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全球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客观趋势,是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是不可忽视的时代背景。这势必使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处在一个新的环境中,为它带来双重的影响。一方面,全球化的进程必然对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发展带来积极的效应,提供难得的机遇;另一方面又不可避免地产生负面影响,使得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面临严峻的挑战。
【关键词】全球化 思想政治理论课 机遇 挑战
一、全球化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不可忽视的时代背景
早在1848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就预见到,由于世界市场的开拓,由于产业革命完成后工业生产日益脱离了本国的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逐步走向世界,“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
20世纪90年代,随着通信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全球各民族国家之间的普遍联系和交往迅猛加强。人类跨入新世纪,全球化浪潮汹涌而来,波及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等各个领域,并为我们重新审视周围的世界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全球化成为当下我们所在世界的最时髦的知识语境。全球化是指“人类不断地跨越空间障碍和制度、文化等社会障碍,在全球范围内实现充分沟通(物质的与信息的)和达成更多共识与共同行动的过程”。
全球化主要是经济的全球化,从全球范围看,全球资源可以得到最有效、最合理的优化配置,不仅全球范围内有效地分工协作可以产生新的巨大的生产力,而且资源的合理配置使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也成为可能。从个人的自我发展和自我价值实现看,人可以在全球范围内接受教育和信息,在全球范围内竞争,从而可以最大限度地开发自己的潜能。同时,通过全球范围内的选择和实践检验,人们的才能可以得到最佳发挥和充分的自我实现。经济全球化带来空前发达的生产力,其效益不可避免地为全球共享,与高度发达的生产力相适应,生产关系也在发生变化,进而必然影响到政治、文化的变化。
随着中国对外改革开放进一步的推进,中国卷入世界的程度也进一步深化。全球化带来了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生活等方面的深刻变化,这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发展编织着一幅更为复杂和广阔的现实图景,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不可忽视的时代背景。
二、全球化带给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机遇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
1. 全球化给马克思主义理论带来无限生机
尽管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东剧变使得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暂时处于低潮,福山的“历史终结”论和各种各样的“马克思主义死亡论”曾喧嚣一时,但马克思主义理论仍具有强大生命力,在全球化研究方面尤其如此。全球化更加凸显了马克思所揭示的资本主义发展的矛盾运动规律。当今的全球化仍然没有冲破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外壳,资本主义的社会矛盾依然存在。90年代以来一波接一波的全球经济危机和全球性贫富差别的拉大,正是资本主义生产和经营在全球生产领域尤其是在全球金融领域无政府发展的恶果。在这种状况下,社会主义国家的一些要素或许能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冲突与矛盾提供一些解决“线索”,世界各国尤其是西方工业发达的国家更倾向于从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中寻找原因及解决方案,《资本论》的热销及“回归马克思”的思潮就足以证明这一现象。可见,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马克思主义理论不但没有过时,相反经济全球化还证实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显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巨大力量和勃勃生机。不仅如此,当今的全球化还在人类的实践、“人化世界”、历史辩证法、人的全面发展等方面确证马克思主义理论基本观点的有效性和生命力。所有这些都同时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新的生长点。
2. 文化多元化丰富提升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
伴随着全球化的进程,文化领域也呈现出了多元化的态势,各国的思想文化都在多元化中并存,同时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甚至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大量涌现。一方面,文化多元化可以为我们提供更多群众喜闻乐见的例子以及言语形式来开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极大地丰富了相关课程的内容;同时更应该看到这些“主义”扬言的所谓要“补充”和“修改”马克思主义,也从另一个侧面提升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内容,激励我们正确认识、科学评价和大胆吸取系统论、信息论、运筹学、博弈论等现代科学理论,对这些“主义”中的某些合理因素进行批判吸收,并且对它们提出的问题及挑战做出马克思主义的回答,从而增加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彰显马克思主义的说服力。
