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著名教育学家夸美纽斯说:“教师的嘴,就是一个源泉,从那里可以发出知识的溪流。”苏联马卡连柯也说过:“同样的教学方法,因为语言不同,就可能相差二十倍。”由此可见,教师课堂教学语言艺术的重要性。
下面结合我的课堂教学实践,谈谈我的一些做法。
一、关于教学语言
教学语言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效果,在授课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教学语言主要指的是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把自身的知识和技能用特定的语言进行表述出来,通常教学语言都是以口语为主,多种不同风格类型的语言之间相互配合,教师往往通过它才能向学生传授特定的知识和智慧。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通常会有这样的感受:学生听课就好像在欣赏一幅美丽的画,心胸开阔,精神愉快;好像听一首乐曲,悠扬婉转,教学语言的魅力就体现于此,一节精彩的思品课就需要在整体上对教学艺术进行充分的应用。
例如,语言的组织技巧、提问的艺术、语言表达的艺术,其中语言表达的艺术通常起着基础性的作用,它存在于教学的整个过程之中。所以,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需要不断进行努力来提高自身的语言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更加娴熟地运用教学艺术,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此外教师在教学中要使自身语言的表达有着较高的艺术价值,应该做到以下两个方面:首先,应该使有声语言的强大功能得到充分发挥,其次,对无声语言也应该予以充分的重视,积极发挥其在教学中的补充作用。
二、有声语言的运用
1.语言的科学性
思品课本身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并且专业术语比较多,为此在对相关概念进行表达时必须要准确,不能含糊其辞,这是进行思品教学的基础性要求。比如八年级下册第15课讲到公民权利和义务关系时,首先要讲清两者是有联系的,权利和义务互为条件、互相依存,但是两者也是有区别的:其一两者的含义和包含的内容不同,其二权利可以放弃而义务具有强制性是不能放弃的。因此,让学生注意这二者的联系和区别后就能更好地理解权利和义务的关系了。
2.语言的规范性
(1)教师教学时必须使用标准的、规范的普通话,要吐字清晰,表达流利。特别要指出的是讲话不要有“口头禅”。“口头禅”往往具有很强的随意性,往往会对教学语言的连续性造成破坏,影响教学效果,并且对课堂的宝贵的时间造成浪费,影响了学生学习的效果和学习的积极性。
(2)教师的教学语言要尽可能实现精炼、准确、负有逻辑,能够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知道教学的重点,学好知识。
(3)教师在运用语言进行课堂教学时,要充分发挥汉语的优势,注意语言的抑扬顿挫、节奏的轻重缓急,关键的地方应有逻辑重音,难懂的地方应反复“咀嚼”,另外教师应从教学语言的声调变化之中突出教学内容的重点与难点。
3.语言的生动性
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适当用幽默的语言来对学生进行开导,往往能够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而且还能使学生感受到思品课的兴趣,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学习的效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使得自己的教学语言更加生动,通常应该注意下面几个方面:
(1)幽默诙谐,正话反说。言语风趣是需要功底的,教师平时要多方面积累,性格要乐观开朗。例如:在讲八年级下册第12课《抵制不良诱惑》时,可以对部分学生吸烟的现象进行评析,用幽默轻快的语言来对吸烟危害进行说明,首先是吸烟能够引起咳嗽,在晚上尤为严重,咳嗽声音很大,大到可以把小偷吓跑;其次,青少年处于身体发育的关键阶段,如果长期吸烟的话,往往还会引起身体发育畸形,产生驼背,那么去做衣服的时候能节省很多的布料。学生们听到后往往都会大笑,在笑声中也明白了吸烟的危害。这样做不仅课堂气氛得到了活跃,学生们也受到了一次很好的思想教育,正可谓一举多得。
(2)活用诗句、谚语。在许多诗句、谚语中蕴含着较多的人生道理,如能合理引入课堂,可为语言增色不少。我在讲八年级下册第18课《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时,设计了如下课堂练习题,学生做得津津有味。请指出下列诗句体现了中华民族哪些传统美德?
