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设计的传承、借鉴与创新

来源 :艺术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ng6723692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空间的研究不仅是建筑学关注的对象,也是书籍设计理论研究中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对儿童书籍版面空间设计的研究,深入探讨空间形态设计理论在书籍创作中的应用,希望为儿童书籍设计带来视觉与心理上美的审视和情感的愉悦。
  关键词:静态空间;动态空间;审美
  长期以来,书籍被认为是平面的视觉载体,从而被局限在陈旧设计思维中,20世纪末期以后书籍设计的研究和实验从发展渐入繁荣,国内外许多设计师在探讨书籍设计新的视觉表达语言。恩格斯曾说过“原有学科的邻接领域将是新学科的增长点。”从建筑设计、空间设计等其他学科所发现的“空间形态”巨大力量,成为现代书籍设计的新视角、新方向。尤其我国儿童图书长期以来设计形式单一,书籍设计领域中日渐普及的空间设计理念较少应用在儿童书籍的版面设计之中。笔者认为儿童书籍的设计不应该是简单的平铺直叙,应通过对各种视觉元素在静态空间中的展开与调度,以及对动态空间的合理营造,由内而外探索构成书籍的每个空间细胞,使之成为儿童快乐阅读的情趣舞台。
  1 儿童书籍的二维版面空间设计
  平面的版面空间是页面空间最普遍的存在形式,儿童书籍的二维版面空间设计,就是以更符合儿童阅读兴趣的方式将视觉元素分布在空间之中,通过合理的空间布局、舒适的尺度控制、流畅的空间动线使空间得到有效利用,使视觉传达更为清晰有趣,更符合儿童阅读的特点。
  1.1 插图的版面空间设计
  儿童图书大部分是以图文配合的形式共同完成同一主题叙述的,与文字相比,插图在信息传播上更直观形象、也更快速,往往承担着主要的叙述作用,因此图画在空间中的位置布局,也就直接影响到视觉效果与信息传达。针对儿童读者注
  意力持续时间不长的特点,最常见的插画的布局就是安排在页面空间的中轴线之上,成為画面的视觉中心。这种空间位置的安排平衡、稳定,但不免过于单调,有时为了打破这种沉默的气氛,可以采取突破画面轮廓或者运用故事情节形态的变化来增加画面空间趣味。比如《月光男孩》是我们熟悉的故事,全书月光男孩的形态有23个,有飞翔的、有横躺着落的……正是这些不断变化的动作、运动的轨迹给单调的空间带来活力。当然这种自由的空间设计要切合主题的需要并经过严谨的推敲否则会使页面空间秩序紊乱,容易造成读者理解,和阅读的障碍(图1)。
  很多时候巧妙的插图版面设计成为设计师诠释内容的新颖角度,成为感染读者有效手段。《99厘米高的彼得》是德国儿童插画家马努拉·奥尔特的作品,讲述了一个只有99厘米高的小男孩,面对成长充满希冀的故事。画家站在儿童的视角上,运用夸张的手法,在不完整的大人形象与总是仰视的彼得的空间对比中,一切都显得那么高而广阔,在这个空间里自然的渗透了画家和读者对儿童内心世界的关注。《野兽出没的地方》也是一本图版空间处理得恰到好处的例子,故事中麦克斯受到妈妈的惩罚后幻想成为野兽之王,整本书籍的版面编排均为左侧留白、右侧为图,且从第一个对页开始随着小主人公想象力的膨胀,右侧画面从小到大极具扩张,第13、14个对页,跨页出血的画面设计使故事进入高潮,麦克斯终于成为众兽之王,所有形象似乎要喷薄而出,读者也仿佛身临其境。在这一系列的发泄后小主人公的负面情绪得到安抚,最后心平气和地回到现实世界,画面尺度也相应迅速缩小。在这样的不断变换的空间引导下读者似乎进行了一次梦幻之旅,这便是设计的价值(图2)。
