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文化生态学是一门新的学科,是一门不成熟的生存智慧之学。文化生态学以“人”的存在为基点,阐发文化生态的哲学;以人、文化、和谐等概念的内涵、外延阐发文化生态的逻辑关系;以生存-转换与转换-生存为轴心阐发文化生态的动态发展;以稳态延伸—文化制衡—关系耦合—本土发展阐发文化生态的运行之道。《文化生态学》①构建了一种新的哲学体系,为教育生态学奠定理论基础。
关键词:生态概念;文化生态;人类智慧;教育生态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717(2015)05-0004-05
收稿日期:2015-06-30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高校和谐校园建设的文化生态学研究”(XJK011ACD006);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课题“中国现代职业教育理论体系:概念、范畴与逻辑”(BJA1130096);省级教改一般项目“回归生态:高等教育质量提升战略研究”。
作者简介:黄正泉(1952-),男,湖南湘阴人,湖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文化哲学、教育哲学研究。
一、文化生态学的概念体系
任何一种思想体系都是由一串串概念构成。思想体系中的概念如同地球层次累积,单独的概念无法构成思想体系,概念与概念之间是一种逻辑关系,逻辑关系就是文化生态关系。概念的内涵是她的本质规定,概念的外延是她的逻辑关系,这样才能形成思想体系。这种体系既是文化生态体系,也是教育生态体系。教育生态是文化生态实践之学。文化生态是一种精神价值生态体系,语言符号是精神价值“生态”的道体。文化生态学中的概念如同一环套一环的链条,一个概念的外延成为另一个概念的内涵,一个概念的内涵又成为另一个概念的外延,如人概念成为文化生态的内涵,文化生态内涵成为人概念的外延。概念之间的这种关系就是一种“生态”关系,生态关系是教育关系,教育学就是文化生态学。
1.人。人是文化生态存在者,或者说人是文化生态的存在。人与其说是文化动物,还不如说是文化生态动物。人是文化生态的存在者蕴含了所有概念的内涵,人不仅存在生物性基因,还有文化性基因。历史与逻辑是统一的,一个婴儿来到这个世界上,其生理结构具有上述特征,带着这些特征经过教育进入到文化生态环境中,在“人”与“文化”的信息交流、融合之中,人就成为了文化生态存在者。教育培养人,培养的是“生态人”。文化生态是人的存在与人存在的生态,人怎样存在着文化生态就怎样存在着,文化生态怎样存在着人性也就怎样存在着,教育实现“生态人”的存在。
2.文化。在文化生态学中,文化是一个核心概念。从“人”存在进入到文化中,文化概念是人的概念,人的概念是文化概念。文化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语言符号化系统,文化本身具有生态意义,文化是人与生态的中间存在。文化是人生存的场所,文化由物质文化、传统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等构成,文化现象的生存-转换在文化生态中,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传统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自我的关系的生存-转换。人是语言符号化的文化动物,人的文化由本能(物质)无意识、文化(历史)无意识、社会(制度)文化意识、内在(自我)自由意识等构成。这些文化现象的转换-生存在人性中,是人的自然性、历史性、社会性、自我性的转换-生存。文化四个层次与人存在四个层次是“A是A”的关系,这些关系是教育关系也是由教育来实现这些关系。
3.文化生态学。所谓文化生态学,是借用生态学研究人与文化及文化之间的互动关系,是人类所处的整个自然环境的各种因素交互作用所形成的生存智慧。文化生态学研究人的存在与怎么样的存在。文化生态学概念的内涵:一是指文化的相互作用;二是指文化是一个整体;三是指文化存在的方式和状态;四是指人的生存环境。总之,文化生态学不是“文化”+“生态”,而是研究人与文化及文化之间的互动关系。“生态”是一种关系,关系是文化,“生态”与“文化”天然地凝结在一起就是文化生态。文化生态学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历史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自我的关系构成的关系之学。文化生态与生态文化既相联系,又有本质上的差异。生态文化是“体外器官”的有机整体的一部分,文化生态是整个“体外器官”的关系系统。文化生态包括了生态文化、生态文明。文化生态学是人的存在与“怎么样”存在之学,是人生存的智慧。
