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高职学生教育中融入“孝”文化,不仅能够熏陶其品行,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同时对于融洽人际关系,构建和谐社会也有着不可轻视的积极作用。文章分析了我国“孝”文化的内涵,针对当前高职生伦理道德现状,阐述了“孝”文化融入高职生教育的重要性,并对其途径和方法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孝”文化 德育 高职教育 和谐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06-0109-02
一、我国“孝”文化内涵
自古以来,“孝”文化便是中华文化中的一种重要社会风俗与精神文化之一,在我国传统文化中一直处于重要地位,千年来都被广为提倡。“孝”文化是独属于中国的特殊文化,对千年来社会的稳定与发展、人际关系之间的和谐具有重要意义。我国的“孝”文化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其最早出现于西周,方式主要以祭祀祖先、传宗接代为主,《易经》中就曾说:“先祖者,类之本也,无先祖,恶出?”到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创始人孔子将“孝”文化进一步发展,有了“百善孝为先”之说,在记录孔子言行的著作《论语》中,出现了其多次对孝道的肯定,对门下弟子曾参、子路等人孝行的高度赞扬。孔子曾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意为孝道不仅是赡养父母,还要尊敬父母,这样才是真孝道。孟子也曾说“孝之至,莫大于尊亲”(《孟子·万章上》)。后来随着封建社会儒家思想的不断发展与渗透,“孝”文化逐渐成为了其最具代表性的文化之一。“孝”文化发展到如今,内涵已经不止于尊敬父母、养老送终,还多了忠于家国的文化内涵,是判断一个人德行的重要标准之一。
二、目前高职生伦理道德现状
在2010年的一次高职生的“孝行大调查”中,总结调查结果反馈出的信息让人堪忧。在这份以学生与父母关系为主要调查内容的表格中,超过一半以上的学生在孝敬父母方面做得差强人意,比如平时电话联系基本上都是以周为单位,在与父母的沟通中,缺乏耐心,在孝行的践行方面,所做的也非常少,甚至有一部分人对于孝文化表现得很不以为然。这些调查结果真实地反映了当前学生对于“孝”文化认识和理解上的淡漠,在对父母的关心和爱护上,更是少得可怜。因此,将“孝”文化融入高职教学,显得尤为重要。学生们在家庭伦理观念方面的缺失,对如何处理自己与父母关系的迷茫,以及自身道德品质上的薄弱,都是显示出加强“孝”文化教育是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
三、“孝”文化教育对高职生品德教育的意义
(一)“孝”文化的融入有利于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传承
在高职课堂教育中融入“孝”文化,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文化背后几千年来的历史积淀,能够增强其民族自豪感,还能加深其对历史文化的理解,在未来世界多元化发展的过程中,以更好的姿态展现出国人的精神风貌。“孝”文化的精神内涵并非局限于某个时代,而是在过去、现代与未来发展中都代表着父母、家国、子女之间的关系,因此,加强其宣传和实践,对于促进社会更好发展、展现孝文化的精神核心具有积极意义。
(二)“孝”文化的融入可以使学生养成良好品德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孝是一切美德的根本,一个人若不尊敬、赡养父母,其优秀的品德也就无从谈起,可以说,孝是个人品德的起点。倘若一个人对养育自己的父母缺乏孝心,那么还谈何爱家爱国,对别人又怎么可能会付出真心呢?提倡学生学习感受“孝”文化,不只是为了让其尊敬、孝顺父母,构建和谐的家庭关系,也是为了促使学生从这些善行中感受到“孝”文化所带来的精神熏陶,在自身的品德修养塑造上能够朝更好的方向发展。当一个人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在与人交往过程中就能传达出善意,更好的帮助别人,产生一种好的影响力,当这些好的因素聚集到一起,可能就会产生改变别人甚至改变社会风气的巨大力量,为我们和谐社会的构造添砖加瓦。由此可见,高职学生通过学习“孝”文化提升自身道德品质尤为重要。
(三)“孝”文化的融入促进构建和谐校园与家庭
