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培养技能人才现状与对策研究

来源 :江西教育A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m1234567m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育人,是当前我国职 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政策要求。共同推动校企合 作、产教融合走深走实,是提升服务区域经济发展 能力、推进江西制造强省建设、重塑江西制造辉煌 的重要途径。
  XX市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现状
  XX市以“政府引导、统筹协调、产教互动、市场 驱动、创新机制"为思路,整合教育资源和生产要 素,积极探索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职业院校与重 点企业、人才培养与就业保障紧密结合的具有特色 的校企合作。
  一是出台了一系列职业教育政策保障校企合 作。近年来,xx市不断加强顶层设计,出台了许多 有关职业教育的政策。如《XX市现代学徒制试点工 作方案》的出台,标志着以现代学徒制为主要内容 的职业教育改革试点开始试行。针对当前高校毕 业生就业难,而园区企业招工难、稳工难的矛盾,XX 市立足于校企对接,探索以职业教育发展优势破解 企业招工难题,出台了相关文件。为确保该政策落 实,要求市、县(区)政府设立专项资金,每年筹集 800万元,用于奖励向市内企事业推荐用工的院 校。另外还建立了全市职业教育联席会议制度、校 企合作联席会议制度等一系列制度,定期召开相关 会议,协调、解决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发展中碰到的 问题和困难。
  二是形成了以现代学徒制为主要特色的多种 校企合作模式。XX市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内容和 表现形式非常丰富,在具体表现形式上,包括"现代 学徒制""订单培养""工学结合""集团化办学'等模 式。其中"现代学徒制'最具特色和影响。早在 2011年,xx市率先在全国开展现代学徒制改革试 点工作。2015年,XX市政府将现代学徒制试点列 为教育改革项目强力推进,市委、市政府一直将现 代学徒制工作纳入市教育局的年终绩效考核重要 内容,有力推进了现代学徒制工作的开展。五年 来,xx市7所职业院校先后与50余家企业、30余个 专业开展现代学徒制,共同培养学生(学徒)3000余 人。xx市先后四次在教育部召开的现代学徒制试 点工作会上作典型发言。江西冶金职业技术学院 被选为国家第二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学校。同时,通 过与本地企业开展现代学徒制,提高了职业院校毕 业生在本地企业的就业率,本地就业率由2012年的 2%左右提高到2020年的10.4%,提高了职业教育 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
  三是企业与职业院校合作需求旺盛。一方面, 企业希望通过校企合作来缓解人员紧缺的问题。 从企业需求总量来看,企业普遍认为企业高技能人 才出现紧缺,并影响到企业进一步发展。从与企业 的访谈中得知,目前xx市职业院校和当地较大规模 企业用工需求实现了有效对接。江西冶金职业技 術学院对接新钢公司,新能源科技职业学院、赣西 学院对接赛维公司和瑞晶公司,江西工程学院对接 木林森等光电信息产业企业,积极提供人才支持。 另一方面,职业院校希望通过校企合作提高人才培 养质量。通过与企业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的办法, 实行校企'双主体'共同育人。毕业生在本省和本 市就业率逐年提高。
  建立职业教育校企合作长效机制面临的问题
  尽管xx市职业教育特色明显,形成了很多经 验。但从问卷调查和座谈的结果来看,在建立职业 教育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 困难。
  第一,技术技能人才开发体制机制不畅,难以 适应全市产业升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近年来,xx市为全力推进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不断加强顶 层设计,出台了许多有关的政策。但与经济社会发 展的实际需要相比,高技能人才总量依然短缺,供需 矛盾突出,结构和素质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还不相适应;依然存在企业对技术工人的培养、使用 与激励不够、措施不力、技能人才地位不高等诸多问 题。技术技能人才开发存在资源分散,与产业、现代 技术的有机结合力度不强,在人才、信息与成果共享 上存在诸多壁垒和障碍,严重制约了技术技能人才 的有效开发。
  第二,职业院校办学综合实力不强,难以适应当 地经济社会发展对技术技能人才的要求。xx市现 有9所中职学校中,没有一所省级高水平中职学校, 目前省级达标校只有5所,县(区)没有一所省级达 标中职校,城区尚有一些职业学校由于校园土地面 积不够,还没有达标。职业教育投入不足、实训设备 比较落后,职业院校布局和专业设置缺乏统筹和特 色、双师型师资数量不足等一系列问题的存在致使 职业院校办学综合实力整体不强,影响到职业教育 校企合作,影响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难以适应 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