4.反文化生态。人有向往、追求和谐的理性精神,同时也有不自觉的“破坏性”的非理性精神,理性有时也具有破坏性。人是双极性符号动物,一极创造自己,一极破坏世界。人的破坏性是文明的产物,是文化生态的破坏性。人的破坏是“反文化”的形成,反文化在文化生态中是有意义的文化。反文化不是政治上的反动,而是文化的属性。反文化并不就是破坏,反文化也并不就是反对文化生态。文化生态是一条历史长河,在这条长河中有的文化会成为反文化,有的反文化又会成为主文化。反文化存在于亚文化之中,如青年文化相对于父权文化就是亚文化,也是反文化。这些反文化并不是反文化生态,反文化的集合、凝结同生态一道构成才是反文化生态。所谓反文化生态是文化生态异质的存在,是文化生态存在矛盾的另一个方面。各种反文化的集合、凝结就是反文化生态。反文化生态是文化生态合理的存在,文化生态是“A是A”的关系。
5.和谐。人有追求和谐的天性。和谐,宇宙之大法,社会之根本,人生之追求。和谐是一种精神价值生态理想,一种存在状态,更是一种生存智慧。和谐是文化生态的本质规定。在文化生态学中,“和谐”不是抽象的概念,和谐是人自己心灵的和谐,有了人自己的和谐才有人与自然、人与历史、人与社会的和谐。和谐不是实在,和谐只是文化的属性。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和谐一词的本义是语言(音韻)上的和谐,和谐来自音乐。“和”和“谐”是分开的,“和”来自社会生活,“谐”来自声音(音乐)。“和”与“谐”又是相通的,“谐”就是“和”。在中国文化生态思想史中,和谐不仅是天人合一,和谐是文化生态的存在状态,和谐是教化、和谐是心境、是境界。 6.社会。社会是文化生态的存在,文化生态符号化的秩序系统便称之为社会。人与文化关系构成社会。人、社会、文化是统一的。社会的存在首先是人的存在,其次是人与文化关系的存在,最后是人与文化生态交织在一起非虚非实、非实非虚的存在。所谓社会是一座大厦,这座大厦是虚无的、无形的存在,又是实在的、有形的存在,社会是文化生态的存在,文化生态是社会存在的历史文化基础。社会是人与人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是文化生态关系。人构建了社会,社会在哪里?没有一个抽象的社会,社会不是一个实体,也不是一个机构。社会不是由物质层面、历史层面、制度层面、精神层面等构成,这些层面是文化生态的构成。在文化生态中抽象出一个“社会”概念,这个概念是人的存在,人的存在才是社会的存在,社会的存在又是文化生态的存在,有了文化生态的形成才有社会的形成。社会是人的存在,是人生存的精神家园。
总之,这些概念具有生态性,由这些概念构成了精神价值生态系统,即构成了文化生态。概念构成精神价值生态离不开教育,教育使概念构成了精神价值生态。文化生态学是研究生态概念之学,离开教育就没有文化生态学。
二、文化生态学的体系结构
文化生态学是一门新的学科,是一门文化人类学、社会学、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等相融合的新兴学科。自从美国文化人类学新进化学者斯图尔德(Julion H.Stoward)在1955年出版的《文化变迁理论》著作中首次提出“文化生态学”这一概念,文化生态学理论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斯图尔德的文化生态学主要是关于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问题,核心是环境、技术与社会制度的关系。文化生态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至今还没完型。国内外至今还没有文化生态学的专著问世。文化生态学从何处开始,文化生态学作为一门学科,应是一个什么样的结构体系,怎样研究文化生态,这些问题都是文化生态学所面临的问题。
