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位年近六旬的农村老太,两年前突发奇想。搞起绘画、雕塑来。让人称奇的是。两年来,仅有小学二年级文化、从未受过专业培训的她,克服种种困难。硬是靠自己的勤奋和执着创作出了百余件让国内著名专家都感到震撼的后现代绘画、雕塑作品;2010年2月中旬,老人的作品在重庆一经展出,立即引起了轰动。四川美院师生、重庆社会各界人士近10万人参观,人们观赏之余纷纷惊叹于老人的传奇艺术与人生,并亲切地称她为“中国梵高奶奶”。
突发奇想,六旬文盲老太玩画画
1947年12月出生于重庆市黔江区太极乡鹿子村的邬良英老太,今年63岁,她皮肤黝黑、身材矮小,但精神矍铄。她与老伴杨科芹和普通农民一样,一直靠种地、喂猪过日子。四个儿女在夫妻俩的精心抚养下都长大成人并各自成了家。儿女们外出打工后,她和老伴则在家照看孙子们。
2007年春天,儿女们给父母买了一台电视机。自从家里有了电视机,农闲的时候,邬良英就和孙子们一起观看,她最喜欢看的就是那些介绍美术绘画的节目。邬良英觉得那些画家真了不起,能把一些很普通的东西画得那么真实美丽。
2007年3月的一天中午,邬良英像往常一样忙完地里的农活正在家里看电视,一档反映亲情题材的美术作品深深震撼了她,她觉得这些内容自己也可以画出来。
傍晚,上小学四年级的孙女杨春花放学回家,邬良英急匆匆地从孙女的书包里翻出彩笔和美术本,自信地对孙女说:“幺儿,奶奶给你画画!”从没有见过奶奶画画的小春花顿时睁大了眼睛:“奶奶,你也能画画?我不信!”邬良英见此,乐呵呵地抚摸了一下孙女的头:“那你就看奶奶的吧!”
邬良英仔细琢磨了一会儿,慢慢在本子上画起来。她一会儿眉头紧锁,一会儿又面带微笑,不到两个小时,一幅《母爱》问世了——画中的母亲慈祥美丽,偎依在母亲怀里的孩子一脸幸福。
坐在一旁写作业的小春花见奶奶画好了,高兴得跳起来,便在院子里大声喊:“我奶奶是画家,我奶奶是画家,大家快来看哟!”
听到喊声,老伴杨科芹忙从院外走进屋来。尽管杨科芹没有多少文化,但他发现,那画画得还是有模有样的,一看就不像是小孩子画的,顿时,杨科芹感到万分惊奇:“跟你生活几十年了,还没看出你有这样的本事!”邬良英当时没有吱声,而是老泪纵横。杨科芹见此。忙问她:“良英,你怎么了?你画得这么好还不高兴吗?”邬良英说:“老头子啊!今天我看了那期美术节目,突然想起了我死去的妈妈,小的时候,我妈妈对我太好了!今天,我实在有些控制不住自己,就画了起来。”原来,邬良英8岁时,母亲因病去世,后来跟随继母长大。儿时,亲生母亲对她非常好,从来没有打骂过她,在家里最艰难的时候,母亲都省吃俭用供她读书。妈妈去世后,邬良英读到小学二年级就辍学了。
得到老伴的鼓励。邬良英对美术的兴趣陡然增加,没事的时候就翻出孙子们的本子画画。
不久,重庆一名女企业家到鹿子村来找保姆,偶然来到邬良英家时,目睹了她的《母爱》后,对她大为赞赏,这让邬良英对画画更是执着和痴迷。从此,她白天干农活,晚上就点着灯画画;没有本子,她用包装面条的纸;没有笔,就是用筷子蘸水也要在地上画……
她画庄稼地里的玉米、南瓜和茄子,也画现实生活中的山山水水和各种动物……一幅画画好后,她觉得不满意,还会继续画多次。在冬天画画让邬良英感到特别辛苦,她的手经常冻得通红,连笔都拿不稳,这时候,她会跑到火炉旁烤一会儿,然后继续画。
