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引入西班牙毕尔巴鄂维茨卡亚对外银行10亿欧元资金,维持中信国金、中信银行香港内地双头结构的多种演化可能
11月24日,中信集团旗下的海外金融分支机构中信国际金融控股有限公司(香港交易所代码:0183,下称中信国金)在停牌两天后发布公告,正式披露西班牙毕尔巴鄂维茨卡亚对外银行(Banco Bilbao Vizcaya Argentaria SA,又称西班牙对外银行,下称BBVA)战略入股中信国金及其关联公司中信银行。业内关注甚久的中信银行引资问题,由此公之于众。
一家在中国少有人知的西班牙银行,在众多潜在投资者中最终胜出;且中信银行以2006年预测净资产的3.3倍(PB)高价向其出售了5%股份——惟此两条,中信银行引资故事的结局,都显得有点出乎市场意料。
为何是BBVA?
两天前,中信国金停牌当日,BBVA已经召开了新闻发布会,高调宣布这一令其“一步踏足中国内地和香港两个市场”的重要举措。中信集团副总经理、中信国金行政总裁窦建中则将这种关系形容为“铁三角”。
从2005年底起,中信集团及中信银行就开始陆续接触潜在投资者,今年5月开始正式启动引资程序。两个多月后,中信从一长串的潜在投资者中选出了BBVA、日本瑞穗金融集团、法国巴黎银行、西班牙国家银行、通用金融等五家,作为进一步洽商的对象。据知情人士透露,BBVA在6月底的时候就已被圈定为重点谈判对象。
在此次交易中,BBVA以每股5.83港元(即2006预测净资产的1.62倍)的价格,收购中信国金15%的股份(12%为新股,3%从中信集团购买老股),耗资4.88亿欧元,未来数月内还有可能增加持股比例。
中信国金方面表示,增持要在保证中信国金上市地位的前提下进行,可流通股本的比例不可低于25%;无论股份比例如何变化,中信集团都将维持其第一大股东地位。
BBVA还以5.01亿欧元,收购中信银行5%的股权,且获得今后将持股比例提高到9.9%的选择权。
显然,对于生长于一个大家庭中的中信银行来说,引资并不是银行本身的战略问题,更重要的是中信集团的整体战略考虑,在这一过程中,中信银行是一颗重要的棋子。
今年4月,中信国金曾斥资51.72亿元(已经财政部估值确认)入股中信银行19.9%。这一步注资,不仅完成了中信银行的股份制改组,还令中信国金超越了香港市场,进入内地市场的广阔平台。此前中信国金作为中信集团在香港的金融分支机构,主要资产是中信嘉华银行。中信集团通过处心积虑的交易安排,令这对“姐妹”更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窦建中表示,“中信集团希望把中信国金作为海外扩展的工具,同时中信银行与中信国金之间的协同效应能够得到最大的发挥。”
由此,“两边都要投”——不仅要投资中信银行,还要投资中信国金——从引资开始就是中信集团的既定方针。
“‘两边投’的要求令潜在投资者有喜有忧。一些在亚洲区业务发展较好的银行,比如法国巴黎银行就在亚洲经营多年,颇有成绩,如何跟中信国金合作就是一个问题。”一位接近交易的人士这样分析。
BBVA在亚洲区总资产仅200亿港元,尚处于起步阶段。 此次同时满足了中信集团、中信银行以及中信国金的战略设计,对于BBVA来说,能够同时得到内地、香港两边联动的平台,显然是个不错的机会。
BBVA是一家总部设立在西班牙马德里的国际性综合性商业银行,虽在中国名不见经传,但在欧元区商业银行中,按市值排名为第四位,2005年其ROE(股本回报率)达37%,财务表现相当突出。
下一步,BBVA还将增加在中信国金的持股;中信国金则将收购BBVA在香港、新加坡、东京的资产,使其成为BBVA在亚洲的业务平台。
今年7月,中信集团又对中信银行注资了50亿元,这使得中信国金在中信银行的持股比例稀释至16.4%;今年年底,中信集团还有可能将利润转增银行资本,兼之存在着中信银行未来公开发行股票等种种摊薄中信国金持股比例的因素,中信国金在11月22日和中信银行签订了追加认购股份协议,确认中信国金在中信银行维持最少15%的权益。
“铁三角”要维持这种“均势”关系的决心可见一斑。