文化生态是人生存的世界,既然是人生存的世界,文化生态学就应该从“人”的存在进入,从人的存在展开,从教育使人成为人开始。人与文化关系是生存-转换与转换-生存关系,生存-转换与转换-生存就成为了文化生态学中的第一概念,从而形成了文化生态学的结构体系与方法。人自己就是文化生态存在者,人自己生存的家园只能由自己来构建。文化生态学“第一句”就是人自己,从人自己进入文化生态,这是合乎生态逻辑的。正如法国汉学家朱利安认为的,“进入”是非常重要的,“第一句也是如此,甚至更有代表性。它的运作就像拉起舞台幕”[1](P28)。他认为“中文第一句是《易经》的首句,该书是中国最古老的书,也是中国基要之书”[1](P35)。《易经》的第一句是“元亨利贞”。第一句是“进入思想之门”的。文化生态是思想之门,文化生态是生存的家园,有家就有“门”,有“门”才有“家”,才能进入家中。第一句是学科之门。文化生态学第一句就是人自己,“我们知道自己生活在大地上,其实不然,我们是生活在文化生态圈中,我们知道自己要有生存的家,其实不然,我们没有家而在路上”。“人的一切都是人自己,自己是自己的逻辑”[2](P1)。从人自己的存在开始“进入”文化生态,从教育开始使人自己“成为”文化生态存在者。文化生态学研究的对象、内容就是人自己,自己就是研究的对象、内容,就是自己的逻辑,就是自己教育的对象。
人创造文化是“生存-转换”,文化造就人是“转换-生存”,生存是创造,转换是互动,生存-转换与转换-生存凝结成一个词,这个词就是人与文化的生态关系。生态关系是互相作用的整体关系,文化生态关系不是简单的“文化”+“生态”,而是人、文化的生存-转换与转换-生存的矛盾关系。生存-转换与转换-生存是文化生态“第一句”的具体内容,这既是文化生态形成的方法,也是文化生态学研究的方法。生存-转换与转换-生存是贯穿文化生态的主动轴,是教育生态的功能,是文化生态学的根本思想。
文化生态是“片片思想构成精神之家,串串诗文筑造栖居之所”。生存-转换与转换-生存就是筑造,筑造的是文化生态。《文化生态学》一书的上册研究文化生态的存在,文化生态是什么,文化生态是怎样形成的,文化生态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等。人存在,文化生态就存在。文化生态存在,反文化生态就必然存在。生态是有序与无序问题,没有“无序”就没有“有序”,反文化生态就是无序的体现。文化生态自身包括了反文化生态,“反者道之动”。各种反文化现象集合就构成了反文化生态。文化生态与反文化生态是一种矛盾关系,矛盾“张力”推动文化生态的发展。《文化生态学》一书的下册研究文化生态怎样运行,文化生态的发展变化遵循稳态延伸—文化制衡—功能耦合—本土发展途径,这个“途径”也就是文化生态发展变化的存在状态。文化生态的存在状态是文化生态的动态,动态就是生存-转换与转换-生存的过程。文化生态的生存-转换与转换-生存和稳态延伸—文化制衡—功能耦合—本土发展是统一的。这是文化生态学运行的基本问题,也是教育生态学的理论基础与方法。文化生态学重在实践,文化生态学的实践是教育,教育生态学就是文化生态实践之学。
三、文化生态学的基本内容
如果说哲学是对世界的研究,文化生态是对文化的研究;如果说哲学是对物质与精神关系的研究,文化生态学是对人与生态关系的研究;如果说哲学研究“我”是什么与怎么样,文化生态学研究我是文化生态的存在者与精神价值生态的构成,然而这些研究都不可能离开教育。文化生态学不是哲学,文化生态哲学也就是教育生态学。文化生态学不是抽象地研究人与文化的一般关系,也不是简单地把人、文化、生态等装配在一起形成文化生态学,更不是简单地对生态危机进行批判,而是从文化生态存在者与存在者的文化研究文化生态,进行文化生态教育。
文化生态学从生命之门进入到人。人的身体的特性需要文化的补偿,由于文化的补偿人便成为了文化生态存在者。人与文化生态是一种“缘构”关系,缘构即文化生态的构成。人不是抽象的人,人成为人已经是文化生态的存在者。文化生态可以划分为两种形态:补偿的文化生态,即人与自然、人与历史、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关系构成的文化生态;人自身存在的文化生态,即本能无意识、文化无意识、社会文化意识、内在自由意识构成的文化生态。人自己是文化生态的存在,文化生态是人的存在。人是文化生态的存在才能构建文化生态。教育培养人,人由教育造成文化生态存在者,所以说“教化不仅对人成为人具有决定性作用,而且也使文化生态得以形成与流传。教化是生存-转换与转换-生存的执行,教化使生存-转换与转换-生存过程得以实现,这是一个自然的过程”[2](P754)。没有教化就没有文化生态,教化是文化生态的教化,文化生态的存在使教化得以执行。 人生活于文化生态中,文化生态是人生存的世界。世界有一条巨大的裂缝,人从裂缝中爬出来,人创造文化生态使这条裂缝被铺平。自人的出现文化生态就开始出现。古希腊文化中就已经开始了文化生态的思考。