一段时间过后,邬良英家里的墙壁、门板上贴满了她的绘画作品,村里知道她画画的村民也多了起来,但一开始的时候,大家都不相信这个整天种地的农村老太居然会画画,有的村民甚至讥笑她是个疯子——不好好种地,去搞那些无聊的事情。不过,当目睹她的作品后,大家都十分佩服邬良英,到后来,大伙还纷纷向她讨要作品带回家去装饰墙面或收藏。
看见自己的作品被大伙喜欢,邬良英满心欢喜,画画的劲头更足了,幸福的笑容也时常绽放在她那黝黑的脸上。
自讨苦吃,搞雕塑困难重重
2008年夏天的一个晚上,电视里正在播放法国卢浮宫的专题片,卢浮宫中的精美雕塑深深吸引了邬良英,她看得十分专注。
“那些雕塑太逼真了,很好看,我也要做。”看完节目后邬良英当即对老伴说。杨科芹一听,着实惊了一下,赶紧打断她:“你是疯了吧!那些是你能做的?”邬良英有些不服气:“凭啥子我就不能做?卢浮宫至今留下了那么多好看的雕塑,现在我们的生活条件这么好,我要将自己身边美好的东西雕朔出来,留给后人了解我们现在的生活!”
杨科芹开始以为妻子只是说说,没想到她真的行动了起来。第二天一大早,邬良英跑到1公里外的山上背回一块约50公斤重的石头。放在自家院子里,把它作为自己的雕塑材料。
有了材料,可雕塑什么呢?正当她愁眉不展的时候,一只公鸡“咯咯咯”地跑了过来,突然,她灵机一动:“有了,就雕它。”她急忙拿出家中的锉刀,但弄了半天,进度非常缓慢。有些急于求成的她突然想起了一些雕塑家雕塑时通常都是用切割机作为主要工具,于是她又匆匆忙忙跑到镇上,用卖玉米的300元钱换回了一台小型切割机。
整整忙了4个通宵,她生命中的第一件雕塑——也是唯一的石雕才终于完成了。那只上了色的彩色大公鸡站立在院子里,精神抖擞,形态逼真,闻讯而来的村民们啧啧称奇。
第一件作品完成后,邬良英精神舒爽,但身体却有些不适。原来,由于用石材作为雕塑材料,雕刻时滑落的石材灰尘四处飞扬,钻入耳鼻,而且切割机在切割石材时剧烈振动,身体也跟着抖动起来,胃也难受。这对于她来说。有些吃不消,毕竟,她一直有胃病和脑血管硬化症状。
邬良英左思右想,决定用泥土来代替石材创作。但这种念头很快被打消,因为泥土作品不容易保存。一时间,老太处于无奈之中,整天闷闷不乐。
一周后,她突然灵机一动。想起村民们修建房屋时用的水泥和石膏来,“水泥和石膏和在一起,加水后可以制作成各种形状的东西,我何不用水泥、石膏混合来制作?”几天后,她又把家里的玉米背到集市上卖了,花了40多元买来1袋水泥和1袋石膏,回到家里,她开始做起实验来。结果,混合后的材料并不好把握,这让她非常失望,她开始怀疑自己是否又选错了材料。
正当她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一位村民告诉她:“你没有掌握好混合材料凝固的时间。”邬良英这才恍然大悟。为了能够比较准确地掌握混合材料凝固的时间,邬良英反复地做着试验。
实验的日子是在寒冷的冬季,每天吃完晚饭,她就来到院子里,把水泥、石膏舀出来,加水后,用手去搅合。水泥和石膏都会腐蚀皮 肤,十多天下来,她的双手脱了一层皮,加之天气冷,整双手冻得血淋淋的,老伴见了很心疼,就劝她不要再折腾了。可邬良英根本不听,继续做自己的事情。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几十次的试验,她总算摸清了混合材料的凝固时间。
