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院子

来源 :延河·绿色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ys2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昨晚,又梦到了童年的老院子。
  这些年,梦里最多出现的都是这个老院子,仿佛童年那极少的记忆在整个一生之中成了生命夜空最亮的星星,时不时会特意在疲惫的人生旅途眨眨眼。
  老院子如今早已夷为平坦的庄稼地,连一点点住过人的痕迹都没有留下。高大的土院墙、猪圈旁边那棵分叉的老柳树和靠着院墙那一排高大的柳树,以及盛夏柳树下生长着好吃的蒿瓜都不见了;西边起起伏伏一个又一个沙梁变成了平坦的庄稼地,春天和秋天漫天飞的黄沙不见了踪影;北边的盐碱地已经不见了白光光盐碱的水坑坑,而是长满了盐蒿、骆驼蓬,深秋季节红彤彤的像从地底长出了美丽的霞;黄土高原起伏连绵的南山还在,只是没有了小时候看到的高大伟岸。
  虽是时过境迁,但它们原来的模样都牢牢地住在记忆里,包括无意识的睡眠中。
  老院子所有人、物都布满了童年的故事。
  爸爸年轻有点好酒,又是队干,时不时要招呼公社干部,这好酒大概多少也有些无奈吧,酒只是工作中不可或缺的桥梁。爸爸酒风好,醉了不胡闹,但是会呕吐,会把指头伸进喉咙里抠,会非常难受,会不住地念叨:“再不喝了,再也不喝了!”
  可是,没过多久,这个场面继续重复。
  那时候觉得,酒实在不是个好东西!
  妈妈一直在忙,从早到晚脚不点地。一家人的饭要妈妈做,家里的鸡、猪、狗、猫、羊、驴要喂;接地、种地、锄地、收粮打粮,每一样庄稼活妈妈都得干;一家人的穿穿戴戴妈妈要裁、要缝、要补、鞋底鞋帮要纳……妈妈就是一个超人。
  奶奶住在我家老院子隔壁的大院子,两家中间隔着一道墙。奶奶不爱妈妈,不爱爸爸,也不爱我们姊妹中的任何一个人。妈妈下地干活,有时候会是早上出去晚上才回来,她给我和妹妹准备了干粮或者冷饭。有时到了中午吃饭时间,我和妹妹会爬上搭在墙头可以看到奶奶家的那个木梯子,闻着奶奶家的饭香,然后手指头含在嘴里眼巴巴看奶奶吃饭。奶奶从来没有叫过我们吃饭,她甚至喊了和我同龄住在我家东边不远处的、她的娘家侄孙女子去吃饭,那个女孩和我同岁,是我童年最好的伙伴。
  有时,我和妹妹恶作剧,顺着梯子趴到墙头,假装是奶奶的那个侄孙女喊:“姑奶——”“姑奶——”我喊一声妹妹喊一声,心里希望奶奶能把我俩当成她的那个侄孙女给我们一顿饭吃。
  但是,奶奶从来没有。
  所以对于奶奶的爱,我们没有概念。奶奶去世那年,我们都已经成家立业,姐妹四人跪在奶奶灵堂前怎么也哭不出来。赶回奶奶葬礼的路上二姐还说我爱哭,让我先哭她们好跟着哭,万一不行,她掐我一下,让我拿出小时候的哭劲。听说我小时候特别爱哭。可是,奶奶去世,我一滴眼泪都没有,看着旁边奶奶心疼、扶养大的叔伯妹妹哭得眼泪一双儿又一双儿,我內疚自己心肠的冷硬。
  老太奶疼我。我刚懂事老太奶就80多岁了,和奶奶住在一起。老太奶非常老,满脸皱褶,牙齿全部掉没了,瘪着嘴。但是,老太奶是我记忆里最美最漂亮的老太太。我喜欢经常溜到奶奶的耳间、老太奶的住处把那个烂洋瓷碗的沙子(洋瓷碗里盛着沙子是老太奶吐痰用的)倒掉,然后换半碗新的干净的细沙子。老太奶经常把她的女儿、我的姑奶奶给她买的洋糖和果丹皮给我吃。那果丹皮厚实耐抿,酸酸甜甜含在口中慢慢化掉,非常好吃。
  老太奶也讲她自己的故事给我听。老太奶当年是老太爷抢亲抢回来的,她本来要嫁的那个男人是她爱着的,但是那家人没有老太爷家势大。她被抢来后,和老太爷吵了一辈子,打了一辈子,生了一个儿子两个女儿。她很少和老太爷住一个房间,更别说一个炕头了。
  我没有见过老太爷,我出生时老太爷已经去世了,但因为老太奶,我有些恨他。
  老太奶告诉我,老太爷有个怪癖,不喜欢“苍耳”这种植物,老太爷活着的时候,见一株拔一株,到处找寻着拔,凡老太爷足迹能到的方圆几十里地没有一株苍耳。老太爷为什么不喜欢苍耳且深恶痛疾非要赶尽杀绝呢?老太奶没有说,这真是一个谜。
  有一次老太奶还偷偷给我缝了个沙包。那时候穷,没有多余缝沙包的小布头,布头都是非常珍贵的。老太奶给我缝的沙包是用一块崭新的深蓝色的布,方方正正六个面全部是这个色。虽然没有别的小朋友用各色布缝起的沙包漂亮,但我喜欢,整个童年它都是我最好最爱的玩具。我一直偷偷小心地保存着它。那时候实在太穷,妈妈不允许我们玩沙包,嫌会踢破鞋子。
  一次中午饭点,妈妈干活不在家,我蹭到奶奶家,奶奶家那天吃的是酸菜搅团,奶奶吃着饭假装没看见我。老太奶小心地给我盛了小半碗递给我,奶奶却厉声道:“回自个儿家吃去!”