人类文明从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开始恐怕永远是一个谜,但有了文明就有了文化生态是可以肯定的。“第一缕文明之光出现在烈日暴晒之下”的两河流域,需要更多的证据,而希腊文化中孕育了文化生态思想则是可以肯定的。柏拉图将森林的滥伐使自然成为“一幅多石的空架子”,比作一个因疾病损耗而骨瘦如柴的躯体。西方文化生态哲学之根可以概括为:巫术禁忌—民主—进步—自然法则。西方文化生态思想经过了三个发展阶段,现代文化生态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文化生态出现了深刻的危机。中华民族文化生态思想源远流长,儒家的“天人合一”、道家的“道法自然”、佛家的“缘起论”、“大千世界”等,都是原始文化生态永恒的现代的生动表述。中华民族文化生态的生存-转换与转换-生存从来没有中断,就在于这种文化生态适合人的生存发展,文化生态成为心灵的内容,成为了适合人性发展的文化生态。
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历史的关系是文化生态的基本关系。人的开始并非就是人,是文化造就了人。文化造就人离不开教育,教育生态造就了文化生态存在者。人是文化生态的存在也就是社会性的存在,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关系是生态,总和是文化。人的身体是社会性的身体,人没有发育全,人还有一个社会母胎的生长期,人的身体还需要文化的补偿,是教育使之补偿。人的身体是向文化而存在着,教育则将文化灌入身体。人身心结构的文化化,即文化与生理、心理的生存-转换与转换-生存,人就成为了文化生态存在者。文化生态化的存在也就是社会性的存在。社会性的存在也就是个体的存在,社会性的形成也就是个体的形成,社会相对个体而言,没有个体就没社会。个体的形成也就是自我的形成,自我是一种意识束丛,自我是内在的文化生态。社会文化意识、自我意识与本能无意识、文化无意识构成了人内在的文化生态。
文化生态是人生存的世界,人生存的世界是一个物理世界也是一个精神的世界,两个世界就是文化生态。文化生态既是人自己的存在,也是人生存的世界,两个世界的分化是文化生态危机的出现。两个世界的分化是人自身的分化,所谓对自然的过度开发、资源浪费、环境污染、道德滑坡、精神失落、人口激增等等,只是生态危机的表现。文化生态危机是文化生存-转换与转换-生存的问题,是文化无法“生存”也无法“转换”产生的危机,即分化产生了危机。现代文化在转型,新的文化层出不穷,文化生态危机是必然的。
现代文化生态建设首先是都市文化生态建设,乡村城镇化,城市田园化建设,这只是文化生态建设的表现形式。文化生态是精神价值生态,文化生态建设是民族精神价值生态的建设。建设什么样的民族精神价值生态?应包括以下几种:人与自然关系—器道互融的疆域建设;人与历史关系—秩序和传统的和谐建设;人与人关系—友、爱、和睦的三元建设;人与自我关系—身心和谐的自我建设,这些精神价值生态建设就是文化生态的建设。怎样建设?其路径包括:(1)政府推动—文化生态保护路径;(2)制度建设—文化生态的治理路径;(3)生产发展—文化生态发展路径;(4)科技发展—文化生态支撑路径;(5)城乡统筹—文化生态协调路径;(6)多元发展—文化生态开放路径;(7)弘扬传统—文化生态继承路径;(8)改善条件—文化生态优化路径。路径就是策略,文化生态是人生存的策略。文化生态建设应从数字化建设开始,数字化是生态符号化。生态符号化使生态图景得以形成,文化生态成为人的存在,人既生存在生态图景中,生态图景又是人的存在。数字化才是真正的头脑化,头脑化才能构建出文化生态理想图景。头脑中生态图景建设离不开教育,教育才能建设头脑中的文化生态图景。
四、结语
文化生态学是人类生存的智慧之学。人是语言符号化文化生态的存在者,文化生态由语言符号构成,语言符号在人们的交往、传播中构成生态关系。语言言说是交往、传播,交往、传播是真正的教育,教育使人成为文化生态存在者。文化生态是一座由语言符号构成的福堂庙宇,而这座福堂庙宇是实在的又是虚幻的,是现实的又是理想的,是物质的又是精神的,是历时性的又是共时性的。她是现实的存在着,却又在未来;她是生活的场域,却又在高高的山巅之上;她是高山之巅的福堂庙宇,却又是我们自己的存在。我们走在通向这座庙宇的路途上,路途是生存-转换与转换-生存之路,稳态延伸—文化制衡—关系耦合—本土发展构筑成文化生态之路。路途不仅遥远而且困难重重,只有教育我们才能走在路途之上。文化生态时代的到来,我们肩负着神圣的历史使命,我们有着伟大的梦想,只有教育才能使梦想得以实现。
参考文献
