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简介:邓利虹(1989—),女,藏族,四川平武,西华师范大学管理学院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医院管理。
孙璐(1992—),女,汉族,四川南充,本科,川北医学院管理学院,研究方向:卫生事业管理。
摘要:大规模农村年轻劳动力进城务工是导致农村空巢老人出现的主要原因,还有计划生育政策造成家庭养老功能弱化、老人与子女的代沟等其他因素。本文以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为切入点,分析空巢老人的多层次养老需求,以期更好的了解空巢老人的实际需要,从而寻求切实可行的举措帮助空巢老人实现养老需求。
关键词:农村空巢老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养老需求
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之下,农村中许多青壮年为了追求更高的生活质量,外出务工,由此造成了大量老人留守家中并抚养孩子的局面。在农村很多地方几乎看不到青壮年的身影,“十室九空”、“亚公带孙”现象十分普遍。中国目前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未富先老”将给国家带来沉重的负担,了解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需求并寻求新的养老模式迫在眉睫。
一、农村空巢老人定义
目前,学者对城市和农村的空巢老人进行了相关研究,我国心理学专家李德明等将空巢老人分成了绝对空巢和相对空巢[1]。绝对空巢是指子女全在国外、国内另一城市或无子女(没有生养子女或子女已故)的老人;相对空巢是指和子女在同一个城市但不同住的老人[2]。农村空巢老人是指只与配偶或一个人单独居住在农村,无子女或子女不在身边的老人。
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11月,全国总人口为1370536875人,其中60岁及以上人口为177648705人,占13.26%,65岁及以上人口为118831709人,占8.87%。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了2.93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上升1.91个百分点。另外,居住在城镇的人口占49.68%,居住在乡村的人口占50.32%,同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比重上升13.46个百分点[3]。人口整体的老龄化以及农村流向城市的人口激增,都加剧了农村空巢老人现象的出现。
二、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需求
人的生存和生活总是表现出各方面的需求,在人本主义心理学基础上,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于1943年在《人类激励理论》论文中提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亦称“基本需求层次理论”,将人的需求概括为五个方面:生理、安全、社会、尊重和自我实现需求。人的需求是从低层次到高层次的,只有低层次的需求得以实现,才会考虑较高层次的需求。人的良好生活质量建立于“需求——满足——需求”的模型之上,而马斯洛理论可以印证人的需求是否得到满足,从而探察人的精神世界是否充实,以期改善。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老人本应儿孙满堂,尽享天伦之乐,而农村空巢老人面临的现状却是年事已高、子女“远游”,甚至连基本的温饱都可能难以满足。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指引之下我们看到,需求与实现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了解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需求,是实现其有效养老的前提。
(一)生理需求
健康的身体是其他一切有效活动的基础。人的身体机能随着年龄上涨呈现出“上升——平稳——衰减”的趋势,在老龄阶段,身体机能衰减,存在更为严重的健康隐患。影响健康的因素有很多,包括水源、气候等客观因素和生活习惯、思想观念等主观因素。在现代社会,还有一个举足轻重的影响因子则是医疗水平。一方面,农村地区医疗条件相对落后,直接影响疾病的早期诊断和后期治疗;另一方面,农村老人受购买力、消费习惯等因素的掣肘,在关于健康的思想观念上也长期处于消极状态,这种不科学的观念可能更具致命性。无论是医疗软硬件水平还是思想观念,都直接导致医疗覆盖的实质性缺漏,极大地影响着农村老人的身体健康。这个问题是系统性的,它折射出我国农村医疗和社会保障体系的漏洞:在医疗体系建设和社会保障工作尚不能良好覆盖的情况下,健康生活理念的宣传也没有适时跟进。因此,在政府致力于改善农村地区环境的同时,长期在外的子女将要扛起最为沉重的担子。
(二) 安全需求
安全需求着重体现在对于健康保障的需求。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健康的定义:“健康不仅仅是指没有疾病,而是一种身体上、精神上的完满状态,以及良好的社会适应力。”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子女赡养老人的观念深入人心,家庭最重要的功能是情感维系。随着不少青壮年的外出打工,农村老人面临着自己独自生活的孤独状态[4]。这种孤独感会给老人们带来不安、焦虑和对生活的担忧,时间过长会严重影响其精神状况和心理健康。所以,让农村空巢老人老有所依,既要保障其身体健康,更要关注其精神健康。
(三)社会需求
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是社会中的人,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同样地,作为空巢期的老人也有社会交往的需要。心理压力的承受能力有着因人而异的极限阈值,建立一个合理的发泄渠道对人的身心健康来非常有益;提升心理愉悦感也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话题,心理愉悦体现为对所期待对象有所实现的满足,这种满足感存在于老人最为普遍的心理中,它表现为分享,而不是为获得经济利益或取得某种权力与地位相互竞争。农村空巢老人在面对年事已高和子女“远游”的双重压力下,社会交往需求表现尤为突出。但是,由于农村空巢老人活动能力相对较弱、交际面相对较小,在家庭外寻求精神寄托和情感慰藉非常困难[4]。所以,帮助老人建立健全的社会交往网络尤为重要。健全的社会交往网络包括分担忧愁和分享喜悦,其通过使老人合理宣泄消极情绪进而提升心里愉悦感,有利于满足老人的社会交往需求。
(四)尊重需求
每个人都有渴望受到他人尊重的需要,绝大多数人都是活在别人眼里的。空巢老人年龄大了,劳动能力也下降了,很多方面力不从心,但又不甘心。受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不少老人也会存在“倚老卖老”的状况,很多年轻人表示不理解进而导致误会,其实这只是老人渴望他人尊重的极端表现。对于老人所表现出的这种状况,年轻人应该理解并对老人表示应有的尊重,继承我国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
