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小企业存在着广泛的资金需求,但是在试图从银行等金融机构借入资金时却常常存在这样那样的困难。产生这个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客户信息披露的不透明和不完全。在不能对客户的状况有着准确的把握的情况下,银行很难对客户产生信任。信任是双方合作的基本前提。所以,信息披露是双方合作的基础和关键。
关键词:中小企业 债务融资 信息披露
中小企业由于其规模较小而且经营时间不长,内部留存收益极为有限。同时,股权性筹资又存在诸多限制。因此,银行等金融机构是其主要的筹资渠道。但银行在面对这些客户时,普遍持有非常谨慎的态度。
一、惜贷是银行的理性选择
石盛林指出:对银行绩效最有解释力的八个指标中,经济规模、产业结构变量、银行总资产、网均存款这四个指标对银行绩效具有显著的正的影响;资金流向具有较弱的负影响;银行内部指标坏账率影响显著为负;贷款余额和成本收入比对银行绩效影响较弱。这说明由于企业违约风险的存在,对银行来说贷款规模并不是越大越好。
李君认为,企业在申请银行贷款时,需要具备某些企业特征才能够申请成功。这些"企业特征"本质上是银行对客户选择的标准。它们包括企业的现金流情况、债务清偿能力、信息透明度、信用记录、规模大小和生命周期特征、产权、持久盈利的能力以及管理者特征和关系能力。
何婧等则把银行中介向小企业贷款的技术分为四种类型:财务报表型贷款、资产保证型贷款、信用评分型贷款和关系型贷款。前三种被称为交易型贷款。影响中小企业贷款的主要因素是银行对中小企业信息的收集和处理技术。如果能够获得可靠的信息,交易型贷款将起到主要的作用;否则,关系型贷款将起到主要的作用。
由此可见无论是从贷款技术使用还是从客户选择标准上看,"信息"都是银行开展业务时的基本因素。但是中小企业恰恰在这一点上无法让银行满意。徐晓音、王华莹(2008)和甘露、柯琳(2009)对湖北省中小企业做了调查研究,都认为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除了中小企业本身贷款违约率就比较高以外,更重要的是中小企业普遍性的缺乏完备的财务制度,会计处理随意性很强,参与信用评级和财务信息披露的积极性很差。这就决定了中小企业信用风险的居高不下。由于银行的效益并不与贷款规模成正比,所以对中小企业放贷的持以谨慎的态度成为其必然的选择。
二、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信息披露
为了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除了公认的"加快征信体系建设,提高融资透明度"以外,社会各界还提出了其他各种方案。何婧认为,应当强化竞争机制,积极引导中小银行的建立。徐晓音等认为,要创新融资渠道,引导民间资本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鼓励银行向中小企业提供更具个性化的金融制度和融资服务产品,创建多种形式的信用担保方式。除此以外,还要积极引导中小企业集群发展,完善和创新集群内中小企业融资模式。但这些观点事实上的可行性让人怀疑。
之所以认为小银行会比大银行更愿意向中小企业提供贷款,那是因为在中小企业信息透明度极差的情况下,大银行无法对企业的现金流和持久盈利等因素做出考察和判断。因此,交易型贷款技术无法使用,要提供金融支持就只能使用关系型贷款。而关系型贷款主要基于无法在财务报表上显示的"软信息"做出贷款决策,需要赋予基层信贷经理较大的贷款决策权。这就产生了银行的委托-代理问题,需要银行具有地理优势以更好的接近中小企业,具有简单和尽可能少的管理层次来降低交易成本。所以小银行在这方面会更具有成本优势。为了争夺利润,小银行会注意发掘大银行所不愿意涉足的中小企业贷款这一市场。这得到了殷孟波等(2007)的证实。但是房光友(2010)通过对银行业的市场结构和银行的稳定性研究后指出,由于银行市场结构与价格(利率)之间并不存在直接的决定关系,因此在一个竞争的银行市场中,小银行为获得与市场相当的盈利能力,其主要的方法是在"风险可控"的伪前提下,通过扩大其风险容忍水平,提高贷款利率。一旦在中小企业经营不善违约率上升时,中小银行的风险就会暴露出来。因此,小银行的业务活动增加了银行业的整体风险。
至于创新融资渠道、创建多种形式的信用担保方式,实际上也都建立在利益相关者可以了解到这些中小企业的真实、全面的信息基础之上。在没能解决"信息"这一问题之前,任何解决方案都很难实际推行,即使得到了推行,其影响也和鼓励中小银行的建立是一样的:提供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本质上是把中小企业的经营风险转移到了银行业。把一个行业的痛苦转移到了另一个行业,这并不符合帕累托改进的要求。
理性的投资人不可能在对筹资人的状况缺乏了解的情况下进行投资。如果中小企业都寄希望于通过"关系型贷款"来获得资金,那么必然会有一部分企业因为缺乏银行人脉而融资失败;同时也必然会催生银行基层经理的假公济私。所以,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解决必须突破"关系"二字所带来的困扰,必须设法让大银行低成本的取得关于中小企业的真实、全面的信息,从而愿意提供金融支持。
