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知识转移的一般过程模型及影响因素分析

来源 :现代情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123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为了促进知识的共享,本文在现有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图书馆知识转移的一般过程模型,指出知识服务人员在此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并从知识特性、心理、能力、媒介、交流5个方面分析了图书馆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图书馆知识转移的效率和效果。
  〔关键词〕图书馆;知识转移;一般过程模型;影响因素
  DOI:10.3969/j.issn.1008-0821.2010.12.007
  〔中图分类号〕G2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821(2010)12-0025-04
  Analysis on a Model of General Process of Knowledge
  Transfer in Library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Chen Jing Zhao Pengwei Qin Chunxiu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Xidian University,Xian 710071,China)
  〔Abstract〕In order to promote knowledge sharing,on the basis of related works,this paper proposed the general process model of knowledge transfer in library,pointed out the importance of knowledge service staff in this process.And it analyzed the infulencing factors of knowledge transfer in library in the aspects of knowledge characteristics,mental,capacity,media,communication.To some extent,improve efficiency and effectiveness of knowledge transfer in library.
  〔Keywords〕library;knowledge transfer;general process model;influencing factors
  
  自从1997年美国技术和管理创新学家Teece提出了知识转移的思想之后,知识转移逐渐成为知识管理领域关注的热点。其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工商业领域,研究的目的是为了企业利益的最大化。本世纪初,知识转移理论研究逐步拓展到图书馆领域。在图书馆中研究知识转移,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图书馆知识资源的共享性,从而真正把图书馆建设成为知识转移的中介。
  Szulanski等人用交流模型来研究组织内的知识转移,认为知识转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从知识的源单元到接受单元的信息传播过程,并将知识转移分为4个阶段:初始阶段、实施阶段、调整阶段和整合阶段[1]。Gilbert和Cordey-hayes将知识转移过程分为取得、沟通、应用、接收、同化5个阶段,并认为知识的转移并不是静态发生的,它必须经过不断的动态学习,才能达到目的[2]。程娟认为一般知识转移的过程是一个单向线性过程,知识转移者将满足接受者需求的知识发送至传输媒介,知识接受者从传输媒介获取其所需要的知识。自此,一次知识的转移过程结束,发生知识转移的双方再无任何联系[3]。郭春侠认为图书馆的知识转移模型不仅要包括显性知识的转移过程,也要囊括隐性知识的转移过程。二者的结合,才构成图书馆真正意义上的知识转移,知识服务才能更好地开展[4]。
  以上学者对图书馆知识转移的过程模型研究是基于知识转移的一般模型展开的,但他们对影响图书馆知识转移的重要因素——知识服务人员关注却很少,而知识服务人员在知识转移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此,本文在现有的知识转移一般过程的研究基础上,系统考虑知识服务人员在知识转移过程中的作用,构建一种图书馆知识转移的一般过程模型,并分析影响该过程模型顺利进行的因素,提出了促进图书馆知识转移的措施。
  1 知识转移
  自从1997年美国技术和管理创新学家Teece提出了知识转移的思想之后,知识转移逐渐成为知识管理的关注热点,有不少学者对知识转移进行了一定的研究:
  美国的知识管理专家Davenport和Prusark认为:知识转移是把知识源转移到组织其他人和部门的过程。知识转移包含有知识传递和知识吸收两个过程[5]。
