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416 【文章标识码】C 【文章编号】1326-3587(2012)06-0040-01
“信息技术是指用计算机交互地综合处理文本图形 、图像、动画、音频及视频等多种信息,并使这些信息建立逻辑关系,以方便存取的技术。”随着信息技术广泛的使用,改进了师者“1支粉笔+1块黑板+1张嘴+1本书”单一的传统教学模式,在数学课堂中有效运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可以使声、色、形、动、静发生交替变化,向学生展现具体、形象、直观、声画并茂的视屏材料,充分展示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有效的学习活动中来,能大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加大课堂的教学密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怎样有效运用信息技术来演绎真实灵动而精彩的数学课堂呢?下面从几个方面进行例谈。
一、创设情境异彩纷呈,课堂导入水到渠成
传统数学教学课堂引入的呈现方式比较单一,长期使用显得枯燥乏味。如果将现代信息技术适当应用于课堂引入之中,就能够创设出丰富多彩的生活情境、切合实际的问题情境,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潜能,培养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和创新思维。例如:学习《认识三角形》一课时,教师课前广泛收集生活中有关三角形的诸多素材,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识规律,进行精心制作多媒体课件。上课一开始,老师就站在学习者的角度,进行简短的语言沟通、心灵交流,播放多媒体课件,展现出实际生活中的情境,引领着孩子们去欣赏生活中“各式各样的三角形”:雄伟壮观的桥梁上有三角形、高大建筑工地上有三角形、高压电线杆上有三角形、自行车上有三角形……这样一来,创设的生活情境,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吸引了学生注意力。让学生发自内心地感受到“我们身边居然隐藏着那么多的数学知识!”“数学知识就在我们身边!”“我们生活中处处就有数学问题!”领略到知识的魅力“数学知识对我们的生活帮助可真大啊!”感悟到“三角形应用这么广泛,它到底有什么特殊性呢?”……这样一来,把情境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体验情境中的数学问题,增加学生的直接经验,有利于学生理解生活情境中的数学问题,让学生体验到在生活中数学是无处不在的,培养学生逐步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和研究生活的能力,从而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演示与操作相结合,化难为易攻破难关
多媒体可以集声、光、色、动于一体,能根据教学需求把教学内容实现大小、远近、快慢、整散、虚实、动静之间的转换,突破时空的限制,生动、形象、逼真地再现事物的发生与发展过程,能使静止的画面动态化(心理学家认为:动态刺激远大于静态刺激,给人留下的印象也最深刻),繁杂的过程简单化,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此时,再将多媒体的直观演示和学生的实际操作结合起来,从而达到化难为易攻破难点的目的。例如:在探究《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时,单凭课本中简单的图文介绍说明,学生仅观察画面难以发挥空间想象进行正确理解。于是,可依据学生原有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教师可设计多媒体动画展示具体转换的全过程,将“圆柱体转换成长方体”这个抽象复杂的过程形象逼真直观化,把“新知”转化为“已知”。 学生很快就会找准二者间的内在联系(圆柱的底面积相当于长方体的底面积,圆柱的高相当于长方体的高。因此,圆柱的体积就可仿用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进行推算)。然后组织学生再次小组操作学具,进一步让学生看清楚、想明白、理透彻、说准确、牢掌握、活应用,理解到“形状”变而“体积”没变。既培养了学生的空间观念,还渗透了重要的数学转化思想与方法。
三、展示与口述相结合,思维与口语共提升
“实践是创新的源泉”,教师应该大胆放手让学生“多做”,尽量让他们在“做中想,想中学”,亲身经历各种探索活动。在数学课堂中,教师应该把各种锻炼与展示的机会提供给学生。然而,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情况,并不是上台板演几道数学题的计算方法那么简单,探索数学奥秘的方法与过程都应该是展示的对象。教师站在引导者的角度去合理点拨与质疑,尽量给更多学生提供汇报展示、交流表达的平台,让学生萌生强烈的展示和表达欲望,把自己独到的思考方法讲述出来,把自己解决问题的具体过程展示出来,并采取自评、生评、师评等方式给予评价与提炼。进而促进学生思维的合理化、科学化,增强学生语言表达的条理性和准确性,让学生在展示交流的活动中想明白、做正确、说准确,使观察、思维、操作和语言表达有效地融为一体。例如:在数学广角等实践活动内容中,结合实际情况精心创设,有意识地安排一些“玩”的操作展示活动,引导每个学生在“玩”中进行交流,在交流中进行数学思维碰撞和口头语言表达训练。在探讨《三角形的内角和》时,很多学生都猜想说“三角形内角和是180°”,于是,教师便可积极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想办法尝试着去验证。紧接着,就指名学生汇报小组的验证情况。为了增大可见度,可组织学生运用多媒体设备“展台”进行折叠、剪拼、测量,引导每个学生“专心听”、“仔细看”、“用心想”、“认真比”、“大胆说”,采取自我表述、同桌对话、小组讨论、师生交流、全班评析等语言训练形式进行全面探究,鼓励学生有条理地说出操作过程,勇于发表自己的独到见解,拓展学生的验证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然后,组织学生全方位收集整理数学信息,让学生自己归纳出“任意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一定都是180°”的结论。这样一来, 学生边看、边想、边做、边说,使眼、手、心、脑、口、耳共同参与,和谐发展。逐步树立学生“肯思敢说”的信心,唤起“乐思愿说”的欲望,萌生“勤思乐说”的情趣,提升“善思会说”的能力。