3. 信息载体多样创新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手段及方法
在全球化的影响下,信息载体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书本教材、信件、报纸及广播等,而是出现了集文本、声音、图像及信息于一体的网络新载体。与传统信息载体相比,借助于现代信息技术而诞生的现代传媒工具无疑更加具有吸引力、感染力和影响力。与互联网相关联的多媒体课堂,把文字、声音、图像、动画效果融为一体,营造出一个立体的、动态的、活泼的教学氛围,能够使受众身临其境,发动眼耳鼻舌身全方位地接受信息,为人们提供真实的表现效果,使人们的思想能够在形象、生动、直观的教育中得到升华,从而也使教育手段更加直观形象和现代。网络技术丰富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手段和方法,为其提供了灵活多样的教育方式,使得其理论内容不再枯燥而变得易于青年学生接受,大大提升了其教育效果。
三、全球化背景下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面临严峻挑战
全球化在当今世界已势不可当,它不仅表现在经济方面,而且还表现在政治方面、文化方面和思想等方面。全球化的发展使得国家间、地区间在经济上相互依赖、互相联系,使得世界政治趋于多极化,对全球政治格局、文化走向、思想意识形态等都带来巨大挑战。在全球化的国际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也面临着极大的挑战。
1. 社会主义信念的坚定受到日趋复杂的国际政治斗争的挑战 全球化的趋势使国际政治斗争日趋复杂。一方面,使东西方思想文化相互交融和碰撞,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态势。随着外来文化与西方思潮在大学校园的涌入、传播,近现代各种哲学、文化思潮与形形色色的西方价值观念,部分有其合理与进步性,但其消极和不合理的方面,也容易被人们不断地崇尚和偶像化,极易侵蚀部分大学生,导致迷离和困惑,将逐渐消解穷国和落后国家的主流和民族文化;另一方面,西方通过文化渗透的手段,对我“西化”“分化”的图谋将进一步加强,思想文化的侵蚀和意识形态渗透的压力也将进一步加大。西方从来都把和平演变的希望寄托在中国青年的身上,指望通过意识形态方面的强烈渗透,在青年思想上打开缺口,首先使他们在精神上解除武装,降低和破坏社会主义信念在人们心目中的崇高地位,进而达到颠覆社会主义制度的目的。
在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绝大多数社会主义国家转向资本主义制度,社会主义暂时进入低潮时期,资本主义国家由此以咄咄逼人的姿态进行政治、文化渗透。社会主义国家除中国一枝独秀外其余国家在曲折中缓慢发展,先进和落后的对比使得当代大学生对全球化背景下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问题产生了疑问,社会主义理想的感召力对大学生的影响大大减弱,社会主义“悲观论”“破产论”“渺茫论”“马克思主义优而不越”“共产主义水中捞月”应运而生。由此激发大学生怀疑、否定社会主义,羡慕、崇拜资本主义,对资本主义产生向往心理,导致了对马克思主义信仰和社会主义信念的心理排斥。
2. 爱国主义精神受到全球化意识的挑战
全球化在本质上是一种各个民族国家不断加强合作的发展阶段,是民族国家从狭隘的地域性生存发展到普遍交往的高级阶段。很多全球性的问题只有超越国家和民族的界限,在全球的层面上依靠世界各国的共同努力才能解决,传统的各国固守边界界限正在变得越来越模糊,国家的职能越来越多地被让渡和削弱。由此越来越多的人认为,全球化浪潮使得主权的神圣性大打折扣,国家主权的相对化越来越强。为此,西方国家也极力地造成一种印象,经济全球化就是世界大同时代,无须再提民族、国家主权与利益。尤其是美国又自恃经济、科技、军事力量的强大,毫不隐讳地声称要“领导世界”,妄图把社会主义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统统纳入它领导的完全符合美国资本利益的“自由世界体系”,为此,美国大肆宣传“全球民主化论”,提倡“全球公民社会”“全球共同价值”“全球意识”,要求以“全球民主化”来构筑当今世界,进而在世界事务中推行“新干涉主义”,鼓吹“人权无国界”“人权高于主权”。上述这一切,使以培养爱国主义为核心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受到巨大挑战。
3. 社会主义文化受西方强势文化的侵蚀而受到挑战
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文明的具体体现,是我们的民族之根。传统文化中所包含的优秀的道德理想教育具有永恒的生命力,是千百年来中国人民道德操行的规范,对当代大学生具有深远的教育意义。但是,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也带来了文化全球化的问题,一方面全球化为各种文化的广泛迅速传播提供了载体和渠道,促进了各国文化的交流和相互学习;另一方面文化全球化使文化的独立性遭到削弱,经济上的优势衍生文化上的优势,经济上的强权衍生文化上的强权。在文化交流和学习的过程中,以美国文化为主的西方文化逐渐呈现出来强势的特征这使得一部分大学生产生“西方文化才是最先进的文化”这样一种印象,他们的兴趣点主要聚焦于外来思想和文化,或多或少的忽视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了解,有的甚至拒绝接受中华文化,出现文化上的自卑和崇洋媚外现象。这种潜移默化的后果,必然会导致大学生对中国民族文化的认同出现危机,文化价值观念出现动摇,对民族文化和传统的热爱程度削弱,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被消解,进而对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民族心理和文化根基造成严重的渗透和侵蚀,这就势必会给民族优秀文化和传统教育带来更大困难,使培养大学生民族认同感和国家归属感的教育目标难以达到。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 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76.