掌握了这个“技巧”的老太几乎每天都没有闲着,她白天在地里干活,晚上就开始自己的雕刻,有时候下大雨,她还撑着雨伞忙乎。老伴见状,有时也过去帮帮忙。并且还会发表一点建议,比如,哪只动物的眼睛没有雕好,哪只小鸡的鸡冠颜色不鲜艳等等。邬良英除了采纳正确的意见外,还表扬老伴道:“你的艺术眼光还不错,你也跟我一起雕刻吧!”这时候,杨科芹总会在旁边憨憨地微笑。
邬良英算过,每雕刻一个1米高左右的人物大概需要水泥100公斤,石膏50公斤,成本约50元;—般动物,成本就减半。两年来,她雕塑了近百尊人物、动物,先后花去家里好几千元,这对于她们家来说,是一笔巨大的开销。为此,她和老伴也拌过嘴。特别是在2009年2月份,当时家里正需要钱买种子、米、油等东西,可邬良英除了留够给4个月大的孙女买奶粉的钱外,其余全部拿去买了水泥和石膏。老伴生气了,好几天都没有搭理她。
在雕塑内容上,邬良英最感兴趣的还是英雄人物。她说:“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革命烈士用鲜血换来的,我们不能忘记他们,我们要用他们的精神指引我们的生活。”2009年,新中国成立60周年,她雕刻了大量英雄人物的塑像,如刘胡兰、江姐、雷锋等。这些作品制作好后,她全部摆放在院外的菜地边,形成了一幅幅独特的农家景观。
举办画展,震惊艺坛
2009年10月中旬,邬良英家的“独特景观”被一位朋友发现了,由此她的雕塑才被外界所知。
2009年10月15日,邬良英正在院里做雕塑,太极乡鹿子村小学的教师陈祖波来家访,当他路过邬良英家时,被眼前的景象吸引了——院外的菜地里,摆放着几十尊形态各异的人物、动物雕像,这些雕像神态万千、栩栩如生、活灵活现。陈老师停下脚步,站在旁边用好奇的眼光打量着邬良英,并出自内心地赞叹:“大娘,这些人和动物是你雕的?简直太漂亮了!”邬良英听后,习惯性地搓着粗糙的双手,连打了几个哈哈。
没想到,有心的陈老师回去后很快将此事告诉了他的朋友——四川美术学院教师、重庆喜马拉雅美术馆馆长、知名雕塑家刘景活。刘老师听了关于邬良英的传奇艺术经历后,兴奋得一晚都没有睡着觉,但他也有些怀疑,担心朋友说的邬良英是否会是另一个“周老虎”。没有亲眼目睹,刘老师也十分不甘心,天天惦记着这件事。
2009年12月中旬的一天,刘老师再也憋不住了,他事先没有与邬良英取得联系,便独自坐上了去黔江的列车。经过几个小时的舟车劳顿后,他终于找到了邬良英所在的村子。
远远的,刘老师看见两排l米多高的“人”在邬良英家门前的小径上“夹道欢迎”,走近仔细一看才发现,他们都是被做成雕塑的“大人物”——穿着绿色军装行军礼的雷峰、毫不屈服的江姐、坐在马背上英姿飒爽的花木兰等等。一件件雕塑作品机理细腻、质朴精美……
刘老师惊呼起来:“太原生态了!太有个性了!”刘老师的惊呼很快惊动了屋里的邬良英。得知刘老师到访的缘由,邬良英一家满心欢喜。
临走时,刘老师对邬良英说:“大姐呀。你的雕塑非常原生态,专业雕塑太缺乏这种东西了,我和我的学生都要向你学习!我要支持你来我们四川美术学院办雕塑展览!”听说要给自己的作品办展览,邬良英激动不已。
