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新高考方案下语文教学提质增效的策略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onerco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江苏省08新高考方案将语文、数学提高到新的重要地位(选历史为文科,语文高考分值在160分基础上再增加附加分40分)。在这样新高考的背景下迫使中学加大语文、数学的教学力度,但语文教学现状却不能尽如人意。如何让学生在高考中发挥优势,立于不败之地,我认为要切实确保语。文教学成效。本文主要就如何使语文教学提质增效谈几点策略。
  
  一、激发学生兴趣,自觉学习
  
  兴趣是学生的第一个老师。正如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无数实践证明:激发兴趣是构成学生学习的动力,是课堂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我通常这样做的,具有良好的效果:
  1 运用多媒体技术
  语文教学,如让学生仅凭书面语言理解课文,一则无趣,二则浮浅。因此。教师在教授过程中要注意心理学理论的应用。诸如借助作用于视觉、听觉、肤觉等感官的图画、音乐、动作等多媒体手段,创造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使学生思维活跃。感情自然,自觉、主动地去理解课文,挖掘深意。
  2 讲究语言艺术
  在课堂教学中运用高超的语言艺术,也是激发兴趣、自觉学习的重要手段之一。语文教学本身即是语言教学,因此我们应充分运用语言的音韵美、节奏美、对称美、声响美、方言美、色彩美、语符美、诗意美等等,让它渗透到语文课堂教学的分分秒秒、每个细节,使学生把上语文课当成一种自觉的欣赏、参与。从而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另外,对于高中生而言,课外适当地开展些语文竞赛活动,如填字、成语接龙、古典诗词背诵等,也能激发他们的兴趣,调动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二、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效率
  
  语文课堂是教授学生语文知识,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主阵地。没有精心创设、务实求真的语文课堂,语文教学效率这个“瓶颈”就不会有根本性的突破。所以我们必须在这一环节上深入做文章,最大程度地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这也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最好途径。我认为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精心备课
  “凡事预则立”。课堂教学效率如何,前提在于备课。因为备好课是搞好教学的基础之基础,根本之根本。每一位语文老师只有深入钻研教材,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备课的要求是多方面的,但至少要做到以下三点:即了解学生的知识底细,明确教学目标,掌握课文的重点内容。只有知道学生该学什么,才能弄清自己该教什么,否则,闭着眼睛捉麻雀,大抵是无效劳动而已。教学目标决定课堂教学的方向。课堂教学目标明确,可以有效地克服教学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加强教学的针对性。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对每篇待授课文,备课时就要抓住其重点,并结合学生自身特点,取其精华,安排教学密度。不必面面俱到,只需抓住关键一点,深入突破,让学生深入理解。如果学生一拿到课文。即发现有新的学习任务,而这任务又并非高不可攀,自然有了新的探索兴趣。这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一个有效的保障。“任它千瓢水,我只取一瓢饮?”,这些丰富而重要的内容,只有认真备课,深钻教材,才能准确把握,深刻理解。
  2 讲究策略,多样化的教学手段
  这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一点:在课堂教学中,要讲究课堂组织策略,以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吸引学生参与。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大量采用“注入式”、“满堂灌”的教学方法,过分强调传授和接受,忽视探究和体验。长期的被动灌注导致学生主体精神和能动性的弱化,缺乏创新思维、问题意识和探索能力。久而久之,必然对被动接受知识产生厌倦,缺乏兴趣。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合理安排课堂教学内容,根据不同内容采用科学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多方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课堂效率的提高是至关重要的。
  学生永远是课堂的主体,只有让他们活动起来,参与进来,这样的课堂才能算是成功的课堂。但一节课45分钟,对于十几岁的学生来说,要从始至终保持高度注意和紧张思维是很困难的。从心理学角度来说,他们的注意力至多可以保持30多分钟。超过这个时间,注意力便会不由自主地离开课堂。因此,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任务的安排时,要注意学生的这个具体情况。课堂上无论是听说读写,还是思考讨论,都要使学生能够接受并配合得起来。这种配合越协调越默契,效果越好,学生的兴趣越高,注意力越容易集中。同时制定的各种课堂活动要有针对性,可行性,顺应学生的实际情况。有利于学生的活动表现。这样才能保证课堂始终保持在热烈、活泼的气氛中,充满灵气与活力。
  同时需注意:要使学生不仅能够参与活动,更能够对问题进行多层面,多角度的思考;不仅能够解决一般问题,更能够引发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并能主动探求解决问题的策略,各种思维形式并用,以达到提高和创新的新境界,也就达到了“效率”二字。
  3 加强训练,提高多种能力
  语言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具备听说读写的能力。而能力是在训练过程中培养的,因此,课堂教学必须把着力点放在能力训练上。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彻底改革以知识学习为中心的基本教学体系和以教师讲析为主的基本教学形式,而代之以能力训练为中心的基本教学体系和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主动学习和练习为主的基本教学形式。要坚持以训练为主线,使教和学都成为训练的手段,在听说读写训练的全过程中引导学生主动掌握字词句章等知识。正如捷克思想家、教育家夸美纽斯所说:“一切语文从实践去学习比用规则学习来得容易。”为了使训练更有成效,教师必须善于设计,精讲巧问,即使是一般的课堂提问和练习也要着眼于能力训练。
  
