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因为拥有储量惊人的石油、天然气、丰富的矿石资源,极具经济价值的咖啡豆与棕榈……有人说,非洲是一片“沉睡的金土地”。但由于非洲目前仍然很贫穷落后,较差的医疗条件导致疟疾、阿米巴痢疾等各种疾病在这片土地上横行,给当地人们带来了无尽的痛苦。一位名叫杨莉的山东女医生,从当地人“看病难”的问题中发现商机,她冒着极大风险在苏丹首都喀土穆开了第一家中国私人医院,不仅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受到该国总统和卫生部的赞誉,还赢得了1000多万元的惊人财富!
个性“天使”,下岗后大胆闯非洲
今年32岁的杨莉,出生在山东青岛市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从北京医科大学毕业后,她被安排在省城一家著名医院的妇产科当医生。由于上进心强,短短几年她就成了单位里响当当的业务尖子。2000年初,性格耿直的杨莉因揭发一起劣质医疗器械采购受贿案,得罪了一些实权人物,随后竟莫名其妙地被单位宣布下岗!正当她异常苦闷时,在非洲做生意的丈夫打电话说:“我正需要个帮手,你来我这里吧!”就这样,她来到了遥远的苏丹。
国土面积达250万平方公里的苏丹与埃及相邻,是非洲最大的国家,总人口约2400万。从首都喀土穆一下飞机。闷热的气候就让杨莉很不适应,她总感觉热得让人有点喘不上气来。原来苏丹地处赤道附近,终年炎热,平均气温高达30摄氏度以上。
到苏丹不久,杨莉就被有趣的异国风情所吸引了。在人们印象中,一个国家的首都应该很繁华,可是喀土穆却没有大商业区,也没有大超市,商店一律都是小门面。买东西时常不按重量计价,西瓜论个,生菜论棵,橙子、柚子、芒果论打。苏丹人善良而又淳朴,走在街上,很容易就会感受到他们善意的眼神和真诚的关心。
杨莉的丈夫在喀土穆开了一家贸易公司,主要经营服装和鞋类生意,别看规模不大。每年都能赚10多万美金。一天,杨莉随丈夫到医院去探视一位因病住院的当地朋友。她吃惊地发现,这里的就医环境相当恶劣。医院的桌椅破旧不堪,室外气温高达40多摄氏度,十几个病房里却都没有空调,只有几只旋转的吊扇不停发出吱吱的响声。一进病房,热浪扑面,让人感到窒息;更可怕的是,还有成群的苍蝇在耳边“嗡嗡”地飞舞。令做过医生的杨莉最为担心的是,在这家医院里,处置、装药、换药、无菌检查一律在病房中进行。护士的无菌消毒观念不强,医用垃圾及输血袋等,随手就扔在病房的生活垃圾筐里。
那位在政府部门工作的黑人朋友说,在这个地方,因为贫穷落后,当地医院连医疗器械都很短缺,哪还顾得了这些“小节”。生病后能及时得到治疗就算很不错了,很多穷苦的人生病后得不到治疗只好眼睁睁地在家里等死,经他介绍杨莉才知道,因为当地卫生条件差,导致疟疾、痢疾等疾病横行,不少人甚至被夺去了生命。而且这里不仅医疗条件差,医院也很少,祖祖辈辈,“看病难”一直是苏丹人心中说不出的痛!
听到这里,杨莉只感到鼻子一阵发酸,这位善良的中国女子忽然间就产生了一个大胆想法:何不在喀土穆开一家私人医院,既能为当地人解除病痛,又能发挥自己的医学专长,可谓一举两得!
迎难而上,播洒爱心办医院
在苏丹开一家私立医院可不是件容易的事,首先需要投进一大笔资金,而当地人多数很贫穷,别说赚钱,能否收回投资都难说,其中的风险可想而知。除此之外,还要漂洋过海采购先进的医疗设备和药品,仅海关手续就很繁杂。其中还有一个更令人头疼的问题,当地没有一家外国人经营的医院,杨莉的计划能否得到做事向来保守的当地政府的批准?
