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图 孙静文
她是海上的护航神
中国南方福建地区的人们对妈祖都非常熟悉。在整个中国的沿海城市,包括台湾和澳门,几乎都能寻找到妈祖的印迹。说起妈祖,民间也叫她为天后或天妃。可以说她是南方沿海人民心目中的海上保护神。古代海上的航行经常受到风浪的袭击而船沉人亡,船员的安全成航海者的主要问题,他们把希望寄托于神灵的保佑。在船舶启航前要先祭天妃,祈求保佑顺风和安全,在船舶上还立天妃神位供奉。人们也将渔业、养殖的丰收,归功于妈祖神灵的保佑。演神节戏在各村相继风行,普遍认为仪式之后能让神明欢喜,便能因此将四海之“肥水”聚集丁东吾洋,翌年必大稔。一直到后来,人们又觉得,如果妈祖能亲临巡视,必将更加庇佑众生。随后,逐渐演成了这场祭典盛会中最高潮部分的妈祖巡游。
而这位被供奉的神明其实是有真人的。妈祖出生在福建莆田,一生未嫁,在生时造福百姓、治病救人,死后人们感其恩惠,建庙纪念。于是,她成了历代船工、海员、旅客、商人和渔民共同信奉的神祗。
每逢妈祖的祭典时,可谓热闹非凡。妈祖巡境走水成为一种传统的仪式,每年都会在这些信奉妈祖的海滨土地上进行。按照习俗,从开始到结束,中间会有一系列的带故事性的生动活动。从择时问杯开始,接着沐浴、祈福、起驾,巡游途中设点祭祀、走水、观戏、回驾,整个过程盛大而庄严。在队伍前面,有开道锣、警跸牌、彩旗、铳手、宫灯、鼓乐、八仙随神,其后紧跟着是众信徒,他们手持高香,步步跟随。这一支队伍,浩浩荡荡有两三千米的庞大,当然再加上观光的游客和热爱民俗的摄影者,便是一个盛大的场面。扶妈祖神像正襟危坐轿上,选精壮数十人抬到海滨,一边吆喝一边迅跑,称之为“阿婆走水”。后来,人们义认为“走水”后回宫之妈祖,所经之境,不但蛎产可望丰盈,而且人畜平安,于是妈祖走水后回宫途经岔路口,常引发争执,故各境均选有精壮青年,候在妈祖回宫道中拦途抢轿,此谓之“抢水”。这一活动,渐渐演化为妈祖信仰所独有的民间传统习俗。
今天,我们走遍闽粤地区,凡是临海的地方总不难遇见妈祖的神像和庙宇,妈祖既不属于佛教人物,也不属于道教人物,但她与闽粤其他当地被神化的人物如土地神、二老爷等一起,都成为人们心目中能够庇佑人民幸福安康的神灵。从古至今,人们对她的信仰似乎未曾减弱。然而很难想象在远离海滨的福建南部漳州市南靖县梅林村的大山里,村民们也居然笃信妈祖娘娘,甚至每年都要在相关节日举行土楼妈祖庆典。
为什么山里也兴妈祖?