  三、注重课外知识,联系生活
  
  《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在语文教学中“要密切联系社会生活,注意开发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学资源。要加强课内外的沟通……”这无疑对我们的语文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的确如此,如今的高考越来越能体现这种观点,无论是现代文阅读还是作文多和课外生活紧密联系。基于以上认识。我在使用语文新教材,进行高中语文教学时,力戒关起门来教书,注意“开门教学”,眼光不仅看着书本,而且随时关注社会,收到良好的效果。具体做法如下:
  1 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由课内向课外延伸
  语文课本的文章,我们只能把它当成一个例子,教师讲课时,不能眼光只盯住课内,要注意以篇引类,拓宽语文的空间。我们在学习每一篇课文,每一专题课文时,注重的应该是交给学生学习这一类文章的方法。让学生能以课本为载体,向课外延伸,这样,有了老师的指导,学生的学习才能有的放矢而不至于盲目。新的语文教材把研究性学习引进到教学中,就是对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做法的校正,我们不能轻视学生的创造力,应重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推行素质教育。当然,课本是我们教学的依据,我们不能抛开课本谈拓宽,那是本末倒置。只有课内知识夯实了,才能使研究性教学向纵深发展。
  2 进行合作探究,引导学生扩大阅读面
  为了改变许多学生阅读面狭窄的现状,我们的《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规定了中学生应该涉猎的名著名篇。当然学生们一次读完,是不可能的。而且,高中生课业负担过重。不读,却是语文学习的一大忌。为了能使学生的语文学习能更上一个台阶,我们应该把合作探究法引到名著的阅读中。
  另外,现行的语文教材,还出版了一套配合语文教学的《语文读本》。它选用了与教科书内容相关的文章,既注意了课堂内容的延伸性,又注意了鉴赏性与知识性,能够让学生丰富文学底韵,增进文学素养;充实语文知识,增强读写能力。教师应采用一定的激励方法。让学生形成自觉阅读的习惯。
  3 合理利用网络资源,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网络是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绝的矿山。要让学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向网络攫取具有时代性的知识。事实上,网络上有大量的电子书籍和文章,如果学生有了一定的过滤能力,是可以引导他们去涉猎的。宽带拉近了人与世界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文学的距离我们有什么理由拒绝现代文明的成果呢?
  总之,激发学习兴趣,优化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在新高考形式下是势在必行的。它是一项复杂的现代系统工程,需要师生共同的努力,这样提高语文整体效率的最终目的就能实现,才能让学生在未来的高考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其他文献
论述了勤工俭学在图书馆工作发展中的重要性,分析了勤工俭学学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勤工俭学学生管理的对策。
架空线路杆塔巡视项目内容 编辑同志:请问架空线路杆塔巡视项目内容有哪些?①杆塔有无倾斜、弯曲及各部件有无变形;②基础有无下沉、冲刷、裂开或因取土成为孤台;③各部位螺栓、
造句训练是指导学生运用词语的基本方式,是培养学生习作能力的重要手段。只有句子生动精彩,文章才能文采飞扬。因此,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就得切实抓好造句训练,为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那么.如何进行有的放矢的造句训练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正确认识.避免误区    造句不能只看句子通不通顺,还要看学生是否掌握了词语的意思.是不是对句型有了正确的认识。要避免出现以下几种现象:
【摘要】结合课程标准教材的编写体例来看,特别是人教版教材在文中、文后所做的学习伙伴提示以及课后的习题安排.为教师引导学生实现由课文文本至作文、口语交际的能力和知识的迁移提供了相当成熟、完善的引导,而要正确发挥其引导作用,实现恰当适度的拓展学习。则需教师既能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同时又能准确把握课文文本的表达特点。  【关键词】把握文本;拓展学习;协调与整合    首先.把握课文文本的特点进行相应的拓
在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源地——安徽省凤阳县,有一个开拓创新、奋发有为的年轻集体,他们就是国网安徽凤阳县供电公司府城供电所。该所现有员工22人,35岁以下21人,担负着凤阳县城
挂接地线是保护电气工作人员的一道安全屏障.是保证电气设备正常工作和人身安全而采取的一种安全措施,可以预防电对人体的伤害。但实际工作中,由于接地线使用频繁且操作看似简单
详细介绍了如何在VB中利用相关函数和图像处理算法制作动画图标的收集方法,并给出程序源码。
针对数字资源建设中存在的各自为政、重复建设等诸多问题,对今后高校图书馆的数字资源建设提出了加强标准化建设,注意版权保护等一系列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