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清醒及药物诱导睡眠状态下实时CT扫描方法,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对62例经多道睡眠监测确诊的OSAHS患者行清醒及药物诱导睡眠呼吸暂停发作状态下上气道256层螺旋CT扫描,所获图像数据进行处理(多平面重建及容积测量、咽腔最小截面积值、相应径线及咽腔容积测量)。比较同一患者清醒和睡眠状态下上气道大小的动态变化,通过咽腔各参数的测量反映上气道阻塞情况,并定位阻塞部位。
结果本组6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实时CT检查,软腭后区及舌后区气道为常见阻塞区域。单一软腭后区阻塞或狭窄者29例,软腭后区+舌后区阻塞或狭窄者19例,软腭后区+会厌后区阻塞或狭窄者6例,软腭后区+舌后区+会厌后区阻塞或狭窄者7例,软腭后区+舌后区+会厌后区均未见阻塞或狭窄1例。本研究中未发现单一舌后区及会厌后区阻塞或狭窄者。单一区域阻塞或狭窄者占46.8%(29/62),多区域阻塞或狭窄者占51.6%(32/62)。根据Friedman腭舌关系分型,Ⅰ-Ⅳ型舌后区和(或)会厌后区气道阻塞或狭窄的发生率逐渐增高,四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2.00,P<0.005)。对比清醒状态和睡眠呼吸暂停发作状态下各解剖区域(软腭后区、舌后区及会厌后区)最小截面积、气道容积、最小前后径及左右径等参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
结论应用药物诱导睡眠下的实时CT技术可获得上气道阻塞或狭窄的解剖和病理变化的活体信息,为OSAHS的定位诊断与个体化治疗提供相对客观的形态学依据,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