高职学生受到孝文化的影响与熏陶之后,在实际生活中能够增强尊敬父母、孝敬父母的意识,在日常沟通中多关心父母身体、生活,了解到如何更好地孝敬父母,进而营造和谐的家庭环境,让所有人在其中感觉到亲情和爱所带来的心理安慰。在校园文化中,“孝”文化本身对学生品德的影响有利于和谐校园的构建,学生品德修养提升之后,在日常人际关系交往上也会更顺利,能够减少矛盾的发生,同时实现学校教育的目的。良好的精神文化熏陶提升了学生自身的责任感,在学校及家庭生活中责任意识增强,对自身行为的规范和反省力度也会加强,进而营造出充满活力且安定和谐的校园文化。
(四)“孝”文化的融入可以加强学生爱国守法观念
“孝”文化本身就具有爱家爱国的精神理念,家国一体,学生在爱家的过程中也能增强其对于祖国的热爱,提升其遵纪守法的意识,更好地规范自身行为,做好自己作为一个社会人的责任。在我国历史中,涌现出了无数为祖国献身的革命英雄人士,促使他们这么做的动力就是源于爱家的爱国意识。家是一个人生存的基础,但是如果没有国,又何来家?因此,在祖国受到外敌入侵时,那些涌现出来的爱国志士,既是爱国的光荣楷模,也是守护家园英雄斗士。
四、“孝”文化融入高职教育的途径与方法探索
(一)融入德育课堂教育
“孝”文化引入高职院校教育中时,可以与德育课堂相结合,将“孝”文化的精神内涵与德育内容相结合,并结合时代要求,结合社会发展潮流,重新对其进行阐释,带给学生传统优秀精神文化的新体验,同时增强教育的时代意义。“孝”文化虽然是我国传统文化,但是其在功能上与德育教育是共通的,所以在进行创新的阐释时,可以结合爱家爱国、敬老爱幼、道德品质与爱心奉献等内容,再带给学生更多的体验,调动其积极性,参与课堂学习,增强其对“孝”文化的认同感以及在实际生活中的实践。同时,可以多组织一些以“孝”文化和德育为主题的活动,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社会实际体验、主题班会、专题讲座等方式提升效果。 (二)与学校管理及校园文化相结合
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及校园管理涉及多个方面,在文化建设中,主要以和谐校园建设为主,包括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熏陶学生,营造适合德育和“孝”文化普及和实践的校园环境,提供多种多样的丰富的社会实践和校园实践活动,将“孝”文化打造成为校园文化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让学生在这种氛围中受到良好的影响,提升其实践力度,最终成长为德才兼备的人。好的校园文化与校园管理是一种双赢状态,学生良好的品德能够增强其对自身行为的规范约束,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服从学校管理。同时,在管理中,学校也可以通过管理手段来检验学生品德教育的结果,在具体的实践中展现出教育的效果,久而久之,在全校范围内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实践风气,孕育出好的校园文化。
(三)与家庭教育相结合
父母是孩子人生中最重要的老师,在家庭教育中,将“孝”文化和德育教育相结合,能让孩子形成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更好地回馈父母的养育之恩,同时还能将这些好的影响带入学校,促进学校文化的构建。家庭教育在学生的人生教育当中占据重要地位,在做好学校德育与“孝”文化教育时,与学生家庭建立良好的沟通联系,互相之间宣传“孝”文化,实践“孝”文化,能够对学生的人生产生重大影响。学生在家中会养成孝敬父母、尊敬长辈、爱护亲人的良好品德,在学校则能尊敬师长、关心同学、爱护学校,是一种双赢的局面。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将“孝”文化适当延伸,比如社会爱心、社会公益、爱国品德等,将这些好的精神文化从家庭和学校带到社会,在全社会范围内营造出更好的人文环境,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总之,“孝”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精神文化之一,也是身为一个人最重要的德行,在理解、感受“孝”文化的基础上,更好地实践,是当代高职生养成良好道德品质,构建和谐校园和和谐家庭的重要途径。
[ 参 考 文 献 ]
[1] 隋晶.试论中国传统孝道与高校思想教育工作[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26(3).
[2] 罗丽榕.论加强大学生孝道教育的意义和对策[J].咸宁学院学报,2010,30(4).
[3] 张朋,彭晓峰.以弘扬《孝文化》为切入点推进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J].教育艺术,2009,(1).
[4] 李友清.传承中华孝文化精华建设特色高校校园文化[J].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9(1).