我们先来看看大山里头的土楼建筑。我们还记得上世纪60年代初美国情报局的“新”发现,当美方卫星飞过中国领土上空时发现东南部山区部署的“导弹发射井”。这个引起白宫内部慌张不已的世界级的误断,当然后来也成为一个笑话,但恰感激这样一个发现,使福建南靖县那几座土楼迅速走红世界。南靖县有土楼15000多座,它汇聚了福建土楼的所有神奇与经典。这不是简简单单的民居,它汇聚了建筑科学和民俗习性以及中国传统观念,已经成为独一无二的文化遗产。2008年,中国“福建土楼”在加拿大魁北克城举行的第32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的第36项世界遗产。
土楼建筑追溯起来源远流长。南方的客家之地,基本为古时战乱中原人民迁徙而来。由南宋至今,历八九百年,遂形成闽粤赣几省独特的客家民系。他们本姓家族同居,团结互助,在危难时候齐心抵御外敌。而客家人所居住的土楼建筑的特点,正是客家人团结互助的一个佐证。梅林的土楼,从古代到解放前都保留着防卫的碉堡特征,高大的土石夯筑,方圆不同的形状从中心点到外围,一圈圈,环环相套地组合在一起。同时它们也体现了浓厚的儒家色彩,在每一座土楼里面,中轴线上便是祖堂,是土楼人婚丧喜庆的公用场所。站在中间,仿佛可以看到这里世代历经的各种大型的家族活动的盛况。
土楼根植于山区,不仅与地形、水流、植被等自然条件巧妙结合,产生撼人心魄的艺术感染力,它布局合理,既讲求中国的建筑风水理念,同时也适应了客家人这个独特的群体生活居住模式。它不是单一的建筑,而呈现一个群体性的特点,这种特点传承了古代中原建筑的思想精髓。在这里,客家文化慢慢的、不断的与本土的闽南文化碰撞,逐渐形成了色彩浓厚的双重文化烙印。当我们站在高处俯瞰梅林这些圆形和方形的土楼,便有一种天圆地方的感念。世世代代居住在这里的人们,如何在方圆的生命空间里寻求一种真正的圆足呢?它留予人们更多的思想空间。
当然,我们在讨论土楼独特的建筑模式的同时,却可能忽略了,这个地方到了近现代也是著名的华侨之乡。这就是为什么沿海的妈祖祭典也会跑到山里面的一个重要原因。“梅香别有韵,林翠净无尘。土楼舒华章,妈祖千古传。”这一首诗恰是土楼文化与妈祖文化在梅林这块土地上互相融合的一个写照。
走进梅林,我们探访了梅林村的长者。据介绍,梅林村古时因遍植梅树而得名,为客家人世代聚居地。唐代名相魏征第十八代裔孙魏进兴携家到此落户,繁衍至今已有640年。后来,魏姓族人相继在此建起46座形态不同土楼。由于这里穷乡僻壤,百姓生活艰苦,为生存,早在400年前就有村民相约结伴,漂洋过海,到南洋寻求出路。他们到印尼、泰国、缅甸、新加坡、台湾等地或经商或出卖劳力,几百年来直至今天,梅林村的侨胞已分布世界各地。
这些村民们就是这样,从山里,走向海边,又抵达海的对岸。那时当地有句古话:“漂洋过海三分布。”说的也就是生死难料的事情。海上风大浪急,旅途险恶,出行凶吉未卜的村民们也就开始信从妈祖。他们相信,这位护航的女神会保佑他们的安全。于是,从明末开始,那些留守家园的村民便从莆田湄洲岛请回妈祖到山里供奉祭拜,祈祷她能保佑亲人平安,同时也寄托自己对海外亲人的思念之情。梅林先民于康熙十年(公元1671年)建造了一座精美的天后宫来供奉妈祖。天后宫近溪面水,坐西朝东,分前后院,风格独特。前院为平房,奉祀忠义之神关公;后院共两层,为主殿,楼上奉祀天后妈祖。主殿面阔三间,进深三间,为抬梁式木构架,单檐悬山顶式。屋脊雕饰双龙戏珠,屋顶四角饰有四条小龙;木构件为透空雕饰,并有八仙过海,花草虫鸟等彩绘,古色古香,美仑美奂。宫内仍保存着清道光、光绪年间重修二方石碑,一对浮雕攀龙石柱等。
