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社会上存在财务管理岗位急缺人才和大量毕业生找不到工作的矛盾。作为培养财务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的高校,培养模式是否需要改革、如何改革是值得深思的问题。本文从多个方面探讨财务管理专业培养模式改革的必要性,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财务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内涵与标准
(一)财务管理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内涵
财务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是指具有扎实的财务管理理论、具备一定的财务经验,预计在工商企业工作,可以把掌握的财务理论、方法、管理技巧、经验等准确、灵活地应用到单位的财务决策中,进而为公司带来经济效益的人员。其内涵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面向一线企业就业。财务管理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在一线生产经营中从事财务管理工作,而不在高校、科研单位或者是行政单位就职,一般不从事财务管理的教育培训和研究工作。
2.具备娴熟的职业技能。能否学以致用是检验各专业学生学习情况的试金石。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只有将所学精准地应用于财务实践,才具备实质性的意义。不能将所学和所积累灵活应用于财务实践的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和其他专业的人才没有实质意义上的区别。
3.明显快捷的职业效果。职业效果是专业技能应用的最终结果。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可以明显提高就职企业的素质,能为所在部门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财务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通过将自己所学服务于所在单位,使得企业的经营素质和经济效益有明显提高。
4.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工商管理学科的实践性和灵活性就要求相关专业应用型人才应具备更丰富的实战技巧。丰富的实战技巧来源于实践经验的积累,因而要求学生在校期间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同时,也要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
(二)财务管理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界定标准
1.知识体系标准。财务管理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的知识体系包括两个大的方面: 财务基础理论和实践经验。基础理论知识至少包括三个层面: 一是财务管理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的专业理论知识,二是通过课外阅读掌握的宽广专业知识,三是更广泛的人文社科知识,如政治学方面、心理学方面、社会学方面、语言学方面、历史学方面等。第三层面是财务管理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和普通本科人才都应掌握的。专业人才通过将所学知识与实践的对接来丰富自身的实战经验。
2.能力素质标准。主要指技能指标。技能是将所学的知识和所积累的经验加以运用和推广的能力。一是财务管理实务操作能力与计算机应用能力。财务管理实务操作能力与计算机应用能力是财务管理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应具备的基本技能。二是学习理解能力。这部分能力属于财务者技能中的概念技能。学生学习的理论知识和积累的经验多与自己将来所服务单位的情形不完全匹配或一致。所以就要求财务人员不断学习不断应用来提高自己。三是交流、合作能力。财务管理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在企业实践中必须要和自己所处的团队充分合作。合作离不开沟通交流,因此有较强的沟通技巧是其走向成功的法宝。合作能力体现为合作意识、合作技巧以及合作的结果。较好的交流合作能力是财务管理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必须技能。
二、财务管理专业培养模式改革的必要性
(一)人才市场需求
随着经济迅速发展,财务管理人才队伍培养速度无法与之匹配。使得现行的财务管理专业培养出的人才与市场所需求的专业人才严重脱轨,呈现出与科学及经济发展不协调的状况。企业对教育体系的单一性存在偏见,进而失去了对大学生实践能力的信心,认为大学生的责任感不强,心态浮躁,动手能力不强,长期以往,使这种脱节现象更为明显。而财务管理专业培养模式改革可以培养出大量应用型人才,为财务管理人才教育带来一股新的活力。
当前,很多企业单位所现有的财务管理人员知识结构较为薄弱,实践分析能力不强,很难满足企业经营发展的要求。企业更需要的是财务管理行业高素质复合型人才。这就使得本行业出现巨大的人才矛盾,一方面大量的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找不到相关的工作,甚至被迫转岗。另一方面用人单位却找不到合适的财务管理类人才,这是人力资源的浪费,更是整个社会资源的不匹配。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是从本科教育入手,将以往的教学型人才培养模式向应用型模式逐步转变。通过对近两年财务管理人才市场需求调查结果显示:用人单位招聘财务管理人员不再单纯看重高学历,更注重应聘者是否具有综合知识运用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企业对中层次及高层次应用型财务管理人才需求持续扩大。所以, 培养出适应市场需求的新型财务管理专业人才,是经济发展演变的必然结果。财务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式改革可以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把人才分为初级、中级、高级,分类培养,以适应不同的市场需求,既解决了就业问题,又避免了人才浪费。
(二)财务管理教育发展需求