三、促进中小企业信息披露的建议
金融存在的本质原因是因为它能够促进资源配置效率的提升。信息披露的工作虽然不利于筹资人低成本的获得金融资源,但是却有利于全社会金融资源使用效率的提高。但是实际上中小企业既缺乏信息披露的能力,也缺乏信息披露的意愿。对其信息的获取只能寄希望于外部社会(包括政府、关联性企业、银行以及其他金融机构和其他服务机构)对其的调查、监督。人行推出的征信系统,信息含量太低,所以有必要采取以下措施进行健全:
首先,要积极引进其他市场主体参与贷款及贷款的证券化活动,设立强制性的信用评级机制。重复考核可以有效降低筹资人信息作假的可能,而且会使筹资人的信息逐渐完整化、清晰化。这虽然在最初会加大筹资人的筹资成本,但是这种规范化操作的成本在筹资人后续的筹资活动中可以得到不断的降低,从长远看来对企业的发展和本地投资环境的优化是有好处的。
其次,政府要积极促进各种信息的发布平台建设。这个信息发布平台不仅包括了上述其他市场主体所得到的信息,而且应当包括政府部门所掌握的工商、税务、司法等信息。
再次,应当重视中小企业联保贷款模式的推广。谢世清、李四光(2011)认为联保贷款所使用的市场风险边界是有限的。在目前激烈的市场竞争格局下,企业多数不愿意为其他企业提供担保,因此其作用有限。但是,通常说来好企业总是更容易找到联保人的,所以,这一模式有助于信息的传导,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何婧,彭建刚,周鸿卫.美国放松银行业地域管制与中小企业贷款[J].财贸研究,2011(2).
[2]石盛林.经济增长对金融发展的影响机理研究:基于县域数据的实证分析[J].财贸研究,2011(2).
[3]李君.中小企业融资能力影响因素分析:基于企业特征获取银行贷款的可能性[J].财会研究,2011(7).
[4]周云风,王宗萍.基于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自愿性信息披露探讨[J].财会通讯,2011(6).
[5]徐晓音,王华莹..湖北省中小企业融资现状调查[J].统计与决策,2008(4).
[6]房光友.市场结构与银行稳定性研究[J].经济问题,2010(10).
[7]谢世清,李四光.中小企业联保贷款的信誉博弈分析[J].经济研究,2011(1).
[8]甘露,柯琳.湖北省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原因及对策[J].地方财政研究,2009(7).
[9]殷孟波,翁周杰.关系型贷款和小银行优势论评述[J].财贸经济,2007(6).
作者简介:涂敏,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世界经济学专业国际金融方向。
关键词:中小企业 债务融资 信息披露
中小企业由于其规模较小而且经营时间不长,内部留存收益极为有限。同时,股权性筹资又存在诸多限制。因此,银行等金融机构是其主要的筹资渠道。但银行在面对这些客户时,普遍持有非常谨慎的态度。
一、惜贷是银行的理性选择
石盛林指出:对银行绩效最有解释力的八个指标中,经济规模、产业结构变量、银行总资产、网均存款这四个指标对银行绩效具有显著的正的影响;资金流向具有较弱的负影响;银行内部指标坏账率影响显著为负;贷款余额和成本收入比对银行绩效影响较弱。这说明由于企业违约风险的存在,对银行来说贷款规模并不是越大越好。
李君认为,企业在申请银行贷款时,需要具备某些企业特征才能够申请成功。这些"企业特征"本质上是银行对客户选择的标准。它们包括企业的现金流情况、债务清偿能力、信息透明度、信用记录、规模大小和生命周期特征、产权、持久盈利的能力以及管理者特征和关系能力。
何婧等则把银行中介向小企业贷款的技术分为四种类型:财务报表型贷款、资产保证型贷款、信用评分型贷款和关系型贷款。前三种被称为交易型贷款。影响中小企业贷款的主要因素是银行对中小企业信息的收集和处理技术。如果能够获得可靠的信息,交易型贷款将起到主要的作用;否则,关系型贷款将起到主要的作用。
由此可见无论是从贷款技术使用还是从客户选择标准上看,"信息"都是银行开展业务时的基本因素。但是中小企业恰恰在这一点上无法让银行满意。徐晓音、王华莹(2008)和甘露、柯琳(2009)对湖北省中小企业做了调查研究,都认为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除了中小企业本身贷款违约率就比较高以外,更重要的是中小企业普遍性的缺乏完备的财务制度,会计处理随意性很强,参与信用评级和财务信息披露的积极性很差。这就决定了中小企业信用风险的居高不下。由于银行的效益并不与贷款规模成正比,所以对中小企业放贷的持以谨慎的态度成为其必然的选择。
二、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信息披露
为了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除了公认的"加快征信体系建设,提高融资透明度"以外,社会各界还提出了其他各种方案。何婧认为,应当强化竞争机制,积极引导中小银行的建立。徐晓音等认为,要创新融资渠道,引导民间资本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鼓励银行向中小企业提供更具个性化的金融制度和融资服务产品,创建多种形式的信用担保方式。除此以外,还要积极引导中小企业集群发展,完善和创新集群内中小企业融资模式。但这些观点事实上的可行性让人怀疑。