妈祖文化世代延续,到如今,梅林土楼“妈祖节”已成为当地极具特色的民俗文化活动,形成当地独特的人文景观。也因为与海外赤子们这层割舍不断的关系,它也成了与侨胞们沟通的一座“桥梁”,同时,也是维系港、澳、台侨亲的亲情纽带。每一年,在这样特殊的民俗特色的集会里,不仅有众多回乡省亲的海外游子,还有无数海内外摄影家及爱好者、游客前来观赏采风。
300多年来,每年在农历三月甘三妈祖诞辰日这一天,土楼中的村民都会举行独特的隆重的祭祀朝拜活动。妈祖巡航、妈祖 过海、漂灯祈福这一系列的民俗活动,是为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从农历三月甘一日开始,梅林就为妈祖节而忙开了,全村家家户户杀鸡宰鸭、做糍粑、买糖果等供品到天后宫烧香朝拜。农历三月甘二日,梅林人早早来到天后宫,参加由理事会组织的妈祖“巡村”活动。一般村里都会选出资格高的长者作为理事主持,他们身穿颇具传统特色的乡绅光面大马褂,严肃和庄重,以表示对祭祀仪式的尊重。“信士”用红轿抬着妈祖神像跟在人群后;还有锣鼓队、西乐队和舞龙舞狮、大鼓凉伞队伍。队伍从天后宫出发,成群结队周游了保和楼、德兴楼、鼎和楼等各自然村的十多座生土楼,行程约15公里。一路上所到之处,锣鼓喧天,响铳震地,鼓乐齐鸣,炮声不绝,给这片春意盎然的土地平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每到一处,村民们都在土楼门前的大坪摆上几张桌子,上面堆满各家各户特地送来的糕点、鸡鸭、水果等供品,妈祖神像一到,村民就面对红轿里的妈祖像烧香点烛祭拜,祈盼妈祖保佑合家平安,生活幸福安康。还有龙飞狮舞,竟相献技,大鼓凉伞,旌旗飘扬,场面十分壮观,气氛异常热烈。妈祖节时,外出的梅林魏姓族人,包括嫁到别的村社的亲人,也都纷纷回村参加游神大典活动,比过春节还热闹。与此同时,他们还请来戏班,分别在供奉妈祖像的天后宫前和土楼里表演富有地方特色的芗剧、提线木偶,到处洋溢着喜庆的气氛。就连海外游子,有的也借此机会回来省亲,祭拜妈租,活动热闹非凡。在活动的这几天,到了夜晚,有些人还专程买来烟花礼炮燃放,把“天后宫”和土楼的夜空映得五彩缤纷。而家家户户都准备了丰盛的鸡鸭鱼肉,好酒好菜热情地招待各地赶来过节看热闹的亲朋好友,直到酒足饭饱,欣然而归。
从妈祖到土楼:两种文化的交相辉映
土楼居民有着重祖先、敬鬼神的传统。土楼建筑文化反映了拓荒吃苦的进取精神。坚韧不拔、乐善好施、爱国爱乡、团结互助、和睦相处等等是客家人的精神和传统美德,具有丰富的客家文化底蕴。客家人在与大自然作斗争的过程中,创造出既环保又经济的土楼民居。土楼作为一个瑰宝级的世界建筑绽放着它无限的人文魅力。而今天,我们站在它们中间,开展纪念妈祖的系列活动,就是将另一种文化内涵注入到其中。它反映了当地人民对真善美的崇信,以及对妈祖勇敢博爱精神的敬仰。无论是建筑土楼坚守家园的先民还是为求生计出外谋生的祖先,梅林人民传承了他们的果敢、拼搏、吃苦、奉献的良好传统。在梅林村,形成了山区的土楼与沿海的妈祖和谐地融为一体的独特人文景观,使世界文化遗产土楼与全国非物质性文化遗产妈祖交相辉映,互添风采。
旅游 资讯