高盛分析师林达威认为:“BBVA还有提高股权比例的权利,这意味着它真想当长期投资者。”BBVA在全球债券市场和风险控制管理方面都有较好的经验,拉美市场尤其是BBVA的特长之一。BBVA今年1月-9月的利润中,有9%来自南美,32%来自美国和墨西哥。
“2000年-2005年拉美对中国的出口以年均38%的速度增长,BBVA应该会将贸易融资、发展新兴市场等方面的经验带给中信银行和中信国金。”
林达威说,“我们将中信国金视为一只有很多种可能性的概念股。相信一个横跨内地香港两地的银行集团——由中信国金和中信银行合并而成——很可能就是这个游戏的结局。”
奇货可居
根据协议,BBVA将在中信银行董事会中占有一个席位,在中信国金董事会中将派出两名董事。
BBVA进入中信,创下了战略投资者入股价格的新高,这与大势密切相关。目前在H股和A股上市的内地银行,平均市净率是3.2倍,将BBVA通过中信国金间接入股中信银行这一情况考虑进去,所得到的中和价格,仅比这个市场平均价格低10%。
事实上,中信引资赶在了一个极佳的时间窗口。
今年下半年以来,随着招行、工行的上市,中资银行股备受海外追捧,股价如“云霄飞车”,给中信引资创造了较高的市场参照标准。
据接近交易人士的透露,BBVA提交标书之际,适逢招行上市,最后出价参考了招行上市定价。其时招行上市定价的市净率(以2006年净资产预测为基础)为2.39倍,但如果以其2005年底的每股净资产计算,招行的IPO价格已经是4倍以上的市净率。
在近期香港股市的一轮疯长中,中信国金的股价也跟着水涨船高。交易披露之日,BBVA的出价只比中信国金的停牌价格溢价0.3%。
“中资银行引资已是今非昔比。对于外资来说,类似中信银行这种有全国牌照的中资银行已成市场稀缺资源,自然奇货可居了。”一位业内人士感慨。
未竟之路
连续三年来,中信集团已经向中信银行注资或利润转增资本金约350亿元左右。最近的一次注资是今年7月,据中信集团一位人士透露,“这次集团注资50亿元之前,经毕马威审计后的中信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其实不到8%,注资以后才达到9%左右。”
股本金的逐步充实,使中信银行获得了扩张能力。据银监会一位人士评价,“今年以来中信银行各项经营指标上得很快。”一位股份制银行人士也告诉记者,今年民生银行、兴业银行受资本金约束都比较明显,业务增长明显不如中信,中信今年各月同比的贷款增长速度可能都达到了20%-30%。”
截至三季度末,中信银行资产总量达到6895.2亿元,比去年末增加11.84%;各项存款余额6013.7亿元,比去年末增加13.2%;各项贷款余额4521.5亿元,比去年末增加21.98%;不良贷款余额126.3亿元,不良率2.79%;资本充足率达到9.18%;全行实现账面税前利润57.12亿元。
中信银行引资之后的下一个目标就是公开上市。“‘A+H’同步上市这一口径一直没变,时间上争取是明年三四月。”一位内部人士告诉记者。另有业内人士认为,虽然中信上市问题取得了很多监管部门的支持,但时间上还是要取决于其年报、审计等各项工作进展。
今年以来,中信集团旗下财务重组动作频频:中信资本入股中信证券(香港)及中信信托、中信国金入股中信银行、BBVA同时入股中信银行及中信国金等。此外,中信信托和日本三菱信托在合资方面的接触已长达五年之久,近期进入实质性谈判阶段,已开始确定各项交易细则。
这一系列动作皆表明了中信集团整合旗下子公司的用意和决心,随之而来的是一系列极为复杂的关联交易安排,如何合规、公开、透明地执行这些关联交易,对中信集团是一项不小的挑战。
11月24日,中信集团旗下的海外金融分支机构中信国际金融控股有限公司(香港交易所代码:0183,下称中信国金)在停牌两天后发布公告,正式披露西班牙毕尔巴鄂维茨卡亚对外银行(Banco Bilbao Vizcaya Argentaria SA,又称西班牙对外银行,下称BBVA)战略入股中信国金及其关联公司中信银行。业内关注甚久的中信银行引资问题,由此公之于众。
一家在中国少有人知的西班牙银行,在众多潜在投资者中最终胜出;且中信银行以2006年预测净资产的3.3倍(PB)高价向其出售了5%股份——惟此两条,中信银行引资故事的结局,都显得有点出乎市场意料。
为何是BBVA?