诸多现实的困难一下摆到了面前,杨莉心想如果放弃这个计划,她完全可以呆在丈夫公司里,舒舒服服地做个副总。然而,遇到困难就轻言放弃并不是杨莉的性格。丈夫见劝说无效,只好转而支持她从事自己喜欢的事业。令杨莉感到欣慰的是,当她在那位黑人朋友的帮助下去拜访当地卫生部门的官员时,那位叫卡拉的负责人听了她的想法后很感兴趣,尤其得知杨莉毕业于著名的北京医科大学时,竟高兴地说:“苏丹的医疗水平很落后,我们迫切需要像您这样医术精湛的外国人才!”不仅支持她开医院,卡拉还建议杨莉回国招聘一批精通业务的医护人员,并提出负责为她办理所需的各种手续,这真是令杨莉喜出望外!
很快,经过认真考察,杨莉在市区租到了一栋总面积为500多平米的房子。她让丈夫马上组织人员装修,并购置空调及办公设备等,自己则身负重任地飞回了国内。3个月后,一批先进的医疗器械及药品从中国发送到了喀土穆,随杨莉来的还有20多名她从济南、青岛和北京等地请来的精干医护人员。看到这阵势,丈夫吓了一跳,因为招聘他们时,杨莉承诺的薪水很高,他担心地对妻子说:“如果你的医院办砸了,我苦心经营多年的贸易公司非破产不可!”尽管前途未卜,但杨莉心里清楚,此刻自己已没有任何退路,只能硬着头皮闯下去。
2001年3月8日,喀土穆出现了首家中国私人医院——“友谊医院”。一时间人们奔走相告。因为多年来,中国一直不断派出援非医疗队,为非洲各国人民服务,赢得了很高的声誉。杨莉虽然没有做任何广告,病人却纷纷慕名而至。其中既有政府部门的官员,也有身价百万的富商。人们发现,这家中国医院不仅漂亮整洁,而且内、外、儿、口腔、妇产等科室一应俱全,尤其是病房,竟舒适得像宾馆一般,令当地人大开眼界!
第一次看到来就诊的女病人,杨莉有些吃惊。她们大多黑黑瘦瘦,十分虚弱地蜷缩在病床上。这里30几岁的女人已经生了10多个孩子的事情是极为普遍的。因为孩子生的太多家里又太穷,营养不足加上疾病缠身的折磨,憔悴的面庞、紧皱的双眉、忧郁的眼神让人看了心生怜悯。
这里的患者大多很脏,由于苏丹干旱少雨,水资源匮乏,洗澡是贫穷妇女的奢望。所以,中国医生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在为当地人的皮肤消毒以后,酒精棉常常是黑色的,要反复多消毒几次才感觉放心一点,但杨莉和医护人员从不因此嫌弃病人。
一天,一位叫苏菲拉的妇女被人抬着,从几十公里外的乡下来到“友谊医院”。经了解得知,她因患子宫内膜癌反复出血已有两年,受尽了病痛的折磨。为了治好病,她和家人四处借钱,先后到多家医院治疗,却丝毫不见好转,不少人说这是“绝症”,苏菲拉绝望了,她甚至几次想到了自杀。直到几天前听说喀土穆开了一家中国医院,才抱着一丝希望来到这里。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治疗后,杨莉亲自为她做了子宫切除手术,终于把这位妇女从“死神”手中夺了回来。了解到苏菲拉家里债台高筑的情况,杨莉不仅免除了她全部的医疗费用,还托人为她在一家中国 公司联系到一份做清洁的工作。后来,苏菲拉的家人经常在节假日送些他们亲手栽种的蔬菜和水果给杨莉,虽然一袋土豆、几个苹果值不了几个钱,但在经济落后的苏丹,这是他们最真诚的感恩方式了,杨莉对此十分感动。