住宿:可以选择住土楼。价格也便宜,10—30元一晚。虽然条件简陋,但却可以当一回土楼人。其他住宿可以选择到永定、南靖等地从几十元的小招待所到几百元的三星级酒店有多种选择。
美食:沿途有不少客家菜馆、海鲜餐馆和福建特色小吃。海鲜、蚝仔煎、卤面、手抓面、干拌面、豆花粉仔、面线糊等。客家特色菜有簸箕饭、菜干扣肉、客家捶圆、上杭鱼白等,著名小吃有炒田螺、芋仔包、烊鱼、什锦、牛肉丸、清汤粉、龙岩成酥花生、段母包饼、客家擂茶、闽西八大干。
门票:参观土楼一般都要收费,但价格不高,最低是5元,最高的三四十元不等。有些可讲价,甚至取得楼主同意可以免费。
交通:可以选择飞机到厦门机场,从厦门到漳州只需小半天时间,有各种大巴可乘坐。自驾游也非常方便,福建境内,走国道或高速路一路也可以看海景。
节庆:梅林土楼除了在4月的土楼妈祖节外,每逢春节、元宵、中秋、冬至等日子前后都会有隆重的节庆民俗活动。客家人会酿客家酒,以备节庆畅饮。选择这些日子前往,可参与民俗主题游,亲身体验民俗活动。
提醒:热爱民俗摄影的影友应备好长焦和广角镜头。鉴于土楼规模之大,甚至需要超广角或鱼眼镜头。
她是海上的护航神
中国南方福建地区的人们对妈祖都非常熟悉。在整个中国的沿海城市,包括台湾和澳门,几乎都能寻找到妈祖的印迹。说起妈祖,民间也叫她为天后或天妃。可以说她是南方沿海人民心目中的海上保护神。古代海上的航行经常受到风浪的袭击而船沉人亡,船员的安全成航海者的主要问题,他们把希望寄托于神灵的保佑。在船舶启航前要先祭天妃,祈求保佑顺风和安全,在船舶上还立天妃神位供奉。人们也将渔业、养殖的丰收,归功于妈祖神灵的保佑。演神节戏在各村相继风行,普遍认为仪式之后能让神明欢喜,便能因此将四海之“肥水”聚集丁东吾洋,翌年必大稔。一直到后来,人们又觉得,如果妈祖能亲临巡视,必将更加庇佑众生。随后,逐渐演成了这场祭典盛会中最高潮部分的妈祖巡游。
而这位被供奉的神明其实是有真人的。妈祖出生在福建莆田,一生未嫁,在生时造福百姓、治病救人,死后人们感其恩惠,建庙纪念。于是,她成了历代船工、海员、旅客、商人和渔民共同信奉的神祗。
每逢妈祖的祭典时,可谓热闹非凡。妈祖巡境走水成为一种传统的仪式,每年都会在这些信奉妈祖的海滨土地上进行。按照习俗,从开始到结束,中间会有一系列的带故事性的生动活动。从择时问杯开始,接着沐浴、祈福、起驾,巡游途中设点祭祀、走水、观戏、回驾,整个过程盛大而庄严。在队伍前面,有开道锣、警跸牌、彩旗、铳手、宫灯、鼓乐、八仙随神,其后紧跟着是众信徒,他们手持高香,步步跟随。这一支队伍,浩浩荡荡有两三千米的庞大,当然再加上观光的游客和热爱民俗的摄影者,便是一个盛大的场面。扶妈祖神像正襟危坐轿上,选精壮数十人抬到海滨,一边吆喝一边迅跑,称之为“阿婆走水”。后来,人们义认为“走水”后回宫之妈祖,所经之境,不但蛎产可望丰盈,而且人畜平安,于是妈祖走水后回宫途经岔路口,常引发争执,故各境均选有精壮青年,候在妈祖回宫道中拦途抢轿,此谓之“抢水”。这一活动,渐渐演化为妈祖信仰所独有的民间传统习俗。
今天,我们走遍闽粤地区,凡是临海的地方总不难遇见妈祖的神像和庙宇,妈祖既不属于佛教人物,也不属于道教人物,但她与闽粤其他当地被神化的人物如土地神、二老爷等一起,都成为人们心目中能够庇佑人民幸福安康的神灵。从古至今,人们对她的信仰似乎未曾减弱。然而很难想象在远离海滨的福建南部漳州市南靖县梅林村的大山里,村民们也居然笃信妈祖娘娘,甚至每年都要在相关节日举行土楼妈祖庆典。
为什么山里也兴妈祖?