[2]胡元梓,薛晓源. 全球化与中国[M]. 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13.
【关键词】全球化 思想政治理论课 机遇 挑战
一、全球化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不可忽视的时代背景
早在1848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就预见到,由于世界市场的开拓,由于产业革命完成后工业生产日益脱离了本国的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逐步走向世界,“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
20世纪90年代,随着通信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全球各民族国家之间的普遍联系和交往迅猛加强。人类跨入新世纪,全球化浪潮汹涌而来,波及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等各个领域,并为我们重新审视周围的世界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全球化成为当下我们所在世界的最时髦的知识语境。全球化是指“人类不断地跨越空间障碍和制度、文化等社会障碍,在全球范围内实现充分沟通(物质的与信息的)和达成更多共识与共同行动的过程”。
全球化主要是经济的全球化,从全球范围看,全球资源可以得到最有效、最合理的优化配置,不仅全球范围内有效地分工协作可以产生新的巨大的生产力,而且资源的合理配置使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也成为可能。从个人的自我发展和自我价值实现看,人可以在全球范围内接受教育和信息,在全球范围内竞争,从而可以最大限度地开发自己的潜能。同时,通过全球范围内的选择和实践检验,人们的才能可以得到最佳发挥和充分的自我实现。经济全球化带来空前发达的生产力,其效益不可避免地为全球共享,与高度发达的生产力相适应,生产关系也在发生变化,进而必然影响到政治、文化的变化。
随着中国对外改革开放进一步的推进,中国卷入世界的程度也进一步深化。全球化带来了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生活等方面的深刻变化,这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发展编织着一幅更为复杂和广阔的现实图景,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不可忽视的时代背景。
二、全球化带给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机遇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
1. 全球化给马克思主义理论带来无限生机
尽管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东剧变使得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暂时处于低潮,福山的“历史终结”论和各种各样的“马克思主义死亡论”曾喧嚣一时,但马克思主义理论仍具有强大生命力,在全球化研究方面尤其如此。全球化更加凸显了马克思所揭示的资本主义发展的矛盾运动规律。当今的全球化仍然没有冲破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外壳,资本主义的社会矛盾依然存在。90年代以来一波接一波的全球经济危机和全球性贫富差别的拉大,正是资本主义生产和经营在全球生产领域尤其是在全球金融领域无政府发展的恶果。在这种状况下,社会主义国家的一些要素或许能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冲突与矛盾提供一些解决“线索”,世界各国尤其是西方工业发达的国家更倾向于从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中寻找原因及解决方案,《资本论》的热销及“回归马克思”的思潮就足以证明这一现象。可见,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马克思主义理论不但没有过时,相反经济全球化还证实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显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巨大力量和勃勃生机。不仅如此,当今的全球化还在人类的实践、“人化世界”、历史辩证法、人的全面发展等方面确证马克思主义理论基本观点的有效性和生命力。所有这些都同时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新的生长点。
2. 文化多元化丰富提升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
伴随着全球化的进程,文化领域也呈现出了多元化的态势,各国的思想文化都在多元化中并存,同时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甚至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大量涌现。一方面,文化多元化可以为我们提供更多群众喜闻乐见的例子以及言语形式来开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极大地丰富了相关课程的内容;同时更应该看到这些“主义”扬言的所谓要“补充”和“修改”马克思主义,也从另一个侧面提升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内容,激励我们正确认识、科学评价和大胆吸取系统论、信息论、运筹学、博弈论等现代科学理论,对这些“主义”中的某些合理因素进行批判吸收,并且对它们提出的问题及挑战做出马克思主义的回答,从而增加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彰显马克思主义的说服力。
3. 信息载体多样创新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手段及方法