[5] 李怀玲,吕耀怀.尽孝于父母——简论当代大学生基本德性之五[J].现代大学教育,2005,(5).
[责任编辑:雷 艳]
[关键词]“孝”文化 德育 高职教育 和谐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06-0109-02
一、我国“孝”文化内涵
自古以来,“孝”文化便是中华文化中的一种重要社会风俗与精神文化之一,在我国传统文化中一直处于重要地位,千年来都被广为提倡。“孝”文化是独属于中国的特殊文化,对千年来社会的稳定与发展、人际关系之间的和谐具有重要意义。我国的“孝”文化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其最早出现于西周,方式主要以祭祀祖先、传宗接代为主,《易经》中就曾说:“先祖者,类之本也,无先祖,恶出?”到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创始人孔子将“孝”文化进一步发展,有了“百善孝为先”之说,在记录孔子言行的著作《论语》中,出现了其多次对孝道的肯定,对门下弟子曾参、子路等人孝行的高度赞扬。孔子曾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意为孝道不仅是赡养父母,还要尊敬父母,这样才是真孝道。孟子也曾说“孝之至,莫大于尊亲”(《孟子·万章上》)。后来随着封建社会儒家思想的不断发展与渗透,“孝”文化逐渐成为了其最具代表性的文化之一。“孝”文化发展到如今,内涵已经不止于尊敬父母、养老送终,还多了忠于家国的文化内涵,是判断一个人德行的重要标准之一。
二、目前高职生伦理道德现状
在2010年的一次高职生的“孝行大调查”中,总结调查结果反馈出的信息让人堪忧。在这份以学生与父母关系为主要调查内容的表格中,超过一半以上的学生在孝敬父母方面做得差强人意,比如平时电话联系基本上都是以周为单位,在与父母的沟通中,缺乏耐心,在孝行的践行方面,所做的也非常少,甚至有一部分人对于孝文化表现得很不以为然。这些调查结果真实地反映了当前学生对于“孝”文化认识和理解上的淡漠,在对父母的关心和爱护上,更是少得可怜。因此,将“孝”文化融入高职教学,显得尤为重要。学生们在家庭伦理观念方面的缺失,对如何处理自己与父母关系的迷茫,以及自身道德品质上的薄弱,都是显示出加强“孝”文化教育是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
三、“孝”文化教育对高职生品德教育的意义
(一)“孝”文化的融入有利于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传承
在高职课堂教育中融入“孝”文化,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文化背后几千年来的历史积淀,能够增强其民族自豪感,还能加深其对历史文化的理解,在未来世界多元化发展的过程中,以更好的姿态展现出国人的精神风貌。“孝”文化的精神内涵并非局限于某个时代,而是在过去、现代与未来发展中都代表着父母、家国、子女之间的关系,因此,加强其宣传和实践,对于促进社会更好发展、展现孝文化的精神核心具有积极意义。
(二)“孝”文化的融入可以使学生养成良好品德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孝是一切美德的根本,一个人若不尊敬、赡养父母,其优秀的品德也就无从谈起,可以说,孝是个人品德的起点。倘若一个人对养育自己的父母缺乏孝心,那么还谈何爱家爱国,对别人又怎么可能会付出真心呢?提倡学生学习感受“孝”文化,不只是为了让其尊敬、孝顺父母,构建和谐的家庭关系,也是为了促使学生从这些善行中感受到“孝”文化所带来的精神熏陶,在自身的品德修养塑造上能够朝更好的方向发展。当一个人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在与人交往过程中就能传达出善意,更好的帮助别人,产生一种好的影响力,当这些好的因素聚集到一起,可能就会产生改变别人甚至改变社会风气的巨大力量,为我们和谐社会的构造添砖加瓦。由此可见,高职学生通过学习“孝”文化提升自身道德品质尤为重要。
(三)“孝”文化的融入促进构建和谐校园与家庭
高职学生受到孝文化的影响与熏陶之后,在实际生活中能够增强尊敬父母、孝敬父母的意识,在日常沟通中多关心父母身体、生活,了解到如何更好地孝敬父母,进而营造和谐的家庭环境,让所有人在其中感觉到亲情和爱所带来的心理安慰。在校园文化中,“孝”文化本身对学生品德的影响有利于和谐校园的构建,学生品德修养提升之后,在日常人际关系交往上也会更顺利,能够减少矛盾的发生,同时实现学校教育的目的。良好的精神文化熏陶提升了学生自身的责任感,在学校及家庭生活中责任意识增强,对自身行为的规范和反省力度也会加强,进而营造出充满活力且安定和谐的校园文化。
(四)“孝”文化的融入可以加强学生爱国守法观念
