业企业看,占比仅为24.9%和0.84%。从高技术产业大中型企业看,经费支出占比也仅为1.4%,其中通信设备制造业投入总量不足Motorola公司的一半,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约为IBM公司的9%,医药制造业约为Johnson公司的11%。主要原因是,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尚未完善,行业平均利润率差距较大,部分资源性、垄断性行业拥有高额利润,比如房地产、煤矿等行业,对企业产生很大诱惑,而技术密集型产业研发周期长、风险大,企业缺乏创新动力和热情,距离真正成为创新主体还有差距。
2、科技创新产出低
科技创新产出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具有代表性的指标是发明专利数和科技进步贡献率。从发明专利数看,2007年世界高收入国家每万人口发明专利申请数平均为12件,日本和韩国均超过30件,美国也超过15件,我国为1.9件,仅比金砖四国中印度和巴西略高,低于俄罗斯(见图2)。我国单位研发经费支出对应的发明专利授权量仅为韩国的2/5,有限投入没有发挥应有效益。从科技进步贡献率看,根据C-D生产函数进行测算,得出1990—1999年我国科技进步贡献率为50%左右,落后于同期德国、韩国、英国等发达国家(见图3)。主要原因是,除了科技经费投入低外,科技经费管理体制存在缺陷,国家科技经费分配部门过多、计划项目林立,科技部有863计划和星火计划等,教育部有211工程和985工程,中科院有知识创新工程,发改委、工程院和自然科学基金委也都有各自的科技计划,导致条块分割、资源分散。
3、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低
科技成果转化反映科技与经济的结合程度。有研究表明,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不足20%。专利转化率不超过10%,转化为生产力的不足5%,美国则有10%的专利能转化为创新成果。2008年,我国科技论文平均被引用次数为5.2次,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有效专利持有量、关键技术专利掌握情况等专利质量指标与发达国家差距巨大。主要原因是,科技与经济两张皮现象长期存在,产学研割裂的现象比较突出,政府研发经费仍主要投向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企业牵头的国家科技计划比例只有三分之一,科技研究不能突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不能突出市场需求,很多科研成果无法应用、转化和扩散,科技与经济脱节严重。
三、“十二五”规划科技核心指标的设置
(一)历次五年规划设置的科技指标
“九五”计划提出“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有较大提高,主要工业领域的技术水平接近或达到国际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先进水平”,由于都是定性目标,没有设定指标量值,完成情况无法准确衡量,但主要工业领域技术水平目标明显没有实现。“十五”计划提出“研究与开发经费占GDP比例提高到1.5%以上”,但2005年只达到1.3%,目标没有实现。“十一五”规划提出“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GDP比重增加到2%”,2009年为1.62%,预计无法实现。
因此,前3个五年规划科技指标设置的问题主要有:缺少科技产出指标,无法衡量科技投入的效果和效益;缺少量化指标,无法对目标实现情况进行准确评价;指标实现情况与初始量值存在差异,实施进展效果不尽理想。
(二)“十二五”规划应设置的科技核心指标
设计科技领域的核心指标,需要统筹考虑以下因素。一是既要有反映科技投入的指标,也要有反映科技产出的指标。二是要有利于国际比较,体现全球视野,能够建立与国际沟通对话的平台,反映与发达国家差距,客观评价我国的发展成就和在世界上的地位。三是要选择最具代表性和说服力的指标,五年规划不可能纳入过多科技指标,2—5个指标为宜,其他指标可以在科技专项规划中出现。四是要有统计基础,选择有统计、可评估的指标。
因此,“十二五”规划应设置以下科技指标。针对科技投入低问题,设置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GDP比重指标,这是国际通用的代表一国R&D活动规模和强度的指标,从投入角度反映科技创新能力。针对科技产出低问题,设置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授权数指标,这是国际通用的反映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指标,反映全民知识创造的能力和效率;设置科技进步贡献率指标,指科技进步速度与经济增长速度的比率,反映广义科技进步即多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针对科技成果转化低问题,提出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速度指标,评价科技成果产业化情况。
(三)“十二五”期末的指标量值
1、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到2.2%
测算依据是,从全社会R&D经费支出看,“十一五”前4年年均增长22%,其中,政府资金从532.6亿元增加到1088.9亿元,年均增长15%;企业资金从1291.3亿元增加到3311.5亿元,年均增长21%。说明研发经费投入正在逐步走向以企业为主体,企业资金基数大、增速高,并且后危机时期企业竞争将更多地体现在创新能力竞争上,企业自身具备研发的内在要求。预测“十二五”期间全社会R&D经费支出仍可以年均增长20%以上,假定GDP年均实际增速为7—9%、名义增速为10—12%,2015年将达到2.1—2.3%。
2、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授权数达到2.4件
