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独立学院是新兴产物,社会认可程度不高,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难度大,独立学院就业工作压力大。本文分析了独立学院毕业生的特点和就业工作的难点,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建议和对策,以促进独立学院切实加强和改进毕业生的就业工作。
关键词: 独立学院 毕业生 就业问题
独立学院是指实施本科以上学历教育的普通高等学校与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合作,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举办的实施本科学历教育的高等学校。独立学院是中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过渡的新型办学机构。由于独立学院是新兴产物,社会认可程度还不够,人才培养特色不显著,与普通本专科院、职业技术院校相比没有明显的就业优势,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显得较为薄弱。随着大学生待业人数的增长,社会劳动力供大于求,独立学院学生就业已成高校就业工作的新难点,这对独立学院的长足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在新形势下,做好就业工作,对于独立学院的良性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独立学院毕业生特点
(一)自身能力——学习能力弱,综合能力强。
独立学院的学生入学成绩低,学习兴趣弱,学习能力差。很多独立学院的学生从小学到高中都就读于重点学校,但是因为缺乏学习兴趣,自制力不强,始终没有找到最佳学习办法,所以只能考入独立院校就读。独立学院的毕业文凭使他们有较强的自卑感。但是,独立学院学生的家庭经济条件较好,家庭背景也不错,接受的教育、培训及社交、旅游等机会较多,从而他们的思维活跃,见识较广,有较强的活动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综合素质高。而且,独立学院的学生普遍兴趣爱好广泛,多才多艺,能积极参加各类文体活动,喜欢展示自己。
(二)就业心态——就业期望值高,缺乏主动性。
独立学院毕业生的就业期望值高主要基于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独立学院是按办学成本收费,学费较高,收费标准是一本和二本的两至三倍,对很多家庭而言经济上是有较大负担的。高投入也导致他们就业期望较高,他们希望得到和一本或二本毕业生同等甚至更高的待遇。目前本科生的工资待遇让他们觉得收入和投入比例悬殊——大学四年或五年学费近5、6万,毕业后工资基本在1500左右,而且工作辛苦,也不够体面,这让很多独立学院毕业生心理上接受不了。另一方面独立学院的学生家庭大多都是处于社会的中上层。由于自己出身较好,社会地位相对较高,自我定位往往超出现实,对于职业所能给予的收入、声望、权利等的要求也就较高。他们更倾向于在机关或事业单位这类收入稳定、待遇较高、社会地位较高、预期权利也较高的单位工作。
独立学院的毕业生是“温室”里精心培养长大的,多数学生从小到大没吃过什么苦,他们在成长过程中的所有问题基本上都是由父母来解决的,因此产生了强烈的依赖心理,缺乏主动性,包括毕业后找工作也是依靠家长。
二、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工作面临的问题
(一)学生培养模式缺乏创新性。
独立学院大多属于“教学型”的学校,办学层次为本科层次,大多数独立学院为了充分利用资源,在专业设置、教学计划、教材使用、教师队伍甚至是考试标准和方式等方面都与校本部基本相同,没有形成自己独特的办学特点和学生培养模式。独立学院的毕业生在知识储备上输于一本和二本毕业生,技术掌握上又输于专科和技校毕业生。这就使独立学院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处于非常尴尬的境地,不仅不利于独立学院的发展,反而使培养出来的学生难以在就业中占优势。
(二)就业指导非专业化。
独立学院是新兴的院校,目前相当一部分学校的就业指导部门还不健全,就业指导队伍建设滞后,就业指导教师由院系学生工作的负责人或辅导员兼任,没有专门具备资质的职业指导教师,就业指导教材没有切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就业指导仅仅限于流于形式的做讲座,毕业前开设为期不多的几次就业指导课程。面对独立学院发展十分迅速,在校生规模逐年扩大的现实状况,现在的就业指导服务很难提供应对当前严峻就业形势的专业性指导。
(三)就业渠道缺乏,用人单位存在偏见。
