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略读课文在客观上为学生的自主读书、自主探索以及他们个性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更为自由的空间。经过多年高年级语文教学的实践与研究,我们初步构建了略读课文的基本教学模式(常式),即“自读——交流——积累(扩展)”。在此基础上,根据课文的不同特点及学生的实际,又构建了若干个便于操作的具体的教学模式(变式),如:自主选择式、质疑解疑式、重点阅读式、自测互评式等。
一、常式
先由学生充分自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然后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或交流自读体会,或就课文的内容、写法展开讨论;最后视课文特点安排积累、扩展、延伸方面的练习或实践活动。通过这三个阶段的学习,力求使略读课文的教学达到以下基本教学要求:一是概览全文,了解大意;二是捕捉、交流重要信息;三是有针对性地积累语言,或向课外扩展延伸。自读阶段是学生独立阅读的实践机会。我们对略读课文理解的要求不是很高,重在默读速度的训练,以培养学生的略读、浏览能力以及在阅读中迅速捕捉信息的能力。交流阶段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合作学习。这个阶段重在交流自读的收获,讨论自学中遇到的某些问题,从中既可以展示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又可以使他们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积累、扩展阶段既可侧重对课文语言的积累,又可侧重向课外扩展、延伸,侧重什么应视文章内容和特点而定。由于略读课文的教学时间有限,因此我们有选择地进行了一些积累、扩展、延伸的训练。如:在教学《鲁宾逊漂流记》时,由于课文内容比较浅显,整个教学过程主要是引导学生根据“阅读提示”自读自悟,捕捉文中的重要信息,最后要求有能力的学生可以了解一下有关作家笛福的相关知识,阅读一下长篇小说《鲁宾逊漂流记》。
二、变式
一是自主选择式。即在学生自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主选择进一步学习的内容、方法,然后进行交流。其基本的教学步骤是:自读课文,了解大意;自主选择进一步学习的内容和方法,阅读思考;交流学习收获;视课文特点安排积累练习或向外扩展延伸。该模式一般适合于篇幅较长的课文和若干内容属于并列关系的课文以及可以多角度体会、理解的课文。如:在教学《索溪峪的野》时,我们首先让学生通过读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大意;然后让学生从描写水野、物野、游人野这三段中选择自己喜欢的一段举例汇报,说说领悟到的表达方法。二是质疑解疑式。即在学生自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引导他们提出不懂的问题,大家互相帮助解决。其基本的教学步骤是:自读课文,了解大意;提出不懂的问题,交流解决;视课文特点安排积累或向课外扩展延伸。该模式一般适合于含有难理解的句段的课文以及学生初读后易产生疑问的课文。如:在教学《宇宙生命之谜》时,我们在学生充分自学的基础上,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交流学习收获。三是重点阅读式。即在自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明确文章的重点内容,然后围绕重点内容合作学习,交流收获。其基本的教学步骤是:自读课文,了解大意;明确文章的重点内容;围绕重点合作学习,汇报收获;视课文特点安排积累或向课外扩展延伸。该模式适合于重点内容比较明确的课文。如:在教学《科林的圣诞蜡烛》时,我们首先让学生速读全文,了解文章大意;再看课文一共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然后合作学习课文的第二部分;最后围绕“科林是一个怎样的孩子?”这一重点内容汇报收获。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首先,无论使用哪一种模式,都应以自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为基础。其次,在运用这些教学模式时,应根据师生的实际和课文的特点进行必要的调整,灵活地加以运用。
一、常式
先由学生充分自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然后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或交流自读体会,或就课文的内容、写法展开讨论;最后视课文特点安排积累、扩展、延伸方面的练习或实践活动。通过这三个阶段的学习,力求使略读课文的教学达到以下基本教学要求:一是概览全文,了解大意;二是捕捉、交流重要信息;三是有针对性地积累语言,或向课外扩展延伸。自读阶段是学生独立阅读的实践机会。我们对略读课文理解的要求不是很高,重在默读速度的训练,以培养学生的略读、浏览能力以及在阅读中迅速捕捉信息的能力。交流阶段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合作学习。这个阶段重在交流自读的收获,讨论自学中遇到的某些问题,从中既可以展示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又可以使他们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积累、扩展阶段既可侧重对课文语言的积累,又可侧重向课外扩展、延伸,侧重什么应视文章内容和特点而定。由于略读课文的教学时间有限,因此我们有选择地进行了一些积累、扩展、延伸的训练。如:在教学《鲁宾逊漂流记》时,由于课文内容比较浅显,整个教学过程主要是引导学生根据“阅读提示”自读自悟,捕捉文中的重要信息,最后要求有能力的学生可以了解一下有关作家笛福的相关知识,阅读一下长篇小说《鲁宾逊漂流记》。
二、变式
一是自主选择式。即在学生自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主选择进一步学习的内容、方法,然后进行交流。其基本的教学步骤是:自读课文,了解大意;自主选择进一步学习的内容和方法,阅读思考;交流学习收获;视课文特点安排积累练习或向外扩展延伸。该模式一般适合于篇幅较长的课文和若干内容属于并列关系的课文以及可以多角度体会、理解的课文。如:在教学《索溪峪的野》时,我们首先让学生通过读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大意;然后让学生从描写水野、物野、游人野这三段中选择自己喜欢的一段举例汇报,说说领悟到的表达方法。二是质疑解疑式。即在学生自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引导他们提出不懂的问题,大家互相帮助解决。其基本的教学步骤是:自读课文,了解大意;提出不懂的问题,交流解决;视课文特点安排积累或向课外扩展延伸。该模式一般适合于含有难理解的句段的课文以及学生初读后易产生疑问的课文。如:在教学《宇宙生命之谜》时,我们在学生充分自学的基础上,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交流学习收获。三是重点阅读式。即在自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明确文章的重点内容,然后围绕重点内容合作学习,交流收获。其基本的教学步骤是:自读课文,了解大意;明确文章的重点内容;围绕重点合作学习,汇报收获;视课文特点安排积累或向课外扩展延伸。该模式适合于重点内容比较明确的课文。如:在教学《科林的圣诞蜡烛》时,我们首先让学生速读全文,了解文章大意;再看课文一共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然后合作学习课文的第二部分;最后围绕“科林是一个怎样的孩子?”这一重点内容汇报收获。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首先,无论使用哪一种模式,都应以自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为基础。其次,在运用这些教学模式时,应根据师生的实际和课文的特点进行必要的调整,灵活地加以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