——“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尊老爱幼)
——“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见义勇为,匡扶正义)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诚实守信)
(3)巧举时事案例。案例在初中思品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而教材中现有的案例有的已经比较陈旧了,如果把时事引入思品课堂,不仅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力,而且使语言更鲜活生动。如我在讲八年级下册第14课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违反犯罪要受到法律制裁”,我通过投影仪播放了这样一则时事材料:
2014年3月1日晚9:20分,在昆明市火车站,一伙暴徒冲进车站的人群密集区,这伙暴徒服装统一,手持砍刀见人就砍,通过不懈的努力,当地警察才将这伙暴徒制服。警察在和暴徒的斗争中,当场将4名暴徒击毙,逮捕一人。随后特警赶到,当场击毙4名暴徒、抓获1人。在3月2日,这伙暴徒行凶已经造成了29人死亡,143受伤。截止到3日下午,该案件才最终被侦破,歹徒全部落网。这个团伙一共有8人,其中有六男两女,除了当场击毙的4人和逮捕的1人外,其余三人都已经落网。3月29日,昆明市人民检察院以涉嫌组织、领导、参加恐怖组织罪和故意杀人罪,依法批准逮捕4名犯罪嫌疑人。
请问这伙歹徒的行为是违法行为还是犯罪行为?为什么?要受到什么处罚?学生看了后非常气愤,同时都踊跃发言回答问题,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无声语言的运用
无声语言又被称为作态势语,它在一定程度上对有声语言进行了补充。它一般情况下都通过固定的身体动作来对信息进行传递,例如,手势、表情等。在教学中无声语言主要是指教师在对语言艺术进行充分利用的基础上,为了一定的教学目标的实现而创造出来的一种教学方法。据调查显示,它广泛存在于很多思品课堂上,特别是那些无法用语言进行描述但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采用眼神等无声语言,学生往往能够充分领会到。所以,我认为思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既要对有声语言进行应用,与此同时也不能忽视无声语言的作用,使两者能够合理的应用到课堂教学过程中。 在多年的摸索中,以下几点是我感受很深的。
1.合理的身体接近
在我的思品课教学中,我一直都“享受”着站在高高的讲台上发问时居高临下姿态下的“孤独”,而下面则是让人害怕的“寂静”,大部分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热情并不高,这令我非常的烦恼。于是,经过一番思索后,我下决心调整。当学生回答问题时,我会尝试着走下讲台接近学生,弯下腰,倾听学生,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想不到这样的效果还相当不错。如在七年级下册第23课讲到《社会公共社会需要秩序》这一节时,我通过投影仪呈现了一张中国人乱穿马路的图片,让学生谈谈对“中国式”过马路现象的看法。学生们看到我走下讲台来到他们身边,原本安静的课堂突然变得热闹起来,大家都积极地参与到讨论进来。有的学生认为行人乱穿马路危害自身安全,有的学生认为乱穿马路是不道德的,影响城市文明形象,于是我趁热打铁提出:如何杜绝行人乱穿马路? 从而自然的得出结论:社会生活需要秩序来维持。原本沉闷的课堂气氛一下子就显得十分热闹,此刻,我有了这样的感受,有时候适当的和学生身体上的接近往往会在一定程度上拉近和学生的距离,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和蔼可亲,这本身对学生就是一种无形的鼓舞,能够使学生进行大胆的创新。
2.适度的手势
研究表明,教师恰当的手势常常使学生获得大脑兴奋中心的持续而增长记忆的长度,增加记忆的强度,突出重点,使学生加深印象。因此作为思品教师,平时要加强对自己的手势训练,来增强有声语言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吸引学生的注意。如在讲八年级下册第14课《法律就在我们身边》的时候,为了让学生更容易理解法律的作用,我把法律比作是我们的“保护伞”,这时教师的手势马上化做一把伞型并高举在头顶,我相信全班学生被你的手势深深吸引的同时也更容易理解法律的作用。当然,教师在课堂上做某种手势不能随心所欲,一定要服务于教学内容,此外,教学中手势要适度,自然大方的手势常常会给人以美感;反之矫揉造作的手势如:摸头发、抠鼻子等不但不能给人以美感,还会分散学生注意力,影响课堂气氛。
3.直接的眼神接触
