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我国采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解决我国的民族问题,体现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风格,产生了巨大的国际影响,引起了国外学界、政界的相关研究人员对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机 构】
:
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历史文化学院;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历史文化学院 甘肃兰州,73000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采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解决我国的民族问题,体现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风格,产生了巨大的国际影响,引起了国外学界、政界的相关研究人员对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关注.一些国家的研究人员专程来我国了解和学习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并应用于本国的民族政策之中.国外研究人员对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认知与评价,是从“他者”的视野看待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通过分析国外研究人员对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相关研究成果,不仅有助于了解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国际影响,还有助于我们客观地审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从而进一步推动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创新与发展.
其他文献
国际DOI编码:10.15958/j.cnki.gdxbshb.2021.04.07 摘要:面对重大机遇的“十四五”时期,构建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新格局,对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构建邻接矩阵、地理矩阵与经济地理矩阵的研究方法,利用空间杜宾模型对2008—2019年泛成渝地区经济圈地级市的面板数据进行计量分析。研究发现,该区域在资本、技术以及教育方面的投入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劳动力
中国传统艺术源远流长,具有丰富的内涵与表现形式。对中国传统元素的研究与实践应用,并非一种简单的复古主义,而是以新现代主义的评价体系来重新审视其自身的历史传统与民族文化,中国传统艺术思维对本土现代艺术设计的发展影响深远。传统元素与现代艺术设计在内部结构与外部装饰方面一定有其可以组合、利用或转化的切入点。
基于2010年、2012年、2014年、2016年、2018年的CFPS数据,采用双变量Probit模型实证分析我国城乡居民因病返贫风险的动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我国城乡居民的因病返贫风险不断下降,健康水平和控制变量对我国城乡居民因病返贫风险的影响存在差异,我国城乡居民的因病返贫风险存在显著的健康贫困差异和空间分异特征。据此提出,应进一步健全因病返贫预警机制、提升可持续生计能力和推进医疗资源优化配置,以减少我国城乡居民的因病返贫风险。
【摘 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民族工作的鲜明主线和战略任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入法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保障,也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发展的深刻实践。通过对“法”采取广义的解释方法,可以发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已经从中央立法层面扩展到地方立法层面,在体系与规范化方面实现逻辑上的自洽,但是顶层设计不足、条款的刚性缺失以及制度衔接等方面仍存在问题。实现“铸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