[1] 朱利安.进入思想之门:思维的多元性[M].卓立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2] 黄正泉.文化生态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
关键词:生态概念;文化生态;人类智慧;教育生态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717(2015)05-0004-05
收稿日期:2015-06-30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高校和谐校园建设的文化生态学研究”(XJK011ACD006);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课题“中国现代职业教育理论体系:概念、范畴与逻辑”(BJA1130096);省级教改一般项目“回归生态:高等教育质量提升战略研究”。
作者简介:黄正泉(1952-),男,湖南湘阴人,湖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文化哲学、教育哲学研究。
一、文化生态学的概念体系
任何一种思想体系都是由一串串概念构成。思想体系中的概念如同地球层次累积,单独的概念无法构成思想体系,概念与概念之间是一种逻辑关系,逻辑关系就是文化生态关系。概念的内涵是她的本质规定,概念的外延是她的逻辑关系,这样才能形成思想体系。这种体系既是文化生态体系,也是教育生态体系。教育生态是文化生态实践之学。文化生态是一种精神价值生态体系,语言符号是精神价值“生态”的道体。文化生态学中的概念如同一环套一环的链条,一个概念的外延成为另一个概念的内涵,一个概念的内涵又成为另一个概念的外延,如人概念成为文化生态的内涵,文化生态内涵成为人概念的外延。概念之间的这种关系就是一种“生态”关系,生态关系是教育关系,教育学就是文化生态学。
1.人。人是文化生态存在者,或者说人是文化生态的存在。人与其说是文化动物,还不如说是文化生态动物。人是文化生态的存在者蕴含了所有概念的内涵,人不仅存在生物性基因,还有文化性基因。历史与逻辑是统一的,一个婴儿来到这个世界上,其生理结构具有上述特征,带着这些特征经过教育进入到文化生态环境中,在“人”与“文化”的信息交流、融合之中,人就成为了文化生态存在者。教育培养人,培养的是“生态人”。文化生态是人的存在与人存在的生态,人怎样存在着文化生态就怎样存在着,文化生态怎样存在着人性也就怎样存在着,教育实现“生态人”的存在。
2.文化。在文化生态学中,文化是一个核心概念。从“人”存在进入到文化中,文化概念是人的概念,人的概念是文化概念。文化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语言符号化系统,文化本身具有生态意义,文化是人与生态的中间存在。文化是人生存的场所,文化由物质文化、传统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等构成,文化现象的生存-转换在文化生态中,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传统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自我的关系的生存-转换。人是语言符号化的文化动物,人的文化由本能(物质)无意识、文化(历史)无意识、社会(制度)文化意识、内在(自我)自由意识等构成。这些文化现象的转换-生存在人性中,是人的自然性、历史性、社会性、自我性的转换-生存。文化四个层次与人存在四个层次是“A是A”的关系,这些关系是教育关系也是由教育来实现这些关系。
3.文化生态学。所谓文化生态学,是借用生态学研究人与文化及文化之间的互动关系,是人类所处的整个自然环境的各种因素交互作用所形成的生存智慧。文化生态学研究人的存在与怎么样的存在。文化生态学概念的内涵:一是指文化的相互作用;二是指文化是一个整体;三是指文化存在的方式和状态;四是指人的生存环境。总之,文化生态学不是“文化”+“生态”,而是研究人与文化及文化之间的互动关系。“生态”是一种关系,关系是文化,“生态”与“文化”天然地凝结在一起就是文化生态。文化生态学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历史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自我的关系构成的关系之学。文化生态与生态文化既相联系,又有本质上的差异。生态文化是“体外器官”的有机整体的一部分,文化生态是整个“体外器官”的关系系统。文化生态包括了生态文化、生态文明。文化生态学是人的存在与“怎么样”存在之学,是人生存的智慧。
