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国美凭借强大的融资能力收购大中之后,夺冠无望的苏宁大幅改变竞争战略:从规模扩张走向质量竞争。
2007年12月24日,中国家电连锁巨头苏宁电器在上海宣布,上海苏宁将携手红星美凯龙于12月30日在上海开出家电家居联体经营店。
此前,上海苏宁已与红星美凯龙共同签署合作备忘录,双方将在筹建选址、客户开发、消费模式、服务配套等领域合作,试水联体经营,并拟定在2008年携手开设多家联体经营店。
据悉,苏宁与红星美凯龙的联体店采取店中店模式,将家电与家居店设在一起,方便消费者在苏宁与红星美凯龙的联体店内实现一站式采购建材、家具、电器、家饰用品等。
苏宁此举,是经过市场探索之后的决策。此前的2007年年中,苏宁已经开始和红星美凯龙联合促销,试验家居家电一站式采购,取得良好反响
尽管是一个普通的市场举措,苏宁的另辟蹊径还是让业界嗅出了“对抗国美”的味道。
在竞购大中失败后,仅仅在2007年12月份,苏宁已经在质量经营方面连出重拳,先是引进IBM蓝色快车,然后又推出家居家电联体经营模式,已经表明苏宁在规模竞争上失利之后,正在谋求质量竞争上扳回一局。
同类的消息还有2007年12月底,苏宁宣布将转向全面直营的消息。
2007年12月29日,苏宁发布公告称,已与全部19家特许加盟企业终止合作,自即日起,将现有120家加盟连锁店全部改成直营店。这标志着苏宁电器从2007年9月拉开的“加盟转直营”运动将得到一次性解决。
在苏宁电器连锁发展初期,由于资金和管理能力等方面的局限,无法在全国范围内同步进行大规模直营连锁扩张。为快速建立苏宁连锁网络和品牌影响,苏宁选择了在发达城市和地区发展直营店,而在部分不发达地区则通过特许加盟形式进行连锁发展,以求快速建立品牌和销售网络,获得规模经济优势。苏宁的600多家门店中,加盟店占20%。
然而,自2006年开始,苏宁已经发现直营店和加盟店因为经营和管理方式不同,利润有重大差别,而且随着时间的发展,不少非直营地区的家电市场容量快速提升,已经足以支撑大规模直营店的进入。尤其是苏宁的SAP系统上线之后,苏宁认为已具备在全国范围内直营发展的综合管理能力,因此决定把所有特许经营店改成直营店,以提升经营质量,实施精细化管理。
从2006年开始,苏宁就尝试与部分加盟商谈判,准备以直营店的模式进入原特许加盟区域,或者达成加盟转直营模式,但进展缓慢。而这次苏宁宣布的全面直营,一次性解决遗留问题,当然代价不菲。根据苏宁与所有特许加盟企业签署的《特许加盟终止协议》,苏宁将向加盟期限未到期企业支付提前解约违约金1375万元,同时以2.8585亿元的代价,承接所有加盟店的经营渠道、购买固定资产及连锁店物业。
同时,苏宁承诺原则上接收原特许加盟企业所有人员,而且给予原苏宁员工一致薪资与激励待遇。
苏宁副总裁凌国胜:苏宁与红星美凯龙既有经营模式的相似性,又有经营商品的错位性,可谓天作之合。
《21世纪经济报道》:收回加盟店后,苏宁门店数量只有620家左右,与国美的1100家门店相比差近一半,做老大无望,苏宁只能想办法走深耕路线和借店模式。
《南方都市报》:苏宁此次“闪电”收编,缩短原来预计费时较长的“加盟转直营”,其实很大程度上是冲抵近期国美闪电收购大中的规模效应。
《上海证券报》:在上海开设大型卖场网点资源越来越紧张的情况下,家电与家居行业联手开店,促进了双方供销链的整合,消费者便利,经营双方也更具竞争力和生命力,不失为差异化竞争的一种有效方式。
《东方早报》:苏宁一次性解决历史遗留问题,虽然代价不小,但却是应对下一轮竞争的最佳选择。
《竞争力》:国美在家电连锁领域“合纵式”并购整合,占尽先机并把对手逼到几近死角,其规模效应聚积巨大势能。但天无绝人之路,苏宁则以“联横式”跨业联合而独辟蹊径,再加上两招软棋:一是面对消费者进行精细化服务,另一是面对厂家采取博弈式采购,苏宁是有可能后发制人,分庭抗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