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基层群众文化在时代的呼唤中脱颖而出,走上前台,成为中国两个文明建设的主要组成部分。群众文化是文化的家园和坚实大地,是搏动着原始生命、洋溢着生活气息的田野风景。尽管在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中它一直受到忽视和抑制,甚至处于“亚文化”状态,但在多年积累与发展的基础上,一直处于边缘的群众文化活动正发生着迁动,重归它在文化谱系中应有的位置。基层群众文化建设新突破已成为本世纪初的一大文化景观。
【关键词】群众文化;两个文明;现状;策略
基层群众文化在时代的呼唤中脱颖而出,走上前台,成为中国两个文明建设的主要组成部分。基层群众文化建设也趋于共识,重视指数明显上升。文化部曾提出基层群众文化建设是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是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实现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重要条件,基层文化建设要着眼于不断发展的实际与时俱进。
一、基层群众文化在提高群众文化层次和政治素质的作用不可忽视。
科教兴国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的一项重大战略。一个国家的持续发展和竞争力,取决于民智的开发和人文的开发。用科学文化知识武装人民群众、推动社会发展,基层文化工作者当仁不让,也就不可能在这两个战略的实施中“缺席”,文化工作者也越发清楚的认识到,科教兴国,文化工作责无旁贷。特别是县、乡两级的图书馆、文化馆、文化站和农村的文化大院,这些年来实际上是普及科学技术的主课堂、对成人进行后续教育的大学校。可持续发展是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构建起与当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价值体系、知识体系、生活方式,使经济的发展植根于经济文化一体化发展的深厚基础上,其中心环节是提高人的素质,离开基层群众文化建设,是不可思议的。
农村文化工作成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先进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和重点工作。近几年,各级政府都程度不同的加大了对文化建设的投入。文化行政部门和基层文化单位坚持“二为”方针,每年都组织专业人员编排思想进步、宣传科学、内容健康、寓教于乐、群众喜欢的文艺节目,下乡演出,深受广大农民群众的好评。文化下乡一是送戏下乡,二是培养基层文化骨干,三是在基层吸收艺术上的营养。这些年坚持下来,已经产生了明显的效果。在“文化下乡”的过程中培养“乡下文化”,不只是“送文化”,而且要“种文化”,改变文化下乡单向传播的模式,努力形成乡下文化的再造机制。文化单位每年都走出去,下基层,深入到厂矿、村镇辅导,培训基层文艺骨干,指导演出技巧,为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注入了活力。不仅拓宽了文化阵地,更重要的是通过各种文化活动,使基层的人民群众尤其是广大农民群众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开阔了视野,提高了文化层次和政治素质,培养了他们关于改革开放、搞活农村经济的意识。
进入九十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各地纷纷推出文化搭台、经贸唱戏的各种活动。这不仅有力的促进了文化事业的发展,而且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这已成为人们的共识。这几年以宣传企业产品、塑企业形象的企业文化;以活跃校园生活,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兴趣的校园文化;以宣传优生优育,提高人口素质的人口文化;以丰富群众生活,自娱自乐、健身强体的广场文化;以展示民族习俗、民族风情、民族服饰、民族工艺和地域特点相结合的旅游文化,以及各种节日庆典文化已经开展的蓬蓬勃勃、轰轰烈烈,并且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基层群众文化在促进两个文明建设中发挥着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
二、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空前提高,成为基层文化建设的第一推动力
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迫切,其需求面之广,量之大、质之高也是前所未有的。群众的文化需求成为当前群众文化勃兴的最重要的内驱力,成为基层文化建设的第一推动力。随着改革开放的时代风云,基层文化在群众的积极参与下,经历着选择、裂变、融通和创造。这是一片被文化激情燃烧的大地。当前中国社会的重大变革,不断引发了人们“求知、求乐、求美”的兴趣,从而造就了当前基层群众文化的“召唤结构”。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及其他各种重要的社会生活形态都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这一切都对群众提出了以各种方式参与学习的要求,引发了他们不断接受再教育的潜在动机。物质生活的改善,不仅给群众参与文化活动提供了必要的经济条件,也激发起他们新的文化欲望。另外,工作节奏的加快需要文化娱乐调节身心,人际关系的松散需要共同的文化娱乐以满足群体需求。丰富的精神文化活動可以令居民感到快乐,也能达到让陌生的人熟悉起来,让劳累的人轻松起来,让疏远的人亲近起来,让困难的人得到关爱,让奉献的人得到尊敬这样的目的。