4.反文化生态。人有向往、追求和谐的理性精神,同时也有不自觉的“破坏性”的非理性精神,理性有时也具有破坏性。人是双极性符号动物,一极创造自己,一极破坏世界。人的破坏性是文明的产物,是文化生态的破坏性。人的破坏是“反文化”的形成,反文化在文化生态中是有意义的文化。反文化不是政治上的反动,而是文化的属性。反文化并不就是破坏,反文化也并不就是反对文化生态。文化生态是一条历史长河,在这条长河中有的文化会成为反文化,有的反文化又会成为主文化。反文化存在于亚文化之中,如青年文化相对于父权文化就是亚文化,也是反文化。这些反文化并不是反文化生态,反文化的集合、凝结同生态一道构成才是反文化生态。所谓反文化生态是文化生态异质的存在,是文化生态存在矛盾的另一个方面。各种反文化的集合、凝结就是反文化生态。反文化生态是文化生态合理的存在,文化生态是“A是A”的关系。
5.和谐。人有追求和谐的天性。和谐,宇宙之大法,社会之根本,人生之追求。和谐是一种精神价值生态理想,一种存在状态,更是一种生存智慧。和谐是文化生态的本质规定。在文化生态学中,“和谐”不是抽象的概念,和谐是人自己心灵的和谐,有了人自己的和谐才有人与自然、人与历史、人与社会的和谐。和谐不是实在,和谐只是文化的属性。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和谐一词的本义是语言(音韻)上的和谐,和谐来自音乐。“和”和“谐”是分开的,“和”来自社会生活,“谐”来自声音(音乐)。“和”与“谐”又是相通的,“谐”就是“和”。在中国文化生态思想史中,和谐不仅是天人合一,和谐是文化生态的存在状态,和谐是教化、和谐是心境、是境界。 6.社会。社会是文化生态的存在,文化生态符号化的秩序系统便称之为社会。人与文化关系构成社会。人、社会、文化是统一的。社会的存在首先是人的存在,其次是人与文化关系的存在,最后是人与文化生态交织在一起非虚非实、非实非虚的存在。所谓社会是一座大厦,这座大厦是虚无的、无形的存在,又是实在的、有形的存在,社会是文化生态的存在,文化生态是社会存在的历史文化基础。社会是人与人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是文化生态关系。人构建了社会,社会在哪里?没有一个抽象的社会,社会不是一个实体,也不是一个机构。社会不是由物质层面、历史层面、制度层面、精神层面等构成,这些层面是文化生态的构成。在文化生态中抽象出一个“社会”概念,这个概念是人的存在,人的存在才是社会的存在,社会的存在又是文化生态的存在,有了文化生态的形成才有社会的形成。社会是人的存在,是人生存的精神家园。
总之,这些概念具有生态性,由这些概念构成了精神价值生态系统,即构成了文化生态。概念构成精神价值生态离不开教育,教育使概念构成了精神价值生态。文化生态学是研究生态概念之学,离开教育就没有文化生态学。
二、文化生态学的体系结构
文化生态学是一门新的学科,是一门文化人类学、社会学、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等相融合的新兴学科。自从美国文化人类学新进化学者斯图尔德(Julion H.Stoward)在1955年出版的《文化变迁理论》著作中首次提出“文化生态学”这一概念,文化生态学理论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斯图尔德的文化生态学主要是关于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问题,核心是环境、技术与社会制度的关系。文化生态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至今还没完型。国内外至今还没有文化生态学的专著问世。文化生态学从何处开始,文化生态学作为一门学科,应是一个什么样的结构体系,怎样研究文化生态,这些问题都是文化生态学所面临的问题。