  日本学者野中郁次郎和竹内提出了最为著名的SECI模型,为知识转移、知识创新提供了理论依据[6]。
  Holtham指出知识转移是一种沟通的过程,知识不像商品可以自由传递,学习知识的时候,即知识转移时,必须有重建的行为,而且要具备应有知识,才能完成转移[7]。
  英国物理化学家和思想家迈克尔·波兰尼首先提出了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区分[8]。
  知识转移的本质是在受控环境中实现个人与个人、组织与组织、个人与组织之间知识的发送与接收的过程,其转移的目的是使知识发送方的知识成为知识接受方的知识,从而缩小转移主体之间的知识鸿沟,促进人类的共同发展。
  2010年12月第30卷第12期图书馆知识转移的一般过程模型及影响因素分析Dec.,20102 图书馆知识转移的一般过程模型
  图书馆知识的演进主要有3种形式:一是显性知识通过馆员组织成系统化的知识体系向图书馆用户转移。馆员在充分考虑了用户的兴趣和需要的前提下,通过对馆藏文献的内容进行揭示和组织整理,将分散在各文献中的相关概念、原理以及数据方法等知识提取出来,并进行分析、筛选、归纳和综合,将新的系统化的知识体系服务于用户;二是隐性知识通过馆员的语言表达、交流等外化行为向图书馆用户和其他馆员传递。图书馆可以通过老馆员带新馆员、岗位轮换、经验交流会、学术研讨会以及用户培训等形式将隐性知识传递给其他馆员和用户;三是隐性知识通过专家、馆员的编码行为将其转化为显性知识进行传递。馆员和专家可以利用自身的专业知识、技能以及所掌握的跨学科知识,对某一领域的知识进行综述,形成三次文献提供给人们使用[9]。
  以上3种图书馆知识转移的形式均符合知识转移的一般过程,即知识从发送方传递到接收方的过程,包括知识发送者、转移的知识、知识接受者、媒介、噪音、以及反馈等因素。但在图书馆这样一个特定的环境中,知识服务人员的作用不容忽视,他们在知识转移的过程中与知识转移主体交流,并对知识进行选择、过滤和整合,进而提高了知识转移的效率和效果。图1 图书馆知识转移的一般过程
   如图1所示,知识转移过程包括两大模块:知识的发送和知识的接收,这两个模块主要由知识发送者和知识接受者分别完成,图书馆专门从事知识服务的人员作为辅助,并通过媒介联结起来。
  知识接受者(知识需求者)根据自身的需求向知识发送者(知识拥有者)发出知识请求,知识发送者对知识接受者的要求进行分析,依据自己的专业知识、经验等,对所需要的知识进行选择、整理,并选择适当的媒介将其发送给知识接受者。知识接受者对接收到的知识进行理解、吸收,进而形成自己新的知识体系,然后知识接受者可以将自己对知识的感受反馈给知识发送者。知识发送者可以根据知识接受者的反馈意见继续进行分析,将符合的知识发送给需求者,于是知识转移又进入了新一轮循环。
  在反馈过程中,知识接受者可以将自己对知识的理解或者疑问传递给知识发送者,如果对一个事物,双方有相同的看法,就认为进行了某一事物的知识转移。如果没有达成共识,双方就事物可以进一步的探讨,知识转移进入下一个循环,最终达成共识。由于知识发送者与知识接受者之间存在着文化、学科专业、知识结构、认知能力和思维能力上的差异,容易产生一系列的转移障碍,极大影响知识转移的效率和效果,但在这个过程中,由于不同的因素融合在一起,也容易产生新的知识,即知识创新。所以反馈在整个知识转移的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由于知识自身的特性,知识发送者发送的知识将不可避免的含有噪音,并且知识通过载体传向接受者时还会进一步受到环境中各种因素的影响。因此,接受者必须对含有大量噪音的知识进行选择和过滤,排除干扰,凭借自己知识、经验和感受对保留下来的知识进行理解,合理的吸收来源于知识发送方的知识。
  在图书馆知识转移的过程中,由于知识的动态性,知识接受者的需求并非总是能清晰地被发送者所理解,而知识发送者发送出来的知识也并非全部地、无差错地传递给接受者,而且现在的图书馆用户追求的是个性化的知识服务,为了最大程度上满足用户的需求,就需要图书馆专门从事知识服务的人员的参与,他们可以与知识的发送者和知识的接受者进行交流,了解知识接受者的真正需求,有时由于知识接受者的表达能力较差,可能使知识请求带有一定的模糊性,知识的发送者不能了解其真正的知识需求,势必阻碍知识转移的有效进行。而知识发送者也有可能由于自身的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因素的制约,使得转移的知识可能不符合知识接受者的需要,这时就需要一个专业的中介来协调,使得知识发送者与知识接受者能有效的“沟通”。而且图书馆的知识服务人员一般都是经过专业的培训,不管在与用户的沟通上,还是对知识的组织、加工、传递上,都是非常的有经验,他们还可以对知识进行深度的挖掘,帮助那些知识理解能力和吸收能力差的需求者从转移来的知识中最大限度的获得自己需要的知识。
  3 图书馆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
  3.1 知识特性
  1958年奥地利生物学家波兰尼提出知识可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两大类[10]。这两类知识,不管在存在形式上还是在可共享性上都存在差异,而这些差异往往影响着知识的成功转移。
  显性知识被称为编码型知识,它是通过语言或其他符号表达的,易于编码和存储的可交流性的知识。在显性知识的转移过程中,其特点决定了它易于文本化,转移成本较低,并可通过多种传播媒体转移。但是,显性知识对编码或定义的准确性要求比较高,然而在实践中,往往很难达到真正的精确[11]。