在全球化的影响下,信息载体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书本教材、信件、报纸及广播等,而是出现了集文本、声音、图像及信息于一体的网络新载体。与传统信息载体相比,借助于现代信息技术而诞生的现代传媒工具无疑更加具有吸引力、感染力和影响力。与互联网相关联的多媒体课堂,把文字、声音、图像、动画效果融为一体,营造出一个立体的、动态的、活泼的教学氛围,能够使受众身临其境,发动眼耳鼻舌身全方位地接受信息,为人们提供真实的表现效果,使人们的思想能够在形象、生动、直观的教育中得到升华,从而也使教育手段更加直观形象和现代。网络技术丰富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手段和方法,为其提供了灵活多样的教育方式,使得其理论内容不再枯燥而变得易于青年学生接受,大大提升了其教育效果。
三、全球化背景下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面临严峻挑战
全球化在当今世界已势不可当,它不仅表现在经济方面,而且还表现在政治方面、文化方面和思想等方面。全球化的发展使得国家间、地区间在经济上相互依赖、互相联系,使得世界政治趋于多极化,对全球政治格局、文化走向、思想意识形态等都带来巨大挑战。在全球化的国际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也面临着极大的挑战。
1. 社会主义信念的坚定受到日趋复杂的国际政治斗争的挑战 全球化的趋势使国际政治斗争日趋复杂。一方面,使东西方思想文化相互交融和碰撞,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态势。随着外来文化与西方思潮在大学校园的涌入、传播,近现代各种哲学、文化思潮与形形色色的西方价值观念,部分有其合理与进步性,但其消极和不合理的方面,也容易被人们不断地崇尚和偶像化,极易侵蚀部分大学生,导致迷离和困惑,将逐渐消解穷国和落后国家的主流和民族文化;另一方面,西方通过文化渗透的手段,对我“西化”“分化”的图谋将进一步加强,思想文化的侵蚀和意识形态渗透的压力也将进一步加大。西方从来都把和平演变的希望寄托在中国青年的身上,指望通过意识形态方面的强烈渗透,在青年思想上打开缺口,首先使他们在精神上解除武装,降低和破坏社会主义信念在人们心目中的崇高地位,进而达到颠覆社会主义制度的目的。
在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绝大多数社会主义国家转向资本主义制度,社会主义暂时进入低潮时期,资本主义国家由此以咄咄逼人的姿态进行政治、文化渗透。社会主义国家除中国一枝独秀外其余国家在曲折中缓慢发展,先进和落后的对比使得当代大学生对全球化背景下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问题产生了疑问,社会主义理想的感召力对大学生的影响大大减弱,社会主义“悲观论”“破产论”“渺茫论”“马克思主义优而不越”“共产主义水中捞月”应运而生。由此激发大学生怀疑、否定社会主义,羡慕、崇拜资本主义,对资本主义产生向往心理,导致了对马克思主义信仰和社会主义信念的心理排斥。
2. 爱国主义精神受到全球化意识的挑战
全球化在本质上是一种各个民族国家不断加强合作的发展阶段,是民族国家从狭隘的地域性生存发展到普遍交往的高级阶段。很多全球性的问题只有超越国家和民族的界限,在全球的层面上依靠世界各国的共同努力才能解决,传统的各国固守边界界限正在变得越来越模糊,国家的职能越来越多地被让渡和削弱。由此越来越多的人认为,全球化浪潮使得主权的神圣性大打折扣,国家主权的相对化越来越强。为此,西方国家也极力地造成一种印象,经济全球化就是世界大同时代,无须再提民族、国家主权与利益。尤其是美国又自恃经济、科技、军事力量的强大,毫不隐讳地声称要“领导世界”,妄图把社会主义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统统纳入它领导的完全符合美国资本利益的“自由世界体系”,为此,美国大肆宣传“全球民主化论”,提倡“全球公民社会”“全球共同价值”“全球意识”,要求以“全球民主化”来构筑当今世界,进而在世界事务中推行“新干涉主义”,鼓吹“人权无国界”“人权高于主权”。上述这一切,使以培养爱国主义为核心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受到巨大挑战。
3. 社会主义文化受西方强势文化的侵蚀而受到挑战
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文明的具体体现,是我们的民族之根。传统文化中所包含的优秀的道德理想教育具有永恒的生命力,是千百年来中国人民道德操行的规范,对当代大学生具有深远的教育意义。但是,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也带来了文化全球化的问题,一方面全球化为各种文化的广泛迅速传播提供了载体和渠道,促进了各国文化的交流和相互学习;另一方面文化全球化使文化的独立性遭到削弱,经济上的优势衍生文化上的优势,经济上的强权衍生文化上的强权。在文化交流和学习的过程中,以美国文化为主的西方文化逐渐呈现出来强势的特征这使得一部分大学生产生“西方文化才是最先进的文化”这样一种印象,他们的兴趣点主要聚焦于外来思想和文化,或多或少的忽视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了解,有的甚至拒绝接受中华文化,出现文化上的自卑和崇洋媚外现象。这种潜移默化的后果,必然会导致大学生对中国民族文化的认同出现危机,文化价值观念出现动摇,对民族文化和传统的热爱程度削弱,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被消解,进而对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民族心理和文化根基造成严重的渗透和侵蚀,这就势必会给民族优秀文化和传统教育带来更大困难,使培养大学生民族认同感和国家归属感的教育目标难以达到。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 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76.
[2]胡元梓,薛晓源. 全球化与中国[M]. 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