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读而不思则罔,思而不读则殆。在文言文教学课堂上,如果没有学生主观能动的反复诵读、苦学推敲、归纳比较这思维上的挣扎与阵痛,就不可能产生“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这一“婴儿”。文言文课堂教学,教师必须给学生诵读的机会和思维的空间,教师伸向学生的应是一双助产的手,而不是一把剖腹的刀。
遗憾的是,当今文言文教学中,部分教师总认为学生文言文基础差,便放不开手脚,牵着“牛鼻子”走“字字落实”之路,导致学生不可避免地滋生依赖心理,不愿意去体验思维的挣扎与阵痛,这样,便诞生了智能偏低的“早产儿”。
普罗斯特在《追忆似水年华》中有一段精彩描述:“没有人给我们智慧,我们必须自己找到它。这要经历一次茫茫荒野上的艰辛跋涉,没有人能代替我们,也没有人能事我们免除这种跋涉,因为我们的智慧是一种我们最终赖以观察世界的观点。”这对文言文教学有很大启示:学生要拥有文言文“智慧”,教师无法给他们,须由他们自己去读、去诵、去思,是为“艰辛跋涉”,亦为“思维阵痛”。叶圣陶极力强调吟诵的必要性,他说:“要亲切体会文言文的种种方面,都必须花一番功夫去吟诵。”考究自古以来的母语教学史,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一部诵读史。诵读是语文的根本,尤其是文言文更需要诵读。诵读能表现思维,又能促进思维,二者密切相连,文言文教学一旦离开它们,便成为能力的空中楼阁。
近年来,笔者根据文言文特点及人们对事物的认识规律,在文言文课堂教学实践中有意给学生营造“思维阵痛”的课堂气氛,总结出“以诵读为手段,以思维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以积累为主线”的文言文教学“诵读与思维同步”课型。该课型的结构流程如下:
一、整篇自读——茫茫荒原上的艰辛跋涉
这一环节由学生整篇自读。除一些必要的背景材料外,教师不作内容上的过多讲解,而是引导学生反复自读,读出感情,读出味道,读出思想,将文章无声语言化为渗透读者感情和意识的有声语言。该环节是学生自主整体感知的思维过程,是任何人都替代不得、包办不起的。特级教师于漪特别重视整体阅读感受,她认为好端端的文质兼美的文章被肢解成若干习题,抠这个字眼抠那个字眼,文章的灵魂不见了,“肢解也并非易事,见段不见文,见层不见段”。整篇自读的过程,就是一个思维自主艰辛跋涉的过程,也是一个探寻文章灵魂的过程,更是一个孕育能力的过程。
为了使自读顺利有效地完成,教师要做好以下的工作:一是要加强学生对自读的认识和习惯培养,激发自读的自觉性,从而养成良好的自读品质;二是要提要求,教方法,教会学生读什么,怎样读;三是要变换自读形式,激励学生主动、快速、高效地自读。
从认知过程看,这环节主要是整体感知。学生有机会充分运用各种“分析器”,整体把握,推测判断,形成真正属于自己的能力。该环节实施效果的评价,主要看学生能否坚持反复自读,如能坚持反复自读,能归纳出大意,能复述故事情节或串说全文,就表明自读成功。
二、定位诵读——阳光与乌云的较量
这一环节主要是去粗取精,加深理解,定向深化。要求教师根据第一环节反馈的信息,并结合该文教学的主要目标,同学生一起来个“活定位”。即看学生最需要讲什么,怎样讲更有利于把握重点,攻克难点。然后师生集中精力于定位处,细细品读、诵读,反复推敲,名词义,明句义。时间为15分钟。此环节仍然要以学生的诵读思品为主,教师点拨为辅。魏书生在《讲读课要少讲多读》中指出:“讲得少,教师才更珍惜讲课的时间,仔细考虑哪是必讲的内容,哪是讲了以后学生能记得住、能理解的内容。讲得少,学生才有可能记得住;读得多,学生才能提高阅读能力。”
具体操作:先定准位。一般来说,学生在自读中所做的三类记号处,就基本包含了该文的重点难点疑点。然后在诵读中推敲实词意义、虚词用法等特殊观象。例如教学《六国论》可以这样实施这一环节:
(一)定位
①“ 日削月割”“五国既丧 ”……
②“ 非兵不利,战不善 ”
③“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不赂者以赂者丧。”
④“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⑤“举以予人”
……
(二)读思结合、推敲
①中“日”“月”的用法与已学过的《阿房宫赋》中的“日益骄固”中的“日”同,因为都是“名词 动词”结构,且名词不作主语,即为名词作状语,译成“一天天地”,“一月月地”。“既”在已学过的《曹刿论战》中有“既克”名,都应译为“已经” ,表示动作已完成。(温故而知新,迁移思维得到训练)
②中“战不善”能否理解为“不善战” ?根据前面语境“兵不利”不可译成“不利兵”而得知。(根据结构对称原则来推理的思维得到训练)
③句是全文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体现了文章体裁结构。(逻辑思维得到训练)
④句是表明作者的写作意图(借古讽今)的。(培养学生发现言外之意、弦外之意的想象,联系推理思维)
⑤句是特殊句式省略句。
……
这种操作具有跳跃性,学生在掌握字词句的含义、篇章结构特点、写作手法的同时必须用思维去填补形式上的断层。这种让学生“跳起来摘挑子”的做法,给学生提供了“思维阵痛”的空间,拨云见日,有效地提高了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三、归纳品读——婴儿啼哭的最强音