测算依据是,1990—2008年,我国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授权数年均增长19%,按此推算,2015年将达到2.38件。从发明专利内部结构看,国内发明专利授权数增长了40倍,从1149件达到46590件,国外数仅增长了17倍,从2689件达到47116件。表明我国发明专利已经不再主要依赖国外组织,科技创新具有集成效应,国内发明创造活动发展速度将会更快,加之经济危机往往催生重大科技创新,预测“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长至少20%,按人口年均增长0.56%计算,2015年将达到2.41件。
3、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2%以上
目前高技术产业统计口径包括高技术制造业和高技术服务业,高技术制造业包括医药制造业等五个产业。从我国历史情况看,“十一五”前4年年均增长14.6%。“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如将其中具备高技术特点的产业纳入高技术制造业,同时纳入高技术服务业,增长速度可能远超过“十一五”时期。但从高技术产业内部结构看,1995—2007年,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占高技术产业比重从9%持续提高到20%,其他4类产业占比均小幅下降。“九五”和“十五”时期高技术产业快速发展得益于该产业,但2007年以来,该产业占比开始徘徊不前,市场基本饱和,潜力基本挖掘,难以重现高速增长。因此,预测“十二五”期间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2%以上。
4、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0%
根据C-D生产函数模型,科技贡献率=A/Y×100%=[(Y-αK-βL)/Y]×100%,变量解释为,Y为经济产出增长速度,用GDP表示;A为科技进步增长速度;K为资本投入增长速度,用生产性资本存量Kt=Kt-1(1-折旧率)+It表示,It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减去住房投资;L为劳动投入增长速度,用全社会就业人数(年末)表示;α为资金的产出弹性系数,用资本报酬与GDP比值表示;β为劳动的产出弹性系数,用劳动报酬与GDP比值表示。测算得出,近年我国科技进步贡献率约为40%,假定“十二五”期间GDP年均增速为7—9%、就业人数年均增速为0.75%,当资本存量年均增速在6—9%时,即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在30—35%时,我国科技进步贡献率能够达到50%。
四、完成指标的政策保障
(一)扩大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
中央和地方财政科技经费投入继续稳定增长,引导企业加大研发经费投入,鼓励社会资本更多地投向科技创新,增强全社会科技创新动力和活力。
提高政府基础研究经费占研发经费支出比重,提高非竞争性经费在财政科技经费中的比重,建立适合基础研究特点的长期稳定资助模式,破解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经费支出结构失衡难题,力争取得一批具有世界影响的重大原始创新成果。
(二)强化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基础性作用
国家创新资源尤其是增量资源的配置主要面向企业,新增财政科技经费投入向企业倾斜,技术开发类国家科技计划投向企业的经费原则上不低于70%,促进企业主导和参与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和应用类科技计划。
依托行业龙头企业建设一批国家实验室和技术研发中心,将科技创新指标纳入国有企业及其管理者的绩效考核,培育引领行业创新方向、带动产业技术提升的创新型领军企业。
鼓励国内企业联合国外企业开展技术研发和科技成果产业化,支持企业在科技富集型国家设立研发中心,并购研发机构和技术创新型企业,收购先进技术和品牌。
加强财税政策支持,实施加计扣除、加速折旧、减计收入、所得税减免等激励政策,加快制定消费创新产品税收优惠政策,落实政府采购和首购政策,为创新产品创造初期市场。
探索建立中小企业创新失败保障机制,通过提供研发资助等手段,降低创新门槛,减少创新失败损失,分担中小企业创新风险。
完善知识产权政策,加强对付出巨大创新成本的企业和个人的收益保障,防止其他企业坐享技术外溢。建立外资并购的国家技术安全审查制度,防范国外企业低价收购我国自主知识产权。
(三)推动形成创新主体协同作用的创新格局
产学研结合从政府推动、学研主导的自上而下科技转化路径,转向企业主导、产带学研的自下而上需求导向路径,由市场有效需求向上游获取技术,在渐进性创新中实现根本性创新,填补从原始创新向产品转化的鸿沟。
鼓励大院大所面向企业开放,基础研究平台、应用研究平台与企业共享共用,激励科研人员为企业服务、进入企业或自主创办企业,探索从大型企业研究所物色国家实验室领导的做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完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共享机制,改变二者封闭独立和竞争关系,高等学院立足于基础研究,指导和服务于应用研究,科研机构加强技术集成与工程化研究,促进科技成果转变为企业可应用的成果。
深化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管理改革,克服行政化倾向和官本位思想,取消实际存在的行政级别和行政化管理模式,建立职责明确、评价科学、开放有序、管理规范的现代院所制度,完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共享机制,增强创新动力。
(作者单位:国家发展改革委规划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