刘老师从黔江回来之后,便开始为邬良英的雕塑作品展览事宜忙乎着。他准备把展地选在四川美术学院,但又突然觉得。这场地与老人的作品风格有些不协调,因为邬良英的作品有着浓厚的乡土气息。为了让展地环境与作品气氛协调,他比较了好几个场地,最终将展览地点选在了具有浓厚乡土气息的重庆北碚嘉年华农俗公园。
2010年2月14日至3月14日,“花落花开——邬良英2008~2010雕塑展”在农俗公园如期举行,展览分为英雄、田园、世界等几个部分。共展出邬良英雕塑、绘画作品近80件。
展览期间,前来参观的人络绎不绝,其中包括工人、记者和重庆各高校的师生,以及各地美术界的知名专家等,参观人次将近10万。不少参观者目睹了邬良英的作品后,几乎“震惊”于这位农村老太的创造力与艺术天赋,纷纷称她为中国的“梵高奶奶”。并争相与她合影留念。
与此同时,参观者还纷纷留言。一个叫张琴的参观者留言道:“你的作品真实、纯朴,没有世俗的痕迹,是很多专业雕塑家无法企及的。”在这些参观者中,也不乏知名专家给予高度评介。中国著名美史学家、鉴赏家、重庆大学人文艺术学院副院长吴应骑观后感慨道:“邬良英的作品非常朴实生动,一名普通的农村老太,在那么艰苦的环境里,竟然创作出如此生动的东西,把内心对自然的感受表现得淋漓尽致,真了不起!”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的著名油画家米可说:“她的作品是一种原生态的艺术形态,今天更多的人看重这一点。”四川美术学院教授张强在观看了邬良英的作品《猫》后这样评介:“民间艺术主要是从功能出发,而非效果,结果往往歪打正着,让专业人士彻底无语,反过来去学习。”
由于受到众多参观者和著名专家的好评,这位从穷山僻壤里走出来的六旬农村老太一下子成了“名人”。3月19日,她应邀走进了中央电视台“人与社会”栏目。面对自己的成名,老人没有任何欣喜,而是很平静地说:“我不想每天的生活都是茄子、辣椒和土豆。我要做我自己喜欢的事,让自己的生活丰富多彩!其实,每个人都可以这样,追求自己喜爱的生活。”
突发奇想,六旬文盲老太玩画画
1947年12月出生于重庆市黔江区太极乡鹿子村的邬良英老太,今年63岁,她皮肤黝黑、身材矮小,但精神矍铄。她与老伴杨科芹和普通农民一样,一直靠种地、喂猪过日子。四个儿女在夫妻俩的精心抚养下都长大成人并各自成了家。儿女们外出打工后,她和老伴则在家照看孙子们。
2007年春天,儿女们给父母买了一台电视机。自从家里有了电视机,农闲的时候,邬良英就和孙子们一起观看,她最喜欢看的就是那些介绍美术绘画的节目。邬良英觉得那些画家真了不起,能把一些很普通的东西画得那么真实美丽。
2007年3月的一天中午,邬良英像往常一样忙完地里的农活正在家里看电视,一档反映亲情题材的美术作品深深震撼了她,她觉得这些内容自己也可以画出来。
傍晚,上小学四年级的孙女杨春花放学回家,邬良英急匆匆地从孙女的书包里翻出彩笔和美术本,自信地对孙女说:“幺儿,奶奶给你画画!”从没有见过奶奶画画的小春花顿时睁大了眼睛:“奶奶,你也能画画?我不信!”邬良英见此,乐呵呵地抚摸了一下孙女的头:“那你就看奶奶的吧!”
邬良英仔细琢磨了一会儿,慢慢在本子上画起来。她一会儿眉头紧锁,一会儿又面带微笑,不到两个小时,一幅《母爱》问世了——画中的母亲慈祥美丽,偎依在母亲怀里的孩子一脸幸福。
坐在一旁写作业的小春花见奶奶画好了,高兴得跳起来,便在院子里大声喊:“我奶奶是画家,我奶奶是画家,大家快来看哟!”