  1.2 文字的版面空间设计
  尤其在低幼儿童图书中,由于小读者对文字的识别能力弱,文字大多起穿针引线的作用,因此文字数量不多,在空间编排上也没有太多的变化。但仍有一些儿童书籍,通过对文字的样式、大小、粗细、方向、排列等有机编排与整合,协调文字与图画、文字与页面空间的关系,达到优化版面空间的效果。
  莫蒂默·利奇曾说:“文字可以描绘感情和心境,如坚强、力量、激进或过去时代的激进……”。文字的空间组合方式可以形成设计师自己的特色,在页面空间的设计中,我们可以将文字抽象成为点、线、面的构成。简短的词组可以抽象为点的构成,把个别文字进行大小或形式的个性化处理,形成强弱分明、活跃律动的视觉差,从而营造页面空间的文字艺术氛围。把文字抽象为线的构成是最多数的一种版式处理形式,不同形态下亦会产生不同的视觉感受,水平排布的文字安静平和,倾斜的文字线动感具有指向性,弯曲的文字线轻松而韵律。在安静的二维平面空间中,在一静一动之间,文字线在视觉上形成了错落的空间层次。由文字组成的段落便可抽象为面的构成,齐头齐尾的编排,具有最强烈的视觉整体性和体块感,在版面页面空间中形成稳定、均衡的空间秩序;齐左或齐右的编排,字群的一边对齐于图画,另一边亦紧亦松、张弛有致,形成自然的虚实对比;居中的字群编排,以中心轴为垂直中心,整体古雅;自由式的编排并没严格排列准则,文字往往依据页面或图画的需要随机设置,在许多儿童图书中,这种自由式编排形式最为灵动有趣。比如《小房子》这本童书的每一个展开的页面都设计成图、文各占一个整页,由于图式是自由形,文字也随之设计成模仿图形的字块形态,这种暗含了模仿的创意构成,来自于对孩子天性的理解,具有变式的图文设计,也最能引发孩子对细节的捕捉和探究的欲望(图3)。
  1.3 色彩的版面空间设计
  与图画和文字不同,色彩的版面空间设计是一种抽象的视觉同感的营造,色彩的距离感、空间感是通过冷暖、强弱等对比,产生了远近、收扩的视觉感受。色彩的视觉传达除了受其自身物理特性影响外,读者个人的心理因素同样会影响视觉传达,形成心理色彩视觉,色彩因此也具有了精神层面的价值,如《菲菲生气了》,色调开始由故事内容设定为强烈的紫红色调,像一座快要喷发的火山,与发出怒吼的情绪相呼应,非常、非常的生气中!随着菲菲的出走,情绪从愤怒到忧伤,色调也由深褐色偏向于沉重,再到爬上大树心情逐渐开朗,画面中蓝绿调子呈现,几个色调的空间转换,用精致的色彩语言演绎了情感的波澜起伏,使页面空间的视觉效果与读者的心灵达成契机。   在现代儿童书籍设计中,由于电子手段的介入,绚丽斑斓的色彩似乎成为讨好小读者的一种有效武器,事实上,动人的色彩情调设计是多样的,绝不取决于是否强烈醒目。《讨厌黑夜的席奶奶》讲述的是一个害怕黑夜的席奶奶与黑夜徒劳搏斗的故事,作者运用了细腻的钢笔素描,在画面中作大量留白的处理,白与黑的色彩反差形成画面空间的距离,黑白世界依然呈现出丰富的视觉效果,并营造出一种神秘、紧张的气氛,只有在故事结束时,灿烂的金色阳光铺满整个页面空间,黄色的扩张与延伸似乎要溢出图框,读者的心情也随之豁然开朗,紧张的气氛彻底得到释放。这种具有暗示性的色彩空间营造不仅强化了故事主题,也通过空间的递进切换,把故事情节一次次推向高潮,并把读者的想象力拓展到无限的空间。
  2 儿童书籍的三维动态版面空间设计
  除了二维静态版面空间外,通过人翻阅书页的行为,书籍便产生了三维的立体空间,这种动态空间页面的设置通常是作为故事的转折或是故事的高潮页面,它不仅能够刺激儿童的视觉感官,而且通过动手去翻、掀、拉、折等方式进行主动的交流,带给小读者强烈视觉冲击和情感惊喜。