有一次,一位叫索丽娅的妇女在当地一家医院生第6个孩子,本来是顺产,但由于医生在接生时硬拉,把婴儿的右臂拉骨折了,虽然随即进行了绷带包扎等处理,但由于孩子的骨折未回复到位,导致小家伙高烧不退,眼看有生命危险,最后不得不转送到这家中国医院。接诊后,杨莉给予了细心护理,并对孩子的母亲进行心灵安慰。经过再次诊断,她及时对孩子的臂膀进行复位处理,最终使婴儿转危为安。就这样,中国医生们凭着精湛医术和友好的态度,很快赢得了苏丹人的普遍赞誉。
虽然医院的效益还算不错,但在非洲生活却十分艰辛。由于气候炎热,杨莉和几名医护人员身上长满了湿疹,奇痒难忍。遇到蚊子多的季节,白天上厕所小便的工夫身上很快就被蚊子咬了几处。此外,在这里还很容易被感染阿米巴痢疾和疟疾,病后严重的会脱水、呕吐、腹泻、寒颤、高热、头痛,使人极度虚弱,痛苦至极,有的还会留下可怕的后遗症。
“爱心大使”,受到苏丹总统赞誉
众所周知,除疟疾和足以置人死地的阿米巴毒性痢疾横行外,非洲还是艾滋病重灾区。2005年5月的一天,一位叫瓦丽莎的产妇被抬到杨莉面前,这位面容秀丽的中年女性前置胎盘大出血,需要马上动手术。同时,她还是一个艾滋病患者,全身的皮肤都已溃烂,老远就能闻到从她身上散发出的一股臭味。瓦丽莎的丈夫带她辗转了几家医院,医生们都不肯为她动手术。有人对她丈夫说,找中国医生吧,“友谊医院”能救你妻子的命。
遇到这种病人,杨莉没有退缩。医生的责任使她走近瓦丽莎,两眼直视着她,脸上绽开了充满关怀的微笑。自从查出患了艾滋病后,人们就远离了瓦丽莎,她已经丧失了对生活的信心。但现在,这位中国女医生站在她的面前,竟然带着真诚的微笑。一刹那,她觉得有一道阳光,射向她黯淡的生命,于是,瓦丽莎咧开干裂的嘴唇,也笑了。
杨莉和医疗小组一起详细讨论手术方案后,毅然决定自己亲手做这个手术。艾滋病病毒的主要传播渠道是血液和体液,现在,杨莉带上医用手套,在护士的协助下,割开了病人的腹部,那一刻她感觉自己整个人仿佛就“站在”产妇的羊水和血水里了。
此时,杨莉的内心也充满了对死亡的巨大恐惧。临出国前,她就已经了解到,在非洲,艾滋病病毒的感染率占整个人口比例的近10%。可以说,在这块土地上当妇产科医生,是一个相当危险的职业。但面对危在旦夕的病人,她不能不挺身而上。手术做完后,瓦丽莎脱离了险境。虽然前后仅用了一个多小时,但杨莉擦了擦额头上的汗,觉得仿佛过了一个世纪那么长。
在非洲不少医院,艾滋病人的病房是一个令人恐惧的地方。护士连给病人打针都不愿意。病人的家属进去护理病人时,都要戴上手套。杨莉却要求自己在查房时,尽量不戴手套。
黑人是敏感的,也是自尊的。每个来看病的人,不论多么贫穷,都要换上最体面的衣服,他们希望自己得到人们的尊重。如果医生戴着手套面对他们,戴着手套触摸他们的身体,他们会觉得受了伤害,站起来转身就走。因此杨莉要求自己,除了做手术和做妇科检查,都不戴手套。每天早晨起来,她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检查自己的一双手是否有伤,因为所有的传染病病毒,都可以通过伤口进入人的体内。她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在乎自己的一双手,因为保护好双手,就是保护自己的生命啊!
