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我国养殖产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其中蚕桑养殖成为更多农民群众致富的道路之一,经过近些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备的蚕桑养殖技术体系,广大乡.镇政府在农技推广工作中也在不断完善蚕桑养殖技术的推广内容,努力为广大农民群众带来新的技术和知识。但是从目前发展情况来看,形势趋向较好,但是实际工作中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通过对目前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蚕桑养殖技术推广工作进行分析,查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根据实际工作经验提出合理的策略。
[关键词] 蚕桑养殖 技术 问题 策略
[中图分类号] [S88-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11-0027-02
蚕桑养殖技术是我国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蚕桑养殖是促进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支柱,蚕桑技术的推广是一项需要广大技术工作者和农民群众共同参與的农业活动,根据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进行科学的技术推广,虽然我国蚕桑养殖技术取得了阶段性的进步,但是在实际推广工作中仍存在较多的问题,影响了蚕桑养殖的经济效益。这就要求技术推广工作者要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及时更新观念,掌握当地群众的实际情况,积极采取高效、科学、有针对性的推广手段,科学推广蚕桑养殖技术,使广大农民群众更好、更快的接受新知识、新技术。
一、蚕桑养殖技术推广的现状和问题
一般全省的蚕桑技术推广机构为设立在各地市的蚕桑技术服务站,各地市蚕桑服务站根据本地区蚕桑养殖规模决定自身机构的设置,一般情况在地市下属的乡镇设立专项蚕桑站或者在县一级设立蚕桑办事处,这些机构统一由农业相关部门领导,按照农业部相关的指示要求开展具体的工作,属于事业单位,蚕桑养殖技术推广项目、试验示范区、技术人员培训等多方面内容均由行政主管部门或者相关部门制定计划、贯彻实施的,虽然有一定的效果,但是与农民群众存在较大的距离,不能完全发挥推广工作的真正目的。
1.现有人员的专业知识老化
目前我国蚕桑技术推广中心所任用的人员绝大多数是大中专农业院校相关专业毕业的学生,受过一定的蚕桑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和专业技能,但是大多数职高类学校的蚕桑专业没有形成完备的培训体系,使绝大多数的学生没有受到系统的农业技术推广理论教育和专业训练,仍然沿用传统的老方法,技术人员授课时各村将群众组织起来,集中听完之后就结束,也没有具体的互动环节,试验区以点概面,推广的办法越来越少。技术人员很少深入田间地头,与农民进行深入交流,不了解实际的种植情况,导致在实际的推广过程中效果大打折扣。
2.科技队伍力量薄弱
虽然经过几年的发展建设,我国蚕业技术推广中心建立了相应的网络平台,各个乡镇地区都建立了农技站,看似形成了一体化的模式,但是关于农技站运行费用和人事关系都交由政府管理,农技站只对全乡镇农业技术进行推广和指导,乡镇政府站的高度较高,对于实际的工作不了解,这样安排任务只会导致农技站人员忙于完成各项任务,解决各个站点之间的矛盾或者冲突,久而久之就会使技术人员对于农村蚕桑养殖实际情况不了解,就不能实事求是的进行指导。
3.技术推广经费匮乏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综合国力显著提升,综合财力也明显加强,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的办公条件也得到不断改善,但是与其他政府类机关部门相比,仍然存在较大的距离,相关工作人员日常的学习除了定期的教育外,就是从专业杂志、书刊、网站上获得,一些教育和培训流于形式,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前提是进行农业科学示范区建设、农技推广、农业技术培训等工作,但是这些工作的开展必须要有足够的资金支持,但是经费的严重不足使这些工作难以政策展开,许多试验刚开始还可以,但是越到后期越慢,甚至最后被迫停止,成熟的试验技术也有较大的风险性,使得工作人员在推广的过程中不敢大胆推广,只是将风险转移到个别的养殖户身上。
4.缺乏求真务实的职业精神
