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刚看到个新闻专题,述及中国“城市病”日益严重,“人们”不得不逃离北上广,到二三线城市“发展”云。南京算几线来着?
普通人就是活着,考虑怎么活得更好点,哪里谈得上“发展”。若因加班跟老板龃龉,终于休假郊游,远远看到村姑夕阳下劳作,觉名利之心顿消,乃至感慨何时退休归去来兮,但这不能算“逃离”。因为走近,会发现村姑的脸皱巴巴的、护手霜也绝非兰蔻。
事实上,村里已经没有村姑。他们都在北上广的车间里,我是说,假如没在东莞的会所中。农村余下老人和孩子,最惨烈的故事时有听闻。
摄影家照相,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常见主题,满眼老农笑口齿缺抱玉米,或者肚兜男孩儿搂南瓜,一水儿“大丰收叙事”。这是赤裸裸的粉饰帮闲,农村是你们说的样子吗?没廉耻的东西。
汶川地震后群星一遍遍唱着“我让你重回原来的生活”——可那种生活是值得羡慕的、文明有尊严的吗?很多人对少数民族的了解,就是民族村的载歌载舞,有谁细想过大凉山的小学?
我是农村出来的孩子。准确地说,农村逃离的。先撂个话儿放这儿:你就打死我,我也要赖在城市里。我之所以没去北上广,是因为失去在那里的机会。
你知道农村的真相吗?我们的农村交通更原始、住房更简陋、环境更糟糕、资源更稀缺。如今,村村通勉强通了村村;而我小时候,一场大雨,三五天后才能勉强走出家门。雨靴是极罕见的物件儿,连工字木屐也属奢侈。其它就不说了,喜欢兰花指叙事的城市文青,一定要请上一回我老家的茅房,看他还写不写酸诗,装不装海子。
有太多的指数,可以区别城乡的资源情况。虽说城市的环境的确是媒体的热门议题,但农村的环境问题,很少有机会进入媒体视野。他们似乎是一个沉默的虚空,可以被主流社会无限度地转嫁。
上海朋友忆苦思甜,说童年时食品短缺,大人把饼干听放在高处,以限制小朋友的馋嘴。我心想:小时候,听说有种叫饼干的美味——在有座叫上海的城市里——我是说在有种叫幼儿园的地方;胸前别着“手捏子”(手帕)的“小朋友”,可以一块块掰着享用。直到课本里,学到周总理给小桂花同学苹果,我还没见过一只真正的苹果。
倒是三十年来,总有各级领导,在某个固定的工作季,到农村给孩子送温暖,每次看到都要心痛。我小时候,跟城市的孩子一样会流鼻涕,但却没有手捏子。于是总把它像大人一样,抹到树干或者鞋跟——如果碰巧有鞋跟的话。当然如你所知,俺跟城市的孩子一样会大便,我起誓不会有人想知道,我用什么来替代手纸。
彼时乡人的中国梦,是“吃商品粮”,拥有城市户口。实在不行,到城市当临时工也行。说“上班”的感觉,比“下田”实在高端许多。
城市病是撑得,农村还饿着。农业文明,仍在畜力阶段,在今天即是不文明。《新概念英语》有篇文章,描写作者对城市文明的赞美,我有共鸣。雨中的广场和夜里的路灯,多有诗意,我根本不怀念故乡漆黑的泥泞。
在农村的庙会上,有难得一见的临时舞台。传统戏曲,或者是草台班子的肚皮舞。那里没有小剧场,没有同步全国的院线。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和内容稀缺,所以即使是新闻联播,也还有一如既往的魔弹效果。
也许城市是让人沮丧,但还有更让人沮丧的农村。老相册里有张合影,我与家兄舍妹,站在南京长江大桥上。不过那只是布景。真相是,我们站在皖西北县城的一家照相馆里,在1970年代。从那时起,我就决定要去大城市,让我的孩子,在幼儿园而非牲口屋里开学,胸前也别着个“手捏子”,吃饼干——哪怕你们城里人,把它叫做垃圾食品。
哪怕有雾霾,我也要呛死在城市。何况北上广有更好的医院,哪里先呛死,也还难说。
普通人就是活着,考虑怎么活得更好点,哪里谈得上“发展”。若因加班跟老板龃龉,终于休假郊游,远远看到村姑夕阳下劳作,觉名利之心顿消,乃至感慨何时退休归去来兮,但这不能算“逃离”。因为走近,会发现村姑的脸皱巴巴的、护手霜也绝非兰蔻。
事实上,村里已经没有村姑。他们都在北上广的车间里,我是说,假如没在东莞的会所中。农村余下老人和孩子,最惨烈的故事时有听闻。
摄影家照相,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常见主题,满眼老农笑口齿缺抱玉米,或者肚兜男孩儿搂南瓜,一水儿“大丰收叙事”。这是赤裸裸的粉饰帮闲,农村是你们说的样子吗?没廉耻的东西。
汶川地震后群星一遍遍唱着“我让你重回原来的生活”——可那种生活是值得羡慕的、文明有尊严的吗?很多人对少数民族的了解,就是民族村的载歌载舞,有谁细想过大凉山的小学?