四、有效运用网络技术,开阔视野发散思维
中华民族拥有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蕴藏的教育教学资源浩如烟海,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资源,极大限度地突破书本是唯一学习资源的限制,利用各种相关资源来丰富封闭孤立的课堂,扩充教学知识量和拓宽知识面,促使学生实现知识结构的内部链接,加快学生的理解进程,增强学生的认知能力,使学生跳出只学课本内容的局限性,从而开阔视野,发散思维。还能省去让人厌烦而不必要的“凭口空说”,节省精力和时间,提高课堂效率,有效提升师生的数学素养。
桓古至今,教师在世人的眼中都是博学多才的典范,然而普通一线老师的知识领域毕竟是有限的。要向学生详细而准确地介绍有关数学家故事、数学史、数学美、数学教育、数学发展中的人文成分、数学与各种文化的关系等等数学文化,就得充分借助网络信息技术,开展各种形式的收集整理与引导活动。有效运用网络查询是一种便捷的学习方式,可以拓展延续教材内容、填补师生知识层面上的“空白”和纠正认识层面上的“偏差”。例如:在《认识人民币》中,可穿插“古今中外”的货币情况;在《分数的意义》一课中,网络收集并介绍“分数产生的历史”;又例如教材中的“你知道吗?”栏目更是一个典型的例证。教者可将“你知道吗?”作为一个切入口抛给学生,让学生以实践作业的形式进行研究与汇报。让学生在课后上网收集或查阅有关书籍,进一步了解有关知识与信息,并把获得的知识及感想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交流、展示,让学生在交流中增长知识,并学会独立学习。在这样的活动过程中,能有效地把数学学习从课内引向课外,为学生提高学习能力夯实了基础。此外,在教育改革开展得如火如荼的今天,针对教材上某个问题,或学生表现出来的学习状况,除了在自己周围的教师之间进行有效的切磋交流外,还可以充分运用信息网络技术与更多的教师甚至专家学者交流,以达到最优化教学的目的。
“问泉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当今的教育教学正在向信息化递进,身为师者,我们不能停留在传统教学模式中,要不断更新、充实、提高自己,有效运用信息教育技术,让我们的数学课堂演绎得更加灵动精彩
“信息技术是指用计算机交互地综合处理文本图形 、图像、动画、音频及视频等多种信息,并使这些信息建立逻辑关系,以方便存取的技术。”随着信息技术广泛的使用,改进了师者“1支粉笔+1块黑板+1张嘴+1本书”单一的传统教学模式,在数学课堂中有效运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可以使声、色、形、动、静发生交替变化,向学生展现具体、形象、直观、声画并茂的视屏材料,充分展示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有效的学习活动中来,能大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加大课堂的教学密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怎样有效运用信息技术来演绎真实灵动而精彩的数学课堂呢?下面从几个方面进行例谈。
一、创设情境异彩纷呈,课堂导入水到渠成
传统数学教学课堂引入的呈现方式比较单一,长期使用显得枯燥乏味。如果将现代信息技术适当应用于课堂引入之中,就能够创设出丰富多彩的生活情境、切合实际的问题情境,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潜能,培养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和创新思维。例如:学习《认识三角形》一课时,教师课前广泛收集生活中有关三角形的诸多素材,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识规律,进行精心制作多媒体课件。上课一开始,老师就站在学习者的角度,进行简短的语言沟通、心灵交流,播放多媒体课件,展现出实际生活中的情境,引领着孩子们去欣赏生活中“各式各样的三角形”:雄伟壮观的桥梁上有三角形、高大建筑工地上有三角形、高压电线杆上有三角形、自行车上有三角形……这样一来,创设的生活情境,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吸引了学生注意力。让学生发自内心地感受到“我们身边居然隐藏着那么多的数学知识!”“数学知识就在我们身边!”“我们生活中处处就有数学问题!”领略到知识的魅力“数学知识对我们的生活帮助可真大啊!”感悟到“三角形应用这么广泛,它到底有什么特殊性呢?”……这样一来,把情境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体验情境中的数学问题,增加学生的直接经验,有利于学生理解生活情境中的数学问题,让学生体验到在生活中数学是无处不在的,培养学生逐步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和研究生活的能力,从而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演示与操作相结合,化难为易攻破难关