  我没有接老太奶递给我的饭碗,羞愧地跑回了家,边跑边哭。那时候,我三岁或者五岁。
  老太奶去世那年90岁,我9岁。老太奶病重了,大人不让孩子到跟前。那是个早晨,我忐忑地站在奶奶厨房。不一会儿,妈妈进来对我说:“去你大妈家叫你大妈过来,你老太奶没了”。
  我边哭边跑,跑过队里的打谷场,跑过学校的园子,跑进了大妈家,语无伦次地对大妈说:“我老太奶……”
  大妈说:“这孩子,慢慢说,你老太奶老溘了?”
  我晕了过去。
  这是我第一次接触到死亡。我不解、难受,哭得很伤心。
  小时候陷害过一次大姐。三岁或者五岁那年,我站在水缸前不让大姐舀水,大姐没有骂我更没有打我,可是我就开始哭。为此,妈妈骂了大姐,大姐委屈地站在炕沿边哭了很久。这是我第一次感到做人不地道的内疚和心虚。大姐是最疼爱我的人。
  一次,和最好的伙伴爬猪圈旁边的那棵分叉的柳树,小伙伴的腿夹在了树的分叉中间,我们俩都吓坏了,哇哇地大哭。小爸搬了个大凳子,站上去把树的两个枝杈搬了搬,我的小伙伴抽出被夹住的那条腿,于是,我们再也不敢爬那棵树了。
  老院子前边妈妈用土墙墙围起一个小园子,种过西瓜、小瓜和萝卜、蔓菁。不知道为什么小时候的那些个土地总是那么贫瘠,小瓜和西瓜结得很少,长得瘦瘦小小,只有白萝卜和蔓菁长得不错,秋天可以放开来吃几个。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但有些时光却静止成了永恒,比如老院子。
  老院子是孤独的,也是寂寞的。它只是梦里和记忆里很难连贯在一起的一个一个的场景,几乎没有声音,那极少出现在记忆里和梦里的声音,像电影的画外音。
  如今,村子里统一规划了住房区域,整齐划一地聚拢在了一处,腾出了更多可以成片耕种的庄稼地;村子里的每个大人孩子不光都可以吃饱穿暖,而且很多人达到了吃好穿好。道路畅通,物质丰厚,没有人再挨饿受冻,土地耕种已经是半机械化了,庄稼品种好产量高,人力只做些辅助。计划生育使每个家庭孩子都少了,宝贝的什么似的,爷爷奶奶疼孙子更是心疼的不得了;不像我奶奶那时候,亲孙子就有27个,大概每个孙子都心疼也心疼不过来。孩子们都可以穿着漂亮的做工精细的时尚衣服快快乐乐去上幼儿园,不再是大人干活被留守在家里玩沙子、爬树了;孩子们都可接受从小学到初中免费教育。村子里原来偌大的打谷场修建成了全民健身的广场并安装了体育设施。一早一晚,很多人打扮得清清爽爽,在锻炼或踩着欢快的音乐节拍跳起广场舞。
  老院子已久远的像个故事。
其他文献
1  一脱下防护服,那种闷热、潮湿的感觉瞬间散去。微微闭着眼,她享受着迎面吹来的阵阵微风。小张是交大附属第一医院放射科的医生,今天来看病的人少了一些,大部分住院病人也都渐渐有所好转。她心情很好,哼着小调,踏着余晖,跨出医院的大门。  医院门口蹲着一个老太太。身穿灰扑扑的棉衣,蜷着腰坐在街边的台阶上,她的脚旁摆着小半筐草莓。颜色鲜艳的草莓浑圆浑圆的,虽然个头不大,但是一个个色泽饱满,看得人口齿生津。
期刊
在旧书市场见闻录  旧书摊上,满脸邪恶的老板极力推荐  一本连名字都没有的古籍,字迹很难分辨:  踏青、读书、会友、饮酒、降职、停薪  流放、失宠、写诗……这泛黄的纸张背后  藏着一个官场人的狂欢与沉沦;这辈子  活着就是无辜的罪证,连申诉都被剥夺  ——渴望劝谏皇帝恩泽天下苍生  奏折在弄权者手里换来必须流放的理由  就此辞官,隐于偏僻的山中著书立说  怎奈提笔就犯下了羞辱盛世的滔天大罪  禁书
期刊
一  郑来赢接到老婆电话的时候是充满歉意的。他先对领工的万三龇了龇牙,算是笑。我接个电话,他放下沾满腻子的刮板,从裤兜里摸出手机。  接完老婆电话的郑来赢是充满歉意的。他怯着身子,满脸堆笑,对包工头孟二说,家里……又查岗,听说这次是省里查……  孟二不等他说完就挥手叫停,鼻子里喷出两股青烟,回吧,好歹算个铁饭碗。  谢谢,谢谢孟总!郑来赢的心里涨满感恩,眼里差点迸出泪滴,他来这个建筑队才一个多月,
