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学人文的变迁、比较与启示

来源 :中国医学伦理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nj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医学科技的迅猛发展一方面为人类带来救治疾病的利器,同时也衍生科学伦理异化、医疗趋利化和“药品拜物教”等诸多现实困境。临床医疗被视作纯粹“生理-科技”的简单对抗过程,人的因素疏离于强调物化的诊治系统之外。融合心理与社会因素的新医学模式与新健康观重唤医学人性化的理性复归。通过中西医学人文理论溯源与传承流变等比较研究,探索医学人文的演进脉络与现实价值指向,可为临床实践重新发现人性化医疗的核心要义及其应用方式提供路径指引。中西医学人文的相似与不同点对比分析揭示,二者学理前提尽管有着重大差别,发展轨迹迥异,但目标愿
其他文献
新技术在儿童疾病的临床诊断、治疗和预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解决儿童健康问题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是否在儿童群体开展新技术,开展研究和应用过程中如何保证儿童的最大利益是临床医生和研究者面临的重要问题。分别对基因技术、人类干细胞技术和人体器官移植三种现代技术在儿童群体研究或应用的特殊伦理问题进行探讨,为临床医生和研究者提供参考建议和应对策略,以期保障儿童权益。
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是由心脏结构重构和功能受损引起的复杂临床综合征,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变化与心衰的病因密切相关。心脏磁共振的“一站式”成像可在体无创性地评估心脏结构、功能以及组织学特征,这对心衰的病因分析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经导管瓣膜治疗以其“微创”优势,早期应用于外科手术禁忌或高风险患者.在随后与传统外科手术或当前最佳药物治疗对比的随机对照试验中,经导管瓣膜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逐步
尽管身体约束对老年人的身体、心理、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造成严重伤害,但身体约束在老年人照护过程中已成为一种常见护理操作。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身体机能下降,护理人员在对其使用身体约束时更需要关注老年人的安全和健康问题。为达到优质的老年照护目标,国外已有许多研究者呼吁减少对老年人身体约束的使用。基于国内外养老机构老年人身体约束的使用现状,从尊重和不伤害的原则,护理员的道德困境及家属的态度三个方面探讨身体约束在养老机构使用的伦理考虑,并分析身体约束在养老机构使用的法律考量。
南山风格中患者至上的理念,要求医生秉持爱心、责任心、进取心,为救治患者、为解患者之难而不懈努力,并通过医患共同决策等方法使患者利益最大化;而其实事求是的精神,要求医学研究应从事实出发,善于运用所获得的理论知识指导实践,研究者应遵循伦理规范;对公众健康的关注,强调公民个体应重视健康,承担起自身的健康伦理义务,并共担人类的健康义务;对崇高和卓越的追求,要求医学生和医务人员通过坚持实践、自我批评等途径与方法,向着医学伦理修养的最高境界不断奋进。
目的:建立UPLC-DAD法测定款冬花中克氏千里光碱的含量。方法:采用沃特世CORTECS UPLC C18(2.1 mm×100 mm,1.6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水溶液(15∶85);检测波长220 nm;柱温:30℃;进样量:1μL。结果:克氏千里光碱在2.048~81.82μg·mL-1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1.0000);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89.46%,RSD分别为2.80%;10批样品中克氏千里光碱的含量为0.
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近年取得重大进展。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SGLT2)抑制剂是一类不依赖于胰岛素的新型降糖药,能显著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近年发表的DAPA-HF和EMPEROR-Reduced研究显示,SGLT2抑制剂显著改善射血分数降低心力衰竭患者预后,无论患者是否合并糖尿病。上述研究使得心力衰竭基础药物治疗的“黄金三角”转变为“新四联”,心力衰竭药物治疗理念得到革新。
肝癌的复发转移是影响肝癌患者预后的关键。血管包绕肿瘤细胞巢(VETC)癌巢型肝细胞癌的转移方式无法用上皮-间质转化(EMT)理论来解释,其可以内皮细胞包绕肿瘤细胞团的形式发生整体转移,转移过程中肿瘤细胞不会发生EMT,VETC癌巢型肝细胞癌更易发生转移,转移效率更高,术后更易复发,预后更差。该文对VETC癌巢型肝细胞癌的分型、分子学特征、诊断、治疗及预后等进行评价和介绍,从而提高临床医师及研究人员对该类肝癌诊治的认识。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是慢性心力衰竭器械治疗中的一种方法,通过左右心室同时起搏纠正心室收缩的不同步,从而逆转心室重构,提高射血分数,改善临床预后。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CRT应用于临床,现已得到广泛应用,但其也存在植入难度大、易脱位、费用高等诸多缺点,难以在基层推广。希浦氏起搏是近年来开展的新的心脏起搏技术,有研究表明,希浦氏起搏可以获得传统CRT类似甚至更好的临床效果,为慢性心力衰竭的起搏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该文就CRT的研究现状与希浦氏起搏在慢性心力衰竭中应用前景进行综述。
目前我国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患病率高达1.3%,约1370万例,心衰5年生存率不足50%,与恶性肿瘤相当,给我国心血管疾病防治工作带来沉重负担。沙库巴曲缬沙坦是全球首个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ARNI)类药物,2017年在我国上市,2018年即被写入中国心衰指南,推荐用于射血分数降低心衰(HFrEF)患者。然而射血分数保留心衰(HFpEF)约占心衰人群一半,目前尚缺乏可以真正改善HFpEF患者预后的药物。这一局面被2021年2月16日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的“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慢性心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