  立体书的概念其实早在19世纪初就提出来了,立体书的设计之所以吸引读者,在于其巧妙地运用了读者阅读时的动能,书里的每一页都隐含了会动的机制,在翻开它的同时,故事场景一幕幕跳出来呈现在读者的面前,想要启动每个隐藏在书中的机制,则需要读者参与其中,阅读的过程就是一个互动体验的过程,是通过儿童亲身参与书籍信息系统的构建来完成书籍信息传递的过程,这种阅读兴趣和视觉震撼是远大于阅读平面图书的心理快感的。《鲸鱼》是一本介绍海洋鱼类的立体书,作者巧妙地把鲸鱼换气时跃出水面或潜入水下的场景立体的展现开来,鲸鱼庞大真实的形象以及所激起的巨大水花带给小读者身临其境的感受(图4)。立体书为小读者提供了一个主动探索的过程,有如游走于一个三维空间,翻开书页书籍形成连续的空间画面,时间也开始 流动,读者的参与使三维空间形成四维空间形式,这种超越二维和三维的阅读空间便是书籍艺术语言中独特的表现形式。
  3 结语
  在儿童书籍的设计中,空间的设计往往优于其他类书籍,因为儿童书籍的创作更为感性、更为趣味化。文字的强烈或纤弱、紧密或舒朗,图形的尺度与占位,结构的曲折与变化,均可造就灵活多样的儿童书籍版面空间,并形成儿童书籍的风格及品位。当然空间结构的復杂与否并不能成为评价其成功的标准,根据书籍内容,找到属于儿童的兴趣点,找到最适合儿童阅读的版式结构,才是创作有价值空间的根本点。
  参考文献:
  [1] 吕敬人.书艺问道[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6.
  [2] 杜晓燕.元素的趣味[M].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2010.
其他文献
摘 要:具有“中国最难拍的电影”之称的《白鹿原》历经二十年终于被搬上银幕,然而随着影片的上映,争议四起,票房和口碑都远不如预期,这也引发了众多学者及业内人士对文学经典改编的思考。本文将在总结各方对《白鹿原》的反应基础上,对文学经典进行电影改编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文学名著;电影;改编;白鹿原  1993年,陈忠实出版的长篇小说《白鹿原》,在文坛和读者中掀起了巨大热潮,其拥有极高的艺术水准。因此
期刊
摘 要:陈凯歌擅于运用电影这一艺术形式体现和思考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精神,他自身本土文化的自觉性与社会文化的变迁性相混杂,同时体现在他作品中的文化属性和历史积淀也在不同人物形象的性格、身份中有着隐喻式的表述。变态人格和社会文化之间有着极隐蔽却不可割裂的关联。  关键词:陈凯歌;电影;变态人格;文化建构  可以说,陈凯歌的每一部电影都通过丰富的人物形象和曲折的故事折射人生百态,其中具有“症候”的人物形
期刊
生活本无色,增添故事以后,却多了些许精彩,时间本无意,有了感悟以后,便多了些许内涵。伴着一篇课文《爸爸的花儿落了》,我走进了林海音,感受到了才女的气质,随着她的童年故事,我走进了《城南旧事》,感悟到了不凡的生活。这部影片,与其说是一部电影,我更喜欢将它定义为散文,情节飘散而内容聚敛,让我慢慢地在带有颜色的时间中,爱上了一个纯真的人。影片主要分为四个主色调,分别以不同的颜色为代表,契合主人公在不同时
期刊
摘 要:在扬中,每逢老人大寿、房子上梁等喜事,人们都要请面工艺人,用面粉、糯米粉制成鱼、百合、寿桃、笋子等形状的“花圆子”,蒸熟后,在上面插上天竹叶子,这些“花圆子” 拙朴可爱、妙趣横生、寓意吉祥。本文从“花圆子”的形态特征、制作过程、寓意以及与民俗活动之关系等方面做一梳理和介绍。  关键词:花圆子;面花;传统文化  2013年1月26日,笔者对自己的家乡江苏省扬中市进行了一次有关民间传统手工食品