三、基层文化建设的现状
经过不懈努力和艰苦奋斗,近几年来基层文化建设取得了瞩目的成就,城乡居民的文化生活得到了显著的改善。但是,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在总体上还不相适应。文化不能与经济、社会同步发展,这是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的“文化滞差”现象。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我国也不例外,基层文化建设更是当今文化事业链带中的薄弱环节。在部分农村,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文化生活还很贫乏。
而且,文化的真空地带是没有的,健康的文化活动开展不起来,落后文化、腐朽文化就会在这里徘徊。有的地方基层文化建设十分脆弱,经不起不良文化的消解和颠覆;有的地方基层文化曾经崛起过、辉煌过,但由于缺乏坚实的基础和强有力的后续义撑,迅速衰落下去,成为当地群众记忆中的“流星”。文化式微,则经济不兴,扼住当地社会的发展命脉。法轮功曾在全国各地传播、漫延,给社会、给人民造成极大危害,许多无辜的生命成为法轮功的牺牲品。这一桩桩惨痛的教训都说明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不去占领阵地,反动的、迷信的、腐朽的文化就会乘虚而入。
我们要努力繁荣文艺,在生活的深处含英咀华,在时代的高处迎接八面来风,下更大的力气作好社会文化工作,坚持面向大众,以城市社区和农村乡镇为重点,加强群众文化工作的基本阵地、基本队伍、基本活动内容和基本活动方式的建设。我们每一个基层群众文化的工作者,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不断地发展、创新,努力做好基层群众文化工作,团结一心,尽职尽责为我国的两个文明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李锦坤,杨立新;群众文化活动的时代价值及其管理创新[J];湖北社会科学;2005年09期
[2] 王明泉;“人民性”、“大众文化”与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3] 张旭东;建国初期的先进文化建设及其现实意义[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关键词】群众文化;两个文明;现状;策略
基层群众文化在时代的呼唤中脱颖而出,走上前台,成为中国两个文明建设的主要组成部分。基层群众文化建设也趋于共识,重视指数明显上升。文化部曾提出基层群众文化建设是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是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实现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重要条件,基层文化建设要着眼于不断发展的实际与时俱进。
一、基层群众文化在提高群众文化层次和政治素质的作用不可忽视。
科教兴国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的一项重大战略。一个国家的持续发展和竞争力,取决于民智的开发和人文的开发。用科学文化知识武装人民群众、推动社会发展,基层文化工作者当仁不让,也就不可能在这两个战略的实施中“缺席”,文化工作者也越发清楚的认识到,科教兴国,文化工作责无旁贷。特别是县、乡两级的图书馆、文化馆、文化站和农村的文化大院,这些年来实际上是普及科学技术的主课堂、对成人进行后续教育的大学校。可持续发展是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构建起与当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价值体系、知识体系、生活方式,使经济的发展植根于经济文化一体化发展的深厚基础上,其中心环节是提高人的素质,离开基层群众文化建设,是不可思议的。
农村文化工作成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先进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和重点工作。近几年,各级政府都程度不同的加大了对文化建设的投入。文化行政部门和基层文化单位坚持“二为”方针,每年都组织专业人员编排思想进步、宣传科学、内容健康、寓教于乐、群众喜欢的文艺节目,下乡演出,深受广大农民群众的好评。文化下乡一是送戏下乡,二是培养基层文化骨干,三是在基层吸收艺术上的营养。这些年坚持下来,已经产生了明显的效果。在“文化下乡”的过程中培养“乡下文化”,不只是“送文化”,而且要“种文化”,改变文化下乡单向传播的模式,努力形成乡下文化的再造机制。文化单位每年都走出去,下基层,深入到厂矿、村镇辅导,培训基层文艺骨干,指导演出技巧,为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注入了活力。不仅拓宽了文化阵地,更重要的是通过各种文化活动,使基层的人民群众尤其是广大农民群众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开阔了视野,提高了文化层次和政治素质,培养了他们关于改革开放、搞活农村经济的意识。