听到喊声,老伴杨科芹忙从院外走进屋来。尽管杨科芹没有多少文化,但他发现,那画画得还是有模有样的,一看就不像是小孩子画的,顿时,杨科芹感到万分惊奇:“跟你生活几十年了,还没看出你有这样的本事!”邬良英当时没有吱声,而是老泪纵横。杨科芹见此。忙问她:“良英,你怎么了?你画得这么好还不高兴吗?”邬良英说:“老头子啊!今天我看了那期美术节目,突然想起了我死去的妈妈,小的时候,我妈妈对我太好了!今天,我实在有些控制不住自己,就画了起来。”原来,邬良英8岁时,母亲因病去世,后来跟随继母长大。儿时,亲生母亲对她非常好,从来没有打骂过她,在家里最艰难的时候,母亲都省吃俭用供她读书。妈妈去世后,邬良英读到小学二年级就辍学了。
得到老伴的鼓励。邬良英对美术的兴趣陡然增加,没事的时候就翻出孙子们的本子画画。
不久,重庆一名女企业家到鹿子村来找保姆,偶然来到邬良英家时,目睹了她的《母爱》后,对她大为赞赏,这让邬良英对画画更是执着和痴迷。从此,她白天干农活,晚上就点着灯画画;没有本子,她用包装面条的纸;没有笔,就是用筷子蘸水也要在地上画……
她画庄稼地里的玉米、南瓜和茄子,也画现实生活中的山山水水和各种动物……一幅画画好后,她觉得不满意,还会继续画多次。在冬天画画让邬良英感到特别辛苦,她的手经常冻得通红,连笔都拿不稳,这时候,她会跑到火炉旁烤一会儿,然后继续画。
一段时间过后,邬良英家里的墙壁、门板上贴满了她的绘画作品,村里知道她画画的村民也多了起来,但一开始的时候,大家都不相信这个整天种地的农村老太居然会画画,有的村民甚至讥笑她是个疯子——不好好种地,去搞那些无聊的事情。不过,当目睹她的作品后,大家都十分佩服邬良英,到后来,大伙还纷纷向她讨要作品带回家去装饰墙面或收藏。
看见自己的作品被大伙喜欢,邬良英满心欢喜,画画的劲头更足了,幸福的笑容也时常绽放在她那黝黑的脸上。
自讨苦吃,搞雕塑困难重重
2008年夏天的一个晚上,电视里正在播放法国卢浮宫的专题片,卢浮宫中的精美雕塑深深吸引了邬良英,她看得十分专注。
“那些雕塑太逼真了,很好看,我也要做。”看完节目后邬良英当即对老伴说。杨科芹一听,着实惊了一下,赶紧打断她:“你是疯了吧!那些是你能做的?”邬良英有些不服气:“凭啥子我就不能做?卢浮宫至今留下了那么多好看的雕塑,现在我们的生活条件这么好,我要将自己身边美好的东西雕朔出来,留给后人了解我们现在的生活!”
