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人说,阅读是世界上最美的姿态。
于是我寻了一汪清泉,手捧一纸书卷,去体味最美的姿态。只是,这天,夏得显然。不知是室外的燥热与嘈杂,还是这卷书不合我意,我心浮躁难安,总也不能沉浸于斯。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放下手中的书,走向熙攘的大街小巷。原本稀疏的书店里,读者更加零散。在浮躁之气日盛的现代社会,真正能够涤荡人们躁动心灵的东西乏善可陈,喧嚣的尘世,我们需要寻求一股清流,寻求一阵芳香。在这浮躁的现实中,在这机械化的生活模式中,我们需要一个可以静心的港湾,一个可以产生共鸣的交集,找寻一方被遗忘了的净土,重获一种回归的释然。
七月,正是学生们放假的时间。在以往,大街上定是撒满了调皮的身影。只是而今,走在大街上,除了忙于为生计奔波的路人,再无影像。他们都躲去了哪里,是人声鼎沸的游乐场?是鸟语花香的田垄上?难道穿越时间无涯的荒野,万物都转向钢筋水泥构筑的隔阂及与心灵的疏远?
于谦有诗曰:“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超速的生活节奏,速食快餐,渐渐形成了一种速食文化,仿佛不拼命追赶就要被世界所抛弃,人们不甘于停下慌乱的脚步,于落地窗的百褶帘下,让灵魂好好地找一个寄托,找一个可以倾诉的故人。而疲惫的人们需要的,似乎刚好如是。
琳琅的载体让我从浓缩的微小世界看到,完善,甚至重塑对现实世界的认知。只有认真感悟,用心体会,才能收获专属于自己的世界。一种价值观,一种处世之道,甚至一本好书,一份美食,想要紧随光影如梭的年代,打破思维定势,在漆黑的夜晚给众人点亮一盏小明灯,与我们盘膝而坐,相互娓娓道来,灵魂与灵魂相遇,进行一场时空之上的碰撞与交流。即使我们行走在荆棘丛生的征途,也会嗅到浓郁的花香,感觉到未来的无限可能。
清代女诗人席佩兰在其《天真阁集》中有诗曰:“绿衣捧砚催题卷,红袖添香伴读书”。素腕秉烛,灯如红豆,一缕暗香,若有若无,流淌浮动,或香茗,或醇酒,情醉人亦醉。无可厚非,这种意象之美或多或少地来源于一次与自己投缘的精神洗礼。迷离之中,阅尽多少繁华沧桑,我们空对着黄昏的缕缕青烟,在夜晚凝视良久的碎星星,一直到瓷青的天里泛着淡粉。
我们渴望相互感知,而不是单向信息的获取。恰如阅一本书,听一首歌,品一壶茶,我们希望的是从中看到自己的影子,或者悟出自己前行的方向。或许并非由于它文风幽默诙谐,歌词瑰丽铺陈,茶韵清香宜人。或许只是因为某一句话,某一个映象,抑或一个熟悉的人名、地方、景色、建筑、滋味……让投缘之人不自觉地扬起嘴角,即使在七月这样闷热的夏夜,也能感到似有一股凉风,夹着荷叶的淡淡清香从湖边飘来,吹走一整天的疲惫辛劳,烦俗尽消。
原来我已经信步走到了湖畔一隅,怪不得心神都沉静了许多。但见一发须花白的老者手捧一洁净的书卷,于垂柳湖边,怡然赏读,气定神闲。不自主地走上前叨扰,发问。老者微微一笑,道:“一颗凡俗的心遇上一本好的读物,自然会阅来神清气爽,品来满口留香。”我若有所悟,还想继续问些什么,但是,老人又回到了他的世界。
诚然,生活中有形或无形的压力时时处处存在,我们每一个人都带着多重面具面对这个琉璃的世界,在心灵深处是否还有一份对真善美的悸动?我们渴望舒心的生活,更渴望编织一个像江南的回廊一样缠绵悱恻的童话。我们需要一种声音时刻提醒并召唤出自己人性之中的那份纯真,让一种安定的幸福流转于黎明氤氲的雾气之中,随之而来的还有山野里人间烟火的味道。
在具备了天时、地利、人和的关头,是时候来一次前所未有的视觉与心灵的双重体验,它或许缺少赋比兴的手法,缺少实证研究的震撼,或许没有多高的文学价值,但是你需要它,在这个热浪翻滚的仲夏,黄昏离梦很近的时候,你遇见了它,闲步落花傍,纤手轻轻翻。你硬净的身影像一大朵秀雅脱俗的栀子花,摇曳着轻灵的气质,以及那与生俱来的浪漫情怀。
于是我寻了一汪清泉,手捧一纸书卷,去体味最美的姿态。只是,这天,夏得显然。不知是室外的燥热与嘈杂,还是这卷书不合我意,我心浮躁难安,总也不能沉浸于斯。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放下手中的书,走向熙攘的大街小巷。原本稀疏的书店里,读者更加零散。在浮躁之气日盛的现代社会,真正能够涤荡人们躁动心灵的东西乏善可陈,喧嚣的尘世,我们需要寻求一股清流,寻求一阵芳香。在这浮躁的现实中,在这机械化的生活模式中,我们需要一个可以静心的港湾,一个可以产生共鸣的交集,找寻一方被遗忘了的净土,重获一种回归的释然。
七月,正是学生们放假的时间。在以往,大街上定是撒满了调皮的身影。只是而今,走在大街上,除了忙于为生计奔波的路人,再无影像。他们都躲去了哪里,是人声鼎沸的游乐场?是鸟语花香的田垄上?难道穿越时间无涯的荒野,万物都转向钢筋水泥构筑的隔阂及与心灵的疏远?