  第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有效性不高,难以为合 作育人提供支撑。近年来,职业教育校企合作虽取 得一定成绩,但合作质量不高、合作动力不足、合作 制度不健全等问题仍比较突出,尤其是在目前校企 合作的规模、数量大幅度增加的情况下,职业教育校 企合作在文化建设、参与度、学校教学、课程开发以 及学生生源等方面依然存在较大问题,一些企业仅 仅是为了解决当前订单急需用工而开展校企合作,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有效性依然不高,难以培养技术 技能型的劳动者。   建立职业教育校企合作长效机制
  —是致力人才开发和产业发展对接,成立技术 技能人才开发协同创新中心。
  围绕诸多区域发展战略,紧密结合产业转型升 级对技术技能人才的多样化需求,xx市全面开展应 用性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机制的探索。一要努力构 建起中等、专科、本科层次的应用技能型人才培养体 系。进一步做大、做好中职与高职"3+2"合作培养 和中职学校与应用型本科、职业教育本科高校“3+ 4"分段培养。二要建立技术技能人才大数据中心和 公共服务平台。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了新的 环境,增强技术技能人才开发能力,提高职业教育服 务产业发展的能力。三要建立支撑产业升级的技术 技能人才开发战略联盟,成立由教育、人事、工信等 部门组成的技术技能人才开发协同创新中心。分步 骤、分阶段全面构建与主导产业、新兴产业发展相适 应的技术技能人才开发战略合作联盟,成立技术技 能人才开发协同创新中心,共同研发人才标准、创新 培养模式、建设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四要 建设xx市技术技能人才開发新型智库。依托职业 教育和企业资源,深入研究关系技术技能人才开发 的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问题,为技术技能人才开 发的资源配置、制度创新等方面提供决策参考和智 力支持。
  二是深化产教深度融合,积极探索培育职业教 育产教融合型企业。校企合作是现代职业教育的基 本特征,是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根本 要求。要创新合作模式,实现全方位多层次融合。 一要按照国家、省级要求积极探索培育职业教育产 教融合型企业,优先支持培育一批本区域支柱产业 的龙头企业,充分调动其校企合作的积极性和主动 性;二要建立对接产业的专业建设制度和动态调整 预警机制。建立专业设置市级信息发布平台,推进 专业与产业的融合,服务区域产业,重点打造符合主 导产业、新兴产业发展的具有鲜明区域特色的专业 和专业群。建议通过编制《新余市重点产业人才需 求指导目录》,指导学校对接重点产业抓好专业建设。
其他文献
一rn灯下读一本薄薄的小册子——《红色家书》.读完后,在掩卷长叹时,我突然对“力量”有了特别的理解,觉得真正经天纬地的力量,不是“力拔山兮气盖世”的本能之力,也不是时序
期刊
在芦溪县源南乡中心幼儿园内,欢声一片,孩子们正在开展户外活动,有的玩滚筒、有的踩高跷、有的骑车、有的爬竹竿……各种游戏让孩子们玩得不亦乐乎!rn置身其中,根本想不到,这
期刊
我出生在芦溪县宣风镇竹垣村,继承爷爷、爸爸的"衣钵"成为一名教师,我家是名副其实的三代教师世家。成长在教师世家,让我感受最深的就是教育的变化和家庭生活的变化。  爷爷周永达是新中国成立前的知识分子,新中国成立后爷爷成为竹垣村小学的教师,奶奶欧阳淑也投身家乡教育当了老师,一干就是一辈子。村小就是一个土坯房教室,里面摆放着破旧的桌椅,擠满了学生,没有黑板和粉笔,也没有课本,爷爷奶奶上课光凭一张嘴。除了
期刊
在千年瓷都景德镇,珠山大桥是横跨昌江的市区交通要道.曾几何时,一到早晚高峰就成为一个堵点.自景德镇二中新校区、景德镇市实验学校、陶阳学校等一批新学校建成投入使用后,
期刊
父亲一直珍藏着一块银圆,我问过多次,他总是不说。直到后来年纪大了,才讲述了这块银圆的来历。由此引出父亲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  —过家门  1938年冬的一个黄昏,在辽阔的冀中平原上,日寇闯进徐水县西白亭村,挨家挨户地翻箱倒柜,抢劫财物。当时父亲只有16岁,日寇一番烧杀抢之后,村子满目疮痍,不愿做亡国奴的父亲秘密地和几个小伙伴商量,要去找革命队伍,拿起枪和日本鬼子拼命,把他们撵出村庄。离家的时候,
期刊
初春时节,走进萍乡卫生职业学院,无论是在图书馆、校园图书角,还是在党员活动室、课堂上,党史学习教育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学院师生学党史、知党情、感党恩、跟党走的氛围愈发
期刊
“以前我们的孩子都是在紫溪小学那边的学前班上课,那里也没有专业的幼儿教师.现在我们村里建了一所这么好的幼儿园,开设的课程也很灵活.作为家长,我们非常开心.”芦溪县紫溪
期刊
芦溪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以创建国家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为契机,从加大投入、建立机制、改革创新入手,有效破解办学条件、师资力量、教学质量不优质、不均衡等难题,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近年来,芦溪县获得省级及以上教育类荣誉50余项,其中,学前教育获评国家改革发展实验区,在全国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部署会上作典型发言,
期刊
近年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四新”(新工科、新文科、新农科、新医科)建设,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提升教育服务能力和共享水平的要求,各高校积极推进新文科
期刊
2014年5月16日,全国助残日,成立不到一年的上犹县特殊教育学校举行了一场文艺汇演,孩子们为观众送上了他们精心编排的节目.学生家长和来自社会各界、各行各业的人士听他们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