近几年来,蚕桑推广工作中往往会出现“项目”、“工程”等一些内容,从实际来看,这些所谓的工程项目关系到相关领导的形象和政绩,很大一部分是借机筹款,追求所谓的高指标、超常规、大面积、短快实,但是农业本身仍然是弱质产业,受到其他条件的影响较大,超标任务只会导致农民群众受损失,降低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是一些实用技术得不到及时的推广,违背了规律。
二、关于加强蚕桑养殖技术推广工作的对策
1.加强学习,转变观念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蚕桑养殖技术的推广必须按照农民群众的实际需要来开展,必须以满足农民群众生产要求为目标,要努力学习新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提高推广人员的自身素质,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将先进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提高农业生产的质量和水平,提高农民群众的经济收益,满足人们的物质和精神需求。作为农业技术推广者必须牢记职责使命,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职业道德素质,要紧随农民群众的养殖需求,及时转变观念,更新理念,端正思想态度,在普及新知识、新技术上下功夫,力争满足人们的需要。
2.改进技术推广方法
要根据市场导向、政策导向、经济导向决定推广的方向,掌握农民群众的现实需求,将其作为推广工作开展的动力,深入基层,做农民的技术传授者、知心朋友,尊重农民群众的生产行为,了解其学习的心理、学习的特点和规律、心理接受能力,以此为依据做出科学的推广决策。在实际工作中,要准备好配套设施,尽可能的做好产前、产中、产后的技术服务,营造良好的推广环境,坚持综合性的原则,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将传统集体授课的死板方式改为在田间授课、深入农户家中授课等各种随机的方式,能够有效推动推广的效果,使广大群众及时全面的掌握新技术。
3.不断提高推广人员的综合素质
作为农业技术推广者,必须要坚持学习,不断提升综合素质,各级组织要加强对技术服务人员的再教育、再培训,努力提高其专业技能,借鉴先进地区的成功经验,切实改变科研与推广脱节的现象,通过定期严格考核,检验人员素质,对于相对落后的人员,要区分年龄和职称,采取再培训措施,及时的提高整体的素质,对于不称职者要及时的调整,保证人员结构的优化配置。
参考文献
[1]丁善明. 试论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蚕业技术推广[J].中国蚕业,2003,24(1):9一11.
[2]张以俭,刘友丽. 浅谈蚕业产业化理论内涵及对策[J].中国蚕业,1999,(2):4一5.
[3]黄世荣,楼炯伟. 蚕桑产业化配套技术和经营策略[J].中国蚕业,2004,25(2);70一72.
[关键词] 蚕桑养殖 技术 问题 策略
[中图分类号] [S88-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11-0027-02
蚕桑养殖技术是我国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蚕桑养殖是促进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支柱,蚕桑技术的推广是一项需要广大技术工作者和农民群众共同参與的农业活动,根据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进行科学的技术推广,虽然我国蚕桑养殖技术取得了阶段性的进步,但是在实际推广工作中仍存在较多的问题,影响了蚕桑养殖的经济效益。这就要求技术推广工作者要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及时更新观念,掌握当地群众的实际情况,积极采取高效、科学、有针对性的推广手段,科学推广蚕桑养殖技术,使广大农民群众更好、更快的接受新知识、新技术。
一、蚕桑养殖技术推广的现状和问题
一般全省的蚕桑技术推广机构为设立在各地市的蚕桑技术服务站,各地市蚕桑服务站根据本地区蚕桑养殖规模决定自身机构的设置,一般情况在地市下属的乡镇设立专项蚕桑站或者在县一级设立蚕桑办事处,这些机构统一由农业相关部门领导,按照农业部相关的指示要求开展具体的工作,属于事业单位,蚕桑养殖技术推广项目、试验示范区、技术人员培训等多方面内容均由行政主管部门或者相关部门制定计划、贯彻实施的,虽然有一定的效果,但是与农民群众存在较大的距离,不能完全发挥推广工作的真正目的。
1.现有人员的专业知识老化