两天前,中信国金停牌当日,BBVA已经召开了新闻发布会,高调宣布这一令其“一步踏足中国内地和香港两个市场”的重要举措。中信集团副总经理、中信国金行政总裁窦建中则将这种关系形容为“铁三角”。
从2005年底起,中信集团及中信银行就开始陆续接触潜在投资者,今年5月开始正式启动引资程序。两个多月后,中信从一长串的潜在投资者中选出了BBVA、日本瑞穗金融集团、法国巴黎银行、西班牙国家银行、通用金融等五家,作为进一步洽商的对象。据知情人士透露,BBVA在6月底的时候就已被圈定为重点谈判对象。
在此次交易中,BBVA以每股5.83港元(即2006预测净资产的1.62倍)的价格,收购中信国金15%的股份(12%为新股,3%从中信集团购买老股),耗资4.88亿欧元,未来数月内还有可能增加持股比例。
中信国金方面表示,增持要在保证中信国金上市地位的前提下进行,可流通股本的比例不可低于25%;无论股份比例如何变化,中信集团都将维持其第一大股东地位。
BBVA还以5.01亿欧元,收购中信银行5%的股权,且获得今后将持股比例提高到9.9%的选择权。
显然,对于生长于一个大家庭中的中信银行来说,引资并不是银行本身的战略问题,更重要的是中信集团的整体战略考虑,在这一过程中,中信银行是一颗重要的棋子。
今年4月,中信国金曾斥资51.72亿元(已经财政部估值确认)入股中信银行19.9%。这一步注资,不仅完成了中信银行的股份制改组,还令中信国金超越了香港市场,进入内地市场的广阔平台。此前中信国金作为中信集团在香港的金融分支机构,主要资产是中信嘉华银行。中信集团通过处心积虑的交易安排,令这对“姐妹”更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窦建中表示,“中信集团希望把中信国金作为海外扩展的工具,同时中信银行与中信国金之间的协同效应能够得到最大的发挥。”
由此,“两边都要投”——不仅要投资中信银行,还要投资中信国金——从引资开始就是中信集团的既定方针。
“‘两边投’的要求令潜在投资者有喜有忧。一些在亚洲区业务发展较好的银行,比如法国巴黎银行就在亚洲经营多年,颇有成绩,如何跟中信国金合作就是一个问题。”一位接近交易的人士这样分析。
BBVA在亚洲区总资产仅200亿港元,尚处于起步阶段。 此次同时满足了中信集团、中信银行以及中信国金的战略设计,对于BBVA来说,能够同时得到内地、香港两边联动的平台,显然是个不错的机会。
BBVA是一家总部设立在西班牙马德里的国际性综合性商业银行,虽在中国名不见经传,但在欧元区商业银行中,按市值排名为第四位,2005年其ROE(股本回报率)达37%,财务表现相当突出。
下一步,BBVA还将增加在中信国金的持股;中信国金则将收购BBVA在香港、新加坡、东京的资产,使其成为BBVA在亚洲的业务平台。
今年7月,中信集团又对中信银行注资了50亿元,这使得中信国金在中信银行的持股比例稀释至16.4%;今年年底,中信集团还有可能将利润转增银行资本,兼之存在着中信银行未来公开发行股票等种种摊薄中信国金持股比例的因素,中信国金在11月22日和中信银行签订了追加认购股份协议,确认中信国金在中信银行维持最少15%的权益。
“铁三角”要维持这种“均势”关系的决心可见一斑。
高盛分析师林达威认为:“BBVA还有提高股权比例的权利,这意味着它真想当长期投资者。”BBVA在全球债券市场和风险控制管理方面都有较好的经验,拉美市场尤其是BBVA的特长之一。BBVA今年1月-9月的利润中,有9%来自南美,32%来自美国和墨西哥。