财务管理教育,除了要培养学生扎实的理论功底,同时要重视毕业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应变能力及创新能力、适应工作岗位能力的培养。财务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必须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财务管理教育培养目标应该是根据人才市场需求变化而不断调整的动态目标,是科学的培养目标。财务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应以企业需要为根本,以应用为导向,以基本素质与理论知识培养为主线,以岗位群设置为主要依据,培养出市场所需的综合素质应用型人才。只有对财务管理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准确定位,才能真正提升财务管理专业人才综合素质。
(三)思想观念转换
传统财务管理教育无论从学校、教师层面,还是学生层面,都更注重理论的教学与学习,而新兴财务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会促进教育模式的转变,实行更加融合的教育教学。
培养财务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前提是实践指导教学, “强基础、宽口径、重实践、有侧重、创特色”成为高校教师应注重的人才培养理念。为弥补学生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缺陷,学校可以采取融合教育的措施。一方面,高校可聘请校外注册会计师、高级会计师,为学生讲解实际工作中的案例,使得学生将所学理论与实践精确的结合。同时,高校可以分派教师到相关企业岗位进行实习,这样既减轻了学生的学业负担,避免校内、校外两边跑,同时又提高了教师队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的能力,在课堂上以理论为基础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以实践知识来深化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和应用,使学生的知识体系达到复合型、应用型。
(四)学生工作需求
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作为毕业生的大军,其就业已经越来越细化,越来越向各个层次尤其是高層次发展。尤其当今世界,经济越发达财务管理作用越重要,它已成为一种重要的经济管理活动。现如今 ,其在资本化市场运作中占据了主导地位, 财务管理的角色正逐步向企业的管理者、领导者和决策者转变。有七成以上的公司总裁是来自于财经方面的专家,特别是财务管理领域的专家。他们运用客观、真实的财务管理信息进行财务分析、预测与决策、控制与评价,并将其运用于企业经营管理,为企业创造价值。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已经逐步登上了商业的舞台,成为资本市场的主要运作者和价值的主要创造者。
三、结语
随着全球经济逐步走向一体化和“一带一路”的提出,国际间的交流日益密切。这就要求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必须注重国际化的培养,培养更加国际化、应用型人才。同时,也要求财务管理专业人才要注重分析思考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计算机网络应用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做到与外界交流沟通良好,思考解决问题顺畅。财务管理专业培养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财务管理人员在企业经济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作者单位为西安财经学院行知学院)
项目:西安财经学院行知学院院级课题:财务管理特色专业建设,项目编号:TSZY201601。
一、财务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内涵与标准
(一)财务管理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内涵
财务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是指具有扎实的财务管理理论、具备一定的财务经验,预计在工商企业工作,可以把掌握的财务理论、方法、管理技巧、经验等准确、灵活地应用到单位的财务决策中,进而为公司带来经济效益的人员。其内涵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面向一线企业就业。财务管理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在一线生产经营中从事财务管理工作,而不在高校、科研单位或者是行政单位就职,一般不从事财务管理的教育培训和研究工作。
2.具备娴熟的职业技能。能否学以致用是检验各专业学生学习情况的试金石。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只有将所学精准地应用于财务实践,才具备实质性的意义。不能将所学和所积累灵活应用于财务实践的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和其他专业的人才没有实质意义上的区别。
3.明显快捷的职业效果。职业效果是专业技能应用的最终结果。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可以明显提高就职企业的素质,能为所在部门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财务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通过将自己所学服务于所在单位,使得企业的经营素质和经济效益有明显提高。
4.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工商管理学科的实践性和灵活性就要求相关专业应用型人才应具备更丰富的实战技巧。丰富的实战技巧来源于实践经验的积累,因而要求学生在校期间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同时,也要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
(二)财务管理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界定标准
1.知识体系标准。财务管理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的知识体系包括两个大的方面: 财务基础理论和实践经验。基础理论知识至少包括三个层面: 一是财务管理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的专业理论知识,二是通过课外阅读掌握的宽广专业知识,三是更广泛的人文社科知识,如政治学方面、心理学方面、社会学方面、语言学方面、历史学方面等。第三层面是财务管理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和普通本科人才都应掌握的。专业人才通过将所学知识与实践的对接来丰富自身的实战经验。