目前我国蚕桑技术推广中心所任用的人员绝大多数是大中专农业院校相关专业毕业的学生,受过一定的蚕桑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和专业技能,但是大多数职高类学校的蚕桑专业没有形成完备的培训体系,使绝大多数的学生没有受到系统的农业技术推广理论教育和专业训练,仍然沿用传统的老方法,技术人员授课时各村将群众组织起来,集中听完之后就结束,也没有具体的互动环节,试验区以点概面,推广的办法越来越少。技术人员很少深入田间地头,与农民进行深入交流,不了解实际的种植情况,导致在实际的推广过程中效果大打折扣。
2.科技队伍力量薄弱
虽然经过几年的发展建设,我国蚕业技术推广中心建立了相应的网络平台,各个乡镇地区都建立了农技站,看似形成了一体化的模式,但是关于农技站运行费用和人事关系都交由政府管理,农技站只对全乡镇农业技术进行推广和指导,乡镇政府站的高度较高,对于实际的工作不了解,这样安排任务只会导致农技站人员忙于完成各项任务,解决各个站点之间的矛盾或者冲突,久而久之就会使技术人员对于农村蚕桑养殖实际情况不了解,就不能实事求是的进行指导。
3.技术推广经费匮乏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综合国力显著提升,综合财力也明显加强,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的办公条件也得到不断改善,但是与其他政府类机关部门相比,仍然存在较大的距离,相关工作人员日常的学习除了定期的教育外,就是从专业杂志、书刊、网站上获得,一些教育和培训流于形式,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前提是进行农业科学示范区建设、农技推广、农业技术培训等工作,但是这些工作的开展必须要有足够的资金支持,但是经费的严重不足使这些工作难以政策展开,许多试验刚开始还可以,但是越到后期越慢,甚至最后被迫停止,成熟的试验技术也有较大的风险性,使得工作人员在推广的过程中不敢大胆推广,只是将风险转移到个别的养殖户身上。
4.缺乏求真务实的职业精神
近几年来,蚕桑推广工作中往往会出现“项目”、“工程”等一些内容,从实际来看,这些所谓的工程项目关系到相关领导的形象和政绩,很大一部分是借机筹款,追求所谓的高指标、超常规、大面积、短快实,但是农业本身仍然是弱质产业,受到其他条件的影响较大,超标任务只会导致农民群众受损失,降低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是一些实用技术得不到及时的推广,违背了规律。
二、关于加强蚕桑养殖技术推广工作的对策
1.加强学习,转变观念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蚕桑养殖技术的推广必须按照农民群众的实际需要来开展,必须以满足农民群众生产要求为目标,要努力学习新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提高推广人员的自身素质,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将先进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提高农业生产的质量和水平,提高农民群众的经济收益,满足人们的物质和精神需求。作为农业技术推广者必须牢记职责使命,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职业道德素质,要紧随农民群众的养殖需求,及时转变观念,更新理念,端正思想态度,在普及新知识、新技术上下功夫,力争满足人们的需要。
2.改进技术推广方法
要根据市场导向、政策导向、经济导向决定推广的方向,掌握农民群众的现实需求,将其作为推广工作开展的动力,深入基层,做农民的技术传授者、知心朋友,尊重农民群众的生产行为,了解其学习的心理、学习的特点和规律、心理接受能力,以此为依据做出科学的推广决策。在实际工作中,要准备好配套设施,尽可能的做好产前、产中、产后的技术服务,营造良好的推广环境,坚持综合性的原则,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将传统集体授课的死板方式改为在田间授课、深入农户家中授课等各种随机的方式,能够有效推动推广的效果,使广大群众及时全面的掌握新技术。
3.不断提高推广人员的综合素质
作为农业技术推广者,必须要坚持学习,不断提升综合素质,各级组织要加强对技术服务人员的再教育、再培训,努力提高其专业技能,借鉴先进地区的成功经验,切实改变科研与推广脱节的现象,通过定期严格考核,检验人员素质,对于相对落后的人员,要区分年龄和职称,采取再培训措施,及时的提高整体的素质,对于不称职者要及时的调整,保证人员结构的优化配置。
参考文献
[1]丁善明. 试论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蚕业技术推广[J].中国蚕业,2003,24(1):9一11.
[2]张以俭,刘友丽. 浅谈蚕业产业化理论内涵及对策[J].中国蚕业,1999,(2):4一5.
[3]黄世荣,楼炯伟. 蚕桑产业化配套技术和经营策略[J].中国蚕业,2004,25(2);70一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