期刊
摘 要:在美术史上同一主题的画作,中西方画家往往却呈现出不同的面貌。本文通过对《最后的晚餐》和《韩熙载夜宴图》两幅画作的分析,以此探讨中西方绘画美学和哲学的异同。  关键词:《最后的晚餐》;《韩熙载夜宴图》;美学;哲学  1 《最后的晚餐》作品分析  《最后的晚餐》整幅画高4.6米,宽8.8米,它位于米兰圣玛利亚德尔格契修道院饭厅的墙壁上,达·芬奇将画面展现于饭厅一端的整块墙面,厅堂的透视构图与饭
期刊
摘 要:马尔克斯的小说《百年孤独》塑造了一系列错乱的爱情故事,本文试图抽取其中的一组,即菲兰达、奥雷连诺和柯特的三角爱情,运用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理论分析三者之间的爱情关系。我们发现,俄狄浦斯情结从出现伊始就以正常和扭曲这两种矛盾的面貌贯穿三个爱情的欲望主体并始终闪现于回忆、虚妄、沉默、自恋、压抑的形式之中。  关键词:菲兰达;奥雷连诺;柯特;俄狄浦斯情结  《百年孤独》作为魔幻现实主义的巨擘,以“
期刊
摘 要:米莱斯是拉斐尔前派的创始人之一,他的绘画传达了拉斐尔前派所追寻的回归到拉斐尔以前中世纪的绘画时代单纯明净的特点,画风唯美,题材多为女性题材,具有很强的诗意抒情风格。米莱斯早期坚持自然主义画风,极大程度地发挥了自己的艺术才能,并且借助画面传达了画家的道德感,是拉斐尔前派中不可缺少的力量。  关键词:拉斐尔前派;米莱斯;唯美;诗意  约翰·艾弗里特·米莱斯,1829年6月出生于南安普顿,父亲很
期刊
摘 要:英语修辞对大学英语写作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从修辞美学角度出发,研究探索英语写作中常用的五种修辞手法,通过有代表性的例子进行阐述,对大学生英语写作有所帮助。  关键词:修辞美学;写作  0 引言  在当今英语教学中,全面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四项基本功是每位教师的目标,同时也是每位学生的追求。《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明确提出了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大学英语教学目标。当前的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
期刊
摘 要:“宋型舞蹈”是以宋型文化为观照,以文化类型来研究宋代舞蹈的新提法。宋型舞蹈的典型代表是队舞,队舞受宋型文化的深刻影响,萌芽于中晚唐时期,形式流传至明清时期。宋型舞蹈的文化质性受宋型文化的浸染表现在雅化之趣味、尚理之意识、内圣之补偿上。  关键词:宋型文化;宋型舞蹈;队舞  1 宋型文化与宋型舞蹈  宋型文化的提出是建立在唐宋之际的重大变革研究之上。台湾学者傅乐成教授在《唐型文化和宋型文化》
期刊
摘 要:钢琴已有600多年历史,现代钢琴也有300多年的历史。我国钢琴从生产工业化生产来讲只有30多年的历史。可谓尚处婴儿期。而与钢琴相伴而生的钢琴调律师则更为年轻。钢琴的调试、维修、护理绝非仅会调音就能胜任的,一个调律师应是一个懂音乐、会弹琴、懂声音等多方面知识的带有艺术性质的技能型人才,也可称其为“半个艺术家”,可以认为没有优秀的调律师就没有优质的钢琴。如何加强我国钢琴调律师的专业培养,有效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