期刊
惊蛰  禾节里金黄的通道  阳气开始蠕动  一片光阴的复活  始于淡淡的忧伤  现在是爬,所以多足  万物都渴望在太阳下一搏  所以那飞蛾蹈火  才是对翅膀的最佳珍重  想想这大好节气  真该钻出那苇管似的长廊  在雨里或是风里  展开双臂  飞向虹的拱门  饺子,或者天鹅之歌  圆月做皮,繁星做馅  我们被命运捏合到一起  并注定要为水火相容而赴汤蹈火  这些天鹅,这些星星月亮做成的精灵  仿佛
期刊
残冬  跑前跑后,检查取药治疗  照顾婆婆,她耗尽了力气  此时,高大的她  像一件外套,将瘦小的婆母裹住  车窗外,白雪将残冬覆盖  车窗里,她漂亮的眼皮  将白雪覆盖  智慧的脂肪  像土地一样厚重而沉稳  像土豆一样饱满而慈祥  他不生产粮食,他生产诗  一首首悟性极高的诗  被他,像土地生产土豆一样  生产出来  他说,我要用这些食粮  喂养你们的灵魂,他所言不虚  他的食粮也够多  他写
期刊
天下叫石峁的地方很多,但出名的不多,陕西神木市高家堡镇的石峁现在不但出名,而且名震寰宇,举世皆知。就是因为这里发现了四千三百年至三千八百年前先民修筑的石城遗址。该遗址被誉为“龙山晚期到夏代早起规模最大的城址”“世界十大田野考古发现”“二十一世纪重大考古发现”。对此,近年来四面八方的游客蜂拥而至,五湖四海的历史学家考古学者慕名而来,各路文人墨客挥毫宣扬。  戊戌深秋,有幸受邀加入陕西省现代文学学会陕
期刊
时常会想起那个靠在墙角的洋瓷盆。那是外公外婆的洗脸盆,白色,红边,盆底是一幅画,两只喜鹊站在枝头“嘎嘎”地欢叫,非常喜庆。  从地里干活回来,外公将白羊肚手巾搭在肩头,端起洋瓷脸盆,到厨房,拿起马勺,从水缸里舀半勺水。然后将脸盆靠在院子的墙角,蹲下身子,双手掬起水洗脸;再将羊肚手巾放到脸盆里搓洗几下,拧干,擦洗脖子、后脑勺。等他再次搓洗毛巾的时候,脸盆里少得可怜的水,已经变成了黑色。每次洗完脸,外
期刊
花津河书  可惜睡莲成熟的太早,风化的绿叶缺少   空隙  花津河长久地等待我投掷石块,在灰色   的房屋前  我战栗,度过一阵喇叭的号角声  看一朵又一朵露出水面的荷花,摆弄阴影  重复播放左右相似的画面  在疏于打理的黑天鹅之间  迟钝的味觉翻涌起白水的腥气  拉回远在西方的金线,缝制被雨抖落的   话语  凝结光波扬起的颗粒,金黄  包裹住鲤鱼的眼,就像  我再也不相信快速可以让我赶上时间 
期刊
当清风拂面而过,带来一丝柳芽的芬芳与香甜,春天,便来了。  什么是春天?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都有自己心中的春天。但是,每个人的春天都充满了希冀,充满了生机,尽管春天是经过严冬的摧残。不是吗?我心中的春天是种一园格桑花,盼它发芽,等它出苗,守它长高,看它开花。喜欢格桑花有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缘于藏族的一个美丽的传说:不管是谁,只要找到了八瓣格桑花,就找到了幸福。第二个原因是它坚韧不屈的精神,它不
期刊
春天说来就来,搭眼望去,村东小河两岸的柳树枝梢,似乎一夜间就上了色,淡淡的、黄黄的,河里也响起了汩汩的流水声。  春一到,庄稼人便忙开了,蛰伏了一冬的小麦起了身,锄草、施肥、浇水、灭虫,各种农活一桩接着一桩。抽穗、扬花,南风一起便麦浪滚滚,“算黄算割”鸟儿又飞了回来,不停地在浓密的树叶间鸣叫着,庄稼人没黑没明,收割碾打,龙口夺食。这边挥镰割倒了麦子,那边又吆牛犁开麦茬地,施肥、耱平,撒下苞谷、谷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