由于独立学院办学时间不长,社会影响力有限,用人单位对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缺乏了解,因此独立学院不具备公办高校日趋成熟的就业渠道,只能逐步开拓毕业生就业市场。另外,用人单位对独立学院毕业生持观望态度甚至还存在着一定的偏见。很多用人单位在招聘的时候都表示希望招聘农村或者家庭经济条件差的毕业生,他们认为这样的毕业生能吃苦耐劳,好管理。康师傅顶新集团人事部经理到沈阳农业大学招聘的时候说:“如果你的父亲开着宝马,家里住着别墅,请你不要来我们公司,你是吃不了苦的。”独立学院毕业生在用人单位的眼里,大多家庭经济条件优越,在父母营造的“顺境”下成长起来,娇生惯养,不能吃苦。这在无形中给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造成了障碍。
三、关于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几点建议
(一)改变办学思路,创新培养模式。
独立学院办学思路应该是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而不是教学科研型人才。本科层次的应用技术型人才属于高级应用人才,与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相比,他们除了有较强的实践技能,还有一定的知识储备,有发展后劲。培养模式应该采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注重实践教学。独立院校在教学方法上必须由文化传承转向激发创新。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慧指出:“如果使学生习惯于简单接受和被动的工作,任何方法都是坏的;如果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任何方法都是好的。”因此,要把学生培养成既具有本科理论知识基础,又具有较强实际操作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人才,独立学校就需根据市场需求来设置自己的专业和课程,从而突出自身特色,增强毕业生的市场竞争能力。
(二)重视就业工作。
独立学院就业工作要实施“一把手工程”,投入足够的人力、物力、财力,使就业的机构、人员、经费到位,建立班主任、辅导员、专职就业人员、毕业设计老师四位一体的就业指导队伍。完善就业服务体系,营造全员参与的就业服务氛围。就业指导老师应帮助学生正确分析当前的就业形势和自身情况,从而使学生摆正心态,合理给自己定位,有良好的自我认知能力,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务实就业观。就业是择业的基础,首先给自己一个开始工作的地方,克服“眼高手低”的通病,做到高也成、低也就,须知大众化教育必然导致大众化就业。改进就业指导课的讲课模式,除了理论教学和政策解读外更多的是模拟现场招聘,让学生真正体验求职的过程,在过程中认识自己的不足,通过进一步学习不断提高完善自己。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营造职业氛围,培养学生的就业主动性和竞争意识,训练学生的职业能力和求职技能。邀请在某一领域有成就的社会名流和企业精英来校做报告,现身说法,帮助学生树立自主创业、灵活就业、竞争就业的观念,提前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三)建立校企合作机制。
目前很多独立学院培养的毕业生不能适应社会发展,无法满足企业需求,因此有必要在办学模式和学生就业渠道上进行全新的拓展——建立校企合作机制,与企业合作建立产学研合作实习基地,携手优秀民营企业合作开展大学生实践教学,共同培养应用型人才。学生在学习专业课期间,到专业对口的企业实习,增加实习的实效性,使学生通过实习掌握理论知识,更好地将理论知识加以应用;同时,企业在学生实习期间也能够对学生进行详细的考评,将学生的缺点和不足及时地反馈给学校,学校按照企业的需求培养学生,这样才能实现订单式培养,使学生顺利就业。
(四)建立就业工作信息网站。
独立学院就业部门应充分重视自身网络资源的建设,就业指导网站不仅仅围绕招聘信息、用人单位,更重要的是就业指导。目前好多学生对求职礼仪、求职信、简历制作等基本的求职知识比较缺乏,独立学院可通过网络课堂灌输给学生。而且通过网络论坛,学生在求职前或求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可以反馈给学院就业指导部门,专业就业指导老师及时答疑解惑,提供帮助;学生之间也可以在论坛里交流沟通择业感受,分享就业信息。学生的需求就是就业指导工作部门的努力方向,通过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能够进一步开拓就业指导工作的思路,促进就业指导工作的发展,让独立学院的毕业生早就业,好就业,就好业。
参考文献:
[1]孙元鹏,许小军.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探究.中国大学生就业,P58-59.
[2]魏晨光.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分析及其对策研究.前沿,2009,(6):188-189.
[3]王娟.独立学院就业工作的发展体系探讨.科教文汇,2009,(6):79-80.
[4]王宁,金飞.独立学院提高学生竞争力的对策分析.辽宁工学院学报,2007,(9):104-105.
