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小细胞肺癌N1期淋巴结分检及意义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nsancaic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通过探讨对非小细胞肺癌N1期淋巴结的剖取及病理检测结果,了解其对非小细胞肺癌的术后病理分期影响。非小细胞肺癌治疗方式目前仍然是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术后的病理分期是指导临床选择术后辅助治疗方式的最可靠依据,任何一种术前的淋巴结转移判定方法都无法达到术后病理分期的准确程度。因此,非小细胞肺癌术中N1淋巴结和N2淋巴结彻底清扫及病理检测,就显得非常重要。目前,N2淋巴结的清扫比较规范,有明确的标准,而N1淋巴结的清扫则没有明确的规范和标准。随着人们对肺癌的认识深入,N1淋巴结被逐渐重视起来。本文主要对N1期淋巴结,尤其是13~14组淋巴结清扫及意义做一综述。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N1期、13组、14组淋巴结;病理分期
  【中图分类号】R7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0084—02
  前言:肺癌已经成为威胁人类生命的主要恶性肿瘤之一。提高肺癌的早期诊断和对肺癌的早期进行规范、系统的治疗是提高肺癌生存率的最主要的手段,也越来越成为医务工作者目前迫切的任务。手术是治疗早期肺癌最主要的方法,而决定患者术后的生存率很重要的一个标准就是患者在术前是否就已经存在转移,根据Naruke所绘制的肺癌淋巴结图谱[1]及手术目的,进行标准系统的淋巴结清扫,然后将所清扫下的淋巴结进行病理检测,以判定是否出现转移。
  在临床肺癌手术中,主要采取的手术方式为肺叶切除、纵膈淋巴结规范化清扫。切除下来的肺叶往往在取下肿瘤标本做病理检查之后就被丢弃,但同侧切除下的肺叶内所包括的N1期淋巴结尤其是12~14组也同样被丢弃。这样,就造成了一种可能就是原有的肿瘤分期被人为的降低了。正确的肿瘤分期是关系到患者术后是否接受进一步巩固治疗(放、化疗)的依据。
  1 N1期淋巴结分组的定义
  目前,临床工作中最常用的肺癌淋巴结分组图是Mountain/Naruke淋巴结分站图谱[1,2]。按照Mountain/Naruke图谱,第二站淋巴結(N2)为纵隔淋巴结,包括1~9组淋巴结;第一站淋巴结(N1)主要分布在肺门、肺叶及其主要分支,包括10~14组淋巴结,分别为:肺门淋巴结(第10组),是指胸膜返折以远的较近肺叶淋巴结,右侧临近中间支气管处的淋巴结,叶间淋巴结(第11组),是指叶支气管间淋巴结,叶支气管旁淋巴结(第12组),是指远端叶支气管附近淋巴结,段淋巴结(第13组),是指段支气管周围淋巴结,亚段淋巴结(第14组) ,是指在亚段支气管周围淋巴结。
  2 肿瘤所在肺叶N1淋巴结检测及意义
  在非小细胞肺癌中,因为淋巴结转移是肺癌最常见的转移途径,而且也是术后肿瘤复发及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所以在非小细胞肺癌的手术中,所在的同侧肺叶切除的各种术式往往要常规系统清扫肿瘤所在肺叶及纵隔淋巴结。在N1淋巴结的清扫过程中,N1淋巴结的清扫的站点的数量与清扫下来淋巴结的数量与患者的术后生存率有较为明显的关系,在王长利[[3]等做的一项大样本的关于淋巴结转移率(metastatic lymph node mtio,LNR)的研究中,将N1期低LNR组作为低危组,Nl期高LNR组和N2期低LNR组共同作为中危组,将N2期高LNR组作为高危组,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危险度的增加,3年、5年的总生存率分别为32 8%、20 7%、6 9%。中位生存时间(MST)分别为为57、30、16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在上海胸科医院忻宇、韩宝惠[4]的关于同侧肺内转移的非小细胞肺癌转移的的术后预后因素分析中N0组的3年生存率68.8%,MST为48个月,N1~N3组的3年生存率为36.7%,MST为26.4个月。两者之间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同侧肺叶的N1期的NSCLC中,肺内转移的N1期的预后较不同肺叶的N1期转移的要好。故N1淋巴结的研究对非小细胞肺癌的的治疗方法和预后有很重要的影响。于大平等[5]一项987例的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中,N0患者中,手术+化疗组和手术+放疗组的1年生存率高于单纯手术组;N1患者中,手术+化疗组和手术+放化疗组的1年生存率均高于单纯手术组(P<0.01)。
  在临床非小细胞肺癌切除并系统性淋巴结手术中,第10~12组淋巴结是临床常规病理检测的部分,而13~14组常因其隐藏于肺叶的深部支气管及血管周围而忽视做病理检测[6]。但13~14组淋巴结的漏检有可能人为地降低术后TNM分期,影响患者术后辅助治疗选择及预后的判定。
