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铣刀装配状态下的动态特性分析研究

来源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eguangyi1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螺旋槽专用数控机床使用的盘铣刀为研究对象,分析螺旋曲面铣削系统的动态特性。首先建立盘铣刀及主轴的三维模型,通过有限元仿真软件对盘铣刀在装配状态下进行模态分析,进而计算出盘铣刀装配状态下的固有频率和对应的模态振型;之后通过谐响应分析得出盘铣刀在装配状态下容易发生共振的频率主要集中的位置。此研究结果对盘铣刀振动特性的分析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其他文献
介绍了含油污泥的来源,组成及特点,简要分析了电化学处理含油污泥的机理及其优势,重点从破乳脱水和重金属两方面讨论了电压、处理时间、pH值、添加剂4个因素对电化学法处理效果的影响,并对未来含油污泥电化学处理技术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含油污泥电化学处理技术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
氯代有机物是典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对人类和环境造成了巨大威胁。在已报道的污染修复技术中,电催化脱氯技术因其反应连续高效、设备简单、无二次污染等优点,成为研究的热点。着重综述了当前电催化氢化还原技术在反应机制、电子传递路径、反应决速步骤和效能调控策略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同时指出该技术尚存的问题,并对其应用前景作出展望。
综述了油溶性降黏剂及其降黏机理的研究进展。从四个方面介绍了油溶性降黏剂的研究概况。(1)简述油溶性降黏剂的发展概况及分子结构类型;(2)通过SEM、XRD、IR、分子模拟,从沥青质微观形貌、分子间作用力角度介绍油溶性降黏剂的降黏机理;(3)介绍了油溶性降黏剂的降黏效果以及降黏剂与表面活性剂复配使用的降黏效果;(4)分析了油溶性降黏剂研究和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分析认为:在分子水平上,开展降黏剂对稠油胶体体系的影响,才能从根本上阐明油溶性降黏剂的降粘机理。
较系统的对国内外在非氰浸金技术工艺方面的研究新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在分析非氰浸金方法优点和不足基础上对浸金新技术发展趋势和研究热点进行展望,指出硫脲法及硫代硫酸盐法依靠其稳定性、低毒性将是未来浸金领域重要的研究方向。
阐述了介孔硅的成型原理、介孔硅材料对重金属及放射性核素吸附作用机理。介绍了近十年功能化介孔硅基材料在放射性废水处理方面的研究进展,着重探讨了其表面功能化的最常见官能团对Co、Cs、Sr、U等放射性核素的处理。系统分析了介孔硅吸附剂对核素处理效果的影响因素(介孔硅形貌、功能团、核素类型、吸附条件等)及材料在功能化研究与应用层面存在的问题,以期为介孔硅在核污染类环境治理领域的研究应用提供参考。
模拟道路除雪过程,在冰雪路面添加融雪剂构成融雪剂溶液、冰、融雪剂物理模型(WIS),以仿真模拟软件Star-CCM+为工具,考虑环境温度、风速和降雪等级等环境因素,基于除雪过程本质上是融雪剂溶液温度接近其冰点的过程,模拟物理模型WIS融雪过程,得出融雪剂溶液稳态温度,利用融雪剂溶液稳态温度与溶液浓度的函数关系求出融雪剂用量。共模拟出风速为0,1,2,3 m/s,环境温度分别为0,-3,-5,-7,-10℃,降雪为小雪、中雪、大雪、暴雪下100种不同环境条件融雪剂用量模拟值,旨在为融雪剂的工程应用提供参考和
基于东曲煤矿九采区上组煤22906、24906工作面煤层赋存、瓦斯地质特征和生产技术条件,综合比选后选择底板岩巷布置穿层钻孔预抽消突技术,配合水力造穴增透技术提高煤层的预抽效果,抽采60 d内,造穴钻孔日平均抽采纯量是非造穴钻孔的2.0倍,有效消除了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底板岩巷留作后期下组煤开采期间的高抽巷使用,实现了“一巷多用”,产生了较好的综合效益。
煤矿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对矿井地质条件的探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榆树坡矿经过几年的摸索,总结出一套成熟可靠的地质构造探测方法,为采区设计和工作面布置提供可靠的地质保障。文中主要阐述在地面三维地震精细解释的基础上,结合井下槽波反射勘探、异常区钻探与巷探等综合探测技术对工作面的地质构造进行精细探测,解决了地质构造对工作面布置和回采的影响,减少了无效进尺。
为了解决定向千米钻孔成孔难的问题,同时从环保角度考虑,使打钻介质水得到重复利用,胡底煤业有限公司在底抽穿层钻孔施工过程中试验定向钻孔泥浆循环工艺。试验结果表明,使用泥浆循环体系,日均进尺提高22.3%,煤孔率提高10.8%,见煤成孔率由40%提高至66.7%。泥浆携带煤渣能力较清水强,减少了退、送钻次数,提高了施工效率,同时该混合水介质可以重复利用,社会经济效益良好。
以屯兰瓦斯电厂20缸燃气发动机组为研究对象,在大修保养时对发动机组配气系统的积碳问题进行诊断,并运用AVL-fire仿真软件建立燃烧模型,对机组缸内燃烧过程进行多维数值模拟,得到辐射热流密度曲线、缸内压力曲线、缸内温度变化图,得出积碳和结晶盐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升级改进意见,保养升级后发动机稳定运行,机组实现满载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