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人类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基础便是劳动,教育其根源也在于劳动,作为教育教学的重要构成元素,劳动教育会直接影响到中小学生德智体美的发展。因此,积极审视当下小学劳动教育的具体情况,探究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具体措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有效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有着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小学;劳动教育;审思;必修课
《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发布后,各地中小学相继建立起一套完备的劳动教育体系。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对小学生加强劳动教育已成为当下提升其综合素质的根本要求。但是在当下的实际教学过程中,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劳动教育极为薄弱。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根本原因,是由于人们本身对于劳动教育的认知存在较多不足之处,甚至可能存在一些误区和偏见。因此,重视小学劳动教育就显得尤为迫切。
小学劳动教育的具体措施
正确定位教育功能 正确定位劳动教育功能。劳动教育课以操作性、实践性、技术性、创新性为主要特征,重在培养学生正确的技术意识和创新意识,立足于“做中学”和“学中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但部分教师或家长在进行教学时,往往更重视学业分数,反而会将劳动教育作为惩罚学生的一种方式。其实这种方式是错误的,不仅会导致学生对劳动教育存在偏见,也会造成学生“高分低能”的后果。因此,学校应当将劳动教育作为积极的、正面的教学手段,使学生能够在劳动教育中感受到轻松、自由和快乐,认识到劳动教育的重要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在进行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依旧使用较为传统的教学方式,导致劳动教育被排除在教育内容之外。其实,教师可以将学生的劳动技能与德育活动相结合。将“筷子的使用”“系鞋带”等在技能讲授的基础上,通过比赛、活动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将课堂搬到室外,使学生体会到劳动教育的快乐。
创设适宜环境氛围。学校要为学生创设热爱劳动,学习技能的环境氛围,使学生能够感受到劳动的光荣,并在这种环境之中不断培养自己的劳动和技能意识。在开展劳动教育过程中,学校可以通过组织相关作品展示、答题竞赛或诗朗诵竞赛等,使学生能够在劳动结束之后利用其他文化的形式认识劳动教育的重要性,不断提高自身劳动意识。
合理设计教育内容 在进行劳动教育过程中,必须重视其实践的作用,真正从“知行统一”上实现劳动教育。在进行劳动教育过程中,利用实践引导学生掌握劳动技能,若单纯的只对其进行理论知识的教学,不但会影响学生的劳动兴趣,还会导致学生只会纸上谈兵,而不会实际操作。例如,在植树节的时候,可以选择学校内的一块荒地作为学生种植的基地,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搜寻与种植相关的知识,并制定完善的种植计划,之后再通过对于植物的播种、栽培、养殖等步骤的操作,使学生能够掌握不同植物栽种的方式。在植物成熟之后,教师可以将果实摘取下来让同学们进行分享,使学生感受到收获自己种植果实的开心与喜悦,使之更为积极地参与到种植过程之中。
完善教育实施方式 延伸拓展课程。学校应当以《劳动与技术》教育为基础开设相关课程,使学生能够从专门的课程中学习更多的理论知识,并将理论知识应用在实际的劳动实践之中,使劳动教育效果不断深化。例如,在学习了《劳动与技术》中关于“编织”的内容后,学校开设以“棕编”为主题的拓展课程。在拓展课程中,学生不仅能更深入的学习关于“棕编”的歷史、制作方法等,也有了更多的动手实践的机会,真正的将基础课程与拓展课程相互联系,不断延伸。
融合学科教学。新时代的劳动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技能、品质的培养上,还要在劳动实践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探究实践、解决问题,将单一的体力劳动转变为具有创造性的劳动。以“蔬菜的种植”课为例,我们可以在校园里选择合适区域作为学生的劳动实践基地。但是,如果遇到不方正的土地怎么办呢?这时候就可以请数学老师,测量、计算不规则的土地面积;不同的蔬菜怎么种植呢?遇到病虫害怎么办?科学老师和综合实践老师可以大显身手,合理种植、除虫是一门重要的技能……不同学科的整合,更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劳动教育质量。
拓宽实践途径。学校与教师应当积极拓宽劳动教育的实践途径,加强学校与家庭、学校与社区之间的合作,使学生能够在实际劳动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对劳动的认知,培养学生成长成为社会所需要的综合素质人才。
结束语
劳动教育对于小学教育而言非常重要,因此,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应当重视转变学生的劳动教育认知,合理设计劳动教育的具体内容,完善其实施方式并建立健全保障机制。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劳动教育的作用与价值,促进小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方凌雁.劳动教育的现状、问题和建议——2019年浙江省中小学劳动教育调研报告[J].人民教育,2020(1).
[2]冯光国.综合实践活动框架下中小学劳动教育区域实践——以济南市历城区为例[J].现代教育,2019(10).