  隐性知识被称为意会型知识,它是人们在长期的经历中所积累的宝贵经验的凝炼,是存在于人脑中的一种思维模式。比如:图书馆员在工作中所积累的大量操作知识,公司领导在管理公司的过程中所积累的管理经验等。隐性知识较难进行编码,因此很难与他人共享,学习的难度相对较大。而且这类知识倘若不采取面对面的沟通或交流,将很难有效转移。
  3.2 心 理
  心理因素主要是指知识发送者转移知识的意愿、知识接受者学习的意愿以及转移双方之间的信任问题等。
  3.2.1 知识发送者的转移意愿
  知识发送者的转移意愿是知识由发送方向接受方转移的前提。这种意愿的强弱直接关系到转移的知识的数量和质量,转移的意愿越弱,越不利用知识的转移。知识拥有者由于害怕转移了拥有的知识而失去自身的独特价值,往往有将知识视为个人私产的心理而不愿转移或分享这种知识。特别是个人或群体从长期的实践中积累的知识和经验,已经成为个人或群体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让他们转移或共享这些知识,有点心不甘、情不愿[12]。在图书馆知识转移的过程中,隐性知识是馆员在长期工作中花费精力和时间所总结出来的具有独特价值的知识。它可以使馆员在部门中享有某种特殊待遇,为了继续享受这些知识所带来的利益,馆员会产生独占心理,从而影响隐性知识的转移,阻碍知识的共享。
  3.2.2 知识接受者的学习意愿
  学习意愿指知识接受者参与知识转移的态度。知识能否成功转移受知识接受者主动学习意愿的影响很大。如果知识通过转移通道从知识发送方传递到知识接受方,而接受方没有主动去理解、分析和吸收知识,那么知识转移将以失败而告终。同时接受者的这种态度可能也会影响发送者转移知识的积极性。
  3.2.3 转移双方之间的信任问题
  信任是对他人的言辞行为承诺的肯定预期。在知识转移中,转移双方会充分努力地实现有利于自己的期望行为,不会利用对方的弱点获取私利。这种信任是建立在对他人能力和人品认同的基础上[13]。知识发送者对对方越信任,那么转移知识的机会和转移知识的量就越大;反之,知识发送者对接受者的人品、能力产生怀疑,认为对方没有能力运用好知识,保密能力差,就会影响知识转移的速度和知识的转移量,甚至会中止知识的转移;同样知识接受者对发送者的素养产生怀疑时,知识转移也无法顺利进行。
  3.3 能 力
  在知识转移的过程中,知识源的转移能力往往决定着转移知识的质量,知识受体的吸收能力决定着转移的知识被利用的最大可能性。
  3.3.1 知识源的转移能力
  转移能力指知识发送者以接受者所能理解和接受的方式解释、说明并转移知识的能力。知识转移方对知识的编码能力、对知识接收方反馈信息的把握,都会对知识转移产生影响。知识源如何针对不同性质和内容的知识、不同的知识需求主体,选择合适的知识传递方式,将会影响知识转移的成本和效率[14]。
  3.3.2 知识受体的吸收能力
  吸收能力是指辨别、消化以及应用所接收到的知识中有价值的新信息的能力。人们获取知识的有效性将取决于自身吸收能力的高低。吸收能力具有很强的路径依赖性,图书馆通过以往的馆员技术培训和研发积累形成的知识基础决定了其现阶段吸收能力的高低。而且吸收能力的高低存在着自我强化机制,一旦中止吸收能力的投资,吸收能力将会迅速弱化[9]。此外,吸收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知识接受者对相关知识的积累,只有接受者的知识水平达到一定程度,具备理解、分析和运用转移知识的能力时,知识转移才能顺利进行。而且知识接受者吸收的知识越多,利用知识的空间就越大,知识转移的价值就越能体现。
  3.4 媒 介
  根据沟通理论,知识转移渠道有正式与非正式两种形式。正式传输渠道包括专人负责联络、跨组织边界的特定任务小组、跨组织边界的委员会等,有时这种形式也被称为正式整合机制。非正式传输渠道则主要指组织间管理者或关键人员之间的交流,从而统一认识的各种机制,有时非正式渠道也被称为社会化机制[15]。在图书馆中,不同业务部门的整合机制越多,直接沟通的机会就越大,沟通的渠道随之越多样,知识主体之间的知识转移也越多。此外,图书馆馆员关系越密切,知识主体间的信任度越高,相互交流的知识就越丰富,也就越有利于知识的转移。
  3.5 深度交流
  交流是个体与个体之间、个体与群体之间思想以及情感的传递和反馈,是人类行为的基础。在图书馆知识转移的过程中,转移主体之间的交流可以促进知识转移的效率和效果。双方一开始可能只限于简单的、表面的显性知识的交流,随着关系的密切,交流逐渐深入到隐性知识的层面。交流进行的越频繁,越深入,就越能挖掘出隐含其中的知识。此外,深层次的交流还可以解决知识主体之间合作经验的欠缺、知识鸿沟、媒介选择不当等众多影响知识转移的问题。
  4 结 语
  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作为一种极具竞争力的无形资产成为人们争相追逐的宠儿。作为中介的图书馆,在知识转移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我们必须重视图书馆知识转移这一重大实践步骤。本文探讨了图书馆知识转移的一般过程模型,着重强调了图书馆知识服务人员在转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并分析了影响知识转移的因素。下一步需要研究的问题是从实证角度研究上述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有效的知识转移影响因素的相对重要性程度,为促进图书馆知识转移的顺利进行提供启示。
  
  参考文献
  [1]唐炎华,石金涛.国外知识转移研究综述[J].情报科学,2006,(1):153-160.