“2000年-2005年拉美对中国的出口以年均38%的速度增长,BBVA应该会将贸易融资、发展新兴市场等方面的经验带给中信银行和中信国金。”
林达威说,“我们将中信国金视为一只有很多种可能性的概念股。相信一个横跨内地香港两地的银行集团——由中信国金和中信银行合并而成——很可能就是这个游戏的结局。”
奇货可居
根据协议,BBVA将在中信银行董事会中占有一个席位,在中信国金董事会中将派出两名董事。
BBVA进入中信,创下了战略投资者入股价格的新高,这与大势密切相关。目前在H股和A股上市的内地银行,平均市净率是3.2倍,将BBVA通过中信国金间接入股中信银行这一情况考虑进去,所得到的中和价格,仅比这个市场平均价格低10%。
事实上,中信引资赶在了一个极佳的时间窗口。
今年下半年以来,随着招行、工行的上市,中资银行股备受海外追捧,股价如“云霄飞车”,给中信引资创造了较高的市场参照标准。
据接近交易人士的透露,BBVA提交标书之际,适逢招行上市,最后出价参考了招行上市定价。其时招行上市定价的市净率(以2006年净资产预测为基础)为2.39倍,但如果以其2005年底的每股净资产计算,招行的IPO价格已经是4倍以上的市净率。
在近期香港股市的一轮疯长中,中信国金的股价也跟着水涨船高。交易披露之日,BBVA的出价只比中信国金的停牌价格溢价0.3%。
“中资银行引资已是今非昔比。对于外资来说,类似中信银行这种有全国牌照的中资银行已成市场稀缺资源,自然奇货可居了。”一位业内人士感慨。
未竟之路
连续三年来,中信集团已经向中信银行注资或利润转增资本金约350亿元左右。最近的一次注资是今年7月,据中信集团一位人士透露,“这次集团注资50亿元之前,经毕马威审计后的中信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其实不到8%,注资以后才达到9%左右。”
股本金的逐步充实,使中信银行获得了扩张能力。据银监会一位人士评价,“今年以来中信银行各项经营指标上得很快。”一位股份制银行人士也告诉记者,今年民生银行、兴业银行受资本金约束都比较明显,业务增长明显不如中信,中信今年各月同比的贷款增长速度可能都达到了20%-30%。”
截至三季度末,中信银行资产总量达到6895.2亿元,比去年末增加11.84%;各项存款余额6013.7亿元,比去年末增加13.2%;各项贷款余额4521.5亿元,比去年末增加21.98%;不良贷款余额126.3亿元,不良率2.79%;资本充足率达到9.18%;全行实现账面税前利润57.12亿元。
中信银行引资之后的下一个目标就是公开上市。“‘A+H’同步上市这一口径一直没变,时间上争取是明年三四月。”一位内部人士告诉记者。另有业内人士认为,虽然中信上市问题取得了很多监管部门的支持,但时间上还是要取决于其年报、审计等各项工作进展。
今年以来,中信集团旗下财务重组动作频频:中信资本入股中信证券(香港)及中信信托、中信国金入股中信银行、BBVA同时入股中信银行及中信国金等。此外,中信信托和日本三菱信托在合资方面的接触已长达五年之久,近期进入实质性谈判阶段,已开始确定各项交易细则。
这一系列动作皆表明了中信集团整合旗下子公司的用意和决心,随之而来的是一系列极为复杂的关联交易安排,如何合规、公开、透明地执行这些关联交易,对中信集团是一项不小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