我们先来看看大山里头的土楼建筑。我们还记得上世纪60年代初美国情报局的“新”发现,当美方卫星飞过中国领土上空时发现东南部山区部署的“导弹发射井”。这个引起白宫内部慌张不已的世界级的误断,当然后来也成为一个笑话,但恰感激这样一个发现,使福建南靖县那几座土楼迅速走红世界。南靖县有土楼15000多座,它汇聚了福建土楼的所有神奇与经典。这不是简简单单的民居,它汇聚了建筑科学和民俗习性以及中国传统观念,已经成为独一无二的文化遗产。2008年,中国“福建土楼”在加拿大魁北克城举行的第32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的第36项世界遗产。
土楼建筑追溯起来源远流长。南方的客家之地,基本为古时战乱中原人民迁徙而来。由南宋至今,历八九百年,遂形成闽粤赣几省独特的客家民系。他们本姓家族同居,团结互助,在危难时候齐心抵御外敌。而客家人所居住的土楼建筑的特点,正是客家人团结互助的一个佐证。梅林的土楼,从古代到解放前都保留着防卫的碉堡特征,高大的土石夯筑,方圆不同的形状从中心点到外围,一圈圈,环环相套地组合在一起。同时它们也体现了浓厚的儒家色彩,在每一座土楼里面,中轴线上便是祖堂,是土楼人婚丧喜庆的公用场所。站在中间,仿佛可以看到这里世代历经的各种大型的家族活动的盛况。
土楼根植于山区,不仅与地形、水流、植被等自然条件巧妙结合,产生撼人心魄的艺术感染力,它布局合理,既讲求中国的建筑风水理念,同时也适应了客家人这个独特的群体生活居住模式。它不是单一的建筑,而呈现一个群体性的特点,这种特点传承了古代中原建筑的思想精髓。在这里,客家文化慢慢的、不断的与本土的闽南文化碰撞,逐渐形成了色彩浓厚的双重文化烙印。当我们站在高处俯瞰梅林这些圆形和方形的土楼,便有一种天圆地方的感念。世世代代居住在这里的人们,如何在方圆的生命空间里寻求一种真正的圆足呢?它留予人们更多的思想空间。
当然,我们在讨论土楼独特的建筑模式的同时,却可能忽略了,这个地方到了近现代也是著名的华侨之乡。这就是为什么沿海的妈祖祭典也会跑到山里面的一个重要原因。“梅香别有韵,林翠净无尘。土楼舒华章,妈祖千古传。”这一首诗恰是土楼文化与妈祖文化在梅林这块土地上互相融合的一个写照。
走进梅林,我们探访了梅林村的长者。据介绍,梅林村古时因遍植梅树而得名,为客家人世代聚居地。唐代名相魏征第十八代裔孙魏进兴携家到此落户,繁衍至今已有640年。后来,魏姓族人相继在此建起46座形态不同土楼。由于这里穷乡僻壤,百姓生活艰苦,为生存,早在400年前就有村民相约结伴,漂洋过海,到南洋寻求出路。他们到印尼、泰国、缅甸、新加坡、台湾等地或经商或出卖劳力,几百年来直至今天,梅林村的侨胞已分布世界各地。
这些村民们就是这样,从山里,走向海边,又抵达海的对岸。那时当地有句古话:“漂洋过海三分布。”说的也就是生死难料的事情。海上风大浪急,旅途险恶,出行凶吉未卜的村民们也就开始信从妈祖。他们相信,这位护航的女神会保佑他们的安全。于是,从明末开始,那些留守家园的村民便从莆田湄洲岛请回妈祖到山里供奉祭拜,祈祷她能保佑亲人平安,同时也寄托自己对海外亲人的思念之情。梅林先民于康熙十年(公元1671年)建造了一座精美的天后宫来供奉妈祖。天后宫近溪面水,坐西朝东,分前后院,风格独特。前院为平房,奉祀忠义之神关公;后院共两层,为主殿,楼上奉祀天后妈祖。主殿面阔三间,进深三间,为抬梁式木构架,单檐悬山顶式。屋脊雕饰双龙戏珠,屋顶四角饰有四条小龙;木构件为透空雕饰,并有八仙过海,花草虫鸟等彩绘,古色古香,美仑美奂。宫内仍保存着清道光、光绪年间重修二方石碑,一对浮雕攀龙石柱等。
妈祖文化世代延续,到如今,梅林土楼“妈祖节”已成为当地极具特色的民俗文化活动,形成当地独特的人文景观。也因为与海外赤子们这层割舍不断的关系,它也成了与侨胞们沟通的一座“桥梁”,同时,也是维系港、澳、台侨亲的亲情纽带。每一年,在这样特殊的民俗特色的集会里,不仅有众多回乡省亲的海外游子,还有无数海内外摄影家及爱好者、游客前来观赏采风。
