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杨东自2003年9月开始掌管兴全,十多年过去,无论在公司规模还是管理费总收入上,均与同期管理广发的林传辉有较大差距
基金公司总经理因为年薪往往在数百万元以上,所以经常被人们喻为“打工皇帝”。然而,他们并非个个对得起自己拿到的那份高薪。
为什么任职时间相差无几,又经历了同样的牛熊市,“打工皇帝”们管理的基金公司规模、收取的管理费却有着好几倍的差距?对于《投资者报》记者的追问,多数被问到的基金公司给予了回应,甚至有的总经理与记者面谈,说明了理由。但兴业全球基金公司(简称兴全)方面,截至本文发稿时,仍然未能给出合理解释。
确实,投资总监王晓明刚刚离职,今年旗下荣获一季度冠军的兴全轻资产又踩中4只熊股,二季度以来已跌14%,还被网传“公司遭证监局抽查,基金经理被约谈”。兴全正处于风口浪尖。然而,对于基金公司来说,越是多事之秋,做驼鸟就越不利于公众投资人了解真相。
十年创收仅为同期林传辉1/3
“做企业和做投资一样也是长跑。”2009年杨东在接受某媒体采访时如是说。
然而,在杨东感知的这场长跑中,他并未跑出一个好成绩。据Wind统计,截至2013年12月31日,在纳入到排名统计的内地基金公司中,兴全以322亿元的年末规模排在第30位,而2012年底时排在第28位,2011年底时排在第27位,排名逐年下滑。
或许规模并不能说明问题。那么看一看实际收取的管理费。《投资者报》数据研究部发现,杨东自2003年9月开始管理兴全,如今十多年过去了,像他一样任期的基金总经理恰为广发的林传辉。可是,从公司规模、产品数量、总经理任期收取的管理费来看,截至2014年3月31日,广发管理的规模为1242亿元,基金产品数量为70只(开基56只),林传辉任期收取的管理费为93亿元;而兴全管理规模仅337亿元,基金产品数量为16只(开基12只),杨东任期收取的管理费不足35亿元;仅任期内收取的管理费一项,两者相差2.7倍。
从资历来看,杨东并不是弱者。他在20年前的1995年就做到了相当高的职务,曾于1995年9月至1996年9月,历任福建兴业证券公司上海业务部总经理助理;1996年10月至1998年9月任福建兴业证券公司证券投资部副总经理,兼任上海业务部副总经理;1998年10月至2000年2月,任福建兴业证券公司、兴业证券证券投资部总经理;2000年3月至2001年8月,任兴业证券总裁助理;2001年9月至2003年9月,历任兴业证券投资总监;2003年9月受聘于兴业全球基金公司,出任兴全总经理至今。
作为一个行业老人,为什么杨东在与林传辉任职时间相同,经历同样牛熊市场的情况下,现在两家公司收入、体量却都相差一倍有余?杨东曾称,“基金规模是管理出来的,而不是卖出来的”,可是时至今日,兴全的规模仍在原地踏步,杨东的“管理”究竟体现在哪些方面?为何久不见成效?为了弄清这些问题,同时为了核实相关数据的准确性,《投资者报》记者于2014年5月9日中午12:28向兴全负责媒体联络的钟女士提供的邮箱地址发送了采访函,但遗憾的是,截至本文发稿时,兴全仍然给不出合理的解释,记者只能依据公开数据和资料对有关问题进行研判。
“不凑热闹”战略与“被凑热闹”现实
公开资料显示,兴全成立于2003年,历经十多年发展,迄今旗下只有16只基金产品,其中开基12只,截至今年一季度,兴全总规模仅为337亿元。
对此,杨东曾向媒体笑称,这是因为兴全“不凑热闹”,坚持走“精品策略”。然而,兴全虽想“不凑热闹”,但并不等于“热闹”不会凑过来。
据媒体报道,5月7日,上海证监局对兴业全球进行了一次突击检查。据知情人士透露,此次证监局约谈了当日在公司的所有基金经理,并且调查了基金经理的电脑。
而就在此前不久,兴全投资总监、40岁的王晓明在进入公募基金业第11个年头后,选择了辞职。
《投资者报》记者查阅公开资料发现,近两年来,兴全曝光率最多的并非只有深陷超买海天味业风波,还有频繁踩中大熊股。比如,兴全轻资产基金在4月9日至5月9日短短一个月时间里,下跌了13.66%,位列股基单月收益率倒数第一。其所持有的4大重仓股卫宁软件、新华医疗、秦胜风能以及飞利信,占基金净资产比例依次为9.6%、7.06%、6.92%和5.57%。4月以来,这4只股票涨跌幅分别是-28.98%、-32.50%、-26.79%、以及-26.69%。
不管“规模是靠管出来的”也好,还是“不凑热闹”也罢,公司规模和管理费收入的实际结果是个硬杠杠,它们反映的是管理水平到底高不高,投资人是应不懈追随还是慢慢离去。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杨东说的和做的,还是有些差距的。至于原因何在,由于兴全方面婉拒采访,只能留待兴全的股东会上去探寻了。