除了渴望得到收费低廉的医疗外,能喝上干净的水也是当地人多年的夙愿。地处赤道附近的苏丹,一年有两个酷热无比的夏天,因为这里的河水十分混浊,直接饮用后,每年都有数以万计的人患各种肠道疾病,这是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从2004年开始,杨莉就和国内的纯净水生产企业联系,鼓励他们到苏丹投资办厂。虽然纯净水在中国人眼里早已不是新鲜产品,但在非洲人看来,它却像空气和阳光一样珍贵。果然,中国厂家生产的纯净水一上市,就受到苏丹各界人士的青睐。常常供不应求。
现在,不少中国人到喀土穆旅游时,都能看到楼顶上竖着一块块醒目的广告牌,上面张贴着“蓝鸟”纯净水的大型招贴画,图案是湛蓝色的水面上,漂着一片绿叶,广告词是:“水是生命之源。”如今,这张“蓝鸟”纯净水的图案已经成为苏丹公益广告宣传画,张贴在首都喀土穆的大街小巷。各大宾馆、饭店、超级市场、政府部门、旅游景点及驻苏丹的各国外事机构都成为了“蓝鸟”纯净水固定的销售对象。
杨莉对公益事业极为热心,几年来,随着医院规模的扩大和收入不断增加,她从中拿出一大笔钱,先后向当地学校和幼儿园捐赠了许多文化用品和玩具。她也多次受到苏丹总统和卫生部长等政要的接见,被誉为“爱心天使”! 2007年1月,前来考察的联合国卫生官员,也对“友谊医院”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即将结束本次采访时,杨莉告诉记者,苏丹的石油和天然气储量很大,近年来中国石油集团公司先后投资40亿美元与该国联合开采,不仅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还使当地人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另外,这里还有丰富的稀有矿石资源,并盛产经济价值很高的咖啡豆等。可以说,这是一片等待开发的“金土地”,她希望更多的人到苏丹来投资,共同致力于苏丹的经济发展。
作为一名普通的医生,杨莉的成功不仅仅是善于抓住机遇,关键是她拥有一颗金子般的爱心和敢于在险恶环境里挑战命运的勇气。
个性“天使”,下岗后大胆闯非洲
今年32岁的杨莉,出生在山东青岛市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从北京医科大学毕业后,她被安排在省城一家著名医院的妇产科当医生。由于上进心强,短短几年她就成了单位里响当当的业务尖子。2000年初,性格耿直的杨莉因揭发一起劣质医疗器械采购受贿案,得罪了一些实权人物,随后竟莫名其妙地被单位宣布下岗!正当她异常苦闷时,在非洲做生意的丈夫打电话说:“我正需要个帮手,你来我这里吧!”就这样,她来到了遥远的苏丹。
国土面积达250万平方公里的苏丹与埃及相邻,是非洲最大的国家,总人口约2400万。从首都喀土穆一下飞机。闷热的气候就让杨莉很不适应,她总感觉热得让人有点喘不上气来。原来苏丹地处赤道附近,终年炎热,平均气温高达30摄氏度以上。
到苏丹不久,杨莉就被有趣的异国风情所吸引了。在人们印象中,一个国家的首都应该很繁华,可是喀土穆却没有大商业区,也没有大超市,商店一律都是小门面。买东西时常不按重量计价,西瓜论个,生菜论棵,橙子、柚子、芒果论打。苏丹人善良而又淳朴,走在街上,很容易就会感受到他们善意的眼神和真诚的关心。
杨莉的丈夫在喀土穆开了一家贸易公司,主要经营服装和鞋类生意,别看规模不大。每年都能赚10多万美金。一天,杨莉随丈夫到医院去探视一位因病住院的当地朋友。她吃惊地发现,这里的就医环境相当恶劣。医院的桌椅破旧不堪,室外气温高达40多摄氏度,十几个病房里却都没有空调,只有几只旋转的吊扇不停发出吱吱的响声。一进病房,热浪扑面,让人感到窒息;更可怕的是,还有成群的苍蝇在耳边“嗡嗡”地飞舞。令做过医生的杨莉最为担心的是,在这家医院里,处置、装药、换药、无菌检查一律在病房中进行。护士的无菌消毒观念不强,医用垃圾及输血袋等,随手就扔在病房的生活垃圾筐里。
那位在政府部门工作的黑人朋友说,在这个地方,因为贫穷落后,当地医院连医疗器械都很短缺,哪还顾得了这些“小节”。生病后能及时得到治疗就算很不错了,很多穷苦的人生病后得不到治疗只好眼睁睁地在家里等死,经他介绍杨莉才知道,因为当地卫生条件差,导致疟疾、痢疾等疾病横行,不少人甚至被夺去了生命。而且这里不仅医疗条件差,医院也很少,祖祖辈辈,“看病难”一直是苏丹人心中说不出的痛!