300多年来,每年在农历三月甘三妈祖诞辰日这一天,土楼中的村民都会举行独特的隆重的祭祀朝拜活动。妈祖巡航、妈祖 过海、漂灯祈福这一系列的民俗活动,是为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从农历三月甘一日开始,梅林就为妈祖节而忙开了,全村家家户户杀鸡宰鸭、做糍粑、买糖果等供品到天后宫烧香朝拜。农历三月甘二日,梅林人早早来到天后宫,参加由理事会组织的妈祖“巡村”活动。一般村里都会选出资格高的长者作为理事主持,他们身穿颇具传统特色的乡绅光面大马褂,严肃和庄重,以表示对祭祀仪式的尊重。“信士”用红轿抬着妈祖神像跟在人群后;还有锣鼓队、西乐队和舞龙舞狮、大鼓凉伞队伍。队伍从天后宫出发,成群结队周游了保和楼、德兴楼、鼎和楼等各自然村的十多座生土楼,行程约15公里。一路上所到之处,锣鼓喧天,响铳震地,鼓乐齐鸣,炮声不绝,给这片春意盎然的土地平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每到一处,村民们都在土楼门前的大坪摆上几张桌子,上面堆满各家各户特地送来的糕点、鸡鸭、水果等供品,妈祖神像一到,村民就面对红轿里的妈祖像烧香点烛祭拜,祈盼妈祖保佑合家平安,生活幸福安康。还有龙飞狮舞,竟相献技,大鼓凉伞,旌旗飘扬,场面十分壮观,气氛异常热烈。妈祖节时,外出的梅林魏姓族人,包括嫁到别的村社的亲人,也都纷纷回村参加游神大典活动,比过春节还热闹。与此同时,他们还请来戏班,分别在供奉妈祖像的天后宫前和土楼里表演富有地方特色的芗剧、提线木偶,到处洋溢着喜庆的气氛。就连海外游子,有的也借此机会回来省亲,祭拜妈租,活动热闹非凡。在活动的这几天,到了夜晚,有些人还专程买来烟花礼炮燃放,把“天后宫”和土楼的夜空映得五彩缤纷。而家家户户都准备了丰盛的鸡鸭鱼肉,好酒好菜热情地招待各地赶来过节看热闹的亲朋好友,直到酒足饭饱,欣然而归。
从妈祖到土楼:两种文化的交相辉映
土楼居民有着重祖先、敬鬼神的传统。土楼建筑文化反映了拓荒吃苦的进取精神。坚韧不拔、乐善好施、爱国爱乡、团结互助、和睦相处等等是客家人的精神和传统美德,具有丰富的客家文化底蕴。客家人在与大自然作斗争的过程中,创造出既环保又经济的土楼民居。土楼作为一个瑰宝级的世界建筑绽放着它无限的人文魅力。而今天,我们站在它们中间,开展纪念妈祖的系列活动,就是将另一种文化内涵注入到其中。它反映了当地人民对真善美的崇信,以及对妈祖勇敢博爱精神的敬仰。无论是建筑土楼坚守家园的先民还是为求生计出外谋生的祖先,梅林人民传承了他们的果敢、拼搏、吃苦、奉献的良好传统。在梅林村,形成了山区的土楼与沿海的妈祖和谐地融为一体的独特人文景观,使世界文化遗产土楼与全国非物质性文化遗产妈祖交相辉映,互添风采。
旅游 资讯
住宿:可以选择住土楼。价格也便宜,10—30元一晚。虽然条件简陋,但却可以当一回土楼人。其他住宿可以选择到永定、南靖等地从几十元的小招待所到几百元的三星级酒店有多种选择。
美食:沿途有不少客家菜馆、海鲜餐馆和福建特色小吃。海鲜、蚝仔煎、卤面、手抓面、干拌面、豆花粉仔、面线糊等。客家特色菜有簸箕饭、菜干扣肉、客家捶圆、上杭鱼白等,著名小吃有炒田螺、芋仔包、烊鱼、什锦、牛肉丸、清汤粉、龙岩成酥花生、段母包饼、客家擂茶、闽西八大干。
门票:参观土楼一般都要收费,但价格不高,最低是5元,最高的三四十元不等。有些可讲价,甚至取得楼主同意可以免费。
交通:可以选择飞机到厦门机场,从厦门到漳州只需小半天时间,有各种大巴可乘坐。自驾游也非常方便,福建境内,走国道或高速路一路也可以看海景。
节庆:梅林土楼除了在4月的土楼妈祖节外,每逢春节、元宵、中秋、冬至等日子前后都会有隆重的节庆民俗活动。客家人会酿客家酒,以备节庆畅饮。选择这些日子前往,可参与民俗主题游,亲身体验民俗活动。
提醒:热爱民俗摄影的影友应备好长焦和广角镜头。鉴于土楼规模之大,甚至需要超广角或鱼眼镜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