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骨质疏松40例临床疗效观察

来源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yunwoaih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联合疗法治疗骨质疏松的临床效果。方法:80例骨质疏松患者随机为到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疗法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西医联合疗法治疗。通过观察骨质疏松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的变化来评定治疗的疗效。结果:对照组有效治疗率为775%,观察组有效治疗率为900%,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联合疗法能有效改善骨质疏松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率。
  【关键词】西医;中西医;骨质疏松;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681【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4)02-0087-01
  骨质疏松是现代社会一种常见的全身代谢性的疾病,主要临床特点是患者的全身骨量少以及骨组织显微结构被破坏,骨基质和骨矿成分比例明显变小,患者骨脆性增加,容易发生骨折,此类疾病多见于绝经后的妇女以及老年群体[1]。我国的人口老龄化日益加剧,病患者有增加的趋势,需加强该类疾病的防治。骨质疏松作为一种代谢性的骨病,它并不是单纯的缺少钙元素,不能只靠简单的补钙来治疗,而需要通过综合性的治疗,调节骨代谢,促进骨细胞增殖,形成新骨等措施来治疗。目前,西医治疗骨质疏松症已经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尚未达到满意的效果,近年来中医的发展为其治疗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本文将探讨利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疗效。
  1资料与方法
  11诊断标准根据我国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标准[1]进行分类,基本正常:骨量丢失率在1%~12%之间,丢失在1 SD内;骨量减少:患者的骨量丢失率在13%~24%之间,丢失1~2 SD之间;骨质疏松:患者的骨量丢失率≥25%,丢失≥2 SD。
  12一般资料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我院共收治了80例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配到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疗法治疗,其中男26例,女14例;年龄在40~77岁,平均(541±106)岁;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疗法治疗,其中男25例,女15例;年龄在38~75岁,平均(538±102)岁;两组骨质疏松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3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医疗法治疗,口服乐力,1粒/次,1次/d;阿法 D3,1粒/次,1次/d。观察组患者采用中西医疗法治疗,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服用中药,其配方是: 麻黄10g,熟地30g, 细辛10g,补骨脂20g,枸杞子15g,骨碎补15g,淫羊藿20g,制附子45g。如有血虚者,则补加丹参;如有气虚者,则补加黄芪;如有阴虚者,补加黄柏;如有脾虚者,补加白术和干姜。水煎服,1剂/d。
  14疗效评定[2]根据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的变化,评定治疗的疗效。显效:患者的腰痛、背痛症状显著改善,积分下降大于2/3,检测患者的骨密度(BMD),治疗后的BMD值升高≥006g/cm2;有效:患者的腰痛、背痛症状有明显的改善,积分下降1/3到2/3间,治疗后的BMD值升高<006g/cm2;无效:患者的腰痛、背痛症状没有改善,积分下降<1/3,治疗后的BMD值无上升,甚至有下降现象。
  15统计学分析数据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X2检验。当P>005时,表示数据无统计学差异;当P<005时,表示数据有统计学差异。
  3讨论
  骨质疏松症是老年人群体中常见的疾病,我国的人口特点使骨质疏松疾病逐渐成为一种严重的社会问题。研究发现,骨质疏松的发生机制主要由以下几个因素影响[2-3]:①遗传因素:近年来,利用分子生物学等技术发现与骨质疏松发生有相关性的基因有Ⅰ型胶原基因、雌激素受体基因以及维生素D受体基因等;②激素因素:患者常见缺乏降钙素、雌激素、甲状腺素、生长激素和活性维生素D等,其中雌激素是最大的影响因素,各激素分泌过少,最终造成骨量减少。③营养因素:患者因营养缺乏,造成血钙水平下降,影响骨的形成。
  近年来随着中医的推广和应用,为骨质疏松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并取得较好的效果。中医认为骨质增生症的发生主要与肾虚精亏以及邪滞经络有关,因此可通过补肾祛邪进行治疗。中医治疗骨质疏松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4]:①调节内分泌平衡:如淫羊藿等的中药调节女性降钙素、雌二醇等激素;②调节微量元素的平衡:如许多中药具有开胃健脾的功效,它能促进钙吸收;③调节细胞的活性:许多中药能够促进成骨细胞增殖,抑制破骨细胞增殖。
  总的来说,通过常规西医治疗,配合中医的补肾祛邪,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骨质疏松的有效治疗率。
  参考文献
  [1]邓振阳.中西医结合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0,48(8):49.
  [2]朱慧锋,王珠美,王维佳.骨质疏松症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J]. 实用医学杂志,2008,24(11):1863-1864.
  [3]巫波荣.中西医结合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临床分析[J].亚太传统医药,2010,6 (11):34.
  [4]刘勇.中西医结合治疗骨质疏松150例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3):617-618.
  (收稿日期:20131201)
其他文献
【摘 要】 目的:观察分析临床使用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联合弗雷他定治疗慢性荨麻疹的效果。方法:抽取荨麻疹患者150例进行实验,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75例,实验组患者通过复方甘草酸苷联合弗雷他定片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只通过弗雷他定片治疗。连续治疗4周,分析并探讨实验组和观察组疗效差异。结果:实验组患者在治疗慢性荨麻疹上的临床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
目的:探讨静脉全麻复合骶麻与单纯静脉全麻在小儿下腹部手术中的作用。方法:选取80例行下腹部手术的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麻醉方式将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实
目的:探讨气管置管病人吸痰前予大剂量气道湿化液对预防气道阻塞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2例气管置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6例。对照组患者吸痰前给予小剂量湿化液1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冠心病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近期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治疗组经桡动脉途径行 PCI,对照组经股
目的:观察中医综合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致急性痛风关节炎的临床疗效,以供参考。方法:将慢性肾功能衰竭致急性痛风关节炎患者79例纳入本研究,均接受中药汤剂口服、针刺等中医综合治
目的:探讨胃镜引导下放置空肠营养管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的临床观察。方法:选取98例食管手术患者行套扎术后放置空肠营养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结果:98例患者术中未出现营养管脱出,置
【摘 要】 目的:观察吞咽康复治疗对脑卒中相关性肺炎的疗效。方法:随机将60例脑卒中相关性肺炎的患者分为治疗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均给予常规神经内科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辅予针刺治疗。于治疗前、治疗14天后对患者的吞咽功能及肺炎的治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治疗组吞咽功能、肺炎治疗有效率、治愈率、细菌清除率均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治疗能够提高脑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  【关键
目的:探讨间苯三酚对急诊痉挛性腹痛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急诊科就诊的100例痉挛性腹痛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治疗组50例应用间苯三酚治疗的急诊痉挛性腹痛患
目的:观察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术与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疗效差异。方法:以60例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微创经皮钢板固定组30例、交锁髓内钉组3
【摘要】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在阑尾炎围术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62例阑尾炎患者,按照护理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在患者入院后给以其对症、饮食、生活、环境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