听到这里,杨莉只感到鼻子一阵发酸,这位善良的中国女子忽然间就产生了一个大胆想法:何不在喀土穆开一家私人医院,既能为当地人解除病痛,又能发挥自己的医学专长,可谓一举两得!
迎难而上,播洒爱心办医院
在苏丹开一家私立医院可不是件容易的事,首先需要投进一大笔资金,而当地人多数很贫穷,别说赚钱,能否收回投资都难说,其中的风险可想而知。除此之外,还要漂洋过海采购先进的医疗设备和药品,仅海关手续就很繁杂。其中还有一个更令人头疼的问题,当地没有一家外国人经营的医院,杨莉的计划能否得到做事向来保守的当地政府的批准?
诸多现实的困难一下摆到了面前,杨莉心想如果放弃这个计划,她完全可以呆在丈夫公司里,舒舒服服地做个副总。然而,遇到困难就轻言放弃并不是杨莉的性格。丈夫见劝说无效,只好转而支持她从事自己喜欢的事业。令杨莉感到欣慰的是,当她在那位黑人朋友的帮助下去拜访当地卫生部门的官员时,那位叫卡拉的负责人听了她的想法后很感兴趣,尤其得知杨莉毕业于著名的北京医科大学时,竟高兴地说:“苏丹的医疗水平很落后,我们迫切需要像您这样医术精湛的外国人才!”不仅支持她开医院,卡拉还建议杨莉回国招聘一批精通业务的医护人员,并提出负责为她办理所需的各种手续,这真是令杨莉喜出望外!
很快,经过认真考察,杨莉在市区租到了一栋总面积为500多平米的房子。她让丈夫马上组织人员装修,并购置空调及办公设备等,自己则身负重任地飞回了国内。3个月后,一批先进的医疗器械及药品从中国发送到了喀土穆,随杨莉来的还有20多名她从济南、青岛和北京等地请来的精干医护人员。看到这阵势,丈夫吓了一跳,因为招聘他们时,杨莉承诺的薪水很高,他担心地对妻子说:“如果你的医院办砸了,我苦心经营多年的贸易公司非破产不可!”尽管前途未卜,但杨莉心里清楚,此刻自己已没有任何退路,只能硬着头皮闯下去。
2001年3月8日,喀土穆出现了首家中国私人医院——“友谊医院”。一时间人们奔走相告。因为多年来,中国一直不断派出援非医疗队,为非洲各国人民服务,赢得了很高的声誉。杨莉虽然没有做任何广告,病人却纷纷慕名而至。其中既有政府部门的官员,也有身价百万的富商。人们发现,这家中国医院不仅漂亮整洁,而且内、外、儿、口腔、妇产等科室一应俱全,尤其是病房,竟舒适得像宾馆一般,令当地人大开眼界!
