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醉心庖厨,自认“上辈子一定是个厨子”;赶时髦“养青蛙”,29岁就成为博导的北京大学分子医学研究所研究员刘颖就是这样的“接地气”。她的每一个标签,似乎都和外界概念里的“活在云端”里的科研达人大相径庭。
这是专属于刘颖的学术性“开场白”:今年33岁的刘颖,是北京大学分子医学研究所研究员,入选美国霍华德·休斯研究所国际研究学者,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细胞》《自然》《科学》上均有发表论文。29岁那年,她正式成为北京大学博导。
她告诉记者,自己对于生物学的喜爱从高二时就萌发了,“那时我就坚定了想要学习生命科学的信念。在进入南京大学进行专业学习后,我又给自己设立了一个目标,那就是在本科毕业后到美国进行深造,最终能够建立我自己的课题组和实验团队,研究我所感兴趣的生命问题。正是因为本科阶段我很早就确立了自己的奋斗目标,才能不断地排除各种艰难险阻,一步步朝着这个梦想去努力。”从赴美读博至今,刘颖始终保持对科研的执着。是什么动力让她坚持了這么久?她回答,是对生命现象的好奇心。
留学两年后,刘颖迎来了科研的峰回路转:别人尝试多次都没有结果的一个课题,刘颖做了不久就成功了。相关论文于2009年夏天顺利在《科学》杂志发表。回国至今,刘颖在《自然》《细胞》等杂志发表多篇论文,取得多项原创性成果。
◎ 来源|紫牛新闻
这是专属于刘颖的学术性“开场白”:今年33岁的刘颖,是北京大学分子医学研究所研究员,入选美国霍华德·休斯研究所国际研究学者,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细胞》《自然》《科学》上均有发表论文。29岁那年,她正式成为北京大学博导。
她告诉记者,自己对于生物学的喜爱从高二时就萌发了,“那时我就坚定了想要学习生命科学的信念。在进入南京大学进行专业学习后,我又给自己设立了一个目标,那就是在本科毕业后到美国进行深造,最终能够建立我自己的课题组和实验团队,研究我所感兴趣的生命问题。正是因为本科阶段我很早就确立了自己的奋斗目标,才能不断地排除各种艰难险阻,一步步朝着这个梦想去努力。”从赴美读博至今,刘颖始终保持对科研的执着。是什么动力让她坚持了這么久?她回答,是对生命现象的好奇心。
留学两年后,刘颖迎来了科研的峰回路转:别人尝试多次都没有结果的一个课题,刘颖做了不久就成功了。相关论文于2009年夏天顺利在《科学》杂志发表。回国至今,刘颖在《自然》《细胞》等杂志发表多篇论文,取得多项原创性成果。
◎ 来源|紫牛新闻