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爱因斯坦说:"兴趣和爱好是知识的入门,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和爱好是学习动力,它往往可以使人废寝忘食,相反,如果对知识、对开学没有兴趣,把学习看成是一种负担、一件苦差事,当然不会有好的学习效果。我国古代曾把一个人的学习兴趣由低级到高级分为三个层次:知学、好学、乐学。也就是说,学习兴趣最初阶段是知道学习,次高阶段是爱学习,最高阶段是以学习为快乐,醉心于其中。一个人要想成就大事业,有大作为,就要有乐学的精神。只有对学习有浓厚的兴趣,才能把全部身心沉浸在学习之中,达到"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的程度。而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是天生的,是通过培养和激发形成的。在初中阶段,学生所学的课程有十几门,并不是每位学生对每门学科都产生浓厚的兴趣,尤其是语文,部分学生学习后,觉得枯燥繁琐,于是产生厌学情绪,进而失去学习的信心,从而影响该科的学习,导致该科的教学质量不高。因此,深入研究和探讨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特点、规律和途径等对于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初中生学习的心理特点
进入初中以后,学生学习的内容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学习的课程门类逐渐增加,内容也逐步加深,同时随着学习量的增加和内容的不断加深,使得初中生的学习成绩波动很大,出现激烈的分化。当然初中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有所增强,但是,作为初中学生,由于年龄特点及其它原因,注意力不集中、爱走神,听课质量不高是比较普遍的现象。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从而更好地进行有效的语文教学。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的方法途径
1、讲究导入,激发兴趣。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每节课能否都有个好的开头,直接关系到这节课的成败。如果教师一上课就照本宣科,平铺直叙,就会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因此必须讲究导入艺术。要尽可能一开始就引人入胜,把学生吸引住。例如:教学《藤野先生》时,可这样导入:1937年11月17日,在日本一个偏僻的乡村诊所里,来了两个不速之客--两位中国记者。他们递给一位苍老的医生一份报纸,报纸头版头条刊登了"鲁迅先生逝世"的内容。老人抬眼看时,两眼发直,拼命摇头、不敢相信而后潸然泪下。你们知道这个老人是谁吗?他为何有这种反应?这样一来,学生的热情一下子高涨了,急不可待要进入课文的学习。由此导入新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
2、利用故事,引发兴趣。比如语文教科书中的文言文教学,是学生最难啃的一块骨头,也是教师最头疼的教学,但文言文一般都有一个写作的背景。那么我们教师可以运用好这些背景故事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上课之前,先布置学生组织故事会。学生一定会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查找相关的资料,用现代汉语把故事详细的、声情并茂的讲出来。这样学生在学习之前就有了一定的了解,认识,也就会对学习感兴趣了。如在教学《隆中对》、和《出师表》时,就把相应的三顾茅庐、白帝城托孤、七擒孟获等等故事用"故事会"的形式先让学生先来讲,这样,在已经有了故事会的基础上,再去学习课文,文言文的教学不就变得有趣多了吗?
3、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或影视资源,拓宽教学道路。通过课件或影视的展示,再造语文形象、语文场景,将空洞的语文变成有声有色有血有肉的"形象",展现在学生面前。这种新鲜、强烈的刺激也会激发学生兴趣。如在教学《论语》时,首先出示孔子的画像,祖国各地的乃至世界各地的孔庙,以及朝圣的盛况,再出示他的几个突出的弟子。学生自然想知道这样一位人物及他的作品了,学习《论语》也就水到渠成了。再如教学《桃花源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小石潭记》等时,也可以把课文制作成flash动画,让学生感受景物的美。同样,在教学《智取生辰纲》、《香菱学诗》、《杨修之死》等时,还可以先让学生观看相关的电视剧集,学生对内容预先有个了解,再去学习课文内容,也就更容易多了。自然也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4、适当开展一些活动,让语文融入生活,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如组织讨论会、演讲会、辩论会,加深对教材的理解;举办故事会,讲述语文故事;指导学生创作表演课本剧;组织学生参观附近的一些名胜古迹,历史遗址;观看影片;欣赏书法、绘画、音乐、名著等;开展续对联、猜谜语、成语接龙、知识抢答赛等活动。
5、树立民主意识,培养师生感情。不难想像,一位不苟言笑高高在上的语文教师,很难使学生对其所授之课产生浓厚的兴趣。因此,让学生喜欢你的语文课,教师要有教学民主的思想,与学生处于平等地位,与他们交朋友。要努力营造出一种轻松和谐、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把微笑带进课堂,把鼓励带进课堂,把竞争带进课堂,把民主带进课堂,把平等带进课堂,把信任带进课堂,把激情带进课堂,把期待信任的目光投向每一位学生,把尊重的、温和恳切的语言送给每一位学生。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中去,在课堂中积极为学生创造表现自我的机会,并想方设法帮助各类学生取得不同程度的成功。同时,教师应该对学生体贴关怀,善于与学生交流,与学生友好交往,会使学生对教师有好感,会由此而发展对教师所教课程感兴趣积极主动地学。
6、根据语文学科特点布置作业。改革作业的设置,重新对它进行优化设计,把握好作业的三个度,即作业的数量、时间和难易程度。同时注重知识的扩展,要有多样性、自主性、启发性、综合性和趣味性,注意书面作业与知识记忆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课内与课外結合等,让学生真正喜欢做作业,认真完成作业,这样的作业就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7、让学生养成正确的学习态度,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教师要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让学生掌握好的学习方法,这样,学生会学习,学习就事半功倍,并且能学以致用,学习的效果好。