第一次看到来就诊的女病人,杨莉有些吃惊。她们大多黑黑瘦瘦,十分虚弱地蜷缩在病床上。这里30几岁的女人已经生了10多个孩子的事情是极为普遍的。因为孩子生的太多家里又太穷,营养不足加上疾病缠身的折磨,憔悴的面庞、紧皱的双眉、忧郁的眼神让人看了心生怜悯。
这里的患者大多很脏,由于苏丹干旱少雨,水资源匮乏,洗澡是贫穷妇女的奢望。所以,中国医生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在为当地人的皮肤消毒以后,酒精棉常常是黑色的,要反复多消毒几次才感觉放心一点,但杨莉和医护人员从不因此嫌弃病人。
一天,一位叫苏菲拉的妇女被人抬着,从几十公里外的乡下来到“友谊医院”。经了解得知,她因患子宫内膜癌反复出血已有两年,受尽了病痛的折磨。为了治好病,她和家人四处借钱,先后到多家医院治疗,却丝毫不见好转,不少人说这是“绝症”,苏菲拉绝望了,她甚至几次想到了自杀。直到几天前听说喀土穆开了一家中国医院,才抱着一丝希望来到这里。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治疗后,杨莉亲自为她做了子宫切除手术,终于把这位妇女从“死神”手中夺了回来。了解到苏菲拉家里债台高筑的情况,杨莉不仅免除了她全部的医疗费用,还托人为她在一家中国 公司联系到一份做清洁的工作。后来,苏菲拉的家人经常在节假日送些他们亲手栽种的蔬菜和水果给杨莉,虽然一袋土豆、几个苹果值不了几个钱,但在经济落后的苏丹,这是他们最真诚的感恩方式了,杨莉对此十分感动。
有一次,一位叫索丽娅的妇女在当地一家医院生第6个孩子,本来是顺产,但由于医生在接生时硬拉,把婴儿的右臂拉骨折了,虽然随即进行了绷带包扎等处理,但由于孩子的骨折未回复到位,导致小家伙高烧不退,眼看有生命危险,最后不得不转送到这家中国医院。接诊后,杨莉给予了细心护理,并对孩子的母亲进行心灵安慰。经过再次诊断,她及时对孩子的臂膀进行复位处理,最终使婴儿转危为安。就这样,中国医生们凭着精湛医术和友好的态度,很快赢得了苏丹人的普遍赞誉。
虽然医院的效益还算不错,但在非洲生活却十分艰辛。由于气候炎热,杨莉和几名医护人员身上长满了湿疹,奇痒难忍。遇到蚊子多的季节,白天上厕所小便的工夫身上很快就被蚊子咬了几处。此外,在这里还很容易被感染阿米巴痢疾和疟疾,病后严重的会脱水、呕吐、腹泻、寒颤、高热、头痛,使人极度虚弱,痛苦至极,有的还会留下可怕的后遗症。
“爱心大使”,受到苏丹总统赞誉
众所周知,除疟疾和足以置人死地的阿米巴毒性痢疾横行外,非洲还是艾滋病重灾区。2005年5月的一天,一位叫瓦丽莎的产妇被抬到杨莉面前,这位面容秀丽的中年女性前置胎盘大出血,需要马上动手术。同时,她还是一个艾滋病患者,全身的皮肤都已溃烂,老远就能闻到从她身上散发出的一股臭味。瓦丽莎的丈夫带她辗转了几家医院,医生们都不肯为她动手术。有人对她丈夫说,找中国医生吧,“友谊医院”能救你妻子的命。
遇到这种病人,杨莉没有退缩。医生的责任使她走近瓦丽莎,两眼直视着她,脸上绽开了充满关怀的微笑。自从查出患了艾滋病后,人们就远离了瓦丽莎,她已经丧失了对生活的信心。但现在,这位中国女医生站在她的面前,竟然带着真诚的微笑。一刹那,她觉得有一道阳光,射向她黯淡的生命,于是,瓦丽莎咧开干裂的嘴唇,也笑了。
杨莉和医疗小组一起详细讨论手术方案后,毅然决定自己亲手做这个手术。艾滋病病毒的主要传播渠道是血液和体液,现在,杨莉带上医用手套,在护士的协助下,割开了病人的腹部,那一刻她感觉自己整个人仿佛就“站在”产妇的羊水和血水里了。