[5]陈婉君.浅谈独立学院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培养.新西部,2009,(10):111-110.
关键词: 独立学院 毕业生 就业问题
独立学院是指实施本科以上学历教育的普通高等学校与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合作,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举办的实施本科学历教育的高等学校。独立学院是中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过渡的新型办学机构。由于独立学院是新兴产物,社会认可程度还不够,人才培养特色不显著,与普通本专科院、职业技术院校相比没有明显的就业优势,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显得较为薄弱。随着大学生待业人数的增长,社会劳动力供大于求,独立学院学生就业已成高校就业工作的新难点,这对独立学院的长足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在新形势下,做好就业工作,对于独立学院的良性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独立学院毕业生特点
(一)自身能力——学习能力弱,综合能力强。
独立学院的学生入学成绩低,学习兴趣弱,学习能力差。很多独立学院的学生从小学到高中都就读于重点学校,但是因为缺乏学习兴趣,自制力不强,始终没有找到最佳学习办法,所以只能考入独立院校就读。独立学院的毕业文凭使他们有较强的自卑感。但是,独立学院学生的家庭经济条件较好,家庭背景也不错,接受的教育、培训及社交、旅游等机会较多,从而他们的思维活跃,见识较广,有较强的活动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综合素质高。而且,独立学院的学生普遍兴趣爱好广泛,多才多艺,能积极参加各类文体活动,喜欢展示自己。
(二)就业心态——就业期望值高,缺乏主动性。
独立学院毕业生的就业期望值高主要基于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独立学院是按办学成本收费,学费较高,收费标准是一本和二本的两至三倍,对很多家庭而言经济上是有较大负担的。高投入也导致他们就业期望较高,他们希望得到和一本或二本毕业生同等甚至更高的待遇。目前本科生的工资待遇让他们觉得收入和投入比例悬殊——大学四年或五年学费近5、6万,毕业后工资基本在1500左右,而且工作辛苦,也不够体面,这让很多独立学院毕业生心理上接受不了。另一方面独立学院的学生家庭大多都是处于社会的中上层。由于自己出身较好,社会地位相对较高,自我定位往往超出现实,对于职业所能给予的收入、声望、权利等的要求也就较高。他们更倾向于在机关或事业单位这类收入稳定、待遇较高、社会地位较高、预期权利也较高的单位工作。
独立学院的毕业生是“温室”里精心培养长大的,多数学生从小到大没吃过什么苦,他们在成长过程中的所有问题基本上都是由父母来解决的,因此产生了强烈的依赖心理,缺乏主动性,包括毕业后找工作也是依靠家长。
二、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工作面临的问题
(一)学生培养模式缺乏创新性。
独立学院大多属于“教学型”的学校,办学层次为本科层次,大多数独立学院为了充分利用资源,在专业设置、教学计划、教材使用、教师队伍甚至是考试标准和方式等方面都与校本部基本相同,没有形成自己独特的办学特点和学生培养模式。独立学院的毕业生在知识储备上输于一本和二本毕业生,技术掌握上又输于专科和技校毕业生。这就使独立学院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处于非常尴尬的境地,不仅不利于独立学院的发展,反而使培养出来的学生难以在就业中占优势。
(二)就业指导非专业化。
独立学院是新兴的院校,目前相当一部分学校的就业指导部门还不健全,就业指导队伍建设滞后,就业指导教师由院系学生工作的负责人或辅导员兼任,没有专门具备资质的职业指导教师,就业指导教材没有切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就业指导仅仅限于流于形式的做讲座,毕业前开设为期不多的几次就业指导课程。面对独立学院发展十分迅速,在校生规模逐年扩大的现实状况,现在的就业指导服务很难提供应对当前严峻就业形势的专业性指导。
(三)就业渠道缺乏,用人单位存在偏见。
由于独立学院办学时间不长,社会影响力有限,用人单位对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缺乏了解,因此独立学院不具备公办高校日趋成熟的就业渠道,只能逐步开拓毕业生就业市场。另外,用人单位对独立学院毕业生持观望态度甚至还存在着一定的偏见。很多用人单位在招聘的时候都表示希望招聘农村或者家庭经济条件差的毕业生,他们认为这样的毕业生能吃苦耐劳,好管理。康师傅顶新集团人事部经理到沈阳农业大学招聘的时候说:“如果你的父亲开着宝马,家里住着别墅,请你不要来我们公司,你是吃不了苦的。”独立学院毕业生在用人单位的眼里,大多家庭经济条件优越,在父母营造的“顺境”下成长起来,娇生惯养,不能吃苦。这在无形中给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造成了障碍。