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在平时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善用眼神的接触,就能更好的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对于处于犹豫不决的学生,如果老师能够及时给予肯定的眼神,这会使学生勇气十足;而对于缺乏自信心的学生,如果老师给予激励的眼光,这会使他(她)信心十足。如九年级第5课《与诚信同行》这课中有个问题研讨:你如何看待生活中的谎言问题?我首先让学生们相互之间进行充分的讨论,之后挑选个别的学生进行发言,在最开始的时候,很多学生都认为说谎是个坏习惯,任何人都不应该说谎,理由是它是不诚信的表现,做诚实的人,必须对人守信,不说谎话。这个时候,我无意间发现坐在最后一排的一个学生缓缓举起手,我就喊他进行发言,他缺乏勇气的小声说道:“我认为在有的时候“善意的谎言”非但不会伤害自己和别人,反而会使人们的感情变得更融洽,使复杂问题得到妥善解决。正在此时,我立刻用眼神对他表示肯定,说道:“很好,这位同学的观点很有新意,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听一下他这样回答的理由,好吗?这位学生看到我鼓励的眼神以及同学们的掌声,他大声的说到:“比如医生和病人之间,当病人得了癌症后,医生如果实话实说,可能病人会接受不了,影响治疗;这个时候如果医生如果编织一个“善意的谎言”,病人就不会有过重的思想负担,会积极配合治疗。”哇,真是一个非常有创意也很有道理的观点。我认为,假如在教学过程中我没有对整个教室进行扫视,那么就不会在众多的学生中发现这个同学,假如我没有对学生进行鼓励,这位学生就不会达到镇定自若的状态,那么我就无缘听到这样创新的回答了。
总而言之,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思品教师,就要采用科学的手段来对课堂进行把握,用艺术的魅力来感染学生。在教学的过程中更要善于采用语言上的艺术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的效果,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樊玉梅《浅谈语文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教育革新》,2008,(10)。
[2]冯英杰《在计算机教学中如何运用语言的艺术》.《职业技术》,2008,(10)。
[3]潘英慧《政治课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探讨》.《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2)。
[4]殷庆化《肢体语言”在活跃高中政治课堂气氛中的四种效应》.《考试周刊》,2010,(10)。
下面结合我的课堂教学实践,谈谈我的一些做法。
一、关于教学语言
教学语言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效果,在授课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教学语言主要指的是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把自身的知识和技能用特定的语言进行表述出来,通常教学语言都是以口语为主,多种不同风格类型的语言之间相互配合,教师往往通过它才能向学生传授特定的知识和智慧。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通常会有这样的感受:学生听课就好像在欣赏一幅美丽的画,心胸开阔,精神愉快;好像听一首乐曲,悠扬婉转,教学语言的魅力就体现于此,一节精彩的思品课就需要在整体上对教学艺术进行充分的应用。
例如,语言的组织技巧、提问的艺术、语言表达的艺术,其中语言表达的艺术通常起着基础性的作用,它存在于教学的整个过程之中。所以,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需要不断进行努力来提高自身的语言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更加娴熟地运用教学艺术,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此外教师在教学中要使自身语言的表达有着较高的艺术价值,应该做到以下两个方面:首先,应该使有声语言的强大功能得到充分发挥,其次,对无声语言也应该予以充分的重视,积极发挥其在教学中的补充作用。
二、有声语言的运用
1.语言的科学性
思品课本身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并且专业术语比较多,为此在对相关概念进行表达时必须要准确,不能含糊其辞,这是进行思品教学的基础性要求。比如八年级下册第15课讲到公民权利和义务关系时,首先要讲清两者是有联系的,权利和义务互为条件、互相依存,但是两者也是有区别的:其一两者的含义和包含的内容不同,其二权利可以放弃而义务具有强制性是不能放弃的。因此,让学生注意这二者的联系和区别后就能更好地理解权利和义务的关系了。
2.语言的规范性