实现了以上两个环节,学生基本上能自译出课文。但知识比较零散,这就需要进行第三环节的归纳品读,将分散的知识作分类、比较,使知识系统化,再用品读的方法,使系统化的知识牢固化,进而掌握古汉语的一些规律,完成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归纳的过程,就是新旧知识重现、整合与迁移的过程。主要可从这几方面进行:一是虚词的用法;二是实词的一词多义;三是特殊句式;四是写作手法;五是文体特点等。例如教学《师说》,第三环节可以这样操作:
(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例如:
1. 师不必贤于弟子(介词,引进比较对象,“比”)
2. 而耻学于师(介词,引进动作行为的对象,“向”)
3. 不拘于时(介词,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被”)
4.其皆出于此乎(介词,表处所,“在”)
……
(二)实词的一词多义。例如:
1. 古之学者必有师(名词,“老师”)
2. 吾而从师之(名词的意动用法,“把……当作老师”)
……
(三)句式归纳,例如宾词前置句式表现如下:
1. 肯定句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中“之”是宾语前置的标志。
2. 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代词宾语要前置,例如:1)莫我肯顾;2)忌不自信;3)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4)古之人不余欺也。
3. 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要前置,例如:1)宋何罪之有?2)大王来何操?3)何以战?4)何厌之有?
……
(四)文体归纳。例如议论文体:
1.《师说》、《马说》、《捕蛇者说》中的“说”是议论文体的一种。
2.《谏太宗十思疏》、《论积贮疏》中的“疏”是封建时代下臣向君主分条陈述事情的奏章。
……
这种归纳后加上省略号,意味着是不完全归纳,在平时学习生活中需要不断补充,由课堂延伸到课外,在系统中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
以上是根据自己的文言文教学实践,并借助认知心理学、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力图“以诵读为手段,以思维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以积累为主线”而设计的文言文教学“诵读与思维同步”课型,目的是要真正实现荀子所说“诵读以贯之,思通以诵之”的教学境界。
(作者单位:广东化州市第一中学)
责任编辑 邹韵文
遗憾的是,当今文言文教学中,部分教师总认为学生文言文基础差,便放不开手脚,牵着“牛鼻子”走“字字落实”之路,导致学生不可避免地滋生依赖心理,不愿意去体验思维的挣扎与阵痛,这样,便诞生了智能偏低的“早产儿”。
普罗斯特在《追忆似水年华》中有一段精彩描述:“没有人给我们智慧,我们必须自己找到它。这要经历一次茫茫荒野上的艰辛跋涉,没有人能代替我们,也没有人能事我们免除这种跋涉,因为我们的智慧是一种我们最终赖以观察世界的观点。”这对文言文教学有很大启示:学生要拥有文言文“智慧”,教师无法给他们,须由他们自己去读、去诵、去思,是为“艰辛跋涉”,亦为“思维阵痛”。叶圣陶极力强调吟诵的必要性,他说:“要亲切体会文言文的种种方面,都必须花一番功夫去吟诵。”考究自古以来的母语教学史,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一部诵读史。诵读是语文的根本,尤其是文言文更需要诵读。诵读能表现思维,又能促进思维,二者密切相连,文言文教学一旦离开它们,便成为能力的空中楼阁。
近年来,笔者根据文言文特点及人们对事物的认识规律,在文言文课堂教学实践中有意给学生营造“思维阵痛”的课堂气氛,总结出“以诵读为手段,以思维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以积累为主线”的文言文教学“诵读与思维同步”课型。该课型的结构流程如下:
一、整篇自读——茫茫荒原上的艰辛跋涉
这一环节由学生整篇自读。除一些必要的背景材料外,教师不作内容上的过多讲解,而是引导学生反复自读,读出感情,读出味道,读出思想,将文章无声语言化为渗透读者感情和意识的有声语言。该环节是学生自主整体感知的思维过程,是任何人都替代不得、包办不起的。特级教师于漪特别重视整体阅读感受,她认为好端端的文质兼美的文章被肢解成若干习题,抠这个字眼抠那个字眼,文章的灵魂不见了,“肢解也并非易事,见段不见文,见层不见段”。整篇自读的过程,就是一个思维自主艰辛跋涉的过程,也是一个探寻文章灵魂的过程,更是一个孕育能力的过程。
为了使自读顺利有效地完成,教师要做好以下的工作:一是要加强学生对自读的认识和习惯培养,激发自读的自觉性,从而养成良好的自读品质;二是要提要求,教方法,教会学生读什么,怎样读;三是要变换自读形式,激励学生主动、快速、高效地自读。
从认知过程看,这环节主要是整体感知。学生有机会充分运用各种“分析器”,整体把握,推测判断,形成真正属于自己的能力。该环节实施效果的评价,主要看学生能否坚持反复自读,如能坚持反复自读,能归纳出大意,能复述故事情节或串说全文,就表明自读成功。