2.能力素质标准。主要指技能指标。技能是将所学的知识和所积累的经验加以运用和推广的能力。一是财务管理实务操作能力与计算机应用能力。财务管理实务操作能力与计算机应用能力是财务管理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应具备的基本技能。二是学习理解能力。这部分能力属于财务者技能中的概念技能。学生学习的理论知识和积累的经验多与自己将来所服务单位的情形不完全匹配或一致。所以就要求财务人员不断学习不断应用来提高自己。三是交流、合作能力。财务管理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在企业实践中必须要和自己所处的团队充分合作。合作离不开沟通交流,因此有较强的沟通技巧是其走向成功的法宝。合作能力体现为合作意识、合作技巧以及合作的结果。较好的交流合作能力是财务管理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必须技能。
二、财务管理专业培养模式改革的必要性
(一)人才市场需求
随着经济迅速发展,财务管理人才队伍培养速度无法与之匹配。使得现行的财务管理专业培养出的人才与市场所需求的专业人才严重脱轨,呈现出与科学及经济发展不协调的状况。企业对教育体系的单一性存在偏见,进而失去了对大学生实践能力的信心,认为大学生的责任感不强,心态浮躁,动手能力不强,长期以往,使这种脱节现象更为明显。而财务管理专业培养模式改革可以培养出大量应用型人才,为财务管理人才教育带来一股新的活力。
当前,很多企业单位所现有的财务管理人员知识结构较为薄弱,实践分析能力不强,很难满足企业经营发展的要求。企业更需要的是财务管理行业高素质复合型人才。这就使得本行业出现巨大的人才矛盾,一方面大量的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找不到相关的工作,甚至被迫转岗。另一方面用人单位却找不到合适的财务管理类人才,这是人力资源的浪费,更是整个社会资源的不匹配。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是从本科教育入手,将以往的教学型人才培养模式向应用型模式逐步转变。通过对近两年财务管理人才市场需求调查结果显示:用人单位招聘财务管理人员不再单纯看重高学历,更注重应聘者是否具有综合知识运用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企业对中层次及高层次应用型财务管理人才需求持续扩大。所以, 培养出适应市场需求的新型财务管理专业人才,是经济发展演变的必然结果。财务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式改革可以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把人才分为初级、中级、高级,分类培养,以适应不同的市场需求,既解决了就业问题,又避免了人才浪费。
(二)财务管理教育发展需求
财务管理教育,除了要培养学生扎实的理论功底,同时要重视毕业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应变能力及创新能力、适应工作岗位能力的培养。财务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必须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财务管理教育培养目标应该是根据人才市场需求变化而不断调整的动态目标,是科学的培养目标。财务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应以企业需要为根本,以应用为导向,以基本素质与理论知识培养为主线,以岗位群设置为主要依据,培养出市场所需的综合素质应用型人才。只有对财务管理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准确定位,才能真正提升财务管理专业人才综合素质。
(三)思想观念转换
传统财务管理教育无论从学校、教师层面,还是学生层面,都更注重理论的教学与学习,而新兴财务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会促进教育模式的转变,实行更加融合的教育教学。
培养财务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前提是实践指导教学, “强基础、宽口径、重实践、有侧重、创特色”成为高校教师应注重的人才培养理念。为弥补学生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缺陷,学校可以采取融合教育的措施。一方面,高校可聘请校外注册会计师、高级会计师,为学生讲解实际工作中的案例,使得学生将所学理论与实践精确的结合。同时,高校可以分派教师到相关企业岗位进行实习,这样既减轻了学生的学业负担,避免校内、校外两边跑,同时又提高了教师队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的能力,在课堂上以理论为基础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以实践知识来深化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和应用,使学生的知识体系达到复合型、应用型。
(四)学生工作需求
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作为毕业生的大军,其就业已经越来越细化,越来越向各个层次尤其是高層次发展。尤其当今世界,经济越发达财务管理作用越重要,它已成为一种重要的经济管理活动。现如今 ,其在资本化市场运作中占据了主导地位, 财务管理的角色正逐步向企业的管理者、领导者和决策者转变。有七成以上的公司总裁是来自于财经方面的专家,特别是财务管理领域的专家。他们运用客观、真实的财务管理信息进行财务分析、预测与决策、控制与评价,并将其运用于企业经营管理,为企业创造价值。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已经逐步登上了商业的舞台,成为资本市场的主要运作者和价值的主要创造者。
三、结语
随着全球经济逐步走向一体化和“一带一路”的提出,国际间的交流日益密切。这就要求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必须注重国际化的培养,培养更加国际化、应用型人才。同时,也要求财务管理专业人才要注重分析思考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计算机网络应用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做到与外界交流沟通良好,思考解决问题顺畅。财务管理专业培养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财务管理人员在企业经济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作者单位为西安财经学院行知学院)
项目:西安财经学院行知学院院级课题:财务管理特色专业建设,项目编号:TSZY201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