进入九十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各地纷纷推出文化搭台、经贸唱戏的各种活动。这不仅有力的促进了文化事业的发展,而且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这已成为人们的共识。这几年以宣传企业产品、塑企业形象的企业文化;以活跃校园生活,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兴趣的校园文化;以宣传优生优育,提高人口素质的人口文化;以丰富群众生活,自娱自乐、健身强体的广场文化;以展示民族习俗、民族风情、民族服饰、民族工艺和地域特点相结合的旅游文化,以及各种节日庆典文化已经开展的蓬蓬勃勃、轰轰烈烈,并且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基层群众文化在促进两个文明建设中发挥着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
二、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空前提高,成为基层文化建设的第一推动力
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迫切,其需求面之广,量之大、质之高也是前所未有的。群众的文化需求成为当前群众文化勃兴的最重要的内驱力,成为基层文化建设的第一推动力。随着改革开放的时代风云,基层文化在群众的积极参与下,经历着选择、裂变、融通和创造。这是一片被文化激情燃烧的大地。当前中国社会的重大变革,不断引发了人们“求知、求乐、求美”的兴趣,从而造就了当前基层群众文化的“召唤结构”。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及其他各种重要的社会生活形态都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这一切都对群众提出了以各种方式参与学习的要求,引发了他们不断接受再教育的潜在动机。物质生活的改善,不仅给群众参与文化活动提供了必要的经济条件,也激发起他们新的文化欲望。另外,工作节奏的加快需要文化娱乐调节身心,人际关系的松散需要共同的文化娱乐以满足群体需求。丰富的精神文化活動可以令居民感到快乐,也能达到让陌生的人熟悉起来,让劳累的人轻松起来,让疏远的人亲近起来,让困难的人得到关爱,让奉献的人得到尊敬这样的目的。
三、基层文化建设的现状
经过不懈努力和艰苦奋斗,近几年来基层文化建设取得了瞩目的成就,城乡居民的文化生活得到了显著的改善。但是,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在总体上还不相适应。文化不能与经济、社会同步发展,这是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的“文化滞差”现象。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我国也不例外,基层文化建设更是当今文化事业链带中的薄弱环节。在部分农村,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文化生活还很贫乏。
而且,文化的真空地带是没有的,健康的文化活动开展不起来,落后文化、腐朽文化就会在这里徘徊。有的地方基层文化建设十分脆弱,经不起不良文化的消解和颠覆;有的地方基层文化曾经崛起过、辉煌过,但由于缺乏坚实的基础和强有力的后续义撑,迅速衰落下去,成为当地群众记忆中的“流星”。文化式微,则经济不兴,扼住当地社会的发展命脉。法轮功曾在全国各地传播、漫延,给社会、给人民造成极大危害,许多无辜的生命成为法轮功的牺牲品。这一桩桩惨痛的教训都说明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不去占领阵地,反动的、迷信的、腐朽的文化就会乘虚而入。
我们要努力繁荣文艺,在生活的深处含英咀华,在时代的高处迎接八面来风,下更大的力气作好社会文化工作,坚持面向大众,以城市社区和农村乡镇为重点,加强群众文化工作的基本阵地、基本队伍、基本活动内容和基本活动方式的建设。我们每一个基层群众文化的工作者,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不断地发展、创新,努力做好基层群众文化工作,团结一心,尽职尽责为我国的两个文明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李锦坤,杨立新;群众文化活动的时代价值及其管理创新[J];湖北社会科学;2005年09期
[2] 王明泉;“人民性”、“大众文化”与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3] 张旭东;建国初期的先进文化建设及其现实意义[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