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期中考刚过,大家心情都比较放松,我挑了一篇散文《世间最美的坟墓》,心想一节多课就可以上完了。
为了帮助大家理解最美坟墓的含义,在研习课文前,我介绍了托尔斯泰的生平、思想、作品。学生很感兴趣。之后,我们通过对坟墓的客观描写和一些直抒胸臆的句子中,抓住了托尔斯泰墓的自然、普通、朴素、宁静的特点,我还特别强调了朴素这个核心特点。各个教学环节进行的都很顺利,学生们基本能说出托尔斯泰墓是世间最美的坟墓的原因。课堂的主要目标已经达到。然而,这时我提出了最后一个问题,“请大家简单谈谈学习完本文,你有什么启发?”
全班顿时安静下来,大家不约而同的把头低了下去。于是,我先是点了一名成绩还不错的同学,她回答说:“对我的启发就是朴素也是一种美。”她的回答没错,可还是围绕课文来说的,没有放開眼光。于是我又点了另一名同学,她不好意思的笑笑,腼腆的说了一句:“没有什么启发。”她的表情茫然又尴尬,让我惊讶与不解。那么有人生哲理的课文,怎么在学生的脑海里激不起一点涟漪呢?这时候下课铃响了。
回到办公室,我对这句“没有什么启发”仍然不能释怀。这是不是意味着这节课失败了呢?然而学生对托尔斯泰墓之所以最美是了然的,总体来说是理解了课文的。然而“谈谈启发”这种随意性强,也不限定答案的开放式问题却把他们难倒了。是学生水平太差了吗?这时上课铃响起,十分钟转眼过去了,学生是否想到了些什么呢?我决定再去试试。
我尽量启发他们想一想。“我们中国古代对修墓这件事也非常在意。大家能想出一些修墓的故事吗?”一个男生开了口:“秦始皇修墓。”我见终于有了突破,鼓励大家继续往下说,“秦始皇是怎么修墓的?有哪些故事呢?”聽到熟悉的话题,学生打开话匣子。有的说了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还有的说了兵马俑的事。我乘势诱导:“秦始皇墓修得非常浩大,那他的名声如何呢?”“不好!”学生们异口同声答道。“为什么?”“因为他为了修墓害死了那么多百姓!“因为他修墓花了很多钱,这些钱都是从老百姓身上搜刮来的!”我说:“秦始皇暴虐无道,修墓劳民伤财,即使是墓修得再宏大,也挽救不了秦王朝覆灭的命运。”我停了一下,接着说:“那么现在的人对于修墓是怎么做的呢?”“买墓地。”“现在的墓地价格有同学知道吗?”“两三万吧。”我笑了笑,“那是几年前的事,现在其实不止了,大概要三四万了。”此言一出,惊诧一片。刘鸿洋却站起来说:“这不稀奇,现在几十万的墓也很多,有的墓还要上百万呢。”“是啊,花这么多钱在墓上大家觉得值得吗?”“不值得!”大家异口同声的回答。“为什么?”张秀秀说:“有那么多钱,不如在父母活着的时候孝敬他们。”“是啊,可是墓地就那么贵,那我们怎么办呢?”这又把大家难倒了。过了一会,郑蓉蓉说:“国家可以像控制房价一样控制墓地的价格呀。”“是啊,所以政府现在也推出了一些几千块的‘经济适用墓’。”大家又笑了。“除此之外,我们还有什么可以解决的办法呢?”学生们一个个抓耳挠腮,再也想不出办法了。我说:“前一阵子,在合肥大蜀山文化陵园,有一个“森林礼葬”的事,大家把先人的骨灰埋在林地下,与青山绿树相伴,也是颇为诗意呢。”从学生那惊诧的眼神中,我知道他们是第一次听说。“除了这种林葬,在靠江的地方其实还有江葬,靠海的城市有——海葬!”学生消化了新概念,反应挺快。“是啊,与其把钱送给那些炒墓的,不如选择这种节地环保的新型墓葬形式,对个人,对国家都好。”不少同学点头赞成。我看大家能畅所欲言,又从中学到了环保意识,还是比较满意的。现在我们的学生还年轻,但他们终归会经历亲人离去的事情,今天的一点一滴也许在今后会对他们产生一定的影响,那我这节课也不白上了啊。
下课之后,我沉思了一阵。长期以来,学生习惯了跟着老师转,围着教材转,老师说什么是什么,教材上写什么是什么,似乎渐渐丧失了想象、联想的能力。一旦遇到一些实际问题,或将问题换一种形式,学生就无法应对了。如何改变这种状况呢?