(作者单位:浙江省诸暨市陶朱街道西湖小学)
关键词:小学;劳动教育;审思;必修课
《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发布后,各地中小学相继建立起一套完备的劳动教育体系。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对小学生加强劳动教育已成为当下提升其综合素质的根本要求。但是在当下的实际教学过程中,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劳动教育极为薄弱。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根本原因,是由于人们本身对于劳动教育的认知存在较多不足之处,甚至可能存在一些误区和偏见。因此,重视小学劳动教育就显得尤为迫切。
小学劳动教育的具体措施
正确定位教育功能 正确定位劳动教育功能。劳动教育课以操作性、实践性、技术性、创新性为主要特征,重在培养学生正确的技术意识和创新意识,立足于“做中学”和“学中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但部分教师或家长在进行教学时,往往更重视学业分数,反而会将劳动教育作为惩罚学生的一种方式。其实这种方式是错误的,不仅会导致学生对劳动教育存在偏见,也会造成学生“高分低能”的后果。因此,学校应当将劳动教育作为积极的、正面的教学手段,使学生能够在劳动教育中感受到轻松、自由和快乐,认识到劳动教育的重要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在进行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依旧使用较为传统的教学方式,导致劳动教育被排除在教育内容之外。其实,教师可以将学生的劳动技能与德育活动相结合。将“筷子的使用”“系鞋带”等在技能讲授的基础上,通过比赛、活动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将课堂搬到室外,使学生体会到劳动教育的快乐。
创设适宜环境氛围。学校要为学生创设热爱劳动,学习技能的环境氛围,使学生能够感受到劳动的光荣,并在这种环境之中不断培养自己的劳动和技能意识。在开展劳动教育过程中,学校可以通过组织相关作品展示、答题竞赛或诗朗诵竞赛等,使学生能够在劳动结束之后利用其他文化的形式认识劳动教育的重要性,不断提高自身劳动意识。
合理设计教育内容 在进行劳动教育过程中,必须重视其实践的作用,真正从“知行统一”上实现劳动教育。在进行劳动教育过程中,利用实践引导学生掌握劳动技能,若单纯的只对其进行理论知识的教学,不但会影响学生的劳动兴趣,还会导致学生只会纸上谈兵,而不会实际操作。例如,在植树节的时候,可以选择学校内的一块荒地作为学生种植的基地,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搜寻与种植相关的知识,并制定完善的种植计划,之后再通过对于植物的播种、栽培、养殖等步骤的操作,使学生能够掌握不同植物栽种的方式。在植物成熟之后,教师可以将果实摘取下来让同学们进行分享,使学生感受到收获自己种植果实的开心与喜悦,使之更为积极地参与到种植过程之中。
完善教育实施方式 延伸拓展课程。学校应当以《劳动与技术》教育为基础开设相关课程,使学生能够从专门的课程中学习更多的理论知识,并将理论知识应用在实际的劳动实践之中,使劳动教育效果不断深化。例如,在学习了《劳动与技术》中关于“编织”的内容后,学校开设以“棕编”为主题的拓展课程。在拓展课程中,学生不仅能更深入的学习关于“棕编”的歷史、制作方法等,也有了更多的动手实践的机会,真正的将基础课程与拓展课程相互联系,不断延伸。
融合学科教学。新时代的劳动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技能、品质的培养上,还要在劳动实践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探究实践、解决问题,将单一的体力劳动转变为具有创造性的劳动。以“蔬菜的种植”课为例,我们可以在校园里选择合适区域作为学生的劳动实践基地。但是,如果遇到不方正的土地怎么办呢?这时候就可以请数学老师,测量、计算不规则的土地面积;不同的蔬菜怎么种植呢?遇到病虫害怎么办?科学老师和综合实践老师可以大显身手,合理种植、除虫是一门重要的技能……不同学科的整合,更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劳动教育质量。
拓宽实践途径。学校与教师应当积极拓宽劳动教育的实践途径,加强学校与家庭、学校与社区之间的合作,使学生能够在实际劳动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对劳动的认知,培养学生成长成为社会所需要的综合素质人才。
结束语
劳动教育对于小学教育而言非常重要,因此,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应当重视转变学生的劳动教育认知,合理设计劳动教育的具体内容,完善其实施方式并建立健全保障机制。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劳动教育的作用与价值,促进小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方凌雁.劳动教育的现状、问题和建议——2019年浙江省中小学劳动教育调研报告[J].人民教育,2020(1).
[2]冯光国.综合实践活动框架下中小学劳动教育区域实践——以济南市历城区为例[J].现代教育,2019(10).
(作者单位:浙江省诸暨市陶朱街道西湖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