孙璐(1992—),女,汉族,四川南充,本科,川北医学院管理学院,研究方向:卫生事业管理。
摘要:大规模农村年轻劳动力进城务工是导致农村空巢老人出现的主要原因,还有计划生育政策造成家庭养老功能弱化、老人与子女的代沟等其他因素。本文以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为切入点,分析空巢老人的多层次养老需求,以期更好的了解空巢老人的实际需要,从而寻求切实可行的举措帮助空巢老人实现养老需求。
关键词:农村空巢老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养老需求
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之下,农村中许多青壮年为了追求更高的生活质量,外出务工,由此造成了大量老人留守家中并抚养孩子的局面。在农村很多地方几乎看不到青壮年的身影,“十室九空”、“亚公带孙”现象十分普遍。中国目前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未富先老”将给国家带来沉重的负担,了解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需求并寻求新的养老模式迫在眉睫。
一、农村空巢老人定义
目前,学者对城市和农村的空巢老人进行了相关研究,我国心理学专家李德明等将空巢老人分成了绝对空巢和相对空巢[1]。绝对空巢是指子女全在国外、国内另一城市或无子女(没有生养子女或子女已故)的老人;相对空巢是指和子女在同一个城市但不同住的老人[2]。农村空巢老人是指只与配偶或一个人单独居住在农村,无子女或子女不在身边的老人。
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11月,全国总人口为1370536875人,其中60岁及以上人口为177648705人,占13.26%,65岁及以上人口为118831709人,占8.87%。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了2.93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上升1.91个百分点。另外,居住在城镇的人口占49.68%,居住在乡村的人口占50.32%,同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比重上升13.46个百分点[3]。人口整体的老龄化以及农村流向城市的人口激增,都加剧了农村空巢老人现象的出现。
二、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需求
人的生存和生活总是表现出各方面的需求,在人本主义心理学基础上,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于1943年在《人类激励理论》论文中提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亦称“基本需求层次理论”,将人的需求概括为五个方面:生理、安全、社会、尊重和自我实现需求。人的需求是从低层次到高层次的,只有低层次的需求得以实现,才会考虑较高层次的需求。人的良好生活质量建立于“需求——满足——需求”的模型之上,而马斯洛理论可以印证人的需求是否得到满足,从而探察人的精神世界是否充实,以期改善。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老人本应儿孙满堂,尽享天伦之乐,而农村空巢老人面临的现状却是年事已高、子女“远游”,甚至连基本的温饱都可能难以满足。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指引之下我们看到,需求与实现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了解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需求,是实现其有效养老的前提。
(一)生理需求
健康的身体是其他一切有效活动的基础。人的身体机能随着年龄上涨呈现出“上升——平稳——衰减”的趋势,在老龄阶段,身体机能衰减,存在更为严重的健康隐患。影响健康的因素有很多,包括水源、气候等客观因素和生活习惯、思想观念等主观因素。在现代社会,还有一个举足轻重的影响因子则是医疗水平。一方面,农村地区医疗条件相对落后,直接影响疾病的早期诊断和后期治疗;另一方面,农村老人受购买力、消费习惯等因素的掣肘,在关于健康的思想观念上也长期处于消极状态,这种不科学的观念可能更具致命性。无论是医疗软硬件水平还是思想观念,都直接导致医疗覆盖的实质性缺漏,极大地影响着农村老人的身体健康。这个问题是系统性的,它折射出我国农村医疗和社会保障体系的漏洞:在医疗体系建设和社会保障工作尚不能良好覆盖的情况下,健康生活理念的宣传也没有适时跟进。因此,在政府致力于改善农村地区环境的同时,长期在外的子女将要扛起最为沉重的担子。
(二) 安全需求
安全需求着重体现在对于健康保障的需求。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健康的定义:“健康不仅仅是指没有疾病,而是一种身体上、精神上的完满状态,以及良好的社会适应力。”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子女赡养老人的观念深入人心,家庭最重要的功能是情感维系。随着不少青壮年的外出打工,农村老人面临着自己独自生活的孤独状态[4]。这种孤独感会给老人们带来不安、焦虑和对生活的担忧,时间过长会严重影响其精神状况和心理健康。所以,让农村空巢老人老有所依,既要保障其身体健康,更要关注其精神健康。
(三)社会需求
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是社会中的人,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同样地,作为空巢期的老人也有社会交往的需要。心理压力的承受能力有着因人而异的极限阈值,建立一个合理的发泄渠道对人的身心健康来非常有益;提升心理愉悦感也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话题,心理愉悦体现为对所期待对象有所实现的满足,这种满足感存在于老人最为普遍的心理中,它表现为分享,而不是为获得经济利益或取得某种权力与地位相互竞争。农村空巢老人在面对年事已高和子女“远游”的双重压力下,社会交往需求表现尤为突出。但是,由于农村空巢老人活动能力相对较弱、交际面相对较小,在家庭外寻求精神寄托和情感慰藉非常困难[4]。所以,帮助老人建立健全的社会交往网络尤为重要。健全的社会交往网络包括分担忧愁和分享喜悦,其通过使老人合理宣泄消极情绪进而提升心里愉悦感,有利于满足老人的社会交往需求。
(四)尊重需求
每个人都有渴望受到他人尊重的需要,绝大多数人都是活在别人眼里的。空巢老人年龄大了,劳动能力也下降了,很多方面力不从心,但又不甘心。受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不少老人也会存在“倚老卖老”的状况,很多年轻人表示不理解进而导致误会,其实这只是老人渴望他人尊重的极端表现。对于老人所表现出的这种状况,年轻人应该理解并对老人表示应有的尊重,继承我国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