(1)教师教学时必须使用标准的、规范的普通话,要吐字清晰,表达流利。特别要指出的是讲话不要有“口头禅”。“口头禅”往往具有很强的随意性,往往会对教学语言的连续性造成破坏,影响教学效果,并且对课堂的宝贵的时间造成浪费,影响了学生学习的效果和学习的积极性。
(2)教师的教学语言要尽可能实现精炼、准确、负有逻辑,能够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知道教学的重点,学好知识。
(3)教师在运用语言进行课堂教学时,要充分发挥汉语的优势,注意语言的抑扬顿挫、节奏的轻重缓急,关键的地方应有逻辑重音,难懂的地方应反复“咀嚼”,另外教师应从教学语言的声调变化之中突出教学内容的重点与难点。
3.语言的生动性
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适当用幽默的语言来对学生进行开导,往往能够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而且还能使学生感受到思品课的兴趣,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学习的效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使得自己的教学语言更加生动,通常应该注意下面几个方面:
(1)幽默诙谐,正话反说。言语风趣是需要功底的,教师平时要多方面积累,性格要乐观开朗。例如:在讲八年级下册第12课《抵制不良诱惑》时,可以对部分学生吸烟的现象进行评析,用幽默轻快的语言来对吸烟危害进行说明,首先是吸烟能够引起咳嗽,在晚上尤为严重,咳嗽声音很大,大到可以把小偷吓跑;其次,青少年处于身体发育的关键阶段,如果长期吸烟的话,往往还会引起身体发育畸形,产生驼背,那么去做衣服的时候能节省很多的布料。学生们听到后往往都会大笑,在笑声中也明白了吸烟的危害。这样做不仅课堂气氛得到了活跃,学生们也受到了一次很好的思想教育,正可谓一举多得。
(2)活用诗句、谚语。在许多诗句、谚语中蕴含着较多的人生道理,如能合理引入课堂,可为语言增色不少。我在讲八年级下册第18课《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时,设计了如下课堂练习题,学生做得津津有味。请指出下列诗句体现了中华民族哪些传统美德?
——“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尊老爱幼)
——“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见义勇为,匡扶正义)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诚实守信)
(3)巧举时事案例。案例在初中思品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而教材中现有的案例有的已经比较陈旧了,如果把时事引入思品课堂,不仅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力,而且使语言更鲜活生动。如我在讲八年级下册第14课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违反犯罪要受到法律制裁”,我通过投影仪播放了这样一则时事材料:
2014年3月1日晚9:20分,在昆明市火车站,一伙暴徒冲进车站的人群密集区,这伙暴徒服装统一,手持砍刀见人就砍,通过不懈的努力,当地警察才将这伙暴徒制服。警察在和暴徒的斗争中,当场将4名暴徒击毙,逮捕一人。随后特警赶到,当场击毙4名暴徒、抓获1人。在3月2日,这伙暴徒行凶已经造成了29人死亡,143受伤。截止到3日下午,该案件才最终被侦破,歹徒全部落网。这个团伙一共有8人,其中有六男两女,除了当场击毙的4人和逮捕的1人外,其余三人都已经落网。3月29日,昆明市人民检察院以涉嫌组织、领导、参加恐怖组织罪和故意杀人罪,依法批准逮捕4名犯罪嫌疑人。
请问这伙歹徒的行为是违法行为还是犯罪行为?为什么?要受到什么处罚?学生看了后非常气愤,同时都踊跃发言回答问题,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无声语言的运用
无声语言又被称为作态势语,它在一定程度上对有声语言进行了补充。它一般情况下都通过固定的身体动作来对信息进行传递,例如,手势、表情等。在教学中无声语言主要是指教师在对语言艺术进行充分利用的基础上,为了一定的教学目标的实现而创造出来的一种教学方法。据调查显示,它广泛存在于很多思品课堂上,特别是那些无法用语言进行描述但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采用眼神等无声语言,学生往往能够充分领会到。所以,我认为思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既要对有声语言进行应用,与此同时也不能忽视无声语言的作用,使两者能够合理的应用到课堂教学过程中。 在多年的摸索中,以下几点是我感受很深的。
1.合理的身体接近