杨科芹开始以为妻子只是说说,没想到她真的行动了起来。第二天一大早,邬良英跑到1公里外的山上背回一块约50公斤重的石头。放在自家院子里,把它作为自己的雕塑材料。
有了材料,可雕塑什么呢?正当她愁眉不展的时候,一只公鸡“咯咯咯”地跑了过来,突然,她灵机一动:“有了,就雕它。”她急忙拿出家中的锉刀,但弄了半天,进度非常缓慢。有些急于求成的她突然想起了一些雕塑家雕塑时通常都是用切割机作为主要工具,于是她又匆匆忙忙跑到镇上,用卖玉米的300元钱换回了一台小型切割机。
整整忙了4个通宵,她生命中的第一件雕塑——也是唯一的石雕才终于完成了。那只上了色的彩色大公鸡站立在院子里,精神抖擞,形态逼真,闻讯而来的村民们啧啧称奇。
第一件作品完成后,邬良英精神舒爽,但身体却有些不适。原来,由于用石材作为雕塑材料,雕刻时滑落的石材灰尘四处飞扬,钻入耳鼻,而且切割机在切割石材时剧烈振动,身体也跟着抖动起来,胃也难受。这对于她来说。有些吃不消,毕竟,她一直有胃病和脑血管硬化症状。
邬良英左思右想,决定用泥土来代替石材创作。但这种念头很快被打消,因为泥土作品不容易保存。一时间,老太处于无奈之中,整天闷闷不乐。
一周后,她突然灵机一动。想起村民们修建房屋时用的水泥和石膏来,“水泥和石膏和在一起,加水后可以制作成各种形状的东西,我何不用水泥、石膏混合来制作?”几天后,她又把家里的玉米背到集市上卖了,花了40多元买来1袋水泥和1袋石膏,回到家里,她开始做起实验来。结果,混合后的材料并不好把握,这让她非常失望,她开始怀疑自己是否又选错了材料。
正当她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一位村民告诉她:“你没有掌握好混合材料凝固的时间。”邬良英这才恍然大悟。为了能够比较准确地掌握混合材料凝固的时间,邬良英反复地做着试验。
实验的日子是在寒冷的冬季,每天吃完晚饭,她就来到院子里,把水泥、石膏舀出来,加水后,用手去搅合。水泥和石膏都会腐蚀皮 肤,十多天下来,她的双手脱了一层皮,加之天气冷,整双手冻得血淋淋的,老伴见了很心疼,就劝她不要再折腾了。可邬良英根本不听,继续做自己的事情。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几十次的试验,她总算摸清了混合材料的凝固时间。
掌握了这个“技巧”的老太几乎每天都没有闲着,她白天在地里干活,晚上就开始自己的雕刻,有时候下大雨,她还撑着雨伞忙乎。老伴见状,有时也过去帮帮忙。并且还会发表一点建议,比如,哪只动物的眼睛没有雕好,哪只小鸡的鸡冠颜色不鲜艳等等。邬良英除了采纳正确的意见外,还表扬老伴道:“你的艺术眼光还不错,你也跟我一起雕刻吧!”这时候,杨科芹总会在旁边憨憨地微笑。
邬良英算过,每雕刻一个1米高左右的人物大概需要水泥100公斤,石膏50公斤,成本约50元;—般动物,成本就减半。两年来,她雕塑了近百尊人物、动物,先后花去家里好几千元,这对于她们家来说,是一笔巨大的开销。为此,她和老伴也拌过嘴。特别是在2009年2月份,当时家里正需要钱买种子、米、油等东西,可邬良英除了留够给4个月大的孙女买奶粉的钱外,其余全部拿去买了水泥和石膏。老伴生气了,好几天都没有搭理她。
在雕塑内容上,邬良英最感兴趣的还是英雄人物。她说:“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革命烈士用鲜血换来的,我们不能忘记他们,我们要用他们的精神指引我们的生活。”2009年,新中国成立60周年,她雕刻了大量英雄人物的塑像,如刘胡兰、江姐、雷锋等。这些作品制作好后,她全部摆放在院外的菜地边,形成了一幅幅独特的农家景观。
举办画展,震惊艺坛
2009年10月中旬,邬良英家的“独特景观”被一位朋友发现了,由此她的雕塑才被外界所知。