多媒体可以集声、光、色、动于一体,能根据教学需求把教学内容实现大小、远近、快慢、整散、虚实、动静之间的转换,突破时空的限制,生动、形象、逼真地再现事物的发生与发展过程,能使静止的画面动态化(心理学家认为:动态刺激远大于静态刺激,给人留下的印象也最深刻),繁杂的过程简单化,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此时,再将多媒体的直观演示和学生的实际操作结合起来,从而达到化难为易攻破难点的目的。例如:在探究《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时,单凭课本中简单的图文介绍说明,学生仅观察画面难以发挥空间想象进行正确理解。于是,可依据学生原有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教师可设计多媒体动画展示具体转换的全过程,将“圆柱体转换成长方体”这个抽象复杂的过程形象逼真直观化,把“新知”转化为“已知”。 学生很快就会找准二者间的内在联系(圆柱的底面积相当于长方体的底面积,圆柱的高相当于长方体的高。因此,圆柱的体积就可仿用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进行推算)。然后组织学生再次小组操作学具,进一步让学生看清楚、想明白、理透彻、说准确、牢掌握、活应用,理解到“形状”变而“体积”没变。既培养了学生的空间观念,还渗透了重要的数学转化思想与方法。
三、展示与口述相结合,思维与口语共提升
“实践是创新的源泉”,教师应该大胆放手让学生“多做”,尽量让他们在“做中想,想中学”,亲身经历各种探索活动。在数学课堂中,教师应该把各种锻炼与展示的机会提供给学生。然而,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情况,并不是上台板演几道数学题的计算方法那么简单,探索数学奥秘的方法与过程都应该是展示的对象。教师站在引导者的角度去合理点拨与质疑,尽量给更多学生提供汇报展示、交流表达的平台,让学生萌生强烈的展示和表达欲望,把自己独到的思考方法讲述出来,把自己解决问题的具体过程展示出来,并采取自评、生评、师评等方式给予评价与提炼。进而促进学生思维的合理化、科学化,增强学生语言表达的条理性和准确性,让学生在展示交流的活动中想明白、做正确、说准确,使观察、思维、操作和语言表达有效地融为一体。例如:在数学广角等实践活动内容中,结合实际情况精心创设,有意识地安排一些“玩”的操作展示活动,引导每个学生在“玩”中进行交流,在交流中进行数学思维碰撞和口头语言表达训练。在探讨《三角形的内角和》时,很多学生都猜想说“三角形内角和是180°”,于是,教师便可积极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想办法尝试着去验证。紧接着,就指名学生汇报小组的验证情况。为了增大可见度,可组织学生运用多媒体设备“展台”进行折叠、剪拼、测量,引导每个学生“专心听”、“仔细看”、“用心想”、“认真比”、“大胆说”,采取自我表述、同桌对话、小组讨论、师生交流、全班评析等语言训练形式进行全面探究,鼓励学生有条理地说出操作过程,勇于发表自己的独到见解,拓展学生的验证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然后,组织学生全方位收集整理数学信息,让学生自己归纳出“任意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一定都是180°”的结论。这样一来, 学生边看、边想、边做、边说,使眼、手、心、脑、口、耳共同参与,和谐发展。逐步树立学生“肯思敢说”的信心,唤起“乐思愿说”的欲望,萌生“勤思乐说”的情趣,提升“善思会说”的能力。
四、有效运用网络技术,开阔视野发散思维
中华民族拥有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蕴藏的教育教学资源浩如烟海,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资源,极大限度地突破书本是唯一学习资源的限制,利用各种相关资源来丰富封闭孤立的课堂,扩充教学知识量和拓宽知识面,促使学生实现知识结构的内部链接,加快学生的理解进程,增强学生的认知能力,使学生跳出只学课本内容的局限性,从而开阔视野,发散思维。还能省去让人厌烦而不必要的“凭口空说”,节省精力和时间,提高课堂效率,有效提升师生的数学素养。
桓古至今,教师在世人的眼中都是博学多才的典范,然而普通一线老师的知识领域毕竟是有限的。要向学生详细而准确地介绍有关数学家故事、数学史、数学美、数学教育、数学发展中的人文成分、数学与各种文化的关系等等数学文化,就得充分借助网络信息技术,开展各种形式的收集整理与引导活动。有效运用网络查询是一种便捷的学习方式,可以拓展延续教材内容、填补师生知识层面上的“空白”和纠正认识层面上的“偏差”。例如:在《认识人民币》中,可穿插“古今中外”的货币情况;在《分数的意义》一课中,网络收集并介绍“分数产生的历史”;又例如教材中的“你知道吗?”栏目更是一个典型的例证。教者可将“你知道吗?”作为一个切入口抛给学生,让学生以实践作业的形式进行研究与汇报。让学生在课后上网收集或查阅有关书籍,进一步了解有关知识与信息,并把获得的知识及感想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交流、展示,让学生在交流中增长知识,并学会独立学习。在这样的活动过程中,能有效地把数学学习从课内引向课外,为学生提高学习能力夯实了基础。此外,在教育改革开展得如火如荼的今天,针对教材上某个问题,或学生表现出来的学习状况,除了在自己周围的教师之间进行有效的切磋交流外,还可以充分运用信息网络技术与更多的教师甚至专家学者交流,以达到最优化教学的目的。
“问泉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当今的教育教学正在向信息化递进,身为师者,我们不能停留在传统教学模式中,要不断更新、充实、提高自己,有效运用信息教育技术,让我们的数学课堂演绎得更加灵动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