  [2]张莉,齐中英,田也壮.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及转移过程研究[J].情报科学,2005,(11):1606-1609.
  [3]程娟.基于博客的知识转移与一般知识转移的比较研究[J].情报科学,2008,(4):586-590.
  [4]郭春侠,储节旺.图书馆的知识转移模型[J].情报杂志,2008,(4):3-5.
  [5]Davenport~.T.H.and L.Prusark.Working knowledge:how organizations manage what they know.Boston: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1998.
  [6]马费成,王晓光.知识转移的社会网络模型研究[J].江西社会科学,2006,(7):38-44.
  [7]冯晓玉,张秀珍.图书馆在知识转移中的作用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07,(5):79-80.
  [8]王兰敬.图书馆隐性知识转移模式与流程研究[J].图书馆学刊,2009,(1):8-10.
  [9]莫祖英.基于三维知识空间的图书馆知识转移机理分析[J].情报探索,2010,(1):44-46.
  [10]Polanyi M.Pers onal Knowledge.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58:13-15.
  [11]穆颖丽.图书馆知识转移模型及影响因素分析[J].情报科学,2009,(8):1173-1177.
  [12]东方,邓灵斌.社会关系视角下的知识转移障碍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0,(3):14-16.
  [13]徐洪升.图书馆知识转移的障碍与对策分析[J].情报杂志,2007,(2):27-30.
  [14]林莉.知识联盟中知识转移的障碍因素及应对策略分析[J].科技导报,2004,(4):29-32.
  [15]董燕萍.图书馆知识转移影响因素及其对策研究[J].图书馆论坛,2008,(28):47-49.
其他文献
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病变是一种常见的眼底病。该病以单眼发病较多,亦有双眼受累者,易复发。其受累部位主要为黄斑区。本病发作常以精神紧张和过度疲劳为诱因。中医则认为七情郁
如何对数字资源建设进行质量监管成为图书馆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文章主要探讨了数字资源建设质量监管的意义和作用、图书馆各类数字资源的质量监管以及图书馆数字资源质量监
大小便检查是住院病人的常规检查之一,在精神科住院的病人也不例外,但由于精神病人的特殊性,往往使护士难以收集到标本,致使此两项检查欠及时,给治疗上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为掌握其
慢性胃炎是消化系统常见病,在各种胃病中居首位。我院康复理疗科率先引进大型电位治疗机,1a多来,共收治慢性胃炎58例,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我院采用中西医结合之法,自拟健脾理肠汤口服,愈疡汤灌肠,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CUC)38例,临床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介绍了Web环境下竞争情报自动采集的关键技术,构造了一种基于自动采集的CI模型,该模型能够对Web信息源进行自动栗集、文本分析、分类聚类,并根据特定主题对信息源实施监控,生成竞
我院位于喀喇昆仑山及帕米尔高原寒区脚下,担负着南疆边防部队训练、执勤、施工及战时的救护任务。同时协助地方政府保障该区居民的医疗保障任务,该区最低海拔3500m,最高海拔538
近日,南安两家石材企业分别在美国、澳大利亚投资设立公司。此举引起业界极大关注,据悉,更多的泉州石材企业有意通过在国外筹建公司或设立办事处布局海外,抢滩国际市场。据了解,企
本文作者通过分析地方人口信息研究中心在信息资源建设上存在的问题、原因。提出了面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提高认识.加强投入,搞好特色馆藏建设和信息网站建设,提高自身素质的
我院自1984年以来收治脑中风(脑溢血和脑梗塞)800多例,对苴出165例资料比较完整的脑梗塞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和单纯用西药治疗,经对比观察,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疗效优于单纯西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