在我的思品课教学中,我一直都“享受”着站在高高的讲台上发问时居高临下姿态下的“孤独”,而下面则是让人害怕的“寂静”,大部分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热情并不高,这令我非常的烦恼。于是,经过一番思索后,我下决心调整。当学生回答问题时,我会尝试着走下讲台接近学生,弯下腰,倾听学生,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想不到这样的效果还相当不错。如在七年级下册第23课讲到《社会公共社会需要秩序》这一节时,我通过投影仪呈现了一张中国人乱穿马路的图片,让学生谈谈对“中国式”过马路现象的看法。学生们看到我走下讲台来到他们身边,原本安静的课堂突然变得热闹起来,大家都积极地参与到讨论进来。有的学生认为行人乱穿马路危害自身安全,有的学生认为乱穿马路是不道德的,影响城市文明形象,于是我趁热打铁提出:如何杜绝行人乱穿马路? 从而自然的得出结论:社会生活需要秩序来维持。原本沉闷的课堂气氛一下子就显得十分热闹,此刻,我有了这样的感受,有时候适当的和学生身体上的接近往往会在一定程度上拉近和学生的距离,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和蔼可亲,这本身对学生就是一种无形的鼓舞,能够使学生进行大胆的创新。
2.适度的手势
研究表明,教师恰当的手势常常使学生获得大脑兴奋中心的持续而增长记忆的长度,增加记忆的强度,突出重点,使学生加深印象。因此作为思品教师,平时要加强对自己的手势训练,来增强有声语言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吸引学生的注意。如在讲八年级下册第14课《法律就在我们身边》的时候,为了让学生更容易理解法律的作用,我把法律比作是我们的“保护伞”,这时教师的手势马上化做一把伞型并高举在头顶,我相信全班学生被你的手势深深吸引的同时也更容易理解法律的作用。当然,教师在课堂上做某种手势不能随心所欲,一定要服务于教学内容,此外,教学中手势要适度,自然大方的手势常常会给人以美感;反之矫揉造作的手势如:摸头发、抠鼻子等不但不能给人以美感,还会分散学生注意力,影响课堂气氛。
3.直接的眼神接触
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在平时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善用眼神的接触,就能更好的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对于处于犹豫不决的学生,如果老师能够及时给予肯定的眼神,这会使学生勇气十足;而对于缺乏自信心的学生,如果老师给予激励的眼光,这会使他(她)信心十足。如九年级第5课《与诚信同行》这课中有个问题研讨:你如何看待生活中的谎言问题?我首先让学生们相互之间进行充分的讨论,之后挑选个别的学生进行发言,在最开始的时候,很多学生都认为说谎是个坏习惯,任何人都不应该说谎,理由是它是不诚信的表现,做诚实的人,必须对人守信,不说谎话。这个时候,我无意间发现坐在最后一排的一个学生缓缓举起手,我就喊他进行发言,他缺乏勇气的小声说道:“我认为在有的时候“善意的谎言”非但不会伤害自己和别人,反而会使人们的感情变得更融洽,使复杂问题得到妥善解决。正在此时,我立刻用眼神对他表示肯定,说道:“很好,这位同学的观点很有新意,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听一下他这样回答的理由,好吗?这位学生看到我鼓励的眼神以及同学们的掌声,他大声的说到:“比如医生和病人之间,当病人得了癌症后,医生如果实话实说,可能病人会接受不了,影响治疗;这个时候如果医生如果编织一个“善意的谎言”,病人就不会有过重的思想负担,会积极配合治疗。”哇,真是一个非常有创意也很有道理的观点。我认为,假如在教学过程中我没有对整个教室进行扫视,那么就不会在众多的学生中发现这个同学,假如我没有对学生进行鼓励,这位学生就不会达到镇定自若的状态,那么我就无缘听到这样创新的回答了。
总而言之,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思品教师,就要采用科学的手段来对课堂进行把握,用艺术的魅力来感染学生。在教学的过程中更要善于采用语言上的艺术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的效果,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樊玉梅《浅谈语文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教育革新》,2008,(10)。
[2]冯英杰《在计算机教学中如何运用语言的艺术》.《职业技术》,2008,(10)。
[3]潘英慧《政治课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探讨》.《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2)。
[4]殷庆化《肢体语言”在活跃高中政治课堂气氛中的四种效应》.《考试周刊》,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