当然,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要从各方面进行培养,仅仅做到上述方面是远远不够的。学生对语文是否感兴趣,还与语文教师的个人素质有关。比如教师自身如果具备有高尚的人格魅力,严谨的工作态度,深厚的文学素养,风趣的教学语言,工整的板书设计、漂亮的一手好字,甚至潇洒的风度仪表、良好的生活习惯等都可以使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
一、初中生学习的心理特点
进入初中以后,学生学习的内容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学习的课程门类逐渐增加,内容也逐步加深,同时随着学习量的增加和内容的不断加深,使得初中生的学习成绩波动很大,出现激烈的分化。当然初中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有所增强,但是,作为初中学生,由于年龄特点及其它原因,注意力不集中、爱走神,听课质量不高是比较普遍的现象。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从而更好地进行有效的语文教学。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的方法途径
1、讲究导入,激发兴趣。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每节课能否都有个好的开头,直接关系到这节课的成败。如果教师一上课就照本宣科,平铺直叙,就会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因此必须讲究导入艺术。要尽可能一开始就引人入胜,把学生吸引住。例如:教学《藤野先生》时,可这样导入:1937年11月17日,在日本一个偏僻的乡村诊所里,来了两个不速之客--两位中国记者。他们递给一位苍老的医生一份报纸,报纸头版头条刊登了"鲁迅先生逝世"的内容。老人抬眼看时,两眼发直,拼命摇头、不敢相信而后潸然泪下。你们知道这个老人是谁吗?他为何有这种反应?这样一来,学生的热情一下子高涨了,急不可待要进入课文的学习。由此导入新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
2、利用故事,引发兴趣。比如语文教科书中的文言文教学,是学生最难啃的一块骨头,也是教师最头疼的教学,但文言文一般都有一个写作的背景。那么我们教师可以运用好这些背景故事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上课之前,先布置学生组织故事会。学生一定会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查找相关的资料,用现代汉语把故事详细的、声情并茂的讲出来。这样学生在学习之前就有了一定的了解,认识,也就会对学习感兴趣了。如在教学《隆中对》、和《出师表》时,就把相应的三顾茅庐、白帝城托孤、七擒孟获等等故事用"故事会"的形式先让学生先来讲,这样,在已经有了故事会的基础上,再去学习课文,文言文的教学不就变得有趣多了吗?
3、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或影视资源,拓宽教学道路。通过课件或影视的展示,再造语文形象、语文场景,将空洞的语文变成有声有色有血有肉的"形象",展现在学生面前。这种新鲜、强烈的刺激也会激发学生兴趣。如在教学《论语》时,首先出示孔子的画像,祖国各地的乃至世界各地的孔庙,以及朝圣的盛况,再出示他的几个突出的弟子。学生自然想知道这样一位人物及他的作品了,学习《论语》也就水到渠成了。再如教学《桃花源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小石潭记》等时,也可以把课文制作成flash动画,让学生感受景物的美。同样,在教学《智取生辰纲》、《香菱学诗》、《杨修之死》等时,还可以先让学生观看相关的电视剧集,学生对内容预先有个了解,再去学习课文内容,也就更容易多了。自然也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4、适当开展一些活动,让语文融入生活,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如组织讨论会、演讲会、辩论会,加深对教材的理解;举办故事会,讲述语文故事;指导学生创作表演课本剧;组织学生参观附近的一些名胜古迹,历史遗址;观看影片;欣赏书法、绘画、音乐、名著等;开展续对联、猜谜语、成语接龙、知识抢答赛等活动。
5、树立民主意识,培养师生感情。不难想像,一位不苟言笑高高在上的语文教师,很难使学生对其所授之课产生浓厚的兴趣。因此,让学生喜欢你的语文课,教师要有教学民主的思想,与学生处于平等地位,与他们交朋友。要努力营造出一种轻松和谐、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把微笑带进课堂,把鼓励带进课堂,把竞争带进课堂,把民主带进课堂,把平等带进课堂,把信任带进课堂,把激情带进课堂,把期待信任的目光投向每一位学生,把尊重的、温和恳切的语言送给每一位学生。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中去,在课堂中积极为学生创造表现自我的机会,并想方设法帮助各类学生取得不同程度的成功。同时,教师应该对学生体贴关怀,善于与学生交流,与学生友好交往,会使学生对教师有好感,会由此而发展对教师所教课程感兴趣积极主动地学。
6、根据语文学科特点布置作业。改革作业的设置,重新对它进行优化设计,把握好作业的三个度,即作业的数量、时间和难易程度。同时注重知识的扩展,要有多样性、自主性、启发性、综合性和趣味性,注意书面作业与知识记忆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课内与课外結合等,让学生真正喜欢做作业,认真完成作业,这样的作业就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7、让学生养成正确的学习态度,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教师要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让学生掌握好的学习方法,这样,学生会学习,学习就事半功倍,并且能学以致用,学习的效果好。
当然,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要从各方面进行培养,仅仅做到上述方面是远远不够的。学生对语文是否感兴趣,还与语文教师的个人素质有关。比如教师自身如果具备有高尚的人格魅力,严谨的工作态度,深厚的文学素养,风趣的教学语言,工整的板书设计、漂亮的一手好字,甚至潇洒的风度仪表、良好的生活习惯等都可以使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