二、定位诵读——阳光与乌云的较量
这一环节主要是去粗取精,加深理解,定向深化。要求教师根据第一环节反馈的信息,并结合该文教学的主要目标,同学生一起来个“活定位”。即看学生最需要讲什么,怎样讲更有利于把握重点,攻克难点。然后师生集中精力于定位处,细细品读、诵读,反复推敲,名词义,明句义。时间为15分钟。此环节仍然要以学生的诵读思品为主,教师点拨为辅。魏书生在《讲读课要少讲多读》中指出:“讲得少,教师才更珍惜讲课的时间,仔细考虑哪是必讲的内容,哪是讲了以后学生能记得住、能理解的内容。讲得少,学生才有可能记得住;读得多,学生才能提高阅读能力。”
具体操作:先定准位。一般来说,学生在自读中所做的三类记号处,就基本包含了该文的重点难点疑点。然后在诵读中推敲实词意义、虚词用法等特殊观象。例如教学《六国论》可以这样实施这一环节:
(一)定位
①“ 日削月割”“五国既丧 ”……
②“ 非兵不利,战不善 ”
③“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不赂者以赂者丧。”
④“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⑤“举以予人”
……
(二)读思结合、推敲
①中“日”“月”的用法与已学过的《阿房宫赋》中的“日益骄固”中的“日”同,因为都是“名词 动词”结构,且名词不作主语,即为名词作状语,译成“一天天地”,“一月月地”。“既”在已学过的《曹刿论战》中有“既克”名,都应译为“已经” ,表示动作已完成。(温故而知新,迁移思维得到训练)
②中“战不善”能否理解为“不善战” ?根据前面语境“兵不利”不可译成“不利兵”而得知。(根据结构对称原则来推理的思维得到训练)
③句是全文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体现了文章体裁结构。(逻辑思维得到训练)
④句是表明作者的写作意图(借古讽今)的。(培养学生发现言外之意、弦外之意的想象,联系推理思维)
⑤句是特殊句式省略句。
……
这种操作具有跳跃性,学生在掌握字词句的含义、篇章结构特点、写作手法的同时必须用思维去填补形式上的断层。这种让学生“跳起来摘挑子”的做法,给学生提供了“思维阵痛”的空间,拨云见日,有效地提高了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三、归纳品读——婴儿啼哭的最强音
实现了以上两个环节,学生基本上能自译出课文。但知识比较零散,这就需要进行第三环节的归纳品读,将分散的知识作分类、比较,使知识系统化,再用品读的方法,使系统化的知识牢固化,进而掌握古汉语的一些规律,完成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归纳的过程,就是新旧知识重现、整合与迁移的过程。主要可从这几方面进行:一是虚词的用法;二是实词的一词多义;三是特殊句式;四是写作手法;五是文体特点等。例如教学《师说》,第三环节可以这样操作:
(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例如:
1. 师不必贤于弟子(介词,引进比较对象,“比”)
2. 而耻学于师(介词,引进动作行为的对象,“向”)
3. 不拘于时(介词,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被”)
4.其皆出于此乎(介词,表处所,“在”)
……
(二)实词的一词多义。例如:
1. 古之学者必有师(名词,“老师”)
2. 吾而从师之(名词的意动用法,“把……当作老师”)
……
(三)句式归纳,例如宾词前置句式表现如下:
1. 肯定句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中“之”是宾语前置的标志。
2. 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代词宾语要前置,例如:1)莫我肯顾;2)忌不自信;3)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4)古之人不余欺也。
3. 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要前置,例如:1)宋何罪之有?2)大王来何操?3)何以战?4)何厌之有?
……
(四)文体归纳。例如议论文体:
1.《师说》、《马说》、《捕蛇者说》中的“说”是议论文体的一种。
2.《谏太宗十思疏》、《论积贮疏》中的“疏”是封建时代下臣向君主分条陈述事情的奏章。
……
这种归纳后加上省略号,意味着是不完全归纳,在平时学习生活中需要不断补充,由课堂延伸到课外,在系统中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
以上是根据自己的文言文教学实践,并借助认知心理学、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力图“以诵读为手段,以思维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以积累为主线”而设计的文言文教学“诵读与思维同步”课型,目的是要真正实现荀子所说“诵读以贯之,思通以诵之”的教学境界。
(作者单位:广东化州市第一中学)
责任编辑 邹韵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