文化生态是人生存的世界,既然是人生存的世界,文化生态学就应该从“人”的存在进入,从人的存在展开,从教育使人成为人开始。人与文化关系是生存-转换与转换-生存关系,生存-转换与转换-生存就成为了文化生态学中的第一概念,从而形成了文化生态学的结构体系与方法。人自己就是文化生态存在者,人自己生存的家园只能由自己来构建。文化生态学“第一句”就是人自己,从人自己进入文化生态,这是合乎生态逻辑的。正如法国汉学家朱利安认为的,“进入”是非常重要的,“第一句也是如此,甚至更有代表性。它的运作就像拉起舞台幕”[1](P28)。他认为“中文第一句是《易经》的首句,该书是中国最古老的书,也是中国基要之书”[1](P35)。《易经》的第一句是“元亨利贞”。第一句是“进入思想之门”的。文化生态是思想之门,文化生态是生存的家园,有家就有“门”,有“门”才有“家”,才能进入家中。第一句是学科之门。文化生态学第一句就是人自己,“我们知道自己生活在大地上,其实不然,我们是生活在文化生态圈中,我们知道自己要有生存的家,其实不然,我们没有家而在路上”。“人的一切都是人自己,自己是自己的逻辑”[2](P1)。从人自己的存在开始“进入”文化生态,从教育开始使人自己“成为”文化生态存在者。文化生态学研究的对象、内容就是人自己,自己就是研究的对象、内容,就是自己的逻辑,就是自己教育的对象。
人创造文化是“生存-转换”,文化造就人是“转换-生存”,生存是创造,转换是互动,生存-转换与转换-生存凝结成一个词,这个词就是人与文化的生态关系。生态关系是互相作用的整体关系,文化生态关系不是简单的“文化”+“生态”,而是人、文化的生存-转换与转换-生存的矛盾关系。生存-转换与转换-生存是文化生态“第一句”的具体内容,这既是文化生态形成的方法,也是文化生态学研究的方法。生存-转换与转换-生存是贯穿文化生态的主动轴,是教育生态的功能,是文化生态学的根本思想。
文化生态是“片片思想构成精神之家,串串诗文筑造栖居之所”。生存-转换与转换-生存就是筑造,筑造的是文化生态。《文化生态学》一书的上册研究文化生态的存在,文化生态是什么,文化生态是怎样形成的,文化生态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等。人存在,文化生态就存在。文化生态存在,反文化生态就必然存在。生态是有序与无序问题,没有“无序”就没有“有序”,反文化生态就是无序的体现。文化生态自身包括了反文化生态,“反者道之动”。各种反文化现象集合就构成了反文化生态。文化生态与反文化生态是一种矛盾关系,矛盾“张力”推动文化生态的发展。《文化生态学》一书的下册研究文化生态怎样运行,文化生态的发展变化遵循稳态延伸—文化制衡—功能耦合—本土发展途径,这个“途径”也就是文化生态发展变化的存在状态。文化生态的存在状态是文化生态的动态,动态就是生存-转换与转换-生存的过程。文化生态的生存-转换与转换-生存和稳态延伸—文化制衡—功能耦合—本土发展是统一的。这是文化生态学运行的基本问题,也是教育生态学的理论基础与方法。文化生态学重在实践,文化生态学的实践是教育,教育生态学就是文化生态实践之学。
三、文化生态学的基本内容
如果说哲学是对世界的研究,文化生态是对文化的研究;如果说哲学是对物质与精神关系的研究,文化生态学是对人与生态关系的研究;如果说哲学研究“我”是什么与怎么样,文化生态学研究我是文化生态的存在者与精神价值生态的构成,然而这些研究都不可能离开教育。文化生态学不是哲学,文化生态哲学也就是教育生态学。文化生态学不是抽象地研究人与文化的一般关系,也不是简单地把人、文化、生态等装配在一起形成文化生态学,更不是简单地对生态危机进行批判,而是从文化生态存在者与存在者的文化研究文化生态,进行文化生态教育。
文化生态学从生命之门进入到人。人的身体的特性需要文化的补偿,由于文化的补偿人便成为了文化生态存在者。人与文化生态是一种“缘构”关系,缘构即文化生态的构成。人不是抽象的人,人成为人已经是文化生态的存在者。文化生态可以划分为两种形态:补偿的文化生态,即人与自然、人与历史、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关系构成的文化生态;人自身存在的文化生态,即本能无意识、文化无意识、社会文化意识、内在自由意识构成的文化生态。人自己是文化生态的存在,文化生态是人的存在。人是文化生态的存在才能构建文化生态。教育培养人,人由教育造成文化生态存在者,所以说“教化不仅对人成为人具有决定性作用,而且也使文化生态得以形成与流传。教化是生存-转换与转换-生存的执行,教化使生存-转换与转换-生存过程得以实现,这是一个自然的过程”[2](P754)。没有教化就没有文化生态,教化是文化生态的教化,文化生态的存在使教化得以执行。 人生活于文化生态中,文化生态是人生存的世界。世界有一条巨大的裂缝,人从裂缝中爬出来,人创造文化生态使这条裂缝被铺平。自人的出现文化生态就开始出现。古希腊文化中就已经开始了文化生态的思考。人类文明从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开始恐怕永远是一个谜,但有了文明就有了文化生态是可以肯定的。“第一缕文明之光出现在烈日暴晒之下”的两河流域,需要更多的证据,而希腊文化中孕育了文化生态思想则是可以肯定的。