于谦有诗曰:“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超速的生活节奏,速食快餐,渐渐形成了一种速食文化,仿佛不拼命追赶就要被世界所抛弃,人们不甘于停下慌乱的脚步,于落地窗的百褶帘下,让灵魂好好地找一个寄托,找一个可以倾诉的故人。而疲惫的人们需要的,似乎刚好如是。
琳琅的载体让我从浓缩的微小世界看到,完善,甚至重塑对现实世界的认知。只有认真感悟,用心体会,才能收获专属于自己的世界。一种价值观,一种处世之道,甚至一本好书,一份美食,想要紧随光影如梭的年代,打破思维定势,在漆黑的夜晚给众人点亮一盏小明灯,与我们盘膝而坐,相互娓娓道来,灵魂与灵魂相遇,进行一场时空之上的碰撞与交流。即使我们行走在荆棘丛生的征途,也会嗅到浓郁的花香,感觉到未来的无限可能。
清代女诗人席佩兰在其《天真阁集》中有诗曰:“绿衣捧砚催题卷,红袖添香伴读书”。素腕秉烛,灯如红豆,一缕暗香,若有若无,流淌浮动,或香茗,或醇酒,情醉人亦醉。无可厚非,这种意象之美或多或少地来源于一次与自己投缘的精神洗礼。迷离之中,阅尽多少繁华沧桑,我们空对着黄昏的缕缕青烟,在夜晚凝视良久的碎星星,一直到瓷青的天里泛着淡粉。
我们渴望相互感知,而不是单向信息的获取。恰如阅一本书,听一首歌,品一壶茶,我们希望的是从中看到自己的影子,或者悟出自己前行的方向。或许并非由于它文风幽默诙谐,歌词瑰丽铺陈,茶韵清香宜人。或许只是因为某一句话,某一个映象,抑或一个熟悉的人名、地方、景色、建筑、滋味……让投缘之人不自觉地扬起嘴角,即使在七月这样闷热的夏夜,也能感到似有一股凉风,夹着荷叶的淡淡清香从湖边飘来,吹走一整天的疲惫辛劳,烦俗尽消。
原来我已经信步走到了湖畔一隅,怪不得心神都沉静了许多。但见一发须花白的老者手捧一洁净的书卷,于垂柳湖边,怡然赏读,气定神闲。不自主地走上前叨扰,发问。老者微微一笑,道:“一颗凡俗的心遇上一本好的读物,自然会阅来神清气爽,品来满口留香。”我若有所悟,还想继续问些什么,但是,老人又回到了他的世界。
诚然,生活中有形或无形的压力时时处处存在,我们每一个人都带着多重面具面对这个琉璃的世界,在心灵深处是否还有一份对真善美的悸动?我们渴望舒心的生活,更渴望编织一个像江南的回廊一样缠绵悱恻的童话。我们需要一种声音时刻提醒并召唤出自己人性之中的那份纯真,让一种安定的幸福流转于黎明氤氲的雾气之中,随之而来的还有山野里人间烟火的味道。
在具备了天时、地利、人和的关头,是时候来一次前所未有的视觉与心灵的双重体验,它或许缺少赋比兴的手法,缺少实证研究的震撼,或许没有多高的文学价值,但是你需要它,在这个热浪翻滚的仲夏,黄昏离梦很近的时候,你遇见了它,闲步落花傍,纤手轻轻翻。你硬净的身影像一大朵秀雅脱俗的栀子花,摇曳着轻灵的气质,以及那与生俱来的浪漫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