三、关于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几点建议
(一)改变办学思路,创新培养模式。
独立学院办学思路应该是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而不是教学科研型人才。本科层次的应用技术型人才属于高级应用人才,与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相比,他们除了有较强的实践技能,还有一定的知识储备,有发展后劲。培养模式应该采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注重实践教学。独立院校在教学方法上必须由文化传承转向激发创新。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慧指出:“如果使学生习惯于简单接受和被动的工作,任何方法都是坏的;如果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任何方法都是好的。”因此,要把学生培养成既具有本科理论知识基础,又具有较强实际操作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人才,独立学校就需根据市场需求来设置自己的专业和课程,从而突出自身特色,增强毕业生的市场竞争能力。
(二)重视就业工作。
独立学院就业工作要实施“一把手工程”,投入足够的人力、物力、财力,使就业的机构、人员、经费到位,建立班主任、辅导员、专职就业人员、毕业设计老师四位一体的就业指导队伍。完善就业服务体系,营造全员参与的就业服务氛围。就业指导老师应帮助学生正确分析当前的就业形势和自身情况,从而使学生摆正心态,合理给自己定位,有良好的自我认知能力,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务实就业观。就业是择业的基础,首先给自己一个开始工作的地方,克服“眼高手低”的通病,做到高也成、低也就,须知大众化教育必然导致大众化就业。改进就业指导课的讲课模式,除了理论教学和政策解读外更多的是模拟现场招聘,让学生真正体验求职的过程,在过程中认识自己的不足,通过进一步学习不断提高完善自己。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营造职业氛围,培养学生的就业主动性和竞争意识,训练学生的职业能力和求职技能。邀请在某一领域有成就的社会名流和企业精英来校做报告,现身说法,帮助学生树立自主创业、灵活就业、竞争就业的观念,提前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三)建立校企合作机制。
目前很多独立学院培养的毕业生不能适应社会发展,无法满足企业需求,因此有必要在办学模式和学生就业渠道上进行全新的拓展——建立校企合作机制,与企业合作建立产学研合作实习基地,携手优秀民营企业合作开展大学生实践教学,共同培养应用型人才。学生在学习专业课期间,到专业对口的企业实习,增加实习的实效性,使学生通过实习掌握理论知识,更好地将理论知识加以应用;同时,企业在学生实习期间也能够对学生进行详细的考评,将学生的缺点和不足及时地反馈给学校,学校按照企业的需求培养学生,这样才能实现订单式培养,使学生顺利就业。
(四)建立就业工作信息网站。
独立学院就业部门应充分重视自身网络资源的建设,就业指导网站不仅仅围绕招聘信息、用人单位,更重要的是就业指导。目前好多学生对求职礼仪、求职信、简历制作等基本的求职知识比较缺乏,独立学院可通过网络课堂灌输给学生。而且通过网络论坛,学生在求职前或求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可以反馈给学院就业指导部门,专业就业指导老师及时答疑解惑,提供帮助;学生之间也可以在论坛里交流沟通择业感受,分享就业信息。学生的需求就是就业指导工作部门的努力方向,通过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能够进一步开拓就业指导工作的思路,促进就业指导工作的发展,让独立学院的毕业生早就业,好就业,就好业。
参考文献:
[1]孙元鹏,许小军.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探究.中国大学生就业,P58-59.
[2]魏晨光.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分析及其对策研究.前沿,2009,(6):188-189.
[3]王娟.独立学院就业工作的发展体系探讨.科教文汇,2009,(6):79-80.
[4]王宁,金飞.独立学院提高学生竞争力的对策分析.辽宁工学院学报,2007,(9):104-105.
[5]陈婉君.浅谈独立学院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培养.新西部,2009,(10):11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