此时,杨莉的内心也充满了对死亡的巨大恐惧。临出国前,她就已经了解到,在非洲,艾滋病病毒的感染率占整个人口比例的近10%。可以说,在这块土地上当妇产科医生,是一个相当危险的职业。但面对危在旦夕的病人,她不能不挺身而上。手术做完后,瓦丽莎脱离了险境。虽然前后仅用了一个多小时,但杨莉擦了擦额头上的汗,觉得仿佛过了一个世纪那么长。
在非洲不少医院,艾滋病人的病房是一个令人恐惧的地方。护士连给病人打针都不愿意。病人的家属进去护理病人时,都要戴上手套。杨莉却要求自己在查房时,尽量不戴手套。
黑人是敏感的,也是自尊的。每个来看病的人,不论多么贫穷,都要换上最体面的衣服,他们希望自己得到人们的尊重。如果医生戴着手套面对他们,戴着手套触摸他们的身体,他们会觉得受了伤害,站起来转身就走。因此杨莉要求自己,除了做手术和做妇科检查,都不戴手套。每天早晨起来,她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检查自己的一双手是否有伤,因为所有的传染病病毒,都可以通过伤口进入人的体内。她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在乎自己的一双手,因为保护好双手,就是保护自己的生命啊!
除了渴望得到收费低廉的医疗外,能喝上干净的水也是当地人多年的夙愿。地处赤道附近的苏丹,一年有两个酷热无比的夏天,因为这里的河水十分混浊,直接饮用后,每年都有数以万计的人患各种肠道疾病,这是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从2004年开始,杨莉就和国内的纯净水生产企业联系,鼓励他们到苏丹投资办厂。虽然纯净水在中国人眼里早已不是新鲜产品,但在非洲人看来,它却像空气和阳光一样珍贵。果然,中国厂家生产的纯净水一上市,就受到苏丹各界人士的青睐。常常供不应求。
现在,不少中国人到喀土穆旅游时,都能看到楼顶上竖着一块块醒目的广告牌,上面张贴着“蓝鸟”纯净水的大型招贴画,图案是湛蓝色的水面上,漂着一片绿叶,广告词是:“水是生命之源。”如今,这张“蓝鸟”纯净水的图案已经成为苏丹公益广告宣传画,张贴在首都喀土穆的大街小巷。各大宾馆、饭店、超级市场、政府部门、旅游景点及驻苏丹的各国外事机构都成为了“蓝鸟”纯净水固定的销售对象。
杨莉对公益事业极为热心,几年来,随着医院规模的扩大和收入不断增加,她从中拿出一大笔钱,先后向当地学校和幼儿园捐赠了许多文化用品和玩具。她也多次受到苏丹总统和卫生部长等政要的接见,被誉为“爱心天使”! 2007年1月,前来考察的联合国卫生官员,也对“友谊医院”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即将结束本次采访时,杨莉告诉记者,苏丹的石油和天然气储量很大,近年来中国石油集团公司先后投资40亿美元与该国联合开采,不仅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还使当地人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另外,这里还有丰富的稀有矿石资源,并盛产经济价值很高的咖啡豆等。可以说,这是一片等待开发的“金土地”,她希望更多的人到苏丹来投资,共同致力于苏丹的经济发展。
作为一名普通的医生,杨莉的成功不仅仅是善于抓住机遇,关键是她拥有一颗金子般的爱心和敢于在险恶环境里挑战命运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