基金公司总经理因为年薪往往在数百万元以上,所以经常被人们喻为“打工皇帝”。然而,他们并非个个对得起自己拿到的那份高薪。
为什么任职时间相差无几,又经历了同样的牛熊市,“打工皇帝”们管理的基金公司规模、收取的管理费却有着好几倍的差距?对于《投资者报》记者的追问,多数被问到的基金公司给予了回应,甚至有的总经理与记者面谈,说明了理由。但兴业全球基金公司(简称兴全)方面,截至本文发稿时,仍然未能给出合理解释。
确实,投资总监王晓明刚刚离职,今年旗下荣获一季度冠军的兴全轻资产又踩中4只熊股,二季度以来已跌14%,还被网传“公司遭证监局抽查,基金经理被约谈”。兴全正处于风口浪尖。然而,对于基金公司来说,越是多事之秋,做驼鸟就越不利于公众投资人了解真相。
十年创收仅为同期林传辉1/3
“做企业和做投资一样也是长跑。”2009年杨东在接受某媒体采访时如是说。
然而,在杨东感知的这场长跑中,他并未跑出一个好成绩。据Wind统计,截至2013年12月31日,在纳入到排名统计的内地基金公司中,兴全以322亿元的年末规模排在第30位,而2012年底时排在第28位,2011年底时排在第27位,排名逐年下滑。
或许规模并不能说明问题。那么看一看实际收取的管理费。《投资者报》数据研究部发现,杨东自2003年9月开始管理兴全,如今十多年过去了,像他一样任期的基金总经理恰为广发的林传辉。可是,从公司规模、产品数量、总经理任期收取的管理费来看,截至2014年3月31日,广发管理的规模为1242亿元,基金产品数量为70只(开基56只),林传辉任期收取的管理费为93亿元;而兴全管理规模仅337亿元,基金产品数量为16只(开基12只),杨东任期收取的管理费不足35亿元;仅任期内收取的管理费一项,两者相差2.7倍。
从资历来看,杨东并不是弱者。他在20年前的1995年就做到了相当高的职务,曾于1995年9月至1996年9月,历任福建兴业证券公司上海业务部总经理助理;1996年10月至1998年9月任福建兴业证券公司证券投资部副总经理,兼任上海业务部副总经理;1998年10月至2000年2月,任福建兴业证券公司、兴业证券证券投资部总经理;2000年3月至2001年8月,任兴业证券总裁助理;2001年9月至2003年9月,历任兴业证券投资总监;2003年9月受聘于兴业全球基金公司,出任兴全总经理至今。
作为一个行业老人,为什么杨东在与林传辉任职时间相同,经历同样牛熊市场的情况下,现在两家公司收入、体量却都相差一倍有余?杨东曾称,“基金规模是管理出来的,而不是卖出来的”,可是时至今日,兴全的规模仍在原地踏步,杨东的“管理”究竟体现在哪些方面?为何久不见成效?为了弄清这些问题,同时为了核实相关数据的准确性,《投资者报》记者于2014年5月9日中午12:28向兴全负责媒体联络的钟女士提供的邮箱地址发送了采访函,但遗憾的是,截至本文发稿时,兴全仍然给不出合理的解释,记者只能依据公开数据和资料对有关问题进行研判。
“不凑热闹”战略与“被凑热闹”现实
公开资料显示,兴全成立于2003年,历经十多年发展,迄今旗下只有16只基金产品,其中开基12只,截至今年一季度,兴全总规模仅为337亿元。
对此,杨东曾向媒体笑称,这是因为兴全“不凑热闹”,坚持走“精品策略”。然而,兴全虽想“不凑热闹”,但并不等于“热闹”不会凑过来。
据媒体报道,5月7日,上海证监局对兴业全球进行了一次突击检查。据知情人士透露,此次证监局约谈了当日在公司的所有基金经理,并且调查了基金经理的电脑。
而就在此前不久,兴全投资总监、40岁的王晓明在进入公募基金业第11个年头后,选择了辞职。
《投资者报》记者查阅公开资料发现,近两年来,兴全曝光率最多的并非只有深陷超买海天味业风波,还有频繁踩中大熊股。比如,兴全轻资产基金在4月9日至5月9日短短一个月时间里,下跌了13.66%,位列股基单月收益率倒数第一。其所持有的4大重仓股卫宁软件、新华医疗、秦胜风能以及飞利信,占基金净资产比例依次为9.6%、7.06%、6.92%和5.57%。4月以来,这4只股票涨跌幅分别是-28.98%、-32.50%、-26.79%、以及-26.69%。
不管“规模是靠管出来的”也好,还是“不凑热闹”也罢,公司规模和管理费收入的实际结果是个硬杠杠,它们反映的是管理水平到底高不高,投资人是应不懈追随还是慢慢离去。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杨东说的和做的,还是有些差距的。至于原因何在,由于兴全方面婉拒采访,只能留待兴全的股东会上去探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