之所以认为小银行会比大银行更愿意向中小企业提供贷款,那是因为在中小企业信息透明度极差的情况下,大银行无法对企业的现金流和持久盈利等因素做出考察和判断。因此,交易型贷款技术无法使用,要提供金融支持就只能使用关系型贷款。而关系型贷款主要基于无法在财务报表上显示的"软信息"做出贷款决策,需要赋予基层信贷经理较大的贷款决策权。这就产生了银行的委托-代理问题,需要银行具有地理优势以更好的接近中小企业,具有简单和尽可能少的管理层次来降低交易成本。所以小银行在这方面会更具有成本优势。为了争夺利润,小银行会注意发掘大银行所不愿意涉足的中小企业贷款这一市场。这得到了殷孟波等(2007)的证实。但是房光友(2010)通过对银行业的市场结构和银行的稳定性研究后指出,由于银行市场结构与价格(利率)之间并不存在直接的决定关系,因此在一个竞争的银行市场中,小银行为获得与市场相当的盈利能力,其主要的方法是在"风险可控"的伪前提下,通过扩大其风险容忍水平,提高贷款利率。一旦在中小企业经营不善违约率上升时,中小银行的风险就会暴露出来。因此,小银行的业务活动增加了银行业的整体风险。
至于创新融资渠道、创建多种形式的信用担保方式,实际上也都建立在利益相关者可以了解到这些中小企业的真实、全面的信息基础之上。在没能解决"信息"这一问题之前,任何解决方案都很难实际推行,即使得到了推行,其影响也和鼓励中小银行的建立是一样的:提供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本质上是把中小企业的经营风险转移到了银行业。把一个行业的痛苦转移到了另一个行业,这并不符合帕累托改进的要求。
理性的投资人不可能在对筹资人的状况缺乏了解的情况下进行投资。如果中小企业都寄希望于通过"关系型贷款"来获得资金,那么必然会有一部分企业因为缺乏银行人脉而融资失败;同时也必然会催生银行基层经理的假公济私。所以,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解决必须突破"关系"二字所带来的困扰,必须设法让大银行低成本的取得关于中小企业的真实、全面的信息,从而愿意提供金融支持。
三、促进中小企业信息披露的建议
金融存在的本质原因是因为它能够促进资源配置效率的提升。信息披露的工作虽然不利于筹资人低成本的获得金融资源,但是却有利于全社会金融资源使用效率的提高。但是实际上中小企业既缺乏信息披露的能力,也缺乏信息披露的意愿。对其信息的获取只能寄希望于外部社会(包括政府、关联性企业、银行以及其他金融机构和其他服务机构)对其的调查、监督。人行推出的征信系统,信息含量太低,所以有必要采取以下措施进行健全:
首先,要积极引进其他市场主体参与贷款及贷款的证券化活动,设立强制性的信用评级机制。重复考核可以有效降低筹资人信息作假的可能,而且会使筹资人的信息逐渐完整化、清晰化。这虽然在最初会加大筹资人的筹资成本,但是这种规范化操作的成本在筹资人后续的筹资活动中可以得到不断的降低,从长远看来对企业的发展和本地投资环境的优化是有好处的。
其次,政府要积极促进各种信息的发布平台建设。这个信息发布平台不仅包括了上述其他市场主体所得到的信息,而且应当包括政府部门所掌握的工商、税务、司法等信息。
再次,应当重视中小企业联保贷款模式的推广。谢世清、李四光(2011)认为联保贷款所使用的市场风险边界是有限的。在目前激烈的市场竞争格局下,企业多数不愿意为其他企业提供担保,因此其作用有限。但是,通常说来好企业总是更容易找到联保人的,所以,这一模式有助于信息的传导,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何婧,彭建刚,周鸿卫.美国放松银行业地域管制与中小企业贷款[J].财贸研究,2011(2).
[2]石盛林.经济增长对金融发展的影响机理研究:基于县域数据的实证分析[J].财贸研究,2011(2).
[3]李君.中小企业融资能力影响因素分析:基于企业特征获取银行贷款的可能性[J].财会研究,2011(7).
[4]周云风,王宗萍.基于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自愿性信息披露探讨[J].财会通讯,2011(6).
[5]徐晓音,王华莹..湖北省中小企业融资现状调查[J].统计与决策,2008(4).
[6]房光友.市场结构与银行稳定性研究[J].经济问题,2010(10).
[7]谢世清,李四光.中小企业联保贷款的信誉博弈分析[J].经济研究,2011(1).
[8]甘露,柯琳.湖北省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原因及对策[J].地方财政研究,2009(7).
[9]殷孟波,翁周杰.关系型贷款和小银行优势论评述[J].财贸经济,2007(6).
作者简介:涂敏,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世界经济学专业国际金融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