我是农村出来的孩子。准确地说,农村逃离的。先撂个话儿放这儿:你就打死我,我也要赖在城市里。我之所以没去北上广,是因为失去在那里的机会。
你知道农村的真相吗?我们的农村交通更原始、住房更简陋、环境更糟糕、资源更稀缺。如今,村村通勉强通了村村;而我小时候,一场大雨,三五天后才能勉强走出家门。雨靴是极罕见的物件儿,连工字木屐也属奢侈。其它就不说了,喜欢兰花指叙事的城市文青,一定要请上一回我老家的茅房,看他还写不写酸诗,装不装海子。
有太多的指数,可以区别城乡的资源情况。虽说城市的环境的确是媒体的热门议题,但农村的环境问题,很少有机会进入媒体视野。他们似乎是一个沉默的虚空,可以被主流社会无限度地转嫁。
上海朋友忆苦思甜,说童年时食品短缺,大人把饼干听放在高处,以限制小朋友的馋嘴。我心想:小时候,听说有种叫饼干的美味——在有座叫上海的城市里——我是说在有种叫幼儿园的地方;胸前别着“手捏子”(手帕)的“小朋友”,可以一块块掰着享用。直到课本里,学到周总理给小桂花同学苹果,我还没见过一只真正的苹果。
倒是三十年来,总有各级领导,在某个固定的工作季,到农村给孩子送温暖,每次看到都要心痛。我小时候,跟城市的孩子一样会流鼻涕,但却没有手捏子。于是总把它像大人一样,抹到树干或者鞋跟——如果碰巧有鞋跟的话。当然如你所知,俺跟城市的孩子一样会大便,我起誓不会有人想知道,我用什么来替代手纸。
彼时乡人的中国梦,是“吃商品粮”,拥有城市户口。实在不行,到城市当临时工也行。说“上班”的感觉,比“下田”实在高端许多。
城市病是撑得,农村还饿着。农业文明,仍在畜力阶段,在今天即是不文明。《新概念英语》有篇文章,描写作者对城市文明的赞美,我有共鸣。雨中的广场和夜里的路灯,多有诗意,我根本不怀念故乡漆黑的泥泞。
在农村的庙会上,有难得一见的临时舞台。传统戏曲,或者是草台班子的肚皮舞。那里没有小剧场,没有同步全国的院线。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和内容稀缺,所以即使是新闻联播,也还有一如既往的魔弹效果。
也许城市是让人沮丧,但还有更让人沮丧的农村。老相册里有张合影,我与家兄舍妹,站在南京长江大桥上。不过那只是布景。真相是,我们站在皖西北县城的一家照相馆里,在1970年代。从那时起,我就决定要去大城市,让我的孩子,在幼儿园而非牲口屋里开学,胸前也别着个“手捏子”,吃饼干——哪怕你们城里人,把它叫做垃圾食品。
哪怕有雾霾,我也要呛死在城市。何况北上广有更好的医院,哪里先呛死,也还难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