  在非小细胞肺癌的N分期上,随着成像技术的提高,尤其是在CT扫描的分辨率和速度。新技术,如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已逐步成为建立在常规临床实践中的检查技术。但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判断肺癌患者是否存在N的转移(>N0),多数是根据患者的胸部CT来判断。纵膈淋巴结>15mm,即可判定为病理性增生,>20mm被认为是可为恶性或转移性淋巴结,只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也有基于CT扫描的结果淋巴结沿短轴的长度>10mm被定义为转移。但这目前在我国大多数的医院胸外科医师决定在是否行肺癌的剖胸手术及在根治性手术的术式选择上还是有较大的指导意义。
  有创性操作包括纵隔镜淋巴结活检更是被认为是术前诊断是否存在纵膈淋巴结转移的金标准,除此之外经支气管淋巴结针吸活检(TBNA)、胸腔镜下取材等,但这些都是在纵膈淋巴结术前分期上的进展。
  这些检测技术上的发展,都已成为临床医师的在判断患者术前分期及术后的预后的巨大技术支持。
  2.1根据最新的TNM分期, T1N0M0非小细胞肺癌完全切除的预测5年后的存活率只有67%。在我们所切除的这个分期阶段的肺癌患者中,由于我们长期忽视了这个数字的存在,更导致了我们在术前甚至术后的人为使分期下降。在同一肺叶的N0期患者中,不同区域的N1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也有不同的生存率。淋巴结转移是非小细胞肺癌肺癌的早期转移形式,但肺门淋巴结转移是这些在此区域中较高的转移形式。在Demir A[7]等的一项540例N1期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研究中,完全切除患者的中位生存率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63个月,肺门N1(10组)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50.3%,叶间(站11),和周边N1(站12至14组)的五年生存率分别为39%,51%和53%. 肺门淋巴结转移的患者生存率比外周淋巴结受累的患者生存期要更短(P=0.02),肺门区的N1站淋巴结(10组和11组)转移的患者存活率比周边区域的N1淋巴结(12和14组)转移的患者生存率要差。在Marc Riquet[8]等的一项1174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术后淋巴结的转移及预后分析的研究中,N1患者总的5年生存率为47.5%,叶内型(12和13组)的淋巴结转移率与叶外型(10组与11组)淋巴结转移率比较,数目分别为53.6%和38.5%(P= 0.02)。叶内型N1患者的5年生存率与N0期患者相比(53.6%比56.5%,P=0.01),叶外型与N2期患者的5年生存率(38.5%比28.3%,P= 0.01)叶内型(12和13组)的淋巴结转移率与叶外型(10组与11组)淋巴结转移率比较,数目分别为53.6%和38.5%(P= 0.02)。叶内型N1患者的5年生存率与N0期患者相比(53.6%比56.5%,P=0.01),叶外型与N2期患者的5年生存率(38.5%比28.3%,P= 0.01)。而且在Adnan Sayar[9]等的一项对181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N1淋巴结的检测后发现研究中,发现多站转移的N1淋巴结其生存率与发生N2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其5年生存率没有显著差异。
其他文献
【摘 要】目的:分析吸附无细胞百白破疫苗接种不良反应的原因和预防对策。 方法:对接种吸附无细胞百白破疫苗出现不良反应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 调查对象:3月龄—24月龄无接种禁忌症的健康儿童。结论:接种吸附无百白破疫苗时要注意充分摇匀药液,选择正确的接种部位和接种途径,严格消毒接种部位,并做好接种前后的卫生保健宣教;遇高温天气适当推迟接种。  【关键词】预防接种;不良反应;吸附无细胞百白破疫苗 
【摘 要】目的:通过探析健康体检中心人性化服务的实践与体会,说明人性化服务对健康体检工作的重要作用。方法:在健康体检中心开展个性化服务教育、提供全方位的高效服务、创建高效合理的服务流程、提供完善的硬件设施、营造和谐的体检环境等个性化服务,调查体检者的满意度以及医院的竞争力,分析个性化服务在健康体检工作的作用。结果:个性化服务的开展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尽可能多的满足了体检者的要求,2013年我