柏拉图将森林的滥伐使自然成为“一幅多石的空架子”,比作一个因疾病损耗而骨瘦如柴的躯体。西方文化生态哲学之根可以概括为:巫术禁忌—民主—进步—自然法则。西方文化生态思想经过了三个发展阶段,现代文化生态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文化生态出现了深刻的危机。中华民族文化生态思想源远流长,儒家的“天人合一”、道家的“道法自然”、佛家的“缘起论”、“大千世界”等,都是原始文化生态永恒的现代的生动表述。中华民族文化生态的生存-转换与转换-生存从来没有中断,就在于这种文化生态适合人的生存发展,文化生态成为心灵的内容,成为了适合人性发展的文化生态。
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历史的关系是文化生态的基本关系。人的开始并非就是人,是文化造就了人。文化造就人离不开教育,教育生态造就了文化生态存在者。人是文化生态的存在也就是社会性的存在,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关系是生态,总和是文化。人的身体是社会性的身体,人没有发育全,人还有一个社会母胎的生长期,人的身体还需要文化的补偿,是教育使之补偿。人的身体是向文化而存在着,教育则将文化灌入身体。人身心结构的文化化,即文化与生理、心理的生存-转换与转换-生存,人就成为了文化生态存在者。文化生态化的存在也就是社会性的存在。社会性的存在也就是个体的存在,社会性的形成也就是个体的形成,社会相对个体而言,没有个体就没社会。个体的形成也就是自我的形成,自我是一种意识束丛,自我是内在的文化生态。社会文化意识、自我意识与本能无意识、文化无意识构成了人内在的文化生态。
文化生态是人生存的世界,人生存的世界是一个物理世界也是一个精神的世界,两个世界就是文化生态。文化生态既是人自己的存在,也是人生存的世界,两个世界的分化是文化生态危机的出现。两个世界的分化是人自身的分化,所谓对自然的过度开发、资源浪费、环境污染、道德滑坡、精神失落、人口激增等等,只是生态危机的表现。文化生态危机是文化生存-转换与转换-生存的问题,是文化无法“生存”也无法“转换”产生的危机,即分化产生了危机。现代文化在转型,新的文化层出不穷,文化生态危机是必然的。
现代文化生态建设首先是都市文化生态建设,乡村城镇化,城市田园化建设,这只是文化生态建设的表现形式。文化生态是精神价值生态,文化生态建设是民族精神价值生态的建设。建设什么样的民族精神价值生态?应包括以下几种:人与自然关系—器道互融的疆域建设;人与历史关系—秩序和传统的和谐建设;人与人关系—友、爱、和睦的三元建设;人与自我关系—身心和谐的自我建设,这些精神价值生态建设就是文化生态的建设。怎样建设?其路径包括:(1)政府推动—文化生态保护路径;(2)制度建设—文化生态的治理路径;(3)生产发展—文化生态发展路径;(4)科技发展—文化生态支撑路径;(5)城乡统筹—文化生态协调路径;(6)多元发展—文化生态开放路径;(7)弘扬传统—文化生态继承路径;(8)改善条件—文化生态优化路径。路径就是策略,文化生态是人生存的策略。文化生态建设应从数字化建设开始,数字化是生态符号化。生态符号化使生态图景得以形成,文化生态成为人的存在,人既生存在生态图景中,生态图景又是人的存在。数字化才是真正的头脑化,头脑化才能构建出文化生态理想图景。头脑中生态图景建设离不开教育,教育才能建设头脑中的文化生态图景。
四、结语
文化生态学是人类生存的智慧之学。人是语言符号化文化生态的存在者,文化生态由语言符号构成,语言符号在人们的交往、传播中构成生态关系。语言言说是交往、传播,交往、传播是真正的教育,教育使人成为文化生态存在者。文化生态是一座由语言符号构成的福堂庙宇,而这座福堂庙宇是实在的又是虚幻的,是现实的又是理想的,是物质的又是精神的,是历时性的又是共时性的。她是现实的存在着,却又在未来;她是生活的场域,却又在高高的山巅之上;她是高山之巅的福堂庙宇,却又是我们自己的存在。我们走在通向这座庙宇的路途上,路途是生存-转换与转换-生存之路,稳态延伸—文化制衡—关系耦合—本土发展构筑成文化生态之路。路途不仅遥远而且困难重重,只有教育我们才能走在路途之上。文化生态时代的到来,我们肩负着神圣的历史使命,我们有着伟大的梦想,只有教育才能使梦想得以实现。
参考文献
[1] 朱利安.进入思想之门:思维的多元性[M].卓立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2] 黄正泉.文化生态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