“孝”文化本身就具有爱家爱国的精神理念,家国一体,学生在爱家的过程中也能增强其对于祖国的热爱,提升其遵纪守法的意识,更好地规范自身行为,做好自己作为一个社会人的责任。在我国历史中,涌现出了无数为祖国献身的革命英雄人士,促使他们这么做的动力就是源于爱家的爱国意识。家是一个人生存的基础,但是如果没有国,又何来家?因此,在祖国受到外敌入侵时,那些涌现出来的爱国志士,既是爱国的光荣楷模,也是守护家园英雄斗士。
四、“孝”文化融入高职教育的途径与方法探索
(一)融入德育课堂教育
“孝”文化引入高职院校教育中时,可以与德育课堂相结合,将“孝”文化的精神内涵与德育内容相结合,并结合时代要求,结合社会发展潮流,重新对其进行阐释,带给学生传统优秀精神文化的新体验,同时增强教育的时代意义。“孝”文化虽然是我国传统文化,但是其在功能上与德育教育是共通的,所以在进行创新的阐释时,可以结合爱家爱国、敬老爱幼、道德品质与爱心奉献等内容,再带给学生更多的体验,调动其积极性,参与课堂学习,增强其对“孝”文化的认同感以及在实际生活中的实践。同时,可以多组织一些以“孝”文化和德育为主题的活动,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社会实际体验、主题班会、专题讲座等方式提升效果。 (二)与学校管理及校园文化相结合
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及校园管理涉及多个方面,在文化建设中,主要以和谐校园建设为主,包括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熏陶学生,营造适合德育和“孝”文化普及和实践的校园环境,提供多种多样的丰富的社会实践和校园实践活动,将“孝”文化打造成为校园文化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让学生在这种氛围中受到良好的影响,提升其实践力度,最终成长为德才兼备的人。好的校园文化与校园管理是一种双赢状态,学生良好的品德能够增强其对自身行为的规范约束,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服从学校管理。同时,在管理中,学校也可以通过管理手段来检验学生品德教育的结果,在具体的实践中展现出教育的效果,久而久之,在全校范围内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实践风气,孕育出好的校园文化。
(三)与家庭教育相结合
父母是孩子人生中最重要的老师,在家庭教育中,将“孝”文化和德育教育相结合,能让孩子形成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更好地回馈父母的养育之恩,同时还能将这些好的影响带入学校,促进学校文化的构建。家庭教育在学生的人生教育当中占据重要地位,在做好学校德育与“孝”文化教育时,与学生家庭建立良好的沟通联系,互相之间宣传“孝”文化,实践“孝”文化,能够对学生的人生产生重大影响。学生在家中会养成孝敬父母、尊敬长辈、爱护亲人的良好品德,在学校则能尊敬师长、关心同学、爱护学校,是一种双赢的局面。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将“孝”文化适当延伸,比如社会爱心、社会公益、爱国品德等,将这些好的精神文化从家庭和学校带到社会,在全社会范围内营造出更好的人文环境,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总之,“孝”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精神文化之一,也是身为一个人最重要的德行,在理解、感受“孝”文化的基础上,更好地实践,是当代高职生养成良好道德品质,构建和谐校园和和谐家庭的重要途径。
[ 参 考 文 献 ]
[1] 隋晶.试论中国传统孝道与高校思想教育工作[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26(3).
[2] 罗丽榕.论加强大学生孝道教育的意义和对策[J].咸宁学院学报,2010,30(4).
[3] 张朋,彭晓峰.以弘扬《孝文化》为切入点推进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J].教育艺术,2009,(1).
[4] 李友清.传承中华孝文化精华建设特色高校校园文化[J].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9(1).
[5] 李怀玲,吕耀怀.尽孝于父母——简论当代大学生基本德性之五[J].现代大学教育,2005,(5).
[责任编辑:雷 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