目的:总结支气管哮喘的诊治体会。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4月~2013年4月收住院治疗的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总结。结论:应该加强医生对支气管哮喘的认识,综合分析病情,防
沙盘游戏疗法即治疗师提供沙盘 、沙、水及有关的物件和材料,让个体在沙盘所限定的区域里,运用这些道具发挥自己的想象和创造力,在沙盘里制造出一些场景的过程。沙盘游戏治疗是一种以荣格心理学原理为基础,由多拉·卡尔夫(Droa Kalff)发展创立的心理治疗方法。其目的是通过这种方式,让个体获得 自由和安全的环境释放自己的意识及潜意识里被压抑的部分,从而逐渐自我康复。沙盘游戏疗法既可以应用于儿童,也可以应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AS)性心脏病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致使血管腔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病,它和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痉挛)一起,统称为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CHD).心血管病死亡现已占我国人口死因的首位。由于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活方式改变,冠心病和2型糖尿病(DM)发病率明显升高。研究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发生机制,对减少2型糖尿病的心血管并发症有重要意义。现结合近年来有关文献,对2
【摘 要】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需求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抽样调查我院门诊糖尿病患者414例,發放自制健康需求调查表,对其健康教育需求进行调查,并给予护理干预措施。结果: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内容需求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DM防治知识、用药知识、常规护理方法;健康教育方式需求率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医务人员授课、电话指导、DM健康教育录像;护理干预后,基本知识了解、饮食控制、规律运动、按时用药、血糖
【摘 要】目的:介绍一种克氏针外固定架结合钢丝抽出法治疗屈指深肌腱止点断裂的方法。方法:总结5例屈指深肌腱I区断裂的止点重建方式 结果:5例功能恢复良好,无一例发生克氏针断裂、滑出、针孔感染、皮肤坏死等不良后果。结论:本术式为修复屈指深肌腱I区断裂的止点重建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关键词】屈指深肌腱止点断裂;克氏针外固定架结合钢丝抽出法  【中图分类号】R68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摘 要】艾滋病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又是人类免疫获得缺陷病毒感染所引起的一种严重传染性疾病。由于人们对患者存在有强烈的偏见和歧视,致使艾滋病患者承受着比其他任何疾病都难以伦比的心理和社会压力,从而会影响到对其的治疗效果,而门诊艾滋病患者除药物治疗外还需要更多的支持和关爱,这在资源有限的医疗门诊并不能很好的完成。所以在特殊的门诊对患者进行护理评估及干预,能有效的阻止艾滋病病程的发展,提高艾滋病
【摘 要】目的:研究两种不同手术方式治疗骨样骨瘤的疗效,提高临床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既往在本院住院手术治疗的骨样骨瘤患者,对实施两种不同手术方式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采用CT引导下经皮穿刺骨样骨瘤射频消融术的晚期组的疗效大大优于采用传统刮除术的早期组(P>0.05)。结论:CT引导下经皮穿刺骨样骨瘤射频消融术治疗骨样骨瘤具有较高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关键词】骨样骨瘤;CT;射频消融
于家菊教授是我国山西省著名的名老中医,在肾病领域有很高的声望和造诣,她首次提出运用“活血化瘀,清热解毒”法治疗肾脏病,其代表方“益肾汤”得到了国内同行的认可。在治疗紫癜性肾炎方面,于家菊教授以益肾汤为基础方,辩证施治,疗效显著,现将其方证简述如下:  紫癜性肾炎是过敏性紫癜最严重的并发症,是在过敏性紫癜基础上出现肾脏损害,占过敏性紫癜患者总数的20%~100%,以儿童多见。其临床症状轻重不一,从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