2009年10月15日,邬良英正在院里做雕塑,太极乡鹿子村小学的教师陈祖波来家访,当他路过邬良英家时,被眼前的景象吸引了——院外的菜地里,摆放着几十尊形态各异的人物、动物雕像,这些雕像神态万千、栩栩如生、活灵活现。陈老师停下脚步,站在旁边用好奇的眼光打量着邬良英,并出自内心地赞叹:“大娘,这些人和动物是你雕的?简直太漂亮了!”邬良英听后,习惯性地搓着粗糙的双手,连打了几个哈哈。
没想到,有心的陈老师回去后很快将此事告诉了他的朋友——四川美术学院教师、重庆喜马拉雅美术馆馆长、知名雕塑家刘景活。刘老师听了关于邬良英的传奇艺术经历后,兴奋得一晚都没有睡着觉,但他也有些怀疑,担心朋友说的邬良英是否会是另一个“周老虎”。没有亲眼目睹,刘老师也十分不甘心,天天惦记着这件事。
2009年12月中旬的一天,刘老师再也憋不住了,他事先没有与邬良英取得联系,便独自坐上了去黔江的列车。经过几个小时的舟车劳顿后,他终于找到了邬良英所在的村子。
远远的,刘老师看见两排l米多高的“人”在邬良英家门前的小径上“夹道欢迎”,走近仔细一看才发现,他们都是被做成雕塑的“大人物”——穿着绿色军装行军礼的雷峰、毫不屈服的江姐、坐在马背上英姿飒爽的花木兰等等。一件件雕塑作品机理细腻、质朴精美……
刘老师惊呼起来:“太原生态了!太有个性了!”刘老师的惊呼很快惊动了屋里的邬良英。得知刘老师到访的缘由,邬良英一家满心欢喜。
临走时,刘老师对邬良英说:“大姐呀。你的雕塑非常原生态,专业雕塑太缺乏这种东西了,我和我的学生都要向你学习!我要支持你来我们四川美术学院办雕塑展览!”听说要给自己的作品办展览,邬良英激动不已。
刘老师从黔江回来之后,便开始为邬良英的雕塑作品展览事宜忙乎着。他准备把展地选在四川美术学院,但又突然觉得。这场地与老人的作品风格有些不协调,因为邬良英的作品有着浓厚的乡土气息。为了让展地环境与作品气氛协调,他比较了好几个场地,最终将展览地点选在了具有浓厚乡土气息的重庆北碚嘉年华农俗公园。
2010年2月14日至3月14日,“花落花开——邬良英2008~2010雕塑展”在农俗公园如期举行,展览分为英雄、田园、世界等几个部分。共展出邬良英雕塑、绘画作品近80件。
展览期间,前来参观的人络绎不绝,其中包括工人、记者和重庆各高校的师生,以及各地美术界的知名专家等,参观人次将近10万。不少参观者目睹了邬良英的作品后,几乎“震惊”于这位农村老太的创造力与艺术天赋,纷纷称她为中国的“梵高奶奶”。并争相与她合影留念。
与此同时,参观者还纷纷留言。一个叫张琴的参观者留言道:“你的作品真实、纯朴,没有世俗的痕迹,是很多专业雕塑家无法企及的。”在这些参观者中,也不乏知名专家给予高度评介。中国著名美史学家、鉴赏家、重庆大学人文艺术学院副院长吴应骑观后感慨道:“邬良英的作品非常朴实生动,一名普通的农村老太,在那么艰苦的环境里,竟然创作出如此生动的东西,把内心对自然的感受表现得淋漓尽致,真了不起!”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的著名油画家米可说:“她的作品是一种原生态的艺术形态,今天更多的人看重这一点。”四川美术学院教授张强在观看了邬良英的作品《猫》后这样评介:“民间艺术主要是从功能出发,而非效果,结果往往歪打正着,让专业人士彻底无语,反过来去学习。”
由于受到众多参观者和著名专家的好评,这位从穷山僻壤里走出来的六旬农村老太一下子成了“名人”。3月19日,她应邀走进了中央电视台“人与社会”栏目。面对自己的成名,老人没有任何欣喜,而是很平静地说:“我不想每天的生活都是茄子、辣椒和土豆。我要做我自己喜欢的事,让自己的生活丰富多彩!其实,每个人都可以这样,追求自己喜爱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