首先,教师要多放手,多给学生一些自由思维的空间,捕捉学生思想中的闪光点,鼓励个性化的观点。
为了帮助大家理解最美坟墓的含义,在研习课文前,我介绍了托尔斯泰的生平、思想、作品。学生很感兴趣。之后,我们通过对坟墓的客观描写和一些直抒胸臆的句子中,抓住了托尔斯泰墓的自然、普通、朴素、宁静的特点,我还特别强调了朴素这个核心特点。各个教学环节进行的都很顺利,学生们基本能说出托尔斯泰墓是世间最美的坟墓的原因。课堂的主要目标已经达到。然而,这时我提出了最后一个问题,“请大家简单谈谈学习完本文,你有什么启发?”
全班顿时安静下来,大家不约而同的把头低了下去。于是,我先是点了一名成绩还不错的同学,她回答说:“对我的启发就是朴素也是一种美。”她的回答没错,可还是围绕课文来说的,没有放開眼光。于是我又点了另一名同学,她不好意思的笑笑,腼腆的说了一句:“没有什么启发。”她的表情茫然又尴尬,让我惊讶与不解。那么有人生哲理的课文,怎么在学生的脑海里激不起一点涟漪呢?这时候下课铃响了。
回到办公室,我对这句“没有什么启发”仍然不能释怀。这是不是意味着这节课失败了呢?然而学生对托尔斯泰墓之所以最美是了然的,总体来说是理解了课文的。然而“谈谈启发”这种随意性强,也不限定答案的开放式问题却把他们难倒了。是学生水平太差了吗?这时上课铃响起,十分钟转眼过去了,学生是否想到了些什么呢?我决定再去试试。
我尽量启发他们想一想。“我们中国古代对修墓这件事也非常在意。大家能想出一些修墓的故事吗?”一个男生开了口:“秦始皇修墓。”我见终于有了突破,鼓励大家继续往下说,“秦始皇是怎么修墓的?有哪些故事呢?”聽到熟悉的话题,学生打开话匣子。有的说了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还有的说了兵马俑的事。我乘势诱导:“秦始皇墓修得非常浩大,那他的名声如何呢?”“不好!”学生们异口同声答道。“为什么?”“因为他为了修墓害死了那么多百姓!“因为他修墓花了很多钱,这些钱都是从老百姓身上搜刮来的!”我说:“秦始皇暴虐无道,修墓劳民伤财,即使是墓修得再宏大,也挽救不了秦王朝覆灭的命运。”我停了一下,接着说:“那么现在的人对于修墓是怎么做的呢?”“买墓地。”“现在的墓地价格有同学知道吗?”“两三万吧。”我笑了笑,“那是几年前的事,现在其实不止了,大概要三四万了。”此言一出,惊诧一片。刘鸿洋却站起来说:“这不稀奇,现在几十万的墓也很多,有的墓还要上百万呢。”“是啊,花这么多钱在墓上大家觉得值得吗?”“不值得!”大家异口同声的回答。“为什么?”张秀秀说:“有那么多钱,不如在父母活着的时候孝敬他们。”“是啊,可是墓地就那么贵,那我们怎么办呢?”这又把大家难倒了。过了一会,郑蓉蓉说:“国家可以像控制房价一样控制墓地的价格呀。”“是啊,所以政府现在也推出了一些几千块的‘经济适用墓’。”大家又笑了。“除此之外,我们还有什么可以解决的办法呢?”学生们一个个抓耳挠腮,再也想不出办法了。我说:“前一阵子,在合肥大蜀山文化陵园,有一个“森林礼葬”的事,大家把先人的骨灰埋在林地下,与青山绿树相伴,也是颇为诗意呢。”从学生那惊诧的眼神中,我知道他们是第一次听说。“除了这种林葬,在靠江的地方其实还有江葬,靠海的城市有——海葬!”学生消化了新概念,反应挺快。“是啊,与其把钱送给那些炒墓的,不如选择这种节地环保的新型墓葬形式,对个人,对国家都好。”不少同学点头赞成。我看大家能畅所欲言,又从中学到了环保意识,还是比较满意的。现在我们的学生还年轻,但他们终归会经历亲人离去的事情,今天的一点一滴也许在今后会对他们产生一定的影响,那我这节课也不白上了啊。
下课之后,我沉思了一阵。长期以来,学生习惯了跟着老师转,围着教材转,老师说什么是什么,教材上写什么是什么,似乎渐渐丧失了想象、联想的能力。一旦遇到一些实际问题,或将问题换一种形式,学生就无法应对了。如何改变这种状况呢?
首先,教师要多放手,多给学生一些自由思维的空间,捕捉学生思想中的闪光点,鼓励个性化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